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新课标倡导“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分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6003401
数学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深入分析、探究数学问题。
一、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要使学生懂得从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能根据信息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加工、重组,从而掌握解题的关键。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已有知识和新学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习得了知识,但教师仍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最终正确地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策略
1.准确感知信息
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就必须使学生懂得抓住题中关键的信息或条件,因为有时一道题中就包含了众多的信息或条件,只有准确抓住题中的关键信息或条件,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新教材中的题目大多由图形和文字符号组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感知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中了解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可添加的有用信息等。学生根据这些已知条件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问题,明晰题目的意思,确定数量关系式,才能正确解决问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块长方形小麦田的长是150米,宽是65米。如果选用射程是10米的自动喷灌装置进行喷灌,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喷灌装置?”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长是150米,宽是65米”“小麦田是长方形”“喷灌装置的射程为10米”,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圆形面积得出结果,从而解决了问题。这里,学生解决问题之前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准确抓住题中的关键条件,才知道如何正确解决问题。
2.建立问题的表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抓住题中的关键信息后,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注意题目中的“陷阱”,建立正确的问题表象,形成有逻辑、准确的认识。例如,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龟兔赛跑,它们同时出发,全程7000米,龟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爬行,兔每分钟跑220米,但兔跑了10分钟后就停下来睡了200分钟,醒来后立即以原速往前跑。当兔追上龟时,离终点的距离是多少米?”学生读题后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兔10分钟跑了多少米?”“10×220=2200(米)。”“兔刚醒时,龟爬行的距离是多少米?”“210×20=4200(米)。”“兔和龟相差多长的距离呢?”“4200-2200=2000(米)。”“那么,兔追上龟需要多长的时间呢?”“2000/(220-20)=10(分钟)。”“兔醒后,在追龟的途中跑的距离相差多少米?”“220×10=2200(米)。”“兔总共跑的距离为多少米?”“2200 2200=4400(米)。”“到达终点的距离为多少米?”“7000-4400=2600(米)。”……教师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问题表象,最终解决了问题。
3.抓住问题的关键
在学生建立问题的表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相联系,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沟通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抓住知识的衔接点进行延伸和发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上的思考,使学生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在课前的复习环节安排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在练习中才能准确分析问题,最后正确地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提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更乐于学习数学。
(责编杜华)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分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6003401
数学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深入分析、探究数学问题。
一、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要使学生懂得从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能根据信息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加工、重组,从而掌握解题的关键。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已有知识和新学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习得了知识,但教师仍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最终正确地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策略
1.准确感知信息
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就必须使学生懂得抓住题中关键的信息或条件,因为有时一道题中就包含了众多的信息或条件,只有准确抓住题中的关键信息或条件,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新教材中的题目大多由图形和文字符号组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感知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中了解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可添加的有用信息等。学生根据这些已知条件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问题,明晰题目的意思,确定数量关系式,才能正确解决问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块长方形小麦田的长是150米,宽是65米。如果选用射程是10米的自动喷灌装置进行喷灌,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喷灌装置?”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长是150米,宽是65米”“小麦田是长方形”“喷灌装置的射程为10米”,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圆形面积得出结果,从而解决了问题。这里,学生解决问题之前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准确抓住题中的关键条件,才知道如何正确解决问题。
2.建立问题的表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抓住题中的关键信息后,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注意题目中的“陷阱”,建立正确的问题表象,形成有逻辑、准确的认识。例如,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龟兔赛跑,它们同时出发,全程7000米,龟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爬行,兔每分钟跑220米,但兔跑了10分钟后就停下来睡了200分钟,醒来后立即以原速往前跑。当兔追上龟时,离终点的距离是多少米?”学生读题后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兔10分钟跑了多少米?”“10×220=2200(米)。”“兔刚醒时,龟爬行的距离是多少米?”“210×20=4200(米)。”“兔和龟相差多长的距离呢?”“4200-2200=2000(米)。”“那么,兔追上龟需要多长的时间呢?”“2000/(220-20)=10(分钟)。”“兔醒后,在追龟的途中跑的距离相差多少米?”“220×10=2200(米)。”“兔总共跑的距离为多少米?”“2200 2200=4400(米)。”“到达终点的距离为多少米?”“7000-4400=2600(米)。”……教师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问题表象,最终解决了问题。
3.抓住问题的关键
在学生建立问题的表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相联系,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沟通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抓住知识的衔接点进行延伸和发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上的思考,使学生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在课前的复习环节安排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在练习中才能准确分析问题,最后正确地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提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更乐于学习数学。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