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励性语言去挖掘“多动幼儿”的绘画能力

来源 :教育界·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1]。文章从艺术是孩子对世界表达的另一种方式为出发点,以如何用激励性语言去挖掘“多动幼儿”的绘画能力为案例,通过不同案例阶段性分析、解读其作品,以激励性语言作为途径,去挖掘多动幼儿的绘画能力。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挖掘;绘画能力
  一、提出的问题
  (一)激励的重要性
  激励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激励性言语行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经过多次激励性的语言强化,针对他们较为突出的方面进行鼓励,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掘并挖掘出幼儿某一方面的潜在能力。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在未受到激励时,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发挥80%-90%,甚至更高。因此激励教育是有效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值得我们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现状分析
  以往对幼儿绘画的评价往往是以幼儿作品为出发点,以肯定和表扬作品为渠道,惯性地把表扬当作激励性语言,对表扬和激励有一种错误的认知。激励是基于幼儿自己的感受,是对孩子所做的努力做出的肯定,激励的事情往往非常具体,是事实的阐述;而表扬是非常抽象的,往往针对结果而非过程。久而久之,无针对性的评价无法维持幼儿对于作画的持久性和兴趣度,反倒让幼儿进入了一种疲态,产生不了丝毫的激励作用。每個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促使幼儿在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1]。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以激励性语言代替表扬是至关重要的。
  二、从案例出发,在实践中改变观念
  阶段性设想:从案例出发,进行分析,寻找幼儿静下来的因素,分析该如何用激励性语言进行相关的延续。
  (一)选取典型性案例
  我们选取了日常教学中能较为能反映幼儿实际情况,关注内容更加直观的“绘画”作为观察的点。
  中班班美术案例:《我长大以后》
  时间:5月19日上午9点。观察者:**。地点:活动室内。
  案例描述。这次绘画的主题是“我长大了想干什么”,让孩子们思考自己长大后的梦想是做什么,并用绘画的形式去表现。活动中,孩子们一个个争着诉说着自己的梦想,可乐乐在自己的凳子上转圈圈,并没有参与其中。而分组作画时,乐乐的表现与之前截然不同,开始专注于绘画,用各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色块组合成解放军叔叔的活动姿态,没过多久,乐乐活跃的本质再次暴露,开始用油画棒搭小房子。笔者上前引导:“你画得很不错呢,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画更好呢?”乐乐听后放下油画棒继续把没有涂匀的画面进行了加工,可没过多久又开始拿着画笔在别人的画纸上乱画起来。
  反思。活动中为了延续幼儿对于绘画的持久度,笔者采取了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你画得很不错呢,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画更好呢?”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幼儿仅仅延续了短暂的时间,跟笔者预想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下一阶段我着重需要改进和调整的方向。
  (二)第一阶段案例分析,确定第二阶段案例方向
  1.选定典型案例,进行反复分析研究。
  案例记录分析:对于案例的描述过于简单,仅仅是笼统地概括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现象,对于孩子不同于以往的行为、语言以及作品解读并没有具体描述和分析;同时,运用的激励性语言存在一定的问题,更加偏向于表扬,而不是激励。
  2.教师在幼儿绘画过程中的引导。
  (1)可乐乐在自己的凳子上转圈圈。——摘自《我长大以后》案例。
  为了不影响整个课堂的常规,笔者间接地“放任”了幼儿的好动行为,这是一个常态存在的问题——“顾全大局”。
  (2)用各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色块组合成解放军叔叔的活动姿态。——摘自上述案例。
  《指南》中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不同于其他人的作画方式,他的作品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色块组成,有创新,但我没有及时用激励性语言去引导、鼓励他这方面的能力。
  (3)乐乐听后放下油画棒继续把没有涂匀的画面进行了加工,可没过多久又开始拿着画笔在别人的画纸上乱画起来。——摘自上述案例。
  笔者发现采取的激励性语言对于幼儿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对激励性语言和表扬性语言认知不够明确,较为笼统。
  3.具体调整措施。
  整个案例的描述更多的是以笔者的角度去阐述,缺乏对幼儿具体行为细节的描述,主观意识太强。对此,应该做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第一,采用“追问式”的互动艺术,体现儿童主体的教育观念。
  第二,与幼儿谈论他的作品,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聆听幼儿作品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内心所表达的声音,并用激励性的语言去延续幼儿内心的想法。
  第三,加强细节的记录,特别是幼儿作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可能是他们无意中内心想法的直观体现。
  三、艺术是其对世界表达的另一种语言
  《指南》中提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理性的和感性的两种。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所呈现的是一种感性地对世界的把握,它主要包括想象、幻想、直觉、灵感、猜测等方法,其特点是非逻辑的、无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骤的。”[1]汲取第一阶段观察存在的缺陷,整合问题细节,笔者重新预设了观察目标,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并记录下了活动流程和自我的研究反思。   第二阶段案例:《各种各样运动的人》。
  背景。从大班开始,笔者发现平日里停不下来的乐乐,只有在绘画的过程中才能安静下来,绘画作品想象内容丰富,好似把内心的声音通过绘画的途径传达出来,所以笔者打算运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去激发幼儿这一行为的延续。
  案例描述。这次美术活动的要求是让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运动人物,因为幼儿平日里对体育项目接触的并不是很多,所以活动中,笔者用PPT的形式介绍运动项目,通过观察、同伴讨论加深幼儿对体育项目的了解。
  分析。通过图片的观察,幼儿对自己喜欢的体育人物有了初步的认知。
  反思。其他小朋友对于看图讨论积极性较高,而乐乐的兴趣仅仅停留了片刻。过程中乐乐的表现依旧是“多动”,完全是停不下来,小朋友讨论的空档他总是喜欢转来转去,甚至会爬到地上去。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笔者及时阻止他的行为:“乐乐,你可是运动小健将呢,你看看你喜欢哪个运动员?”乐乐听着开始坐下来观看自己喜欢的运动员,还会和身边的小伙伴讨论起来:“你看,这个运动员穿的衣服好少呀,像游泳的衣服,有些还有小裙子(体操)。”
  分析。通过激励式的引导,乐乐能逐步进入状态,还会跟身边的小伙伴讨论自己的所见。
  反思。笔者改变了以往较为高控的教育模式,以激励式引导的方式力求“拉回”幼儿的思绪,还是有一定的实际效果的。
  案例描述。当介绍完大致运动项目后,大家开始进入了绘画状态。乐乐画了一个射击运动员,便开始和小伙伴们玩耍起来。看到这样的情况,笔者走过去:“乐乐你画的是射击运动员吗?他在凝聚自己的力量射击吗?要是能有一个射击的目标就更好了”“他是和谁比赛呀?”在我的激励下,乐乐在运动员的正对方向画上箭靶和其他运动员。
  分析。刚开始的时候,乐乐作画速度很快,一下子就把主题内容画好了,没有依托的他又开始呈现出他以往多动的状态。而笔者适时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显然打开了幼儿的思路,激发引导他进行了下一步的作画。
  反思。笔者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对幼儿的作品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而是对幼儿作品的内容进行了肯定,并激励引导他进行进一步的作画,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乐乐再一次地投入到了作画的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幼儿的作品往往会诠释一种声音,是我们容易忽略的,特别是对于乐乐这种平日里不善于去表达自己的孩子,他的作品总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教师选取恰当的时机与幼儿去沟通,去细细地解读幼儿的真实想法。
  四、隐藏在深处的声音——从绘画中传递的信号
  (一)全面地观察幼儿,以激励性语言去发掘幼儿身上的潜在因素
  顽皮的孩子往往会让教师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如何去纠正他的行为习惯上,往往会使教师忽略了本身存在的潜在闪光点。从案例中不难发现在绘画中安静下来的乐乐身上展现出来的这种情况,而笔者后续的激励性语言恰好激发了他绘画的能力。
  (二)观察幼儿要有一定的计划性
  观察幼儿是要有清晰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清楚地知道 “我的观察重点是什么”“观察的角度选取”“观察細节的提炼反思”等等。有了清晰的意向,才能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分析,真实具体地记录下我们所期望的行为意义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调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发现大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深入的理解,但践行的时候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然后从制度建设,重视和发挥媒体舆论引导,营造社会良好氛围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
期刊
【摘要】柏拉图通过“洞穴之喻”深层次地揭示了受教育和不受教育对人的本性的影响,从人学立场来看,“洞穴之喻”以一种人学世界观和人文信念的视角凸显了教育的属人性——教育是属于人,为了人,以使人成人为目的的活动。文章认为教育理应是建立在教育者的爱智统一的教育情感和受教育者的知行统一基础上的关怀人生命整全性的活动。  【关键词】洞穴之喻;自在人;自为人  属于人的教育理应是一种先于科学认知的精神成长过程。
期刊
【摘要】语文主题学习这一模式当前被推广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当中,既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较好地丰富了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发展了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并以人教版三年级“感受秋天”主题学习为例,探析了开展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践策略  一、前言  伴随广西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新课程标准得到了全面落实与深化,小学语文无论是教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的57名学生进行文化负载词翻译测试,以关联理论为标准进行评估,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的策略能力和翻译能力。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翻译表现的是对西方文化不够熟悉,对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不了解;文化能力的不足导致策略能力不足,影响到学生的翻译水平。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文化能力;策略能力;关联理论  一、理论背景  (一)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  翻译除了信息的交换之外
期刊
【摘要】文章在对沈阳理工大学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出了思路和对策,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研究(指南编号7-2)”成果之一。负责人:胡霜。参与人:兰兰、张鹏、赵凌飞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校和学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研究。文章结合重庆市红色资源优势和高校实际,着重探讨了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有效实践策略等,以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庆高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期刊
【摘要】制造业之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控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带动了我国汽车、风电、国防等领域的先后发展。而综观我国数控人才发展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中职院校作为数控技术人才的主要培训基地,必须加速人才培养。文章着重对罗森塔尔效应下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实训展开了研究,希望给相关教学研究人员以启示。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实训;研究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
期刊
【摘要】为了实践中职工业设计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者在校园里构建起“工业产品设计工作室”。老师们共同努力,进行了两次不同教学理念的教学实验。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实验;师生团队;校企合作  一、背景  为了完成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的课题立项“中职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我们构建了校园设计工作室,并联系了一家生产企业,开展了一次校企合作教学活动。  二
期刊
【摘要】社团活动既能够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又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影响日益加深。文章以兰亭书法协会为例,开展了高校艺术社团与主题教育相结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艺术社团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去。  【关鍵词】艺术社团;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理论与实践  随着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
期刊
【摘要】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得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师生互动形式单一等问题,依托移动互联教育平台蓝墨云班课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改革;蓝墨云班课;建筑工程施工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