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智能制造飞速发展,社会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中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充分认识智能制造专业群的相关发展策略,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完善教师师资队伍,从而推动中职智能制造专业向更科学、更完善、更具时代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智能制造
伴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部署以及国家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的试点、实施路径、计划等指导性文件的相继出台,智能制造的发展已然成为必然趋势。中职院校作为制造行业的人才培输出的主体,面对中职智能制造专业展情况,本文将从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人才能力需求结构的转变引申到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构建?重点探索校企合作问题、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
1.智能制造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1.1智能制造概念
智能制造是指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合,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1]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单一技术和装备的突破与应用,而且还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集成。
1.2智能制造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制造业逐渐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发展,这些发展使制造业的岗位配置、管理模式、运营模式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仍然面临技术关键问题。因此,企业发展要顺应趋势,提前规划,关注目前工业机器人、5G等新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中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发展策略
2.1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升级
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需要明确调整方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知识和理念融入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朝着智能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要加大力度展开对有关专业技术的研究,积极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探讨,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实际要求,致力于推动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
2.2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趋势,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提供场地,是一种“双赢”模式。尽管校企合作办学和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利,但是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并不能有效的和企业衔接,效果不甚理想。
面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就加强学校校企合作提出以下设想: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政府应制定或出台有利于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职教发展的政策。在政府的统筹协调,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加快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
2)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坚持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综合能力为要求,以企业生产实际工作为引领、实际应用岗位工作项目为主线、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案例为项目,制定课程标准,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学一体化教学。
2.3完善教师师资队伍
智能制造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专业教师尽管能够对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是教师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学校建立的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和教师培养模式存在欠缺,校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不庞大,教师整体专业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因此,要实现适应现代社会教育需求的学校教学,打造高素质、高效率的教师团队成了问题的关键,对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立足于现阶段的教师队伍
立足于现阶段的教师师资队伍,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教育常规管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终身学习,在现有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培养、挑选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支撑智能制造发展专业群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完善“老带新”教师交流机制,“结对”形式,加强校际间的教师交流与合作。建立综合考评机制,采取过程与效果结合、定性和定量想结合的考核办法,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2)企业聘请兼职教师
为了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以“按需聘用、质量保证、合约管理、权责分明、分诶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师德高尚、较高专业水平技能型工程型人才担任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某一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或者指导工作。将他们引入学校一方面能起到师傅的作用,能带领老师更好的做好教育教育的工作,另一方面能有效与企业“无缝衔接”,同时也能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
结语:当前,智能制造的已成为我国建设制造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发展,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相关配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学校和企业要搭建更加丰富的学习平台,老师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梁秀璟.制药行业实现智能制造,任重道远[J].自动化博览,2016(08):42-46.
[2]李向江.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2):135.
关键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智能制造
伴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部署以及国家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的试点、实施路径、计划等指导性文件的相继出台,智能制造的发展已然成为必然趋势。中职院校作为制造行业的人才培输出的主体,面对中职智能制造专业展情况,本文将从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人才能力需求结构的转变引申到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构建?重点探索校企合作问题、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
1.智能制造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1.1智能制造概念
智能制造是指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合,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1]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单一技术和装备的突破与应用,而且还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集成。
1.2智能制造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制造业逐渐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发展,这些发展使制造业的岗位配置、管理模式、运营模式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仍然面临技术关键问题。因此,企业发展要顺应趋势,提前规划,关注目前工业机器人、5G等新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中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发展策略
2.1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升级
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需要明确调整方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知识和理念融入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朝着智能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要加大力度展开对有关专业技术的研究,积极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探讨,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实际要求,致力于推动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
2.2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趋势,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提供场地,是一种“双赢”模式。尽管校企合作办学和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利,但是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并不能有效的和企业衔接,效果不甚理想。
面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就加强学校校企合作提出以下设想: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政府应制定或出台有利于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职教发展的政策。在政府的统筹协调,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加快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
2)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坚持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综合能力为要求,以企业生产实际工作为引领、实际应用岗位工作项目为主线、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案例为项目,制定课程标准,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学一体化教学。
2.3完善教师师资队伍
智能制造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专业教师尽管能够对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是教师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学校建立的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和教师培养模式存在欠缺,校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不庞大,教师整体专业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因此,要实现适应现代社会教育需求的学校教学,打造高素质、高效率的教师团队成了问题的关键,对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立足于现阶段的教师队伍
立足于现阶段的教师师资队伍,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教育常规管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终身学习,在现有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培养、挑选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支撑智能制造发展专业群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完善“老带新”教师交流机制,“结对”形式,加强校际间的教师交流与合作。建立综合考评机制,采取过程与效果结合、定性和定量想结合的考核办法,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2)企业聘请兼职教师
为了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以“按需聘用、质量保证、合约管理、权责分明、分诶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师德高尚、较高专业水平技能型工程型人才担任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某一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或者指导工作。将他们引入学校一方面能起到师傅的作用,能带领老师更好的做好教育教育的工作,另一方面能有效与企业“无缝衔接”,同时也能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
结语:当前,智能制造的已成为我国建设制造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发展,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相关配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学校和企业要搭建更加丰富的学习平台,老师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梁秀璟.制药行业实现智能制造,任重道远[J].自动化博览,2016(08):42-46.
[2]李向江.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