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在《前赤壁赋》的开头,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精神境界。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主客的扁舟渔唱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他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水是七月长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时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水状茫茫无际而雍容舒展,月色浓华可人而与水相照。水若无际,月若无际。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无碍的“空明”之中。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于是引发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这是散文自《庄子》以后久违了的精神逍遥游的再现。每读至此,总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也许是如练的月华擦拭了内心的孤寂,也许是澄碧的江水折射了现实的“郁愤”,在学士的歌声里我们听到了“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感叹,它让我们已经分明感受到那因来自现实的不公平的待遇而产生的不平,感受到一个奉行儒家思想想“济苍生”而不得的心灵的感伤。“客人”也吹起了忧伤的洞箫,作者听见了“如怨如慕,如诉如泣”洞箫声,感受到幽壑中的潜蛟、孤舟中的嫠妇那深深的哀伤,这是时空之外的哀伤。所以,作者就和“客”展开了一场伟大的人生价值大讨论。“客”面对眼前的江山胜景,跨越遥远的时间,由曾经在此“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今灰飞烟灭的曹操,想到“渔樵江渚之上”、“鱼虾而友麋鹿”的自己;由无穷的江水,永恒的明月想到 “寄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的须臾人生;由想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而产生的旷世的寂寞与悲凉。
其实“客”是作者另一个心态的载体,客人的悲也就是苏轼内心的悲。这种感情由远古而来,这种悲缘自现实中的诸多的不如意,源自于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况的不满意,一旦这种不如意经由亘古的江水、永恒的明月的洗练,便触发出人内心关于水月的情结,从而有了“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的无限感慨。这种感慨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的戏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赖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念奴娇》词不也是说“人生如梦”吗?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
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它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总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面对在人生中的种种磨难,他都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在文中他以“客亦知夫水与于月乎”, 引出了一节精彩的千古绝唱,苏轼认为,关于江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条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所以,最好的人生态度是享受眼前的“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冷对世事风云变幻,我自陶醉无限江山。
其实,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所以他在“而又何羡乎”一句之后,掉转笔锋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恰好切合苏轼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关于水月的讨论中,苏轼跳出了传统的水月情结,抛弃了失意的哀伤,留下了豁达与超然。他对江山风物的热情赞美,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热爱生命的人们 。
也许是如练的月华擦拭了内心的孤寂,也许是澄碧的江水折射了现实的“郁愤”,在学士的歌声里我们听到了“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感叹,它让我们已经分明感受到那因来自现实的不公平的待遇而产生的不平,感受到一个奉行儒家思想想“济苍生”而不得的心灵的感伤。“客人”也吹起了忧伤的洞箫,作者听见了“如怨如慕,如诉如泣”洞箫声,感受到幽壑中的潜蛟、孤舟中的嫠妇那深深的哀伤,这是时空之外的哀伤。所以,作者就和“客”展开了一场伟大的人生价值大讨论。“客”面对眼前的江山胜景,跨越遥远的时间,由曾经在此“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今灰飞烟灭的曹操,想到“渔樵江渚之上”、“鱼虾而友麋鹿”的自己;由无穷的江水,永恒的明月想到 “寄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的须臾人生;由想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而产生的旷世的寂寞与悲凉。
其实“客”是作者另一个心态的载体,客人的悲也就是苏轼内心的悲。这种感情由远古而来,这种悲缘自现实中的诸多的不如意,源自于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况的不满意,一旦这种不如意经由亘古的江水、永恒的明月的洗练,便触发出人内心关于水月的情结,从而有了“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的无限感慨。这种感慨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的戏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赖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念奴娇》词不也是说“人生如梦”吗?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
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它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总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面对在人生中的种种磨难,他都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在文中他以“客亦知夫水与于月乎”, 引出了一节精彩的千古绝唱,苏轼认为,关于江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条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所以,最好的人生态度是享受眼前的“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冷对世事风云变幻,我自陶醉无限江山。
其实,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所以他在“而又何羡乎”一句之后,掉转笔锋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恰好切合苏轼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关于水月的讨论中,苏轼跳出了传统的水月情结,抛弃了失意的哀伤,留下了豁达与超然。他对江山风物的热情赞美,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热爱生命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