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能力,是当今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居何种职位,出色的口语能力都将有助于你的成功,为你的工作增光添彩。所以,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中,“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迫于升学的压力和现有考试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听”和“写”的多,但“说”的较少。在课堂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往往是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出现“初一轰轰,初二嗡嗡,初三蒙蒙”(初一踊跃回答,初二低头作答,初三低头不答)的不正常现象。这种情况,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如何上好口语训练课呢?笔者就此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从学生方面来讲,当今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渴望被人理解,渴望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但在绝大部分的课堂中,他们的这种强烈愿望被压抑、被束缚,他们没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为他们创造适合的条件,给他们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那将有助于塑造全新的学生、全新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现行人教版的初中语文,对于口语训练的内容分两部分编排:一是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大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都安排有口语练习;二是与综合性学习、写作结合在一起,每单元后都有安排,而且都与该单元主题及课文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采用“利用教材选取话题定向训练”的办法去进行口语训练。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口语训练的话题,都取材于课本安排的内容。其好处是既可以同时提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效果,又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研讨与练习”中的口语话题,在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其大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只要语言表达流畅,有一定观点且符合事理,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决不轻易去否定一个学生。这样做,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课堂 上都能积极参与发言。他们多则一两分钟,少则一两句话,但都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口语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参与的满足感受和成就感。
  对于综合训练中的口语训练话题,采用“选择准备演说”三步走的办法。第一步,在设计口语教学时,从综合学习和写作中细心筛选,选择出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触动学生情感的主话题。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想说,也有话说的子话题,作为自己的训练材料。例如老师选择“献给母亲的歌”这个主话题,学生可以选择“道不尽的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等子话题。第二步,学生在确定自己的训练话题后,可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自己收集素材,整理说话的内容。由于要在师生面前公开演说,学生的自尊心和表现欲会促使他们在课前的准备中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第三步,这里的演说最为关键。应选择连堂的作文课进行,以保证训练有充足的时间,让大部分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教师指定两三名学生作示范发言,带动全班同学踊跃参与发言。
  当然,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语言交流,它缺少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动力。因此,即使学生做了充足的准备,常常还是拘束腼腆,语意不畅。这时候,老师要善于设问,善于引导,努力创造一个接近于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暂时忘却自己身处教室,自然流畅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当一位同学进行演说时,老师应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演说结束后,可要求同学们对演说内容进行评析,指出优点及不足。这样一来,口语教学的课堂气氛就会活而不乱,松而不散,达到想说、有说、有机会说、说得好的口语教学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其意义已远远超出“说”的本身。首先,学生在说话前,要去收集材料,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些材料可以是畅谈理想的,可以是感悟人生的,也可以是评述时事政治的。收集的过程,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无疑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广泛阅读课外书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用信息,对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增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老师可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状态,对他们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如此,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口语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十分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语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当前,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在神州大地上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轮改革不仅仅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对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教师,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高中政治新课程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门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对我们政治教师提出了更
有人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如同桥梁,把旧课新课联系起来;如同路标,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好的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好的导入,可营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气势,从而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但教无定规,导无定法,所以导入法在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见解,旨在抛砖引玉。    一、过渡式导入法    这种导
政治学科的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考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使用术语严密表达问题等方面仍有缺失。其原因除了考生复习不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高考复习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策略脱离实际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思想政治课高考复习进行优化,这既是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需要,也是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习成绩的需要。  1.以促进学生提高再认、再现所学知识能力为目标实施教学  目前看来,能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匀称”,从美学的角度看是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的组合,是一种能让人身心处于愉悦的平衡状态。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创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和谐”二字常被人们提及。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以自然环境的人文环境为主要对象的学科,涉及内容极其广泛,渗透着许多和谐思想,充盈在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进一步明显,预计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水平,达11.6%。蓝皮书指出,今年以猪肉价格为导火索,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了始料未及的较大幅度上涨。由于各种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今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上升幅度都将明显比前几年高。那么,CPI的上涨,农民收入是否也同步增长
【摘 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推进新课改必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参与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现教学相长;通过体验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性学习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对于那些具体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先进文明的古代文学作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教者更应潜心研究,着意挖掘,把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目前文言文
【摘 要】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听力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本技能。但多数学生对听力并不重视,听力水平也不容乐观。加强学生听力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共识。本文先阐述了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主要因素,再谈了如何对学生的听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培养,以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最终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关键词】 英语听力 训练 培养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英
【摘 要】 结合地理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紧迫而任重道远的任务。我校地理组在地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发了地理学科校本课程。本文就我校开发地理学科校本课程的实践谈谈构建地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 地理 校本课程 开发 模式    校本课程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结合地理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紧
当前农村初中教育存在极大的弊端,就是被卷进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旋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爱农,逃避劳动,千方百计跳“农门”。据一所农村中学调查了解,在职业选择的问卷上,学生在“想当新一代的农民”一栏打勾的只占2.8%;在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问卷上,对劳技课感兴趣的只占7.3%。在对回乡毕业生为农服务的追踪调查中,发现有74%的学生不适应(主要是思想素质、劳动技能和知识结构不适应)。从目前中学生表现的弱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