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三十年,人类所面对的世界较之过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任何形式的守旧因循都可能与现实世界显得格格不入,更何况承载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们?在如此纷繁的现实世界中,综合知识储备和法律基础知识可能会涉及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何建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与法律思维的尝试已然显得十分重要了。
  关键词 多元化 法律思维 构建
  作者简介:陆曦,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教师。
  毫无疑问,即使是最好学的人也无法穷尽所有门类的知识,但身处于当今世界,出身于大学青年,法律思维的建立和培育已经不能被看做是奢侈或不必要的了,因为法律事件已经无限度的环绕在我们每个社会人的每个生活角落了。而且我们的青年学生应当将自己拟制为一个法律人的身份来塑造自己。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更应当建立一个集职业操守、个人心智和对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基本法律常识于一体的知识结构。
  一、是外部构建还是依靠大学生自我构建
  试图探究构建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这个命题,无疑需要深究其如何实现这个命题,仅仅依靠倡导与呐喊都不能带来具有真切意义的实际效果。这样以来,当代大学生们尤其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们————令人期待的综合的多元知识结构的构建不仅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更成为一个如何实现的方法论之争了。
  首先,在各种现实的、操作性强且广泛被采纳的知识结构优化或素质提高的措施和途径中,专题培训、主题讲座、目标考核是当下针对大学生知识结构构建尝试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了。这样的结构构建确应由外部建立,辅以定期专题性培训、宣讲等活动,并加以严格的考核的体系,并且将学习过程、结果以及个人利益同学生的学业学分相联系,在应然层面上,时刻将学生与未来法律人的标准来衡量。
  其次,外部构建的同时,大学生要充分珍视和发扬担当精神,即主观上构建起学生对或自身、社会等抽象价值的责任意识。很明显,盲目的呼吁和倡导这种责任感仅仅依靠高等院校是乏善可陈的,世间万象总比空洞说教更为繁杂和难料,高校的外部规划也当然的不能穷尽一切问题。一言蔽之,此构建的归宿,必须是一个对法学专业学生定位到一个法律人的角色和高度才能有实际意义,由内部构建为前提,再加之外部构建,才可能有机的整合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为多元化结构提供源动力。
  二、对于法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背景分析
  在我国,开设法学专业起始于高等院校,即从大学开始,专科或者本科均设置有法律专业。法学专业大抵开设以下主干课程:法学基础理论、宪法、中国法制史、行政法、刑法、民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三大诉讼法、国际法与国际私法以及国际经济法。即使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诸如提供简单的法律咨询、开展社会调查、学校主导下的模拟法庭等活动,也不外乎形式大于内容。很明显,学生学习着多门部门法,但作为未来的法律人所应该具备的诸如医学常识、科学常识、职业操守等知识却微乎其微,更不堪理工科常识了。
  众所周知,美国在法律教育中,显著的特点是是将初级学历教育定义为本科教育后的硕士教育,而法律培养的目标是日后的法律职业。?i?如此以来,很明显的区别在于:就法律教育体系而言,诸如现行的我国模式和美国的模式差异,我国对法律教育的地位重视程度十分不乐观,甚至在某种层面上显得对法学学科的认识过于肤浅和急功近利。更为严峻的事情是:大量的法学专科设置普遍存在,这样的结果造就了法律职位失序、过剩的局面,并且将辛苦培育的法学学生无情的推到了就业的风口浪尖。?2?假设当下的培养结构不予变革,单方面的进行法学专业学生高效的进入职业角色就是十分局促功利和一厢情愿的。
  从目前情况看来,我国法律界的门槛也对知识结构有所要求。尤其是在在准入体系、法官的遴选等环节,有太多的上升区间。无独有偶,曾经出任首席大法官的肖扬曾多次谈及“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言论。另一个事实是:我国目前的很多法院的司法人员尤其是法官的专业和学历都显得有些尴尬或不恰当。退一步讲,即使专业的学位和司法能力假设没有太多直接关联,在与欧美等法制体系健全发达的国家相比较,我国当下的行业准入、法律人应当储备的只是要素等方面,仍旧十分薄弱。
  毫无疑问,较低的准入门槛在复杂的现实面前可以轻易转变为知识储备的局促不足、常识经验替代理性和逻辑的问题。我们不难否定:一个法官或许在一些个案中对某些极为重要的问题完全生疏,这样的结果就是:“关于证据的知识与技能、关于解释的知识与技能、关于推理的知识与技能,还有关于程序的知识与技能”?3?也都当然而然的出现多米诺效应的局限;不难想象,律师和公诉人的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同样是奔忙于迷茫纠结与纷繁复杂的常识与知识的漩涡中,“倘若法官远离文化、思想等人生、社会多姿多彩的要素,可能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由于忽略法律制度,甚至法条的目的性,只关注在在程序末梢的事宜,审判的结果,很难保证不违反法理的正义、法的合目的性。”?4?
  概而括之,以当下的准入制度进行探析,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十分明显,甚至多少有些无视法律的滞后性和世界的复杂性,一厢情愿的认为法条就是全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对于潜在法律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知识结构构建的命题,唯有将教育模式和培养体系进行修正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起到正能量的作用。
  三、法学专业学生多元知识结构构建的意义
  鉴于国情、传统文化等要素的前提下,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法科学生知识结构的顾虑,连同当今世界一日千里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法律人参与和判断的精确性响应速度等元素的考量构成了对此问题的真正意义。
  首要的题,社会自身的发展要求知识结构的完备。社会期望法律人从知识储备的薄弱向多元丰富的结构进化,这样的需求不仅存在于国与国的交往层面,也存在于社会运行中特定的领域往来间,远见卓识与纵横经纬的多元人才才是司法人才的发展目标;社会阶层的分工特性,也需要精确与适宜,分工不同也期待“在其位,谋其职”的职业素养,如果不具备完备的知识储备同样无法胜任“谋其职”这样的基本诉求。
  最后,临摹著名法学家爱德华·柯克的一段精彩的阐述,作为对法学专业学生在构建多元知识结构诉求的真切盼望:“是的,法律给予你们(法学专业大学生)荣光的前途、尊荣的未来;然而,你们对法律之外的新兴事物难免疏忽。你们面临的高技术领域、虚拟空间、的选择与判断绝非仅仅依靠法律知识就可以去解决的,更需要依靠你们多元的知识储备来认知;毫无疑问,知识结构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你们唯有心怀健康的目的性去累集和践行才可以做到知识结构优化,你们的知识优化是一个解决唯法条主义马首是瞻是的方法,它将使你如虎添翼。毫无疑问,法学专业的学生理所应当的应该坚守学业,丰富知识结构,在毕业后以一个法律人的视角审视自己和世界,而能够高妙审视的要素便是: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注释:
  1这种培养方式必须要求学生在学习法律之前已获得了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因此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已经取得了文学士(BachelorArts)或理学士(BachelorScience),并且要通过法学院入学(LAST)考试。法学院的录取依据,除考生的LSAT成绩,还有该考生的本科成绩单、证明书、年龄、经历、课外活动能力和法学院认为重要的某些参考信息。
  ?2?陈虹伟,袁定波.法学专业热招生冷就业现象调查.法制日报.2007年2月4日.第014版.
  另外,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统计数据,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统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学科是法学类专业(http://number.cnki.net/show_result.aspx中搜索)。
  2陈虹伟,袁定波.法学专业热招生冷就业现象调查.法制日报.2007年2月4日.第014版.
  另外,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统计数据,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统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学科是法学类专业(http://number.cnki.net/show_result.aspx中搜索)。
  4雷万来.论司法官与司法官弹劾制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68页.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遗传资源的种类更是不胜枚举。进入21世纪以来,在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发达国家借知识产权制度之力,对植物新品种及其附属经济产品的研发创新者利益不断强化、完善。  关键词 品种 农业 资源  作者简介:吴玥,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8-058-02  面对
摘 要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法治的经典原则,现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通行准则,罪刑法定原则兼具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机能。我国《刑法》第3条关于该基本原则的规定应是保障和保护价值蕴含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罪刑法定 立法设计 良法之治  作者简介:罗剑,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萝岗分局;蹇晖,广东省广州市和记黄埔地产(广州番禺)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
摘 要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一般必须是出于取乐、耍威风寻求精神刺激等流氓动机才能构成本罪。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浅析了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  关键词 寻衅滋事罪 直接故意 司法认定  作者简介:李英仔,广东省电白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蔡景诗,广东省电白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员。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075-0
摘 要 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通过吸收普通民众参与司法,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民主,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对司法公信力的塑造意义重大。但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塑造司法公信力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本文认为,要解决陪而不审的问题,应当吸收国外陪审制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对人民陪审制度进行重构。  关键词 陪审制 参审制 人民陪审员 司法公信力  作者简介:宋岩,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影响力越来越被人接受和重视,侦查讯问实践的迫切需要,关于影响力的各项研究成果给侦查讯问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启发,通过对影响力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能有效破解讯问突破的难题。  关键词 影响力 讯问突破 贿赂犯罪  作者简介:张俊杰,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072-02  什么是“影响力”?简而
摘 要 人性与法治的联系成了法学界的共识,即性善论文化与人治关系密切;性恶论与民主法治注定相连。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人性论与法治之关系的命题,实质是“西学中心论”心态的折射。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要接受理性的反思。  关键词 法治 人治 人性论 性恶论 性善论  作者简介:王伟,中山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
摘 要 罚金刑作为刑罚轻缓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罚金刑执行难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在我国,大量罚金刑得不到有效执行,空判现象严重。本文试从罚金刑数额设置的角度分析空判现象的成因,提出完善罚金刑制度的构想。  关键词 罚金刑 空判 数额设置  作者简介:涂学斌,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
摘 要 对危害结果认识不明确的概括故意是概括故意中的一种,对此种概括故意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钟某涉嫌故意伤害一案为例,阐述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对危害结果认识不明确的概括故意。  关键词 概括故意 危害结果 认识不明确 司法实践  作者简介:刘烨,广东培正学院;刘少夫,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0
摘 要 2011年,番禺区公安机关移送我院审查起诉案件1934宗2633人,经审查提起公诉1836宗2515人,决定不起诉13宗24人(其中因犯罪嫌疑人死亡而作出绝对不起诉案件1宗1人、因犯罪情节轻微而作出相对不起诉案件8宗13人、因证据不足而作出存疑不起诉案件4宗10人),公安机关撤回案件36宗64人,没有无罪判决,撤回起诉1宗2人。在审查过程中,一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316宗569人,二次退
摘要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上的两个不同的思路,在对两者进行比较和选择之前,寻找一个切实的入手点似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现状,结合社会生产对人才需求的各方面特点、趋势和现状,以及科研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显著特征,从实践性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两个方向入手,各从三个角度对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进行比较,从而使两者的优劣方面呈现的更加清晰,以求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