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全纳教育:理念、实践与挑战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e284818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现当代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自1994年被正式提出后发展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全纳教育思想影响了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实践证明,唯有走向全纳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国际视野下的全纳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致力于捍卫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权益。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发表了著名的《萨拉曼卡宣言》,重申了人应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接纳所有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定义全纳教育为:通过增加学习以及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全球化趋势下,全纳教育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常规体制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影响着各国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和教育战略的变革与调整。
  全纳教育致力于维护学习者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平等,追求的是一种相对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全纳教育明确提出并强调应接纳和关注所有学习者,不仅要让学习者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其创造平等接受教育的可能,这也是普通学校、普通班级的责任和义务。全纳教育倡导者认为,学校应该让全体学习者接受普通课程,不应因学习者的特殊性而在课程上予以区分,如果学生有特殊的需求,则应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使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要求。
  全纳教育强调没有排斥的、全新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教育文化。全纳教育提倡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全纳教育思想旨在构建没有排斥的、全新的、民主平等的教育文化,同时引导人们走向“全纳”社会。班级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也是集体的一部分,是学习集体中的合作者。全纳教育注重集体合作,在学校教学中,要求教师创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活动氛围,努力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推动小组合作学习。
  新时代的多样化实践
  通过立法建立重视与保障全纳教育的法律支撑。2019年,法国通过了《建立“信任学校”的第2019—791号法案》,其中第四章针对全纳学校建设进行了论述,指出要将全纳学校作为国家公共服务的一部分,确保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教育,同时需顾及学生的独特性和特殊教育的需求。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残障学生陪护员地位、加强培训、设立地方全纳陪伴中心、加强社会医疗服务机构与学校的合作等。
  英国全纳教育研究中心指出,全纳教育指的是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儿童与非残疾儿童在各级普通学校中共同学习。“全纳”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和融入社会的能力。英国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立法保障,如《所有儿童的成功: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绿皮书(Excellence for All: Meeting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1997)、《特殊教育需要和残疾人法》(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Disability Act,2001)、《特殊教育需要实施章程》(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Code of Practice,2004)、《儿 童 与 家 庭 法》(Children and Families Act,2014)等。
  美国国家全纳教育重建中心认为,全纳教育的宗旨是所有学生(包括严重残疾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就近的学校(包括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要给予其充分的帮助和支持。美国有关全纳教育的立法有:《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The 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 of 1975)、《美国残疾人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残疾个体教育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1990)、《残疾人教育促进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等。
  加强从事全纳教育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的教育以及专门机构。法国成立了为残障学生提供援助的政府专门机构“残障人士之家”,由国家、地方公务员及相关医疗、心理、教育、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机构为残障人士提供综合性服务,包括帮助残障学生建立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就业指导和援助等。同时,还设法提高残障学生陪护员地位,例如提供“60小时职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的专业培训,并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表示残障学生陪护员属于教育系统职工。
  近年来,法国着手建立地方全纳陪伴中心,更好地满足受支持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应对各种学校活动和管理风险。这是一种新型学生陪伴组织,以地方全纳陪伴中心为组织单元,进一步提高区域内残障学生陪护员的覆盖率,旨在促进对学生援助的协调,改善对残障学生陪护员的管理。此外,法国于2019年成立了国家全纳学校监督委员会,对全纳学校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同時,对所有3—6岁儿童在学校内进行体检,以便跟踪儿童健康状况;在儿童升小学前再次进行体检,筛查神经发育障碍、自闭症以及感官、身体发育和心理情感障碍等,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健康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
  开发多样化的辅助工具和教学资源,加强学校全纳教育的支持。学校计划必须包含对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的接收和陪伴策略,考虑个性化的教育项目、学生的适应性和教学上的调整。同时,学校还要创建和完善标准化的评估残障学生需求的程序和工具,促进教育行动者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在特殊需要方面,要加强社会医疗服务机构和学校的合作。2019年笔者赴法国学术交流期间,发现法国的小学专门设立了满足学生特殊需要的全纳学习中心空间,并且有多名专家对有特殊需要学习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与帮助。
  人工智能赋权全纳教育。在语音识别、发音矫正、听力训练以及模拟情境教学等方面,现代科技手段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有所助益。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息教学系统,能够实现一对一的学习者信息分析、一对一辅导以及个性化学习,从而更好地满足失聪、学习能力缺失、自闭症儿童和天赋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学习需要,同时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辅导提供帮助与支持。
  趋势与挑战
  2008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以“全纳教育:未来之路”为主题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归纳了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残疾儿童的全纳;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与健康教育;少数民族的全纳(宗族、语言和宗教);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的全纳;社会平等教育、性别教育;灾难风险减少相关的教育。由此可见,全纳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广泛且多样,在实践中必然面临诸多困难。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全纳教育或将迎接多方面的挑战——
  其一,加强残障学生的筛选并减少其流失。例如,法国2007年升入初中的特殊需要学生,在2011年只有17%进入高中,流失比较严重。
  其二,加强有效辅导和个别化教学。在全纳教育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例如:怎样有效开展课内辅导,学习辅导人员的管理、作用发挥和培训,主流学校教师的态度,特殊教育学校的未来,等等。残障学生在受教育质量、水平上与普通学生之间尚有差距,57%在全纳初中接受教育的残障学生,其学业水平仍处于小学程度。
  其三,减少不断加剧的地区差异和社会不平等。特殊需要学习者在全球化环境中,地区差异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全纳教育的立法与实践,非洲国家以及其他经济欠发达国家在全纳教育方面的实践少之又少,亦无相关立法与经济保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在全纳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任重道远。
  虽然全纳之路漫漫,但全纳的图景美好。对全纳教育的实践与追求,为教育公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全纳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曹霁
其他文献
家庭作业,英文是homework,字面意思是说,这部分的“功课”要在“家庭”中完成。而这里我有角度不同的另一个建议——以“家庭”为“作业”。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家不只是完成学校做不完、拿回来继续做作业的地方,家长也不只是学生作业完成过程的监督者、老师的辅助者,“家庭”应该成为一类有机的、重要的学习、研究内容。也就是说,我建议将家庭作为学生作业(学习)
绘本是由图文共同构成的书籍,通常以绘画为主。大部分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仅仅局限于观察图画,专注于“玩书”,如此阅读并未发挥出绘本的全部价值。成人如何有效帮助幼儿读懂绘本?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锦绣幼儿园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讨论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个看似简单的讨论环节对幼儿成长有哪些意义呢?  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幼儿通过阅读,对绘本中的故事形成了一定的印象,此时展开讨论,幼儿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运算篇章的最后一个内容,对比内地与香港的課程教学可知,两地都十分强调数学学科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方式处理和算法指导上,两地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学生培养目标、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上,两地课堂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从而使两地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灵动、充盈。  两地教学之比较  教材选材均强调联系生活。北师大版小
为了做好“幼小衔接”,通过小学的“测试和面试”,家长“拔苗助长”,育儿焦虑严重,学前班“野蛮生长”、小学一年级“超标教学”……“幼小衔接”变成了“小学化”,“学前班”变成了提前入学。教育部最近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设学前班,特别强调“双向衔接”,并为“双向衔接”提供了具体指
“青春期叛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谈到“青春期”,人们脑海中会立刻呈现“叛逆”两个字,“青春期=叛逆”似乎成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公式”。青春期就一定会叛逆吗?“青春期=叛逆”这一认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是生理、心理快速成长和变化的时期,是一个生理性的自然成长过程。而“叛逆”是一种主观判断,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价值认定。“青春期”与“叛逆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线教学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师生一起接受了一次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大培训、大练兵,在社交隔离状态下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大功一件。但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师生重返教室。在线教学的应用,似乎又回到了疫情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着实有些可惜。在线教学当然不是方方面面都优于面对面的教学,或者说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还没有取得关键突破时,还缺乏那种面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发现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源,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出发点。在活动中教师要珍视幼儿提出的问题,加以判断,引发幼儿探究学习的兴趣,支持其深入探究。  大班幼儿开展了“幼儿园的花果山”主题活动,在统计“有多少条上山的路”时,第二小组发现了一条只能延伸到半山腰的轮胎路,“半条路是不是路”引发了幼儿的激烈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成绩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兴趣爱好差异、学习能力差异等几方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既制约了前者的个性发展,也加重了后者的负担。基于此,学校开展了“基于学生发展的走班制教师资源整合的研究”课题实践。2016年11月,学校在八年级筹备开展数学和英语两大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将八年级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成就人类梦想的神圣使命。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新时代新在哪里?对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教育该怎样回应时代命题、怎样答好立德树人这张考卷?对于教育的“领头羊”“掌门人”而言,责任尤其重大,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六个明确”,让“立德树人”从理念走向实践。  一是明确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校、育英才,方向永
一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学校,一定承担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责任;一所承担教师专业发展责任的学校,才能真正对学生成长负责。  站在讲台上的人是决定未来的人。一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学校,一定承担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一所承担教师专业发展责任的学校,才能真正对学生成长负责。立足教师发展需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沙河二小”)开发并落实了教师发展两大课程:专业素养纵深提升课程和幸福生命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