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第一所学校,家长的言行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学生起着关心、检查和督促的作用。家访,即家庭访问,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教师作为家庭与学校的联络员,转变家访的观念,做好家访前的准备,注意家访中的艺术,加强家访后的督导,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途径,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
一、转变家访的观念
家访中存在三个误区:好的、不好的、中等的访不访都行,不好的访也白访,以至于经常碰到这种现象:教师给家长联系,家长的第一句话多是问:犯了什么事?又不听话了?提起家访,学生有惧怕心理,家长有为难心理,究其原因,当然是长期的“有事才访,惹祸才访”的现象居多,来告状的居多。没有本着商量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家访,才能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充分体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才能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
二、家访前的准备
每个家庭的情况,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对管教小孩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在校表现中的优缺点,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状况,哪些方面该肯定表扬,哪些方面该提出批评或改正的建议,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家访的目的,同时还要通过学生了解一些家庭情况,对教育子女的态度,是溺爱型,严厉型,随意型还是自私型,这样能更快地找到共同的话题,更好地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一两个突出问题,提高家访的实效。
例如,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小明同学,父亲经常以“打”代“教”,孩子渐渐形成冷酷、放荡不羁、自以为是的性格,情绪不稳定,富有攻击性,厌学上网,心理脆弱,不服管教,是一个“问题”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了四个话题:
1.探讨粗暴教育的后果,让家长受到教育,改进自身教育方法。
2.分析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爱的缺失,孤独无聊,交损友。
3.建议家长要配合的做法:①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体现长辈的关心和爱护,及时纠正一些不健康的思想。②重视家庭活动,引导孩子兴趣的转移,从泡网吧厌学中转向健康高雅的兴趣和爱好,在活动中融洽父子关系,削弱家长制的形象,拉近父子之间的距离。③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学会遗忘,忘掉那些令自己伤痛的悔恨的事,宽容自己,包容他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精力充沛地面对未来。
4.教师自己的设想和教育方法:①用爱心抚慰小明同学的创伤,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②引导小明用友情弥补亲情,让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确实感到自己不幸中又特别幸运。③多方面启迪,创设活动环境,做到行为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
通过教师想法和做法的全盘托出,向家长也提出了建议措施,确实让家长领会教师的诚心和帮助,为家访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三、家访中的艺术
家访谈话时,要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选择谈话方向:学问高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偏激,就要引导家长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农民工家长,要根据学生在校表现,耐心劝导,结合农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决心和勇气;生意繁忙的家长,要多说家庭教育的意义,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需求,不仅仅是一个吃好穿好的问题,更多的在于关心、关注和引导,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家长,要善意指出父母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系到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关心孩子的成长是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
家访谈论时,也可以来点幽默,打一个比喻,轻松一下气氛。小华是新转到我班上的学生,小华的家长非常重视分数,舍得花钱买资料,每天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张,在学校上完三节晚自习后还要在家里上第四节晚自习,做完父母布置的家庭作业,长期以往,学生对学习索然无味,越学越差,对此父母更不满意,时间抓得更紧,这时我就说了句话:“关住了他的人,关不住他的心”,家长表示赞同,也点中了要害,怎样让孩子用心去学习才是关键,而不是时间问题,要注意劳逸结合,对待孩子学习中的错误思想行为,不能因为“做糊了一锅饭就不再做了”,家长在轻松的交谈中体会也很深。
对后进生的家访,要听家长的倾诉和无奈,不能有厌烦情绪,因为家长会觉得孩子比你想象的还要差。教师只要多说闪光点,说些你要解决的缺点,在老师赞赏孩子的同时,才能燃起家长的希望,才能更好地配合你的工作,切忌讽刺挖苦、告状,这样会加剧师生关系的恶化,影响甚至抵消教育效果。
四、家访后的督导
教师家访的目的在于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切不可应付差事,把责任推给家长,而自己一推了之,如释重负,那样会缺乏教育合力,使工作前功尽弃。教师家访后,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教育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持续开展教育工作,要掌握好再教育的机会,做好及时回访。反馈取得的信息,指出不足,通过耐心反复的工作,才能确保家访的效果。
家访不仅仅是一种措施的落实,也是一种责任的延续。比如:李飞同学在一次上学的途中摔断了腿,我就带领部分学生进行慰问,疏导他心理上的困惑,还安排学生去帮扶他解决学习上的疑难。李飞同学的成绩并没有因病而耽误,学期结束还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通过这次的家访帮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加深了师生感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树立了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威信,起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的作用。
家访是一门人际交往的艺术,教师要把严格要求和良好的愿望圆满地结合起来,从对学生关心、爱护、负责、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学生与家长都感到教师的批评,不仅符合情理的严格要求,也有人情味的热情关怀,才能使家长确实感到老师一片诚挚的爱心,唤起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
一、转变家访的观念
家访中存在三个误区:好的、不好的、中等的访不访都行,不好的访也白访,以至于经常碰到这种现象:教师给家长联系,家长的第一句话多是问:犯了什么事?又不听话了?提起家访,学生有惧怕心理,家长有为难心理,究其原因,当然是长期的“有事才访,惹祸才访”的现象居多,来告状的居多。没有本着商量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家访,才能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充分体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才能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
二、家访前的准备
每个家庭的情况,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对管教小孩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在校表现中的优缺点,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状况,哪些方面该肯定表扬,哪些方面该提出批评或改正的建议,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家访的目的,同时还要通过学生了解一些家庭情况,对教育子女的态度,是溺爱型,严厉型,随意型还是自私型,这样能更快地找到共同的话题,更好地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一两个突出问题,提高家访的实效。
例如,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小明同学,父亲经常以“打”代“教”,孩子渐渐形成冷酷、放荡不羁、自以为是的性格,情绪不稳定,富有攻击性,厌学上网,心理脆弱,不服管教,是一个“问题”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了四个话题:
1.探讨粗暴教育的后果,让家长受到教育,改进自身教育方法。
2.分析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爱的缺失,孤独无聊,交损友。
3.建议家长要配合的做法:①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体现长辈的关心和爱护,及时纠正一些不健康的思想。②重视家庭活动,引导孩子兴趣的转移,从泡网吧厌学中转向健康高雅的兴趣和爱好,在活动中融洽父子关系,削弱家长制的形象,拉近父子之间的距离。③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学会遗忘,忘掉那些令自己伤痛的悔恨的事,宽容自己,包容他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精力充沛地面对未来。
4.教师自己的设想和教育方法:①用爱心抚慰小明同学的创伤,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②引导小明用友情弥补亲情,让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确实感到自己不幸中又特别幸运。③多方面启迪,创设活动环境,做到行为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
通过教师想法和做法的全盘托出,向家长也提出了建议措施,确实让家长领会教师的诚心和帮助,为家访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三、家访中的艺术
家访谈话时,要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选择谈话方向:学问高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偏激,就要引导家长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农民工家长,要根据学生在校表现,耐心劝导,结合农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决心和勇气;生意繁忙的家长,要多说家庭教育的意义,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需求,不仅仅是一个吃好穿好的问题,更多的在于关心、关注和引导,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家长,要善意指出父母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系到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关心孩子的成长是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
家访谈论时,也可以来点幽默,打一个比喻,轻松一下气氛。小华是新转到我班上的学生,小华的家长非常重视分数,舍得花钱买资料,每天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张,在学校上完三节晚自习后还要在家里上第四节晚自习,做完父母布置的家庭作业,长期以往,学生对学习索然无味,越学越差,对此父母更不满意,时间抓得更紧,这时我就说了句话:“关住了他的人,关不住他的心”,家长表示赞同,也点中了要害,怎样让孩子用心去学习才是关键,而不是时间问题,要注意劳逸结合,对待孩子学习中的错误思想行为,不能因为“做糊了一锅饭就不再做了”,家长在轻松的交谈中体会也很深。
对后进生的家访,要听家长的倾诉和无奈,不能有厌烦情绪,因为家长会觉得孩子比你想象的还要差。教师只要多说闪光点,说些你要解决的缺点,在老师赞赏孩子的同时,才能燃起家长的希望,才能更好地配合你的工作,切忌讽刺挖苦、告状,这样会加剧师生关系的恶化,影响甚至抵消教育效果。
四、家访后的督导
教师家访的目的在于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切不可应付差事,把责任推给家长,而自己一推了之,如释重负,那样会缺乏教育合力,使工作前功尽弃。教师家访后,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教育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持续开展教育工作,要掌握好再教育的机会,做好及时回访。反馈取得的信息,指出不足,通过耐心反复的工作,才能确保家访的效果。
家访不仅仅是一种措施的落实,也是一种责任的延续。比如:李飞同学在一次上学的途中摔断了腿,我就带领部分学生进行慰问,疏导他心理上的困惑,还安排学生去帮扶他解决学习上的疑难。李飞同学的成绩并没有因病而耽误,学期结束还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通过这次的家访帮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加深了师生感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树立了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威信,起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的作用。
家访是一门人际交往的艺术,教师要把严格要求和良好的愿望圆满地结合起来,从对学生关心、爱护、负责、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学生与家长都感到教师的批评,不仅符合情理的严格要求,也有人情味的热情关怀,才能使家长确实感到老师一片诚挚的爱心,唤起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