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让课前、课中、课后有效衔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本好比一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种种的书。”他还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衔接,教师必须注重方法和策略。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些看法:
一、课前——为有源头活水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学生通过搜集与文本相关的、与作者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学习,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促进课内阅读的有效进行。
1.搜集与作者相关的阅读材料
文从心出。只要了解作者,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时,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他的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人民的疾苦,因此,被誉为史诗。资料为学习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础,又为学生以后的课外阅读开辟了更为长效的通途。
2.搜集与文本相关的阅读材料
教师要具有教学资源意识,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搜集整理与文本内涵相关或体裁相近的资料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了解相关背景、拓展研读的视野、提升认知的高度。在教学《莫高窟》时,笔者让学生收集关于莫高窟的资料。学生通过报刊、网络资源等途径收集了众多资料,很多内容与教材文本息息相关,有力地补充教材之不足,全方位立体化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资源。
二、课中——春水新生不满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备课时,我们就要选择能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并与教材形成合力的课外阅读材料,与文本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的意义。
1.矛盾疑惑处
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课内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实现对文本知识的意义构建。
《月光启蒙》一课,明明是母亲的启蒙,为什么作者要以“月光启蒙”为题呢?这是学生的矛盾疑惑之处。教学时,教师补充了相关的阅读材料——孙友田的散文《黑土地》的两个片段。
学生从课外的资料拓展中读出了母亲的身影,读懂了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不知不觉中,给“我”播下了爱的种子,诗的种子。读懂了这《黑土地》就是那些种子开出的花朵,自然而然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2.体验缺失处
阅读教学的价值应该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寻找生命的痕迹。如课文《钱学森》讲述的是感人的爱国故事。教师补充课外阅读材料《魂系中华赤子心》。通过补充阅读,学生能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这种补充阅读体验与文本阅读体验的相互印证,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揭示了文本的内涵。
3.主题深化处
语文课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如,《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前所作的一首诗,也可以说是诗人临终前的遗嘱。这首诗里既有“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叹,也有对祖国统一的竭力呼唤。全诗有悲情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超越文本,将搜集到的时代背景资料整合成一份阅读材料。
为了深化主题,教师可以再引入陆游的另一首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示儿》进行对比阅读。在“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反复吟诵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陆游看不到“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悲愤心情,体会到诗人在字里行间渗透的爱国情怀。
三、拓展——万紫千红总是春
吕叔湘先生有一个精辟的观点:学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教师只有适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补白点顺势而导,才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课后阅读原著
教师推荐原文原著给学生。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师将课文中不曾讲到的精彩故事在课上给学生讲开头,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戛然而止,鼓励学生课外去阅读。在学习《三打白骨精》后,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后,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如此一来,课内延伸指向课外,课外阅读反哺课内,可谓阅读之佳话。
2.课后阅读同一题材的作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一题材的作品。如学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后,要求学生“找其他的希腊神话故事读一读”;教完《姥姥的剪纸》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泥人张》《快手刘》。
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宽、调整、重构,抓准课内外的链接点,把课内外阅读有效地整合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他们的语文学习达到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荣婷.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4(14):67-68
[2]时丽萍.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家教世界,2013(04):261.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本好比一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种种的书。”他还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衔接,教师必须注重方法和策略。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些看法:
一、课前——为有源头活水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学生通过搜集与文本相关的、与作者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学习,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促进课内阅读的有效进行。
1.搜集与作者相关的阅读材料
文从心出。只要了解作者,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时,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他的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人民的疾苦,因此,被誉为史诗。资料为学习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础,又为学生以后的课外阅读开辟了更为长效的通途。
2.搜集与文本相关的阅读材料
教师要具有教学资源意识,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搜集整理与文本内涵相关或体裁相近的资料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了解相关背景、拓展研读的视野、提升认知的高度。在教学《莫高窟》时,笔者让学生收集关于莫高窟的资料。学生通过报刊、网络资源等途径收集了众多资料,很多内容与教材文本息息相关,有力地补充教材之不足,全方位立体化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资源。
二、课中——春水新生不满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备课时,我们就要选择能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并与教材形成合力的课外阅读材料,与文本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的意义。
1.矛盾疑惑处
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课内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实现对文本知识的意义构建。
《月光启蒙》一课,明明是母亲的启蒙,为什么作者要以“月光启蒙”为题呢?这是学生的矛盾疑惑之处。教学时,教师补充了相关的阅读材料——孙友田的散文《黑土地》的两个片段。
学生从课外的资料拓展中读出了母亲的身影,读懂了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不知不觉中,给“我”播下了爱的种子,诗的种子。读懂了这《黑土地》就是那些种子开出的花朵,自然而然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2.体验缺失处
阅读教学的价值应该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寻找生命的痕迹。如课文《钱学森》讲述的是感人的爱国故事。教师补充课外阅读材料《魂系中华赤子心》。通过补充阅读,学生能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这种补充阅读体验与文本阅读体验的相互印证,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揭示了文本的内涵。
3.主题深化处
语文课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如,《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前所作的一首诗,也可以说是诗人临终前的遗嘱。这首诗里既有“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叹,也有对祖国统一的竭力呼唤。全诗有悲情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超越文本,将搜集到的时代背景资料整合成一份阅读材料。
为了深化主题,教师可以再引入陆游的另一首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示儿》进行对比阅读。在“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反复吟诵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陆游看不到“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悲愤心情,体会到诗人在字里行间渗透的爱国情怀。
三、拓展——万紫千红总是春
吕叔湘先生有一个精辟的观点:学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教师只有适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补白点顺势而导,才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课后阅读原著
教师推荐原文原著给学生。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师将课文中不曾讲到的精彩故事在课上给学生讲开头,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戛然而止,鼓励学生课外去阅读。在学习《三打白骨精》后,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后,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如此一来,课内延伸指向课外,课外阅读反哺课内,可谓阅读之佳话。
2.课后阅读同一题材的作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一题材的作品。如学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后,要求学生“找其他的希腊神话故事读一读”;教完《姥姥的剪纸》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泥人张》《快手刘》。
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宽、调整、重构,抓准课内外的链接点,把课内外阅读有效地整合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他们的语文学习达到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荣婷.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4(14):67-68
[2]时丽萍.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家教世界,2013(0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