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聋哑学校管理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聋哑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聋哑学校要坚决地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管理机制,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体制,建立以德立校的多维德育格局。建立适应教育改革的课程评价体系,做到科学管理,创新管理、努力开创聋哑学校课程改革的新局面,柔性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柔性管理;聋哑学校;管理
教育部新颁布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是我们进行聋哑学校课程改革。全面发展特殊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哑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的核心理念。学校要坚决地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做到更新观念、科学管理、创新管理,努力开创聋哑学校柔性管理改革的新局面。
一、柔性管理的含义
管理学称:对人的管理应重在软管理。“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定等手段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一些负面效廊。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求、人格独市与个性自由,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的特征。显然,这种柔性管理方式为我们进行聋哑生道德教育,培养聋哑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有益指导。
二、当前的聋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而是依靠人性化的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管理对象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聋哑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忽视聋哑生成长环境的营造
聋哑生由于生理障碍,再加上多数聋哑生都寄宿于学校,他们的生活与社会相对隔离。这样,他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机会减少了,久而久之,聋哑生难以得到应有的社会经验,这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很不利。一小部分聋哑生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加上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就很容易受引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一部分聋哑生家长与孩子交流有困难,所以很少参与教育,只一味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忽略孩子精神上的需求,结果在聋哑生身心发展中一头重一头轻,导致聋哑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养成了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的性格。
2 缺乏聋哑生教育的平等意识
幼小的聋哑生活泼调皮,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充满了好奇,他们对周围事物经常发生疑问,也经常会违反一些规则,对于违反规则的聋哑生,得到的大多是训斥或惩罚。学生在这种训斥或惩罚下也许低头认错了,但他们服从的仅是教师的权威,并没有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因此这种教育儿乎是无效的。
许多聋哑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柬越沉默,也不违反纪律了,表面看来似乎变乖了,这其实是训斥教育下心理压抑的表现。这种压抑感,不是他们的天性,而来源于家长和老师潜意识中的不平等意识和模糊的教育观念。
3 缺乏对聋哑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的聋哑学校教育中,很多老师还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学生管理,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式地出言必洲;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这些老师事无巨细,一切都亲自包办,工作辛辛苦苦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教师刚一离开教室,班级又乱作一团。究其原因,这种传统教育的过程开放度不够,学生参与程度不足,因此,学生的自治能力没有培养出来。
三、以人为本,在聋哑学校教育中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
针对当前聋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我们应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来加以改善,具体可采取以下三种途径:
1 树立平等意识,以情感人,让聋哑生个性化发展
采用情感化管理,首先要实现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人格的平等。教师要放下架子,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进行角色换位,真正体会学生的心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老师跟孩子精神上的经常交流、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师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其次要宽容学生。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就得有一种爱与宽容的境界。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聋哑孩子,我们更应以大海的心胸去接纳他们所犯的错误。宽容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
2 三位一体,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让聋哑生感受生命的乐趣
教师应热爱每一位聋哑生,亲近了解每一位聋哑生。要允分关注每一位聋哑生的个性、气质和兴趣,对他们多指导多鼓励,要付出几倍的耐心和爱心。同时不吝掌声和赞美之词,为聋哑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喝彩,让聋哑生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和生命的美好。把学生当人、当自己的孩子,以人性的关怀宽容地对待他们,这正是我们聋哑学校教师所最需要的。
其次,学校要担负起向社会宣传的责任,宣传尊重残疾人的思想,宣传聋哑人自强不息的事迹,同时也经常带领聋哑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在聋哑生与社会这个大家庭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关爱聋哑人,让聋哑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消除他们的胆怯和自卑,增强他们立足社会的自信心。
另外,家长要建立互教互爱的亲子关系。有研究表明,家长参与是聋哑生回归主流社会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要担负起培训家长的责任,通过家访、举办教育知识讲座、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对聋哑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请家长参与制定对孩子的教育方案,使家长从精神上关注孩子,营造融洽温暖的家庭氛围,帮助聋哑生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勤劳节俭的良好的生活品质。
3 主体参与,强化道德意识,让聋哑生学会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相信聋哑生的能力,他们能做除了听以外的一切事情。积极引导聋哑生做集体的小主人,让学生时时想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自觉遵守集体纪律,主动承担集体任务。班级里的各项工作实行承包,责任到人,实行“人人有权,人人有责”的原则。在民主和谐、团结紧张、思维活跃、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里,聋哑学生的个性和社会的发展可望得到较好的协调,其健全健康人格可望得到较好的熏陶和塑造。
参考文献
[1]程益基解读《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现代特殊教育杂志,2007.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3,372-389页.
[4]赵树铎:《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华夏出版社,1994,127~136页.
[5]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第2期。32.36页.
【关键词】柔性管理;聋哑学校;管理
教育部新颁布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是我们进行聋哑学校课程改革。全面发展特殊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哑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的核心理念。学校要坚决地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做到更新观念、科学管理、创新管理,努力开创聋哑学校柔性管理改革的新局面。
一、柔性管理的含义
管理学称:对人的管理应重在软管理。“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定等手段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一些负面效廊。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求、人格独市与个性自由,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的特征。显然,这种柔性管理方式为我们进行聋哑生道德教育,培养聋哑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有益指导。
二、当前的聋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而是依靠人性化的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管理对象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聋哑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忽视聋哑生成长环境的营造
聋哑生由于生理障碍,再加上多数聋哑生都寄宿于学校,他们的生活与社会相对隔离。这样,他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机会减少了,久而久之,聋哑生难以得到应有的社会经验,这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很不利。一小部分聋哑生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加上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就很容易受引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一部分聋哑生家长与孩子交流有困难,所以很少参与教育,只一味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忽略孩子精神上的需求,结果在聋哑生身心发展中一头重一头轻,导致聋哑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养成了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的性格。
2 缺乏聋哑生教育的平等意识
幼小的聋哑生活泼调皮,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充满了好奇,他们对周围事物经常发生疑问,也经常会违反一些规则,对于违反规则的聋哑生,得到的大多是训斥或惩罚。学生在这种训斥或惩罚下也许低头认错了,但他们服从的仅是教师的权威,并没有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因此这种教育儿乎是无效的。
许多聋哑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柬越沉默,也不违反纪律了,表面看来似乎变乖了,这其实是训斥教育下心理压抑的表现。这种压抑感,不是他们的天性,而来源于家长和老师潜意识中的不平等意识和模糊的教育观念。
3 缺乏对聋哑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的聋哑学校教育中,很多老师还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学生管理,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式地出言必洲;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这些老师事无巨细,一切都亲自包办,工作辛辛苦苦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教师刚一离开教室,班级又乱作一团。究其原因,这种传统教育的过程开放度不够,学生参与程度不足,因此,学生的自治能力没有培养出来。
三、以人为本,在聋哑学校教育中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
针对当前聋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我们应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来加以改善,具体可采取以下三种途径:
1 树立平等意识,以情感人,让聋哑生个性化发展
采用情感化管理,首先要实现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人格的平等。教师要放下架子,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进行角色换位,真正体会学生的心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老师跟孩子精神上的经常交流、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师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其次要宽容学生。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就得有一种爱与宽容的境界。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聋哑孩子,我们更应以大海的心胸去接纳他们所犯的错误。宽容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
2 三位一体,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让聋哑生感受生命的乐趣
教师应热爱每一位聋哑生,亲近了解每一位聋哑生。要允分关注每一位聋哑生的个性、气质和兴趣,对他们多指导多鼓励,要付出几倍的耐心和爱心。同时不吝掌声和赞美之词,为聋哑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喝彩,让聋哑生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和生命的美好。把学生当人、当自己的孩子,以人性的关怀宽容地对待他们,这正是我们聋哑学校教师所最需要的。
其次,学校要担负起向社会宣传的责任,宣传尊重残疾人的思想,宣传聋哑人自强不息的事迹,同时也经常带领聋哑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在聋哑生与社会这个大家庭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关爱聋哑人,让聋哑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消除他们的胆怯和自卑,增强他们立足社会的自信心。
另外,家长要建立互教互爱的亲子关系。有研究表明,家长参与是聋哑生回归主流社会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要担负起培训家长的责任,通过家访、举办教育知识讲座、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对聋哑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请家长参与制定对孩子的教育方案,使家长从精神上关注孩子,营造融洽温暖的家庭氛围,帮助聋哑生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勤劳节俭的良好的生活品质。
3 主体参与,强化道德意识,让聋哑生学会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相信聋哑生的能力,他们能做除了听以外的一切事情。积极引导聋哑生做集体的小主人,让学生时时想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自觉遵守集体纪律,主动承担集体任务。班级里的各项工作实行承包,责任到人,实行“人人有权,人人有责”的原则。在民主和谐、团结紧张、思维活跃、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里,聋哑学生的个性和社会的发展可望得到较好的协调,其健全健康人格可望得到较好的熏陶和塑造。
参考文献
[1]程益基解读《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现代特殊教育杂志,2007.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3,372-389页.
[4]赵树铎:《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华夏出版社,1994,127~136页.
[5]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第2期。3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