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细细领悟,不难发现,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以交际为核心。参照这一标准,再反观当今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课,训练形式上和以前的听说训练,甚至是看图说话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训练方法上也简单枯燥。那么如何让口语交际课的课堂教学得以优化,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呢?在此,浅谈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为出发点,不能只是单一的“独白式”,需要多种形式兼顾适度调配,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中激发表达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有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谁的本领大”。即动物王国准备召开一次比本领的大会,大象、狮子、小兔、小鹿、老牛、燕子等都来了。请大家演一演当时的情景。我在课前想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地说,显然太单调了。我于是在课前精心设计了整节课的内容,在教室的黑板上和同学们一起画上了茂密的大森林,写上了“比本领大会”几个醒目的大字,将课桌椅挪至教室周围,制作了各种小动物道具。课程开始先打开学生思路,想一想自己喜欢哪种动物,这种动物有什么本领,怎样与其他动物比。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结组,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作好表演的准备。之后各组选一人参与表演。我作为这次大会的主持人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适时的进行指导。大家犹如深临其境,在一个形象逼真的童话故事中沉醉着,各个兴趣盎然,精神集中,表演者带着集体的智慧更是表演的惟妙惟肖,语言生动有趣。表演完毕后,大家沸腾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到底谁的本领大?这种情景的创设,既活跃了气氛,有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进了学生的友谊,更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二、从文导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安排适量的表演,为学生构建一个交际舞台,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益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的体验和理解,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人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努力通过表演,交际的交互由生生之间到师生之间,由师生之间再到生本之间不断地转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从文导演,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声的文本语言演绎为有声有色的生活话剧。如:我在教《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找出各种动物角色,它们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感情朗读后,请几个同学分角色表演。小演员们戴着各种动物的头饰把动物的性格特点、动作、语言、神态维妙维肖地表演出来。表演完了,其他同学还纷纷争着扮演故事里的角色。这样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通过表演,交际的交互由生生之间到师生之间,由师生之间再到生本之间不断地转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从文导演,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借助课文的情节,让学生创新说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地续编或复述。如在教学第三册课文《狐狸和乌鸦》后,我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的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过了不久,乌鸦又叼着一块肉碰见了狐狸,乌鸦这回会怎样呢?学生发挥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乌鸦心里想:这次不会上你的当了,就对狐狸说:”坏狐狸,随便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上你的当了。“‘此时立即有位”小精灵“站起来说:”乌鸦一说话,肉又掉下去了,不是又上当了吗?“经过提醒,这些学生恍然大悟,改为:”狐狸在树下说了许多好听的话,但乌鸦理也不理,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还有的说:”乌鸦见到狐狸先把肉吃完了,然后故意气狐狸说:“狐狸大哥,肉真香啊,我窝里还有,你爬上来拿吧!’狐狸气的直吹胡子。”像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四、活用教材,随机训练,融入生活
在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这些训练内容的设定往往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有所冲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情灵活整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教材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但每单元只有一至两课时,仅靠这些远远不够。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内涵深刻的课文,这些都是有待教师开发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留白,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巧妙设计话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如学习了《学会鼓励》,就可以捕捉一些机会,去鼓励身边遇到困难的朋友、同学;学习了《学会请求》,在遇到事情需要别人帮助时,应该尝试着去请求;学习了《学会道歉》,在犯错后就可以真诚地向他人表示歉意。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学校及社会上的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去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样,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口语交际教学才真正能够达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
总之,对口语交际课的继续研讨是必要的,口语交际课的模式应是有效的,交际能力的训练应是长效的,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环节,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锻炼,新一代的公民必将具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有如“滔滔江水”的口语交际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制订;
[2]《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出版;
[3]《言语交际基本原理》刘焕辉。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为出发点,不能只是单一的“独白式”,需要多种形式兼顾适度调配,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中激发表达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有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谁的本领大”。即动物王国准备召开一次比本领的大会,大象、狮子、小兔、小鹿、老牛、燕子等都来了。请大家演一演当时的情景。我在课前想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地说,显然太单调了。我于是在课前精心设计了整节课的内容,在教室的黑板上和同学们一起画上了茂密的大森林,写上了“比本领大会”几个醒目的大字,将课桌椅挪至教室周围,制作了各种小动物道具。课程开始先打开学生思路,想一想自己喜欢哪种动物,这种动物有什么本领,怎样与其他动物比。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结组,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作好表演的准备。之后各组选一人参与表演。我作为这次大会的主持人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适时的进行指导。大家犹如深临其境,在一个形象逼真的童话故事中沉醉着,各个兴趣盎然,精神集中,表演者带着集体的智慧更是表演的惟妙惟肖,语言生动有趣。表演完毕后,大家沸腾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到底谁的本领大?这种情景的创设,既活跃了气氛,有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进了学生的友谊,更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二、从文导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安排适量的表演,为学生构建一个交际舞台,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益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的体验和理解,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人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努力通过表演,交际的交互由生生之间到师生之间,由师生之间再到生本之间不断地转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从文导演,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声的文本语言演绎为有声有色的生活话剧。如:我在教《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找出各种动物角色,它们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感情朗读后,请几个同学分角色表演。小演员们戴着各种动物的头饰把动物的性格特点、动作、语言、神态维妙维肖地表演出来。表演完了,其他同学还纷纷争着扮演故事里的角色。这样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通过表演,交际的交互由生生之间到师生之间,由师生之间再到生本之间不断地转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从文导演,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借助课文的情节,让学生创新说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地续编或复述。如在教学第三册课文《狐狸和乌鸦》后,我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的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过了不久,乌鸦又叼着一块肉碰见了狐狸,乌鸦这回会怎样呢?学生发挥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乌鸦心里想:这次不会上你的当了,就对狐狸说:”坏狐狸,随便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上你的当了。“‘此时立即有位”小精灵“站起来说:”乌鸦一说话,肉又掉下去了,不是又上当了吗?“经过提醒,这些学生恍然大悟,改为:”狐狸在树下说了许多好听的话,但乌鸦理也不理,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还有的说:”乌鸦见到狐狸先把肉吃完了,然后故意气狐狸说:“狐狸大哥,肉真香啊,我窝里还有,你爬上来拿吧!’狐狸气的直吹胡子。”像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四、活用教材,随机训练,融入生活
在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这些训练内容的设定往往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有所冲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情灵活整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教材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但每单元只有一至两课时,仅靠这些远远不够。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内涵深刻的课文,这些都是有待教师开发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留白,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巧妙设计话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如学习了《学会鼓励》,就可以捕捉一些机会,去鼓励身边遇到困难的朋友、同学;学习了《学会请求》,在遇到事情需要别人帮助时,应该尝试着去请求;学习了《学会道歉》,在犯错后就可以真诚地向他人表示歉意。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学校及社会上的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去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样,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口语交际教学才真正能够达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
总之,对口语交际课的继续研讨是必要的,口语交际课的模式应是有效的,交际能力的训练应是长效的,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环节,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锻炼,新一代的公民必将具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有如“滔滔江水”的口语交际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制订;
[2]《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出版;
[3]《言语交际基本原理》刘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