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考对英语学科的考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借鉴课程与教学的有关理论,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而关注和强化过程性评价是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新高考英语考试说明样卷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27
根据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浙江省新高考英语学科考查的题型、内容、形式以及实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面对一系列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学科教学的困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借鉴课程与教学的有关理论,转变我们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而关注和强化过程性评价是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样卷分析及其对英语课程评价的新要求
英语学科考试说明样卷与传统英语试卷相比有若干变化。
1.考试的题型和内容变化较大
试题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总分值不变,为150分,卷面分值分布有所改变,题型变化较大,主要在于:卷一阅读理解由原来的4篇变为3篇,任务型阅读由六选五变成七选五,单项选择转换为新型的语法填空;卷二主观题部分不再采用改错这一题型,而是由两部分组成——应用文写作,续写或概要写作二选一,后者属新题型。
2.考查的形式和实质有明显变化
听力测试由原来的3月和9月两次独立考查回归到一份150分的试卷里,每位学生高考英语学科考试有两次机会,样卷选择题比重减小,文字书写要求增加,考试形式有所改变,灵活性以及对学生的学科要求有所强化,我们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对过程性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实施原则及实践探索
英语学科新高考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带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主观题增加,客观题减少,考试内容逐渐倾向于以考查知识技能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能力、过程、方法及目标的实现情况。基于对新高考样卷的分析和解读,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评价方面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转变原来的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1.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Process Assessment)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评价不仅仅是一个结果的呈现,还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描述学生不同阶段的状况。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全面、深入、动态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努力和进步,輔助学与教。(万本华,2005)
2.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原则与实践探索
新高考英语学科样卷透射出来的改变对学生的要求首先是词汇量的积累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可能会产生英语难学的想法,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过程性评价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带来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我们可以通过遵循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原则来进行一系列实践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1)学生预先准备的原则
我们经常在测试之前要求学生集中精力,积极备考,可是面对新高考,学生可能不知道应该怎么准备,怎么更好地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他们不熟悉新题型,没有相应的应考策略,教师的督促可能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焦虑程度。事实上,我们可以依据过程性评价思路,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①明确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分类型、分阶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和准备的机会;
②鼓励学生透彻地了解和钻研测试涉及的相关材料,主动帮助学生熟悉应试策略和技巧,减轻学生的焦虑程度;
③详细解析新高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的学科素养。
例如新高考词汇的储备,我们可以分类评价学生的词汇积累情况。词汇可以分类为阅读理解高频词汇、听力专项词汇、动词常见搭配等。实施走班分层教学之后,教学班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班级,来自各个班的学生根据人数的不同,在教学班有一到两位课代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统筹规划词汇评价的内容和进度,如预设阅读理解高频词汇1系列共600词,每天学习20词,类似“lack, short, shortage;acknowledge, accompany, accustom; emphasize, stress, attach, importance; thanks, gratitude,appreciation”等,意义相近或构词法相似等词分类讲解,要求学生当天了解词汇,记忆背诵,通过师生、生生负责评价的方式来实现词汇积累。教师负责对课代表的评价,课代表负责对本班同学的评价,教师随机抽查学生词汇识记情况,进行了解和督促,也可以在一个月之后进行课堂测试并及时评价反馈。分段式师生、生生评价对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那些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能够在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中得到动力。
(2)表面效度及真实性原则
学生面对一份试题有时候会困惑,因为试题考查的不是他们原本预想的内容。表面效度意味着,当学生查看一份试题时,他们发现试题是有效的,他们在测试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他们接触过且感觉适应性良好的。(Brown, 2001)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有效地实现这一点:
①确定清晰而不复杂的评价项目;
②评价考核标准透明清晰;
③考核内容为学生所熟悉,并与课程学习紧密相关;
④考核难度适合学生程度;
⑤考查条件能促使学生最好地表现自我。 从考试说明样卷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试题新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通过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是对我们的新要求。比如新作文题型——续写和概要写作,我们可以在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着手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相关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选修课已经为高中学生所熟悉。在我开设的选修课“原著欣赏”中,我们让学生阅读欧·亨利的小说“The Gift of Maggie”,因为这个故事有代表性,而且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之前已经听说过这个故事,熟悉故事情节,所以通过阅读和欣赏,学生可以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人物特点。尤其可以关注的是,欧·亨利小说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完成这一短篇的欣赏之后,我们可以阅读作者的另一篇小说“Hearts and Hands”,这一篇相对来说难度加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增加,但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故事情节、发展以及人物特点,我们将小说欣赏停留在“The bound travelers rose to their feet, Easton with the same slow smile on his face.”要求学生根据欣赏的内容,给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结尾最好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续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通过原著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完成续写的任务。但是在之后的续写选材和要求上,我们应该逐渐提升难度。根据考试说明,续写要关注三点要求:所续写的文段的词数,文中出现过的关键词语的选用,续写的段落以及与段落开头语的衔接。在之后的续写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三点要求进行细化并强化。续写考查的是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注意考查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记叙文故事类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的篇章选段等资料,通过语篇赏析,帮助学生获取足够的语言输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互动交流中有效地进行输出,释放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另一新题型“概要写作”的过程性评价中,我们可以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测试评价的意图,清楚测试的内容、形式,通过了解而降低难度以及面对测试时的焦虑度,增强试题的表面效度和真实性。比如模块六第二单元主题是诗歌,通过对阅读材料中不同类型诗歌的鉴赏,我们可以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鉴赏分析之后,学生可以尝试对这些内容进行概要输出。当然,根据学生的程度,在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概要写作的特点,给学生一些提示,一起找出关键词、合适的连接词或句子,组内或班内一起分享同学的习作或参考文章。作为过程性評价手段,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类似的说明性文章检查学生对这一类型内容概要写作的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地培育和强化学生的能力。
(3)过程性评价的反拨作用
Ornsteim
[关键词]新高考英语考试说明样卷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27
根据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浙江省新高考英语学科考查的题型、内容、形式以及实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面对一系列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学科教学的困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借鉴课程与教学的有关理论,转变我们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而关注和强化过程性评价是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样卷分析及其对英语课程评价的新要求
英语学科考试说明样卷与传统英语试卷相比有若干变化。
1.考试的题型和内容变化较大
试题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总分值不变,为150分,卷面分值分布有所改变,题型变化较大,主要在于:卷一阅读理解由原来的4篇变为3篇,任务型阅读由六选五变成七选五,单项选择转换为新型的语法填空;卷二主观题部分不再采用改错这一题型,而是由两部分组成——应用文写作,续写或概要写作二选一,后者属新题型。
2.考查的形式和实质有明显变化
听力测试由原来的3月和9月两次独立考查回归到一份150分的试卷里,每位学生高考英语学科考试有两次机会,样卷选择题比重减小,文字书写要求增加,考试形式有所改变,灵活性以及对学生的学科要求有所强化,我们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对过程性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实施原则及实践探索
英语学科新高考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带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主观题增加,客观题减少,考试内容逐渐倾向于以考查知识技能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能力、过程、方法及目标的实现情况。基于对新高考样卷的分析和解读,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评价方面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转变原来的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1.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Process Assessment)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评价不仅仅是一个结果的呈现,还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描述学生不同阶段的状况。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全面、深入、动态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努力和进步,輔助学与教。(万本华,2005)
2.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原则与实践探索
新高考英语学科样卷透射出来的改变对学生的要求首先是词汇量的积累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可能会产生英语难学的想法,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过程性评价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带来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我们可以通过遵循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原则来进行一系列实践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1)学生预先准备的原则
我们经常在测试之前要求学生集中精力,积极备考,可是面对新高考,学生可能不知道应该怎么准备,怎么更好地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他们不熟悉新题型,没有相应的应考策略,教师的督促可能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焦虑程度。事实上,我们可以依据过程性评价思路,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①明确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分类型、分阶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和准备的机会;
②鼓励学生透彻地了解和钻研测试涉及的相关材料,主动帮助学生熟悉应试策略和技巧,减轻学生的焦虑程度;
③详细解析新高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的学科素养。
例如新高考词汇的储备,我们可以分类评价学生的词汇积累情况。词汇可以分类为阅读理解高频词汇、听力专项词汇、动词常见搭配等。实施走班分层教学之后,教学班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班级,来自各个班的学生根据人数的不同,在教学班有一到两位课代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统筹规划词汇评价的内容和进度,如预设阅读理解高频词汇1系列共600词,每天学习20词,类似“lack, short, shortage;acknowledge, accompany, accustom; emphasize, stress, attach, importance; thanks, gratitude,appreciation”等,意义相近或构词法相似等词分类讲解,要求学生当天了解词汇,记忆背诵,通过师生、生生负责评价的方式来实现词汇积累。教师负责对课代表的评价,课代表负责对本班同学的评价,教师随机抽查学生词汇识记情况,进行了解和督促,也可以在一个月之后进行课堂测试并及时评价反馈。分段式师生、生生评价对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那些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能够在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中得到动力。
(2)表面效度及真实性原则
学生面对一份试题有时候会困惑,因为试题考查的不是他们原本预想的内容。表面效度意味着,当学生查看一份试题时,他们发现试题是有效的,他们在测试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他们接触过且感觉适应性良好的。(Brown, 2001)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有效地实现这一点:
①确定清晰而不复杂的评价项目;
②评价考核标准透明清晰;
③考核内容为学生所熟悉,并与课程学习紧密相关;
④考核难度适合学生程度;
⑤考查条件能促使学生最好地表现自我。 从考试说明样卷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试题新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通过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是对我们的新要求。比如新作文题型——续写和概要写作,我们可以在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着手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相关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选修课已经为高中学生所熟悉。在我开设的选修课“原著欣赏”中,我们让学生阅读欧·亨利的小说“The Gift of Maggie”,因为这个故事有代表性,而且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之前已经听说过这个故事,熟悉故事情节,所以通过阅读和欣赏,学生可以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人物特点。尤其可以关注的是,欧·亨利小说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完成这一短篇的欣赏之后,我们可以阅读作者的另一篇小说“Hearts and Hands”,这一篇相对来说难度加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增加,但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故事情节、发展以及人物特点,我们将小说欣赏停留在“The bound travelers rose to their feet, Easton with the same slow smile on his face.”要求学生根据欣赏的内容,给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结尾最好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续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通过原著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完成续写的任务。但是在之后的续写选材和要求上,我们应该逐渐提升难度。根据考试说明,续写要关注三点要求:所续写的文段的词数,文中出现过的关键词语的选用,续写的段落以及与段落开头语的衔接。在之后的续写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三点要求进行细化并强化。续写考查的是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注意考查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记叙文故事类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的篇章选段等资料,通过语篇赏析,帮助学生获取足够的语言输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互动交流中有效地进行输出,释放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另一新题型“概要写作”的过程性评价中,我们可以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测试评价的意图,清楚测试的内容、形式,通过了解而降低难度以及面对测试时的焦虑度,增强试题的表面效度和真实性。比如模块六第二单元主题是诗歌,通过对阅读材料中不同类型诗歌的鉴赏,我们可以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鉴赏分析之后,学生可以尝试对这些内容进行概要输出。当然,根据学生的程度,在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概要写作的特点,给学生一些提示,一起找出关键词、合适的连接词或句子,组内或班内一起分享同学的习作或参考文章。作为过程性評价手段,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类似的说明性文章检查学生对这一类型内容概要写作的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地培育和强化学生的能力。
(3)过程性评价的反拨作用
Ornste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