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日的少年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殷健灵的作品我读的并不多,之前只读过《纸人》《甜心小米》《爱——外婆和我》《轮子上的麦小麦》,这四本书几乎是不同的领域,有幼童文学,有少年文学,有青春文学,有纪实文学。我被可爱的小米感动过,同“纸人”一起伤感过,陪“外婆”一起笑过、哭过,陪麦小麦一起奔波过,每一本都直抵心灵深处,而《野芒坡》与她之前的作品相比,又透出许多不同之处,是作者第一本涉及历史题材的少年成长小说。
  这本书写的是个叫“幼安”的男孩,这个名字——“幼安”让我感觉好熟悉,后来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了《城南旧事》里“惠安馆”中的那个疯子“秀珍”,两个都是身世可怜的人。就遭遇来说,幼安的身世则更为悲惨——从出生就背负着克死母亲的恶名,父亲的冷漠、继母的非人虐待使小幼安生活在深深的黑暗里,黑暗里唯一的一束温暖的光就是姥姥,就是那个有兔子灯照亮的元宵节,那是幼安一生的温暖牵挂和寄托。人类的丑恶可以到什么地步?当继母将油淋向幼安时,小小的幼安知道,他在这个女人手下会活得很艰难,于是离家出走,去找爱他的外婆,结果迷路,被人送进了圣母院,走进了野芒坡,之后走出一条活路,走向了追日的阳光大道。
  野芒坡的历史背景是清末民初,变法、维新、租界、王朝灭亡……在那样一个朝代更迭、战乱纷繁的年代,竟然还有这样一个现世的世外桃源,我读着读着,甚至恍惚地认为是一个中国版的“夏山学校”。这样的教育在那个年代几乎是理想化的,而创造这样一个奇迹的就是法国传教士安仁斋。以我对“传教士”和修女的浅薄了解,我一直以为他们是来我们中国“洗脑”的,但《野芒坡》彻底纠正了我的无知浅见。原来在那么多年以前,那些个“传教士”也许真的是上帝派到人间来庇护和拯救那些可怜的国人的。这些历史的真实,以一篇小说柔软地颠覆了我几十年的认知。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力量吧!
  这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史,更多的是心灵的成长史。这是一个孤儿,除了同龄人的“友谊”,他几乎一無所有。而同龄人也不能有足够的智慧去点拨和指引他。因此,当发生“足球事件”时,他因为“内疚”而被人利用,几乎被压垮。当他被若瑟带去沐浴上帝之光时,冥冥之中,他皈依了艺术之光却浑然不觉,那种感受没有人去指引他;当他被严厉的葛修士分派去做认为最适合他的“鞋作”,他也只有木然地顺从。
  明白自己的特长和追求,在今天本来是多么容易的事,可是,那个年代的孤儿幼安却是好不容易才顿悟过来,当然,事情远远不是顿悟过来那么简单。一次次的被拒,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创造奇迹,都是源于对艺术之光的追求。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去做,他凭着本能去热爱、去喜欢、去表现、去争取。“神父,我在绘画里找到了我的心,我不想让我的心死去。”终于,他通过了最苛刻的“考试”,打开了通往艺术的大门。“艺术有着至高标准,它是唯一,不应该向任何力量妥协。”当年扔下这句话的人在意大利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幼安是可怜的,又是幸运的,他的幸运来自若瑟,来自卓米豆、艾玛嬷嬷、安仁斋教授,甚至来自缪斯之吻,来自姥姥的“兔子灯”,但他的幸运更来自于他自己的勤奋和乐观,就像野芒坡的芒草一样,生生不息。他就是那个追日的夸父,不过他比夸父幸运得多,因为他这颗星星落在了野芒坡。
  (选自2016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报》)
  链接:
  殷健灵(1971-),祖籍江苏镇江,生于上海,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她的作品往往以女性特有的观察力、想象力,敏锐细腻以及清新雅致的文字,道出少年儿童成长的困惑、失落、欣喜与收获。探悉少年儿童隐秘曲折的心理世界是殷健灵所长,她的作品立足现实,视角独特,题材多样,风格典雅、宁静、唯美,充满人文关怀。她也因此被媒体誉为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成长知己”和“精神摆渡人”。
  《野芒坡》是殷健灵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出版。小说中塑造的幼安是一个不幸的男孩,出生时便失去了母亲,成长中又遭到继母的虐待。为了去找爱他的外婆,幼安迷路误撞入教堂,被看门人送进专门收容孤儿的圣母院;后来,幼安被送入野芒坡,在那里,他不仅找到了友谊和爱,而且潜在的艺术天赋也被激发出来,几经探索和不懈地努力,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小说以主人公幼安的传奇经历为主线,描写他如何自我探索、寻找人生方向的历程,呈现出一段独特的历史,讲述了一个穿越百年却依然可以在大小读者心中激起共鸣的故事。
  鉴赏空间
  本文是对整本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是人物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叫“幼安”。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身世可怜又幸运的男孩,他的幸运主要来自勤奋和乐观。这是这篇书评的观点,在结尾提出来很自然。作者关于幼安的情节概述和分析是得出“不幸与幸”这一结论的基础。
  文中所述《城南旧事》和“传教士”的内容是作者阅读《野茫坡》后感想的迁移,可谓拓展了评议的空间。联系背景分析人物形象,也使我们对作品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
  读有所思
  1.作者写《城南旧事》中类似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文中引用的“神父,我在绘画里找到了我的心,我不想让我的心死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其他文献
倒影无处不在,就现在,考试垫上映出了我的倒影,感触颇深。  儿时脚自然是闲不住的,东奔西跑,然有一次,着实令吾惊异。我踉踉跄跄地跑在沙路上,“咯唧咯唧”的声音令我边跑边笑。忽而转到小河边,竭力张望,在河面上竟有个与我一模一样的人:我张嘴,它便张嘴;我挠头,它便挠头。退一步,不见;朝前去,又现。对于儿时的我来说,被吓得不轻,抽噎起来,快跑回家,用魔爪似的小手乱比划着。奶奶见我失魂落魄又说不清,就拉着
统计与概率在初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七年级教材就逐渐渗透,一直到九年级最后收尾,贯穿三年的学习.近几年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逐渐增多.很多同学在刚刚学习统计概率时,由于对有些概念理解不清,或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不到位,或基本思想方法灵活运用不够,解题时常出现错误.现分析几种常见错误供大家参考,在解题中引以为戒.  一、 对统计中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导致错误  
阅读理解型问题是指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中所提供的新的方法或新的知识(当然也有可能是依据已有的概念、认知进一步得到一个新的概念),并灵活运用这些新方法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类似的或相关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对阅读理解材料认真阅读,先读懂、读透,然后进行合情推理.  一、阅读新定义,解决新问题  例1 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不为零的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
春日的午后,阳光暖暖的,带着些许温柔的风,轻轻吹动着已经变绿的枝儿,鸟儿划过长空,留下串串鸣叫,人们结伴来到巴黎郊外塞纳河畔游览大碗岛。这样美妙的景色打动了法国画家乔治·修拉,于是名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诞生了!  你看,画面大部分为暖色,阳光透过树林,明暗分明,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所有色块都是通过互补的小笔触点出来的。“点”的运用使画面笼罩著朦胧的美感。绿草中,一小部分橙色的笔触点缀其间,在一片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英国女作家,创作了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1965年7月31日,罗琳出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她自小喜欢写作,酷爱英国文学。24岁那年,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罗琳仿佛看到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一下子闯进了她的生命,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后来,终于把男孩哈利·波
月光在这个深冬,一样白着  她在院子里,她想被这样的月光照着  靠在柿子树上的人,如钉在十字架上  有多少受难日,她抱着这棵柿子树,等候审判  等候一次又一次被发配命运边疆  月光把一切白的事物都照黑了:白的霜,白的时辰  白的骨头  它们都黑了  如一副棺材横在她的身体里  (选自《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余秀华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意象,如虫声、小狗、村庄
“丁零零……”  一声清脆响亮的铃声在我的耳边骤然响起,刹那间将我飞向远方的思绪捕捉了回来。如同一只有力的大手,温厚而令人安心。  洁白的试卷轻轻落在了我的桌面上,飘散着油墨独有的芳香。我情不自禁地翕动着鼻翼,贪婪地汲取空气中飞舞着的每个气体分子,在心里一遍遍地为自己加油打气。“一定要加油啊!”我对自己说。随即拧开了笔帽,自信满满地开始答题。  阳光丝丝缕缕地从窗帘的缝隙中透了出来,斑斑点点地洒满
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做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用比喻来讲道理时,往往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在本文中,罗家伦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论证,层层深入地为我们诠释了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用比喻解释“学问与智慧”,通俗易懂。“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如此说来,人们还是只能得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学问是一种原料,智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值得记忆和书写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披览2008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一种以传递时事热点、焦点为题材的图片解读题闪亮登场。这类试题具有直观性、时代性、综合性等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解读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关注。    示例      读图,往往能让人品其味,感其情,悟其理。下面两幅图意蕴丰富,感人肺腑。请结合两图,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在小学阶段同学们就已经学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设有n个数据x1,x2,[…],xn,我们将[x][=x1 x2 … xnn]叫做这n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平均数通常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有些实际问题用算术平均数不能解决问题,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仅与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值有关,而且与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有关,我们把衡量各个数据“重要程度”的数值叫做权,设有n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