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有效性经营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单单依赖某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通过创新设计课教学内容,善加利用历史材料,讲练结合等手段来达成。
  关键词:历史课堂;有效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36-1
  我们一直在讲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但是很多情况下这条路走着走着就窄了、就偏了,甚至是与初衷南辕北辙。其实课堂或是教学的有效性,其核心必定是学生的能力和心智。若是学生真正能从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那么我们便可以讲其有效;相反,学生在一次教学之后依旧懵懂,那么教师再多的手段也只能被称为无用的噱头。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单单依赖某一个方面,而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有效完成。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设计,巧于激发学生兴趣
  歌德这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确实如此,无论学习什么,兴趣至关重要。针对历史科目要点琐碎、细节冗长的特点,教师就更加需要基于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创新性、趣味性地设计导入方式,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历史蕴含的生动之美,而绝非是教科书表面体现出的枯燥无味。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一种图文和声音兼具的形式给学生视听上的全新感受。以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节为例,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是一个经典时刻,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记录那时的视频,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章节的记忆和理解。这样的导入形式与传统的诵读课本相比,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吧。一旦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兴趣深厚起来,那么之后的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历史专业素养等自然也会事半功倍。
  二、指点难处,精于培养独立思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确如此,每一次学习过程,学生自身必须是该过程的主体,教师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可能成为其主导者,这就像和餐桌上的主菜和佐料一样,佐料可以提味、增香,但永远是为了服务于主菜。每一个较为成功的学习过程,其实都可以概括为学生“模仿—尝试—练习—独立完成”这四个阶段。学习过程最需要的就是独立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独立,不但能解决一个问题,还能让学生因此触类旁通解决一系列问题。无论是旧的知识点还是新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只局限于教师给予的零星方法,简单地胡乱套用,那么任何“纸老虎”也会成为“拦路虎”。
  然而学生往往在学习之初就会感到未知的恐惧和迷茫,不敢前瞻,不敢行动。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细心引导、耐心指点,身体力行。教师可以以己为样,向学生展示阅读某一历史材料后的思维过程,然后根据这一材料,提出几个相关的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记录之后,安排一定的小组进行小组内交流,最后逐一阐述观点。教师在学生表达结束后可以作适当的点评,师生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以共同解决难题。比如,学生不知道如何去评价一场改革,教师此时就需依据某一次改革作具体示范。如以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为示例,首先要说明改革的性质,“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由大地主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改革”。然后阐述改革在各方面的内容和作用,分析改革的弊处,最后总结改革的影响。学生在咀嚼教师的范例之后,加以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便可以努力尝试对其他改革,譬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等作出自己的评价。评价完成之后,师生就此可以再一次畅谈、剖析历史事件。
  三、阅读文本,善于概括信息内容
  历史材料的阅读是学习历史的最基础的方法,也是最有用的手段。无论是专业素质的提升,还是应考能力的提高,历史文本是首先接触的东西。而历史材料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古籍选文,文艺作品,还有图表等等。历史材料带给我们的信息巨大,因此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加工和消化,以方便之后相应的问题解决,即所谓的“有的放矢”。
  历史材料形式的多样性和学生自身理解的差异性,常常导致学生失去认真学习历史的信心,颇有点望洋兴叹的无奈。于是这时候正确直接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若是方法得当,加以一定时间的练习,学生无论是历史素养还是应考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很好的提升。以学习中国近代史这一章节为例,从鸦片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结束,这一段曲折心酸的历史,无论是文本阅读还是内容理解,如果不依据某个历史线索去尝试了解的话,着实会让人望而却步。相反,我们假如按照历史前进的顺序重新去揣摩这段历史,会不难发现,中国的近代史其实可以说是一个东方学习西方的过程。这是一段中国人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想”的历史,相对应的标志事件就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即使不能以偏概全地用这三个事件来总结这段近代史,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它们确实代表着这段历史阶段性的高潮。于是,我们再反观这段历史或者说这部分内容,是不是因为这几个标志阶段而显得简明扼要了许多?我想这就是概括合理、方法得当的效果。
  四、配合练习,勤于巩固课堂效果
  也许课堂的有效性确实在各种手段的引领之下,能够较为显著地表现出来,但是要去巩固其有效性,笔者认为,还是需要适当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不会以硬性书面作业的形式存在,而应该多以口头表达、小组合作以及课题探究的方式巩固加深学生对此课堂的认识。诸如,在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学生在知道这一问题后,自身会围绕问题搜索课堂中与之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组织语言回答问题。那么这样,课堂的有效性便会随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及拓展。
  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课堂有效、教学有效,这确实任重而道远。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师生合作、用心经营,那么未来课堂有效性之路必将成为康庄大道。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青铜镜,自齐家文化起,伴随着辉煌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史一路走来,绵绵不绝。铜镜铸造的历史到了宋辽金时期,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普遍认为是铜镜发展的衰落期,这个说法显然
伴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今年成了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的第十个年头。通过中央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加强保护工作的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它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揭示教材的“知识、技能”发生发展规律与其思维方向;
儿童钢琴启蒙教育阶段的对象,年龄在4-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真无邪,带着对音乐的好奇和喜爱开始学琴,但是由于儿童生活体验少、行为控制力差、理解力不足等方面的因素
模拟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使课时变 短 课质变 精 呢“ ”、 “ ” ?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热情 、 ,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学生 ,感兴趣的情境 使学生设身处 境
摘要:校内外美术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变成只关注结果、不重过程的功利性活动。本文旨在关注3~5岁幼儿作画过程和他们独特的思维轨迹,更好地促进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扼杀他们表达的工具。  关键词:儿童绘画 思维轨迹    我一直认为,每一幅儿童画都有它自己的情节和独特的情绪。有些情节完整通顺,情绪表达流畅自如,但还有很多就像片段的影
以葡萄皮渣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水料比、培养基pH值、尿素含量对葡萄皮渣发酵制取有机肥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综合分析葡萄皮渣有机肥中的腐殖酸、全氮、全磷的
4月3日晴一年四季,各有千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四季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恋恋不舍,我仔细观察着美丽而又来去匆匆的四季色彩。 April 3 sunny all sea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