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言都阐明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内化和吸收,是对语言的理解,读是基础,以读促写,从读中悟出怎样写。读写的结合,其实又是学与用的结合,是吸收和表达的结合。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是一条被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读与写的结合点,组织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奠定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每个月学校都要组织全体课题组教师进行一次理论知识学习,课题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再进行一次理论知识学习,使教师们明确了个性化读写结合教学的真正内涵:“读写结合”是一个“读”与“写”相辅相成的过程,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每次学习后,教师能将学习到的新理念大胆地运用到阅读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努力探索出适合本班级的读写结合个性化之路。
二、勇于实践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都是制约学生从课文学习表达的因素,所以,学习课文的表达不可能面面俱到,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须根据学生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他们作文水平的实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因此,学校课题组安排课题组教师都要上一节课题研讨课。针对“读写结合”这个课题,教师们都做到了精心的准备。吴静老师教授课文《春》时,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训练点,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写自己喜欢的季节,他们写得有模有样。有的写:夏天的炽热;有的写:“秋天的凉爽;还有的写:冬天的雪花飘飘。谭凤伟老师教完《奇妙的克隆》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我掌握了克隆技术,我要克隆些什么呢?”之后再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根据课文学习的内容为图配上几句话:“假如我掌握了克隆技术,我要克隆_______,送给_______,让_______”。这样的教学设计把读与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梁宪芳老师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后,又指导学生阅读了另两位作家写景的片断,通过比较阅读,领悟作者的不同写作手法,从而引导了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相结合,真的是妙不可言。
其次,“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表达的方法,如课文的结构与题目,从整体到局部的写景方法,这些都可作为读写的结合点。课文的表达特点不同,读写结合点自然有别。《看云识天气》以说明性的语言文字为主,学生能够从课文学习一些新的表达,如第一段的排比句式,文章采用的打比方、分类别、作引用等说明方法。
再则,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最精彩之处。在设计上要与课文紧密结合,大量开展口语交际与书面语表达的实践活动,实现听、读与说、写的结合,从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七年级下册六单元《斑羚飞渡》的“研讨与练习”安排了下题:⑴、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⑵、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①、假如斑羚不是被狩猎的,它们的生活是怎样的?②、假如我们人类是被狩猎者,我们又将怎么办呢?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写出来,班里出一期专栏。像这样的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在七年级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二三十次。因此,教学时要扣住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表达(说、写)训练,设计读写结合点。
最后,让学生博览群书,吸收丰富的知识,积累丰富的词汇,才能写出精彩纷呈的作文来。因此每个班级每周进行一节“阅读课”。每个班都建立班级读书角,让学生共享读书资源。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读书氛围,激励学生从小与书交朋友,从书中汲取营养,明辨是非。学生们很珍惜这样的阅读环境,看起书来也如饥似渴,分秒必争。原本吵闹的课堂只能听见偶尔几声的翻书声。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学生感兴趣、乐意阅读的各类书籍。鼓励每个学生的书包里随时装一本最近阅读的,比较喜欢的书籍,利用课间时间抽空读书。这样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强训练法
1、练仿写:课文在写作形式上、思路上、语言组织、表达形式等方面都能给学生起引导作用,给学生一个攀登的阶梯,这样学生才容易下笔。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样,让学生反复诵读,培养语感。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将阅读、写作更直接、更密切地融合起来。
2、练续写:续写的设计将读和写紧密的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读和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3、评议法: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4、引申法:凭借课文,引发开去,写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或其他。这样做,既是为了达成阅读教学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还是学生練习表达的好时机。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读写结合的方法还有许多,此仅作抛砖引玉之用。让我们谨记: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一、奠定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每个月学校都要组织全体课题组教师进行一次理论知识学习,课题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再进行一次理论知识学习,使教师们明确了个性化读写结合教学的真正内涵:“读写结合”是一个“读”与“写”相辅相成的过程,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每次学习后,教师能将学习到的新理念大胆地运用到阅读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努力探索出适合本班级的读写结合个性化之路。
二、勇于实践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都是制约学生从课文学习表达的因素,所以,学习课文的表达不可能面面俱到,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须根据学生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他们作文水平的实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因此,学校课题组安排课题组教师都要上一节课题研讨课。针对“读写结合”这个课题,教师们都做到了精心的准备。吴静老师教授课文《春》时,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训练点,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写自己喜欢的季节,他们写得有模有样。有的写:夏天的炽热;有的写:“秋天的凉爽;还有的写:冬天的雪花飘飘。谭凤伟老师教完《奇妙的克隆》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我掌握了克隆技术,我要克隆些什么呢?”之后再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根据课文学习的内容为图配上几句话:“假如我掌握了克隆技术,我要克隆_______,送给_______,让_______”。这样的教学设计把读与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梁宪芳老师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后,又指导学生阅读了另两位作家写景的片断,通过比较阅读,领悟作者的不同写作手法,从而引导了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相结合,真的是妙不可言。
其次,“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表达的方法,如课文的结构与题目,从整体到局部的写景方法,这些都可作为读写的结合点。课文的表达特点不同,读写结合点自然有别。《看云识天气》以说明性的语言文字为主,学生能够从课文学习一些新的表达,如第一段的排比句式,文章采用的打比方、分类别、作引用等说明方法。
再则,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最精彩之处。在设计上要与课文紧密结合,大量开展口语交际与书面语表达的实践活动,实现听、读与说、写的结合,从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七年级下册六单元《斑羚飞渡》的“研讨与练习”安排了下题:⑴、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⑵、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①、假如斑羚不是被狩猎的,它们的生活是怎样的?②、假如我们人类是被狩猎者,我们又将怎么办呢?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写出来,班里出一期专栏。像这样的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在七年级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二三十次。因此,教学时要扣住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表达(说、写)训练,设计读写结合点。
最后,让学生博览群书,吸收丰富的知识,积累丰富的词汇,才能写出精彩纷呈的作文来。因此每个班级每周进行一节“阅读课”。每个班都建立班级读书角,让学生共享读书资源。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读书氛围,激励学生从小与书交朋友,从书中汲取营养,明辨是非。学生们很珍惜这样的阅读环境,看起书来也如饥似渴,分秒必争。原本吵闹的课堂只能听见偶尔几声的翻书声。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学生感兴趣、乐意阅读的各类书籍。鼓励每个学生的书包里随时装一本最近阅读的,比较喜欢的书籍,利用课间时间抽空读书。这样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强训练法
1、练仿写:课文在写作形式上、思路上、语言组织、表达形式等方面都能给学生起引导作用,给学生一个攀登的阶梯,这样学生才容易下笔。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样,让学生反复诵读,培养语感。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将阅读、写作更直接、更密切地融合起来。
2、练续写:续写的设计将读和写紧密的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读和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3、评议法: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4、引申法:凭借课文,引发开去,写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或其他。这样做,既是为了达成阅读教学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还是学生練习表达的好时机。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读写结合的方法还有许多,此仅作抛砖引玉之用。让我们谨记: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