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在实施新课程的标准精神中,科学作业要注重细节性、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科学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致力于影响学生对科学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培养学生对科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帮助学生本质的理解科学,这样我们就深入到了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是从分层次设计、趣味性设计、布置“科学日记”、学生互相设计作业、设计开放性题目等方面进行阐述的。
【关键词】作业细节化个体差异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业只是作为巩固、检查和评比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作业的兴趣、学习科学的灵气和创造的激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本文提出科学作业细节化的出发点就是解决学生科学作业困难的问题,创设学生受欢迎的作业,通过作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自觉地进行学习。各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赫尔巴特认为,通过各种作业和练习,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所学到的知识加以重新组合,融会贯通,从而更深入、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并检验其所学知识是否正确。《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这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业,是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素质、提高学习能力的枢纽,是学生实现知识再现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作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巩固和检查功能,表现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深化和提高功能,表现在体验和实践方面的体验和创新功能。
二、研究现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七年级(7)—(10)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班(7—8班)人数为80人,实验班(9—10班)人数也为80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查阅法访谈法调查法实验法
三、初中科学作业细节化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
(一)细节化设计一:分层次设计
由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教学中,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组,基本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C组,创新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如: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中有关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本人对画图题设计了三组题目。
A组
B组在下图中填上适当的镜
C组画出物体AB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
A组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在已知的光线和透镜中完成光的折射图就可以了;B组题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略有提升,不仅能完成基础的光路图,并且能够应用;而C组题只适用于少数“尖子生”,能够灵活应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解决凸透镜成像的现象。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只要同学或老师加以点拨,他们便会完成。这极大的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科学基础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作业中,教师要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尤其是创新成功。(二)细节化的内容二: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作业中集中注意力,并保持饱满的热情,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使其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形成在快乐中做,在做中乐学的良性循环。如:七年级下册有关重力方向问题,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假如在地球上通过地心挖一条贯通的隧道,一个人坠入隧道,如果忽略空气阻力,这个人会()A.一直坠入地心,被吸住不再运动。
B.向下落,冲出对面的隧道口,来到地球的另一边。C.下落接近对面的隧道口时,又返回向原来的隧道口。
这样,学生在快乐的作业中,加强了“双基”,增强了阅读能力和按规律办事的意识。同时,我还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作业题进行大胆地突破,让科学作业变得轻松、活泼。如:有关光反射规律本人设计了下题:我们可以用镜子来做一个实验。面对着镜子,你先闭上一只眼睛(如右眼),然后用纸片将镜子上那只闭着的眼睛遮住。请你不要动头部的位置,只是换一只眼睛(左眼)闭合,睁开原先闭合的眼睛看看,这时镜子上被遮住的是哪只眼睛?你能解释它的道理吗?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直观的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在此基础上练习光反射的光路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益,优化了学习过程。
(三)细节化的内容三:科学日记
反思是科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我尝试让学生写“科学日记”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课后,我让学生在作业本记录他们对这堂课的理解、评价。包括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真实心态和想法,尤其是哪此方面知识不够清楚,需要老师帮助、指导。第二天早读课时交上来,对于学生交上来的“科学日记”,认真批阅,写好批语;对他们在“科学日记”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都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写好自己的“科学日记”,以便日后进行整改。这样,不仅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思维和非智力因素等个别差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同时,此法也有利于在师生间创设共同探讨,平等协商的宽松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真正体验到学生科学的乐趣。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科学日记中写的一段话:
今天学习了光的折射,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光射入水中是靠近法线还是远离法线。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金鱼死了一条。我想把它捞出来放进盒子里埋到花园里,我拿起小鱼网对准金鱼慢慢靠过去,结果没有捞到,我很奇怪,这时我想到老师课堂上讲的光射入水中要发生折射。我叫妈妈来,我在上面捞她在鱼缸前面指挥,当我捞到鱼时,我发现小鱼网在鱼的下方。我把科学课本拿来,于是豁然开朗,原来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四)细节化的内容四:让学生相互设计作业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自主意识是21世纪对人素质的根本要求,而交往合作能力是实现创新的主要因素。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作业安排上,我让水平在同一层次的同学相互结对,彼此给对方设计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题,对方按要求完成后,再由双方共同批阅、探讨。由于受成就动机的驱使,同学们都会注重作业题的质量,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后认真思考、准备。实际上,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深挖教材的提高和知识的再生过程。通过这样的生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和温暖,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和无奈。因此,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作业观念,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五)细节化的内容五:变课本上的封闭题为开放题
科学的本质是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在作业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作业题如果总是封闭的,答案“非此即彼”,容易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养成“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由于开放性题目的答案可有多种,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作业中,我常常把课本上的一些封闭题进行变式,让学生作业。如作业本上关于颜色的形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改成:一个热心于研究的园艺家想: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光所造成的。于是他就着手改建温室,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了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和叶子颜色相同的绿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一措施必将使植物生长得更快,产量也会更高。结果他失败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吗?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初中科学作业细节化开展后的效果
初中科学作业细节化是新课标强调“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最好体现,作业细节化既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机智,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也表现了对受教育主体的深刻认识。本人经过初中科学作业细节化的研究和课堂实践之后,所教班级的科学成绩与其他非实验班相比,提高很大。具体调查统计如下表:
表1:科学作业细节化教学实验前后相关调研内容统计表
从上表的统计结果显示,在采用科学作业细节化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班的科学学习相关指标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照班与实验班相比相差50人;喜欢科学教师的人数对照班后测为36.25%,而实验班后测为100%,两者差异显著;另外在期末卷面测试平均分的比较,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3分,而实验能力测试结果,实验班也明显高于对照班。以上统计结果和分析说明,采用科学作业细节化教学对科学学习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贺彰虎:《平时作业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1卷
[3]陈克年,束仁武:《作业设计要坚持六度》安徽教育2001年4月
[4]《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贺叔女:《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活动设计》教育研究2006年7月号上旬刊
【关键词】作业细节化个体差异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业只是作为巩固、检查和评比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作业的兴趣、学习科学的灵气和创造的激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本文提出科学作业细节化的出发点就是解决学生科学作业困难的问题,创设学生受欢迎的作业,通过作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自觉地进行学习。各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赫尔巴特认为,通过各种作业和练习,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所学到的知识加以重新组合,融会贯通,从而更深入、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并检验其所学知识是否正确。《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这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业,是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素质、提高学习能力的枢纽,是学生实现知识再现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作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巩固和检查功能,表现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深化和提高功能,表现在体验和实践方面的体验和创新功能。
二、研究现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七年级(7)—(10)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班(7—8班)人数为80人,实验班(9—10班)人数也为80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查阅法访谈法调查法实验法
三、初中科学作业细节化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
(一)细节化设计一:分层次设计
由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教学中,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组,基本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C组,创新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如: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中有关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本人对画图题设计了三组题目。
A组
B组在下图中填上适当的镜
C组画出物体AB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
A组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在已知的光线和透镜中完成光的折射图就可以了;B组题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略有提升,不仅能完成基础的光路图,并且能够应用;而C组题只适用于少数“尖子生”,能够灵活应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解决凸透镜成像的现象。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只要同学或老师加以点拨,他们便会完成。这极大的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科学基础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作业中,教师要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尤其是创新成功。(二)细节化的内容二: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作业中集中注意力,并保持饱满的热情,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使其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形成在快乐中做,在做中乐学的良性循环。如:七年级下册有关重力方向问题,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假如在地球上通过地心挖一条贯通的隧道,一个人坠入隧道,如果忽略空气阻力,这个人会()A.一直坠入地心,被吸住不再运动。
B.向下落,冲出对面的隧道口,来到地球的另一边。C.下落接近对面的隧道口时,又返回向原来的隧道口。
这样,学生在快乐的作业中,加强了“双基”,增强了阅读能力和按规律办事的意识。同时,我还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作业题进行大胆地突破,让科学作业变得轻松、活泼。如:有关光反射规律本人设计了下题:我们可以用镜子来做一个实验。面对着镜子,你先闭上一只眼睛(如右眼),然后用纸片将镜子上那只闭着的眼睛遮住。请你不要动头部的位置,只是换一只眼睛(左眼)闭合,睁开原先闭合的眼睛看看,这时镜子上被遮住的是哪只眼睛?你能解释它的道理吗?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直观的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在此基础上练习光反射的光路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益,优化了学习过程。
(三)细节化的内容三:科学日记
反思是科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我尝试让学生写“科学日记”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课后,我让学生在作业本记录他们对这堂课的理解、评价。包括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真实心态和想法,尤其是哪此方面知识不够清楚,需要老师帮助、指导。第二天早读课时交上来,对于学生交上来的“科学日记”,认真批阅,写好批语;对他们在“科学日记”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都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写好自己的“科学日记”,以便日后进行整改。这样,不仅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思维和非智力因素等个别差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同时,此法也有利于在师生间创设共同探讨,平等协商的宽松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真正体验到学生科学的乐趣。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科学日记中写的一段话:
今天学习了光的折射,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光射入水中是靠近法线还是远离法线。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金鱼死了一条。我想把它捞出来放进盒子里埋到花园里,我拿起小鱼网对准金鱼慢慢靠过去,结果没有捞到,我很奇怪,这时我想到老师课堂上讲的光射入水中要发生折射。我叫妈妈来,我在上面捞她在鱼缸前面指挥,当我捞到鱼时,我发现小鱼网在鱼的下方。我把科学课本拿来,于是豁然开朗,原来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四)细节化的内容四:让学生相互设计作业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自主意识是21世纪对人素质的根本要求,而交往合作能力是实现创新的主要因素。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作业安排上,我让水平在同一层次的同学相互结对,彼此给对方设计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题,对方按要求完成后,再由双方共同批阅、探讨。由于受成就动机的驱使,同学们都会注重作业题的质量,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后认真思考、准备。实际上,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深挖教材的提高和知识的再生过程。通过这样的生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和温暖,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和无奈。因此,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作业观念,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五)细节化的内容五:变课本上的封闭题为开放题
科学的本质是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在作业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作业题如果总是封闭的,答案“非此即彼”,容易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养成“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由于开放性题目的答案可有多种,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作业中,我常常把课本上的一些封闭题进行变式,让学生作业。如作业本上关于颜色的形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改成:一个热心于研究的园艺家想: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光所造成的。于是他就着手改建温室,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了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和叶子颜色相同的绿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一措施必将使植物生长得更快,产量也会更高。结果他失败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吗?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初中科学作业细节化开展后的效果
初中科学作业细节化是新课标强调“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最好体现,作业细节化既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机智,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也表现了对受教育主体的深刻认识。本人经过初中科学作业细节化的研究和课堂实践之后,所教班级的科学成绩与其他非实验班相比,提高很大。具体调查统计如下表:
表1:科学作业细节化教学实验前后相关调研内容统计表
从上表的统计结果显示,在采用科学作业细节化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班的科学学习相关指标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照班与实验班相比相差50人;喜欢科学教师的人数对照班后测为36.25%,而实验班后测为100%,两者差异显著;另外在期末卷面测试平均分的比较,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3分,而实验能力测试结果,实验班也明显高于对照班。以上统计结果和分析说明,采用科学作业细节化教学对科学学习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贺彰虎:《平时作业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1卷
[3]陈克年,束仁武:《作业设计要坚持六度》安徽教育2001年4月
[4]《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贺叔女:《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活动设计》教育研究2006年7月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