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任务,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转入整改阶段后,我校对评建工作进行了认真、深刻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坚持巩固评估成果,不断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持续提高,进一步构建新形势下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整改工作与国防科工委提出的本科教学优秀工程和国家出台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紧密结合,将评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良好机制与体系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坚持管理创新,营造符合国家和国防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环境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又是首要任务。从范围上讲,它涉及学校各层面、各部门;从内容上讲,就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它涉及教学、实践和内外部的育人环境,需要大量资源、财力的投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协调、组织、实施等一系列管理工作要紧跟其上,甚至要超前进行。首先,学校加强和完善了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为实施学分制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进本科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优化教学管理队伍,开展定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积极倡导、组织开展教学管理研究,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其次,学校加强了本科教学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的研究,大力支持本科教学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基础建设,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学校围绕以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实践创新体系、教学质量体系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再次,在机制上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的实体职能,继续实行校、院、系三级建制二级管理,重心下移,职权分清。学校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不断进行管理集成创新,全校上下一盘棋,以规范为基础、创新为手段、提高为动力、质量为目的,强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整合优势资源,全力构建一流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创新来源于实践。学校对学生的实践培养历来有着优良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将大学生的“三年、三类、三层次”递进式、系统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分层次、渐进式实践培养在首都高校中走在了前列;建立4年两轮不断线的实验与实践体系,在一二年级的实验中加强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训练和工程训练的力度,在三四年级通过量大面广的“冯如杯”科技竞赛、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等活动,形成了学生参与科研以及各种科技竞赛几乎覆盖所有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训练体系,配合各类高质量的实习以及大量源于科研的毕业设计,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军人才和领导人才。2006年,中国首枚完全由本科生独立设计完成的现代探空火箭“北航一号”由我校宇航学院学生成功发射,充分显示了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目前,我校深入做好调查研究、统筹规划工作,继续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建设,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与设备的利用率,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探索适合个性化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自主性实验的数量和比重。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加大SRTP项目的规模和力度,特别是增加支持一些创意新颖、影响面大、示范性好的重点或重大项目,大力挖潜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优秀项目产生的条件。
突出办学亮点,树立学校品牌
学校成功创办了“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在拔尖人才培养创新上成绩瞩目,并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在不断总结其办学模式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由点到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试点范围,同时,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推进个性化培养,加大学生受益面,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以“质量工程”为契机,加大校、市、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在数量上与学校地位相当,在内容上突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国家精品课程。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启动、推动实验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加大校、市、国家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加大新建学科、专业的投入,确保其实验室等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到位,形成新学科与老学科协调发展的势头。
加强教师及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有着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的优良传统。从2002年起,学校连续组织了中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经验交流与培训,聘请了具有较高造诣的教学名师介绍教学方法、经验与心得,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极大反响,营造了潜心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目前,学校更加严格了新教师上讲台制度,保证教师达到一流大学的任课资格,确保学生得到符合学校地位的教师教育资源。同时,成立了本科教学培训中心,通过对新教师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培训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制度。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教学,其中一流的教学团队是关键。团队可以跨院系、跨专业、跨学科实现教育教学合作、优势互补,可以以学科为基础,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坚持教授上讲台,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的精神,制定相关政策,院系领导带头,使教授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大力挖潜宝贵的育人资源,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2007年,学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物理实验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级教学团队,其中由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尚志教授带队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北京市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候选。
构建督导督学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学校成立了本科教学督导组,旨在对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教材、考试、毕业设计、教学运行等本科教学关键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监控,从教与学两方面开展督导督学工作。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风定期调研,掌握第一手教学质量情况。不仅于此,学校还强调所有关系到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教学资源利用,不论是本科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是本科教学基础建设问题,只要是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督导组都有权向学校直接反映,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以形成监督、指导、反馈、解决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闭环系统。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校坚持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协同科学发展,面向国家,面向社会,面向国防,树北航品牌,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在教学方面,学校尊重一线教师潜心教学、严谨治学和创新的精神,同时,更鼓励教育教学团队协同作战,教学与科研交叉渗透,相互融合,不断找到新的突破口,形成新的生长点,持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涌现出更多的教育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锐意改革,获取更多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凸显实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国防科技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责任编辑:张 敏]
坚持管理创新,营造符合国家和国防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环境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又是首要任务。从范围上讲,它涉及学校各层面、各部门;从内容上讲,就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它涉及教学、实践和内外部的育人环境,需要大量资源、财力的投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协调、组织、实施等一系列管理工作要紧跟其上,甚至要超前进行。首先,学校加强和完善了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为实施学分制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进本科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优化教学管理队伍,开展定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积极倡导、组织开展教学管理研究,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其次,学校加强了本科教学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的研究,大力支持本科教学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基础建设,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学校围绕以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实践创新体系、教学质量体系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再次,在机制上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的实体职能,继续实行校、院、系三级建制二级管理,重心下移,职权分清。学校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不断进行管理集成创新,全校上下一盘棋,以规范为基础、创新为手段、提高为动力、质量为目的,强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整合优势资源,全力构建一流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创新来源于实践。学校对学生的实践培养历来有着优良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将大学生的“三年、三类、三层次”递进式、系统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分层次、渐进式实践培养在首都高校中走在了前列;建立4年两轮不断线的实验与实践体系,在一二年级的实验中加强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训练和工程训练的力度,在三四年级通过量大面广的“冯如杯”科技竞赛、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等活动,形成了学生参与科研以及各种科技竞赛几乎覆盖所有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训练体系,配合各类高质量的实习以及大量源于科研的毕业设计,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军人才和领导人才。2006年,中国首枚完全由本科生独立设计完成的现代探空火箭“北航一号”由我校宇航学院学生成功发射,充分显示了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目前,我校深入做好调查研究、统筹规划工作,继续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建设,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与设备的利用率,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探索适合个性化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自主性实验的数量和比重。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加大SRTP项目的规模和力度,特别是增加支持一些创意新颖、影响面大、示范性好的重点或重大项目,大力挖潜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优秀项目产生的条件。
突出办学亮点,树立学校品牌
学校成功创办了“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在拔尖人才培养创新上成绩瞩目,并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在不断总结其办学模式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由点到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试点范围,同时,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推进个性化培养,加大学生受益面,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以“质量工程”为契机,加大校、市、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在数量上与学校地位相当,在内容上突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国家精品课程。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启动、推动实验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加大校、市、国家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加大新建学科、专业的投入,确保其实验室等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到位,形成新学科与老学科协调发展的势头。
加强教师及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有着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的优良传统。从2002年起,学校连续组织了中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经验交流与培训,聘请了具有较高造诣的教学名师介绍教学方法、经验与心得,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极大反响,营造了潜心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目前,学校更加严格了新教师上讲台制度,保证教师达到一流大学的任课资格,确保学生得到符合学校地位的教师教育资源。同时,成立了本科教学培训中心,通过对新教师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培训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制度。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教学,其中一流的教学团队是关键。团队可以跨院系、跨专业、跨学科实现教育教学合作、优势互补,可以以学科为基础,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坚持教授上讲台,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的精神,制定相关政策,院系领导带头,使教授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大力挖潜宝贵的育人资源,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2007年,学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物理实验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级教学团队,其中由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尚志教授带队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北京市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候选。
构建督导督学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学校成立了本科教学督导组,旨在对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教材、考试、毕业设计、教学运行等本科教学关键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监控,从教与学两方面开展督导督学工作。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风定期调研,掌握第一手教学质量情况。不仅于此,学校还强调所有关系到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教学资源利用,不论是本科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是本科教学基础建设问题,只要是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督导组都有权向学校直接反映,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以形成监督、指导、反馈、解决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闭环系统。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校坚持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协同科学发展,面向国家,面向社会,面向国防,树北航品牌,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在教学方面,学校尊重一线教师潜心教学、严谨治学和创新的精神,同时,更鼓励教育教学团队协同作战,教学与科研交叉渗透,相互融合,不断找到新的突破口,形成新的生长点,持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涌现出更多的教育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锐意改革,获取更多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凸显实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国防科技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