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认真批改,按期发还,及时讲评,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改的习惯,达到提高写作的目的。
一、趁热打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每一次的作文练习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训练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首先做到无论多忙多累也要对每一位同学的作文进行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教师应尽可能地较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哪怕是一个好词或一个完整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因此,趁热打铁,及时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讲评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检查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批改作文中,既能了解学生构思作文的数量和质量,又能发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从而做到胸中有数,及时指导和完善作文教学。
二、注重启发,避免越俎代庖
批改作文的真谛是启发,对学生作文当中发现的一些不完整的语句要让学生自己补充完整,多余的词句删掉,错别字亲自动手查字典后改正,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如,在作文《植树》,有个同学这样写道:“小明在挖树坑,树坑挖好后,小红把小树苗插进坑里。”当时,我是这样启发他的:首先让他自己找出描写小红植树时表示动作的词语。他说“插”字,继而我又让他做了一个插的动作,他把小树苗很容易地就放在一个坑里了。这时,我进行了再一次的引导启发,告诉他这么大的树坑,你没有费力就放进去了。“插”和“放”意思一样吗?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用哪一个词更准确,很快就把它修改过来。通过这一实例,我认为,只要相信学生,学生就一定能发挥主动性,作文效果自然会好。
三、因势利导,讲求方法
在作文讲评当中,除了把学生的优点部分提出来,还要重点帮助那些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学生。首先,我因势利导,排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神秘感,那就是让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在自读自赏的过程中即兴编成小品,让其他同学观看,看完后进行口头复述,继而进行作文的第二次修改。修改后对有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对成绩差的同学也不能指责,要讲究方法。作文讲评要多展示学生的优秀之作,对学生习作点和面的佳处,要做好分析,让学生通过讲评知其所以然。
四、师生共改,培养学生自改习惯
实行师生共改,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批改的要点和具体办法,让学生先自改,再帮改,最后教师再批改一部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适当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实行笔改与口改相结合。在进行讲评的时候实行师生共同讨论的办法,也可以选取范文作全班评析。
五、通过竞争,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改进缺点,努力达到作文要求,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但在竞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在教师讲评中,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观点,这样,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作文训练的效率就会迅速提高,班级整体的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六、模仿和创新,提高作文水平
讲评作文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范文的榜样作用,可采用换人、换事情、换场面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模仿。在讲评的过程中,学生的模仿,可能是完全不自觉或并不完全自觉,但是为了避免学生完全模仿或出现照抄情况,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不同角度寻找新意。模仿和创造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影响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讲评得法,是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规律的,而讲评中萌发的这种思维的创造性,必然会引起写作的创造性。
七、多把尺子,就多出“优生”
平时,教师评价学生一般是用一把所谓的高标准的尺子去评定,认为只有让教师满意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因此,培育出来的是作文的尖子,不是作文的苗子。而这些所谓的尖子属于极少数,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作文也就永远是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到最后,学生越写越怕写,越写内容越干枯;教师越教越怕教,越教越怪学生笨。
我认为,如果多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不同层次的“亮点”,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层次的“佳作”。如果常常在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夸”学生,哪怕就是一片断、一句话、一个词,只要用教师的嘴在讲评时“夸”出来,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越多,作文的兴致也会越高,“亮点”越来越多,爱写作文的学生也会越多。其实,“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道理同仁们一定比我更明白。教师如果能多当一回伯乐,让作文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当一匹千里马,千里马不就越来越多吗?
八、多些理解,就能多出“杰作”
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是自己最用心,也是花了最大精力写的。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静心去想,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去熟知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这也是当前人性化的新课标理念下要求教师的全新的角色转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理解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批改时也就能站在学生的水平上评定文章,给出合理的评价尺度,再根据本次习作的目的和要求进行讲评,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理解了学生,就认同了学生的水平,也就认同了学生眼中的好文章,让学生在恰当的高度去“跳起来摘一摘桃子”,让学生每次都能有“吃桃子”的喜悦,这样,“杰作”不就越来越多了吗?
参考文献:
[1]姚斌.略谈作文的批改与讲评.
一、趁热打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每一次的作文练习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训练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首先做到无论多忙多累也要对每一位同学的作文进行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教师应尽可能地较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哪怕是一个好词或一个完整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因此,趁热打铁,及时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讲评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检查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批改作文中,既能了解学生构思作文的数量和质量,又能发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从而做到胸中有数,及时指导和完善作文教学。
二、注重启发,避免越俎代庖
批改作文的真谛是启发,对学生作文当中发现的一些不完整的语句要让学生自己补充完整,多余的词句删掉,错别字亲自动手查字典后改正,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如,在作文《植树》,有个同学这样写道:“小明在挖树坑,树坑挖好后,小红把小树苗插进坑里。”当时,我是这样启发他的:首先让他自己找出描写小红植树时表示动作的词语。他说“插”字,继而我又让他做了一个插的动作,他把小树苗很容易地就放在一个坑里了。这时,我进行了再一次的引导启发,告诉他这么大的树坑,你没有费力就放进去了。“插”和“放”意思一样吗?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用哪一个词更准确,很快就把它修改过来。通过这一实例,我认为,只要相信学生,学生就一定能发挥主动性,作文效果自然会好。
三、因势利导,讲求方法
在作文讲评当中,除了把学生的优点部分提出来,还要重点帮助那些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学生。首先,我因势利导,排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神秘感,那就是让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在自读自赏的过程中即兴编成小品,让其他同学观看,看完后进行口头复述,继而进行作文的第二次修改。修改后对有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对成绩差的同学也不能指责,要讲究方法。作文讲评要多展示学生的优秀之作,对学生习作点和面的佳处,要做好分析,让学生通过讲评知其所以然。
四、师生共改,培养学生自改习惯
实行师生共改,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批改的要点和具体办法,让学生先自改,再帮改,最后教师再批改一部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适当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实行笔改与口改相结合。在进行讲评的时候实行师生共同讨论的办法,也可以选取范文作全班评析。
五、通过竞争,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改进缺点,努力达到作文要求,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但在竞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在教师讲评中,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观点,这样,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作文训练的效率就会迅速提高,班级整体的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六、模仿和创新,提高作文水平
讲评作文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范文的榜样作用,可采用换人、换事情、换场面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模仿。在讲评的过程中,学生的模仿,可能是完全不自觉或并不完全自觉,但是为了避免学生完全模仿或出现照抄情况,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不同角度寻找新意。模仿和创造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影响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讲评得法,是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规律的,而讲评中萌发的这种思维的创造性,必然会引起写作的创造性。
七、多把尺子,就多出“优生”
平时,教师评价学生一般是用一把所谓的高标准的尺子去评定,认为只有让教师满意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因此,培育出来的是作文的尖子,不是作文的苗子。而这些所谓的尖子属于极少数,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作文也就永远是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到最后,学生越写越怕写,越写内容越干枯;教师越教越怕教,越教越怪学生笨。
我认为,如果多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不同层次的“亮点”,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层次的“佳作”。如果常常在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夸”学生,哪怕就是一片断、一句话、一个词,只要用教师的嘴在讲评时“夸”出来,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越多,作文的兴致也会越高,“亮点”越来越多,爱写作文的学生也会越多。其实,“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道理同仁们一定比我更明白。教师如果能多当一回伯乐,让作文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当一匹千里马,千里马不就越来越多吗?
八、多些理解,就能多出“杰作”
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是自己最用心,也是花了最大精力写的。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静心去想,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去熟知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这也是当前人性化的新课标理念下要求教师的全新的角色转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理解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批改时也就能站在学生的水平上评定文章,给出合理的评价尺度,再根据本次习作的目的和要求进行讲评,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理解了学生,就认同了学生的水平,也就认同了学生眼中的好文章,让学生在恰当的高度去“跳起来摘一摘桃子”,让学生每次都能有“吃桃子”的喜悦,这样,“杰作”不就越来越多了吗?
参考文献:
[1]姚斌.略谈作文的批改与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