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如同一阵春风,一缕阳光,带着清新注入课堂,洋溢着浓浓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更是冲撞着我年轻的心怀。在与课改共同成长的日子里,我探索着,实践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单凭教材、教参已无法更全面地开展教学了。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媒体组成的庞大信息网为我们展示无限广博的知识平台,提供了无可限量的教学资源。我认为“他山之石”拿过来,结合自己的理解,挖掘自己的智慧,对“资源”再加工,就组合成了另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现结合两个案例陈述“他山之石”为我用:
案例1:阅读《教师博览》,曾读到一篇文章《亲情作业》,大意是这位老师有一天突发奇想为学生留下了一道亲情作业,让每个学生回去为父母洗一次脚。第二天就有很多家长跑到学校对着老师激动不已地说自己孩子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了,并有不少学生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洗后感”。读后我决定拿来为我所用。
那天,当我宣布留下这道亲情作业时,学生们都愣了,老师何时曾布置过这样奇怪的作业。当天晚上就有家长打电话给我,说当孩子提出为他们洗脚时还有点不适应。这使我想起一位心理学家的讲座,一个孩子回去对妈妈说我爱你,妈妈瞪大眼睛盯了孩子半天,问:“孩子,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出来吧!”看来亲情冷漠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班的家长也无法消受孩子送给他们的孝顺──洗脚。
第二天,陆续有几位学生交上日记,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句话:当我摸着妈妈满是茧子的双脚时,不由得流下了泪,我想起以前妈妈给自己洗脚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的脚真软和”。其实人生下来时,脚都是软的,走得路多了才变得硬了。妈妈的脚一定是送我去上学、跑兴趣班才跑出茧子的。妈妈,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你脚上的每一个茧子都饱含着对我深深的爱,妈妈,我要天天为你洗脚。
多么深情的语句,多么感人的话语,我忙趁热打铁,请家长在日记上留言,形成亲子对话,浓浓的亲情流淌在字里行间。
反思:如今的孩子都是拿来主义者,享受父母的爱心安理得。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弥补亲情缺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洗脚”同学们经历了一场亲情对话,这一案例是教师、学生、家长齐心协力的“杰作”,是课程资源共享的成果。教师从“拿来”的“洗脚”作业中挖掘出了人类严重缺失的亲情。学生通过给父母洗脚,增加了對父母的爱。家长的参与丰富了教学环境,更让孩子得到了宝贵的亲情,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尤其是请家长在日记上留言这一环节,架起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真诚交流的心桥,也使学生从语文教学的载体上获得了人文教育的内涵。
家庭跟学校、社会,跟别的环境最大的不同,就是充满亲情。以后我就陆续布置了一系列的亲情作业,如在父母生日时,给他们一份礼物,每天晚上睡觉前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
案例2:外出听课,曾看到一位老师就“中秋”这个话题请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甚感兴趣,移为我用,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辟一个传统教育领域。活动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搜集资料
请学生利用一周时间上网,上图书馆查资料,向家中的长辈询问有关中秋的传说,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并作好记录。
第二步:整理资料
1、儿歌部分归纳为“回忆童真”,学生们把幼儿园学过的有关中秋的儿歌都回忆记录,并在班上举行中秋儿歌擂台赛,择优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中秋儿歌五篇作保存。
2、故事部分归纳为“经典传说”,学生们把从各种资料上看到的,以及在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的中秋传说一一搜集。有的故事妇幼皆知,有的故事凄美动人。
3、词句部分归纳为“好词佳句”,学生们把从各种写中秋赏月的文章中摘下的好词佳句集合起来,可谓精彩纷呈。
4、古诗部分归纳为“赏月吟诗”,学生们把历代文人名家写的关中秋明月古诗搜集起来,朗读品味。
5、了解各地过中秋的习惯。
第三步:编写《中秋文化读本》
在精选同学们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上面所列的五大板块,编撰成我们学生自己的《中秋文化读本》。
反思:新课程改革为我们设置了一种新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一时不知如何上好。上面这个案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的内涵:学生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语文研究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在搜集资料,调查过中秋的习惯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还要在获得资料的同时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调整。他们在对“中秋文化”的自我解读中,感悟历史,感悟传统,既丰富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对古诗、儿歌、故事的赏析和评价能力。此时,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已经不只是一本《中秋文化读本》所能代表的,他们得到的是一种能力,一种成就。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设置了一系列的擂台形式,也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参与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学习方法在这样的状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培养和发挥,相信他们以后再进行诸如此类的研究活动时,肯定是驾轻就熟了。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决不仅限于书本和课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都可以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搬过来,让我们在这个网络时代尽享资源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当然“他山之石”不是照搬不误,因为学生不是统一的产品,他们都是有个性的人,我们应做到善于发现,勇于借鉴,敢于创新,这才是对“他山之石”的科学使用。因此,教师必须本着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去发现,去研究,去创新,真正做倒“他山之石”为我用。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单凭教材、教参已无法更全面地开展教学了。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媒体组成的庞大信息网为我们展示无限广博的知识平台,提供了无可限量的教学资源。我认为“他山之石”拿过来,结合自己的理解,挖掘自己的智慧,对“资源”再加工,就组合成了另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现结合两个案例陈述“他山之石”为我用:
案例1:阅读《教师博览》,曾读到一篇文章《亲情作业》,大意是这位老师有一天突发奇想为学生留下了一道亲情作业,让每个学生回去为父母洗一次脚。第二天就有很多家长跑到学校对着老师激动不已地说自己孩子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了,并有不少学生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洗后感”。读后我决定拿来为我所用。
那天,当我宣布留下这道亲情作业时,学生们都愣了,老师何时曾布置过这样奇怪的作业。当天晚上就有家长打电话给我,说当孩子提出为他们洗脚时还有点不适应。这使我想起一位心理学家的讲座,一个孩子回去对妈妈说我爱你,妈妈瞪大眼睛盯了孩子半天,问:“孩子,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出来吧!”看来亲情冷漠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班的家长也无法消受孩子送给他们的孝顺──洗脚。
第二天,陆续有几位学生交上日记,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句话:当我摸着妈妈满是茧子的双脚时,不由得流下了泪,我想起以前妈妈给自己洗脚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的脚真软和”。其实人生下来时,脚都是软的,走得路多了才变得硬了。妈妈的脚一定是送我去上学、跑兴趣班才跑出茧子的。妈妈,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你脚上的每一个茧子都饱含着对我深深的爱,妈妈,我要天天为你洗脚。
多么深情的语句,多么感人的话语,我忙趁热打铁,请家长在日记上留言,形成亲子对话,浓浓的亲情流淌在字里行间。
反思:如今的孩子都是拿来主义者,享受父母的爱心安理得。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弥补亲情缺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洗脚”同学们经历了一场亲情对话,这一案例是教师、学生、家长齐心协力的“杰作”,是课程资源共享的成果。教师从“拿来”的“洗脚”作业中挖掘出了人类严重缺失的亲情。学生通过给父母洗脚,增加了對父母的爱。家长的参与丰富了教学环境,更让孩子得到了宝贵的亲情,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尤其是请家长在日记上留言这一环节,架起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真诚交流的心桥,也使学生从语文教学的载体上获得了人文教育的内涵。
家庭跟学校、社会,跟别的环境最大的不同,就是充满亲情。以后我就陆续布置了一系列的亲情作业,如在父母生日时,给他们一份礼物,每天晚上睡觉前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
案例2:外出听课,曾看到一位老师就“中秋”这个话题请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甚感兴趣,移为我用,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辟一个传统教育领域。活动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搜集资料
请学生利用一周时间上网,上图书馆查资料,向家中的长辈询问有关中秋的传说,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并作好记录。
第二步:整理资料
1、儿歌部分归纳为“回忆童真”,学生们把幼儿园学过的有关中秋的儿歌都回忆记录,并在班上举行中秋儿歌擂台赛,择优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中秋儿歌五篇作保存。
2、故事部分归纳为“经典传说”,学生们把从各种资料上看到的,以及在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的中秋传说一一搜集。有的故事妇幼皆知,有的故事凄美动人。
3、词句部分归纳为“好词佳句”,学生们把从各种写中秋赏月的文章中摘下的好词佳句集合起来,可谓精彩纷呈。
4、古诗部分归纳为“赏月吟诗”,学生们把历代文人名家写的关中秋明月古诗搜集起来,朗读品味。
5、了解各地过中秋的习惯。
第三步:编写《中秋文化读本》
在精选同学们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上面所列的五大板块,编撰成我们学生自己的《中秋文化读本》。
反思:新课程改革为我们设置了一种新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一时不知如何上好。上面这个案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的内涵:学生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语文研究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在搜集资料,调查过中秋的习惯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还要在获得资料的同时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调整。他们在对“中秋文化”的自我解读中,感悟历史,感悟传统,既丰富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对古诗、儿歌、故事的赏析和评价能力。此时,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已经不只是一本《中秋文化读本》所能代表的,他们得到的是一种能力,一种成就。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设置了一系列的擂台形式,也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参与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学习方法在这样的状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培养和发挥,相信他们以后再进行诸如此类的研究活动时,肯定是驾轻就熟了。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决不仅限于书本和课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都可以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搬过来,让我们在这个网络时代尽享资源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当然“他山之石”不是照搬不误,因为学生不是统一的产品,他们都是有个性的人,我们应做到善于发现,勇于借鉴,敢于创新,这才是对“他山之石”的科学使用。因此,教师必须本着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去发现,去研究,去创新,真正做倒“他山之石”为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