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钰:教育改革不能碰运气
在不久前举行的安博教育高端论坛上,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批评“教育不把自己当回事”。她认为,如果没有一大批人扎扎实实地把教育当作科学来研究,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只能碰运气。
这位坚称发表观点要有根有据的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曾经收到过某教育学会寄给她的一本10年来的优秀教育论文集,洋洋洒洒数百页的论文里,她竟然无法找到一条注释,太多的教育论文只是建立在直觉和经验的基础上。
这种教育研究的随意性带来的恶果显而易见,并且层出不穷。最新的例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韦钰参与了这项工作,发现它的草案因为“没有牢固的研究基础”,“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
在国内,韦钰能找到的致力于教育的科学研究的人员很少。她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国,看到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差距。2002年,美国议会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令,强调在教育改革中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目前,美国正在制定全国统一的核心教学要求,其制定的原则包括几个方面: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证的研究,国际视野和国际先进,符合进一步进入高一级学院学习和进入工作的要求,对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有明确的表述。韦钰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老老实实学习他们科学研究教育问题的态度。韦钰说,强调基于研究和基于实证是国际教育学现代化的特点。
“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而是身处国际舞台上,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没有国际视野,他们哪会有?”韦钰表示了她的担忧。
(《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12日)
问题不在起跑线上的输赢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某媒体上发表《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文章说,对于“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他对家长们说:“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也许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也许会输掉人生。”
笔者完全理解郑渊洁,他看到许许多多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早早被摧毁,深感痛心。但是,他虽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但做出的诊断却需推敲。
恰好刚刚收到一封我的学生从美国的来信。她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在信中说:“美国的小学从来不排名,有时我摆脱不开中国父母的一种习惯性心理,想和老师打听一下孩子在班里的位置,老师只是说‘她很优秀’。每个孩子州统考的成绩直接寄给家长,家长只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别人的并不知道,也不去打听。孩子只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家长就会非常满足。”
“赢在起跑线”固然不重要,但“输在起跑线”可能更不好,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其实,问题并不是起跑线上的输赢问题,而是不该过早地让孩子参加“赛跑”。过早地进入赛跑状态,会使孩子忽略沿途美丽的风景,会使孩子失去欣赏风景的快乐。
今天,重要的问题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保护。也许我们只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有可能逐步缩小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中国妇女报》2009年12月19日 谢小庆/文)
专家建议男孩7岁入学
日前,“让男孩早上学可能是灾难”的博文继教育行政部门回应“未满6周岁入学违反《教育法》”之后,再次引发人们对入学年龄的争论。此篇博文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因此男孩7岁上学才合适。”
在近日的网上调查显示,75%以上的网友赞成孩子6岁前入学。孙云晓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意”,尤其对男孩更不公平。因为有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有3岁半女孩的水平,男孩手指神经的发育也比女孩晚,写字对他们来说更加困难。英国学者的一份量化研究指出,11岁男孩口语、读写和计算能力发育水平分别比女孩晚11、12和6个月。因此孙云晓建议,男孩7岁入学比较合适。
一位在北京某基础教育领域工作了多年的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单凭生日来判断该不该入学不科学。美国规定入学年龄为5~7岁,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日本孩子是根据“儿童入学十项”测试的结果来判断能否入学。日本教育界也提倡女孩早一些入学,而男孩适当推迟入学,从而使他们获得身心动态平衡。因此建议我国法律将义务教育基准年龄与入学年龄区分开,并尽快创建中国的入学年龄评估机制。
(《中国妇女报》2009年12月25日)
“厨房教育”成早教新理念
日本人认为,做家务是一门需要从小培养、学习的生活艺术。家务事处理得好的人,人际关系绝对不会太差。在劳动力昂贵的欧美国家及日本,大家也不轻易雇佣人帮忙处理家务。如果夫妻都是上班族,假日几乎就是劳动日。对他们来说,劳动并不意味着辛苦,洗车、除草、晒衣服,一家人一起做家务成为享受亲情的快乐时光。
早教专家指出,“厨房教育”大有裨益。3岁孩子的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他们渴望扩大独立活动的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3岁也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关键期。让孩子在厨房里“忙活”一阵,可以让他们更加感到自己是可以被信赖、被依靠的,对于安全感、自信心、独立性及生活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帮助。
应该教会孩子照顾自己
“应该教会孩子照顾自己。要不长大了,自理能力差的话是要受罪的。”说起女儿在厨房的表现,伊伊妈妈很有成就感。“伊伊3岁的时候就对厨房很好奇,总是跑进来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我就让伊伊帮忙洗洗菜、递递碗筷。后来我试着教伊伊做一些简单的菜,如水果沙拉、凉拌黄瓜等。”现在伊伊上幼儿园大班了,厨房水开了,伊伊会喊妈妈,还会帮着妈妈切些容易切的蔬菜。“开始孩子难免会出错,但是只要耐心教教,孩子就会慢慢学会。”
从做饭中学习知识技能
日本“厨房学校”的主办者认为,在厨房里,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厨房能够教给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小就受到危险的菜刀、火的刺激,并学会和这些危险的东西打交道,可以让孩子的手脚灵活,并促进孩子的智能发育。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从厨房的学习实践中认颜色、数数,体会酸甜苦辣的不同。”
劳动的辛苦需亲身体验
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养成动辄去饭店“撮一顿”的习惯,则很容易形成好逸恶劳、爱享受的性格。“家长应该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要想享受美食,就需要付出劳动,这种劳动首先是要有钱去买食材,然后自己亲手加工,流很多汗才能变成可以入口的食物。正所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贯的‘饭来张口’,孩子就无法感受到‘享受必须靠辛苦才能换来’,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进厨房”增进亲子关系
“在厨房做菜烧饭,可以让身心放松,不仅可以舒缓压力,还可以让家人之间更加亲密。”香港亲子教育专家刘云翔认为,在厨房里和孩子一起劳动,是很好的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很多父母常抱怨没时间陪孩子,事实上增进亲子关系未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是需要一个‘有效时间’。在这个‘有效时间’里,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工作,这个过程中有交流、有协作,最有助于增进感情。”
(《上海妇女报》2009年12月25日 乐 言/文)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应当是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原则的。虽然衡量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角度不一,标准也不同,但在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效果应当是最主要的参照尺度。如果从师生活动效果来看,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应当从两个角度九个方面加以衡量。
一、学生学习效果
(一)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和探求欲。
(二)促进了思考,提高了思维水平。
(三)就某问题的相关内容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后,知识得以丰富,技能得以提高。
(四)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乐于参与交流,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益。
以上五个方面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具体体现为知识的丰富、智能的提高、情意的陶冶和人际的和谐。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发展的主体,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这些方面得以完成,课堂提问也就达到了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的双提高。
二、教师教学效果
(一)能及时了解学情,相机调整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二)能掌握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引导生成目标的完成。
(三)拓展了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教学的公平公正。
(四)课堂教学能力得以提升,专业素养得以提高。
以上四个方面是以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参照的,任何时期任何理念指导下的课堂都不可能回避教学任务这一问题,尽管教学任务完成的多少有别,预设目标实现的程度有异,但一堂好课都需要先“胸有成竹”,然后才会“势如破竹”,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课堂是无效的。同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教师的授课能力得以提高,也是课堂提问有效的应有之义。
(《课程研究》2009年第2期 邵怀领/文)
在不久前举行的安博教育高端论坛上,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批评“教育不把自己当回事”。她认为,如果没有一大批人扎扎实实地把教育当作科学来研究,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只能碰运气。
这位坚称发表观点要有根有据的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曾经收到过某教育学会寄给她的一本10年来的优秀教育论文集,洋洋洒洒数百页的论文里,她竟然无法找到一条注释,太多的教育论文只是建立在直觉和经验的基础上。
这种教育研究的随意性带来的恶果显而易见,并且层出不穷。最新的例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韦钰参与了这项工作,发现它的草案因为“没有牢固的研究基础”,“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
在国内,韦钰能找到的致力于教育的科学研究的人员很少。她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国,看到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差距。2002年,美国议会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令,强调在教育改革中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目前,美国正在制定全国统一的核心教学要求,其制定的原则包括几个方面: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证的研究,国际视野和国际先进,符合进一步进入高一级学院学习和进入工作的要求,对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有明确的表述。韦钰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老老实实学习他们科学研究教育问题的态度。韦钰说,强调基于研究和基于实证是国际教育学现代化的特点。
“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而是身处国际舞台上,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没有国际视野,他们哪会有?”韦钰表示了她的担忧。
(《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12日)
问题不在起跑线上的输赢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某媒体上发表《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文章说,对于“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他对家长们说:“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也许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也许会输掉人生。”
笔者完全理解郑渊洁,他看到许许多多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早早被摧毁,深感痛心。但是,他虽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但做出的诊断却需推敲。
恰好刚刚收到一封我的学生从美国的来信。她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在信中说:“美国的小学从来不排名,有时我摆脱不开中国父母的一种习惯性心理,想和老师打听一下孩子在班里的位置,老师只是说‘她很优秀’。每个孩子州统考的成绩直接寄给家长,家长只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别人的并不知道,也不去打听。孩子只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家长就会非常满足。”
“赢在起跑线”固然不重要,但“输在起跑线”可能更不好,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其实,问题并不是起跑线上的输赢问题,而是不该过早地让孩子参加“赛跑”。过早地进入赛跑状态,会使孩子忽略沿途美丽的风景,会使孩子失去欣赏风景的快乐。
今天,重要的问题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保护。也许我们只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有可能逐步缩小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中国妇女报》2009年12月19日 谢小庆/文)
专家建议男孩7岁入学
日前,“让男孩早上学可能是灾难”的博文继教育行政部门回应“未满6周岁入学违反《教育法》”之后,再次引发人们对入学年龄的争论。此篇博文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因此男孩7岁上学才合适。”
在近日的网上调查显示,75%以上的网友赞成孩子6岁前入学。孙云晓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意”,尤其对男孩更不公平。因为有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有3岁半女孩的水平,男孩手指神经的发育也比女孩晚,写字对他们来说更加困难。英国学者的一份量化研究指出,11岁男孩口语、读写和计算能力发育水平分别比女孩晚11、12和6个月。因此孙云晓建议,男孩7岁入学比较合适。
一位在北京某基础教育领域工作了多年的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单凭生日来判断该不该入学不科学。美国规定入学年龄为5~7岁,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日本孩子是根据“儿童入学十项”测试的结果来判断能否入学。日本教育界也提倡女孩早一些入学,而男孩适当推迟入学,从而使他们获得身心动态平衡。因此建议我国法律将义务教育基准年龄与入学年龄区分开,并尽快创建中国的入学年龄评估机制。
(《中国妇女报》2009年12月25日)
“厨房教育”成早教新理念
日本人认为,做家务是一门需要从小培养、学习的生活艺术。家务事处理得好的人,人际关系绝对不会太差。在劳动力昂贵的欧美国家及日本,大家也不轻易雇佣人帮忙处理家务。如果夫妻都是上班族,假日几乎就是劳动日。对他们来说,劳动并不意味着辛苦,洗车、除草、晒衣服,一家人一起做家务成为享受亲情的快乐时光。
早教专家指出,“厨房教育”大有裨益。3岁孩子的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他们渴望扩大独立活动的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3岁也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关键期。让孩子在厨房里“忙活”一阵,可以让他们更加感到自己是可以被信赖、被依靠的,对于安全感、自信心、独立性及生活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帮助。
应该教会孩子照顾自己
“应该教会孩子照顾自己。要不长大了,自理能力差的话是要受罪的。”说起女儿在厨房的表现,伊伊妈妈很有成就感。“伊伊3岁的时候就对厨房很好奇,总是跑进来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我就让伊伊帮忙洗洗菜、递递碗筷。后来我试着教伊伊做一些简单的菜,如水果沙拉、凉拌黄瓜等。”现在伊伊上幼儿园大班了,厨房水开了,伊伊会喊妈妈,还会帮着妈妈切些容易切的蔬菜。“开始孩子难免会出错,但是只要耐心教教,孩子就会慢慢学会。”
从做饭中学习知识技能
日本“厨房学校”的主办者认为,在厨房里,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厨房能够教给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小就受到危险的菜刀、火的刺激,并学会和这些危险的东西打交道,可以让孩子的手脚灵活,并促进孩子的智能发育。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从厨房的学习实践中认颜色、数数,体会酸甜苦辣的不同。”
劳动的辛苦需亲身体验
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养成动辄去饭店“撮一顿”的习惯,则很容易形成好逸恶劳、爱享受的性格。“家长应该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要想享受美食,就需要付出劳动,这种劳动首先是要有钱去买食材,然后自己亲手加工,流很多汗才能变成可以入口的食物。正所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贯的‘饭来张口’,孩子就无法感受到‘享受必须靠辛苦才能换来’,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进厨房”增进亲子关系
“在厨房做菜烧饭,可以让身心放松,不仅可以舒缓压力,还可以让家人之间更加亲密。”香港亲子教育专家刘云翔认为,在厨房里和孩子一起劳动,是很好的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很多父母常抱怨没时间陪孩子,事实上增进亲子关系未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是需要一个‘有效时间’。在这个‘有效时间’里,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工作,这个过程中有交流、有协作,最有助于增进感情。”
(《上海妇女报》2009年12月25日 乐 言/文)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应当是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原则的。虽然衡量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角度不一,标准也不同,但在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效果应当是最主要的参照尺度。如果从师生活动效果来看,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应当从两个角度九个方面加以衡量。
一、学生学习效果
(一)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和探求欲。
(二)促进了思考,提高了思维水平。
(三)就某问题的相关内容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后,知识得以丰富,技能得以提高。
(四)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乐于参与交流,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益。
以上五个方面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具体体现为知识的丰富、智能的提高、情意的陶冶和人际的和谐。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发展的主体,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这些方面得以完成,课堂提问也就达到了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的双提高。
二、教师教学效果
(一)能及时了解学情,相机调整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二)能掌握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引导生成目标的完成。
(三)拓展了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教学的公平公正。
(四)课堂教学能力得以提升,专业素养得以提高。
以上四个方面是以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参照的,任何时期任何理念指导下的课堂都不可能回避教学任务这一问题,尽管教学任务完成的多少有别,预设目标实现的程度有异,但一堂好课都需要先“胸有成竹”,然后才会“势如破竹”,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课堂是无效的。同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教师的授课能力得以提高,也是课堂提问有效的应有之义。
(《课程研究》2009年第2期 邵怀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