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钰:教育改革不能碰运气等5则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钰:教育改革不能碰运气
  在不久前举行的安博教育高端论坛上,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批评“教育不把自己当回事”。她认为,如果没有一大批人扎扎实实地把教育当作科学来研究,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只能碰运气。
  这位坚称发表观点要有根有据的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曾经收到过某教育学会寄给她的一本10年来的优秀教育论文集,洋洋洒洒数百页的论文里,她竟然无法找到一条注释,太多的教育论文只是建立在直觉和经验的基础上。
  这种教育研究的随意性带来的恶果显而易见,并且层出不穷。最新的例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韦钰参与了这项工作,发现它的草案因为“没有牢固的研究基础”,“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
  在国内,韦钰能找到的致力于教育的科学研究的人员很少。她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国,看到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差距。2002年,美国议会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令,强调在教育改革中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目前,美国正在制定全国统一的核心教学要求,其制定的原则包括几个方面: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证的研究,国际视野和国际先进,符合进一步进入高一级学院学习和进入工作的要求,对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有明确的表述。韦钰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老老实实学习他们科学研究教育问题的态度。韦钰说,强调基于研究和基于实证是国际教育学现代化的特点。
  “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而是身处国际舞台上,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没有国际视野,他们哪会有?”韦钰表示了她的担忧。
  (《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12日)
  
  问题不在起跑线上的输赢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某媒体上发表《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文章说,对于“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他对家长们说:“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也许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也许会输掉人生。”
  笔者完全理解郑渊洁,他看到许许多多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早早被摧毁,深感痛心。但是,他虽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但做出的诊断却需推敲。
  恰好刚刚收到一封我的学生从美国的来信。她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在信中说:“美国的小学从来不排名,有时我摆脱不开中国父母的一种习惯性心理,想和老师打听一下孩子在班里的位置,老师只是说‘她很优秀’。每个孩子州统考的成绩直接寄给家长,家长只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别人的并不知道,也不去打听。孩子只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家长就会非常满足。”
  “赢在起跑线”固然不重要,但“输在起跑线”可能更不好,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其实,问题并不是起跑线上的输赢问题,而是不该过早地让孩子参加“赛跑”。过早地进入赛跑状态,会使孩子忽略沿途美丽的风景,会使孩子失去欣赏风景的快乐。
  今天,重要的问题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保护。也许我们只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有可能逐步缩小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中国妇女报》2009年12月19日 谢小庆/文)
  
  专家建议男孩7岁入学
  日前,“让男孩早上学可能是灾难”的博文继教育行政部门回应“未满6周岁入学违反《教育法》”之后,再次引发人们对入学年龄的争论。此篇博文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因此男孩7岁上学才合适。”
  在近日的网上调查显示,75%以上的网友赞成孩子6岁前入学。孙云晓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意”,尤其对男孩更不公平。因为有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有3岁半女孩的水平,男孩手指神经的发育也比女孩晚,写字对他们来说更加困难。英国学者的一份量化研究指出,11岁男孩口语、读写和计算能力发育水平分别比女孩晚11、12和6个月。因此孙云晓建议,男孩7岁入学比较合适。
  一位在北京某基础教育领域工作了多年的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单凭生日来判断该不该入学不科学。美国规定入学年龄为5~7岁,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日本孩子是根据“儿童入学十项”测试的结果来判断能否入学。日本教育界也提倡女孩早一些入学,而男孩适当推迟入学,从而使他们获得身心动态平衡。因此建议我国法律将义务教育基准年龄与入学年龄区分开,并尽快创建中国的入学年龄评估机制。
  (《中国妇女报》2009年12月25日)
  
  “厨房教育”成早教新理念
  日本人认为,做家务是一门需要从小培养、学习的生活艺术。家务事处理得好的人,人际关系绝对不会太差。在劳动力昂贵的欧美国家及日本,大家也不轻易雇佣人帮忙处理家务。如果夫妻都是上班族,假日几乎就是劳动日。对他们来说,劳动并不意味着辛苦,洗车、除草、晒衣服,一家人一起做家务成为享受亲情的快乐时光。
  早教专家指出,“厨房教育”大有裨益。3岁孩子的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他们渴望扩大独立活动的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3岁也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关键期。让孩子在厨房里“忙活”一阵,可以让他们更加感到自己是可以被信赖、被依靠的,对于安全感、自信心、独立性及生活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帮助。
  应该教会孩子照顾自己
  “应该教会孩子照顾自己。要不长大了,自理能力差的话是要受罪的。”说起女儿在厨房的表现,伊伊妈妈很有成就感。“伊伊3岁的时候就对厨房很好奇,总是跑进来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我就让伊伊帮忙洗洗菜、递递碗筷。后来我试着教伊伊做一些简单的菜,如水果沙拉、凉拌黄瓜等。”现在伊伊上幼儿园大班了,厨房水开了,伊伊会喊妈妈,还会帮着妈妈切些容易切的蔬菜。“开始孩子难免会出错,但是只要耐心教教,孩子就会慢慢学会。”
  从做饭中学习知识技能
  日本“厨房学校”的主办者认为,在厨房里,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厨房能够教给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小就受到危险的菜刀、火的刺激,并学会和这些危险的东西打交道,可以让孩子的手脚灵活,并促进孩子的智能发育。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从厨房的学习实践中认颜色、数数,体会酸甜苦辣的不同。”
  劳动的辛苦需亲身体验
  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养成动辄去饭店“撮一顿”的习惯,则很容易形成好逸恶劳、爱享受的性格。“家长应该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要想享受美食,就需要付出劳动,这种劳动首先是要有钱去买食材,然后自己亲手加工,流很多汗才能变成可以入口的食物。正所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贯的‘饭来张口’,孩子就无法感受到‘享受必须靠辛苦才能换来’,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进厨房”增进亲子关系
  “在厨房做菜烧饭,可以让身心放松,不仅可以舒缓压力,还可以让家人之间更加亲密。”香港亲子教育专家刘云翔认为,在厨房里和孩子一起劳动,是很好的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很多父母常抱怨没时间陪孩子,事实上增进亲子关系未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是需要一个‘有效时间’。在这个‘有效时间’里,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工作,这个过程中有交流、有协作,最有助于增进感情。”
  (《上海妇女报》2009年12月25日 乐 言/文)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应当是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原则的。虽然衡量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角度不一,标准也不同,但在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效果应当是最主要的参照尺度。如果从师生活动效果来看,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应当从两个角度九个方面加以衡量。
  一、学生学习效果
  (一)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和探求欲。
  (二)促进了思考,提高了思维水平。
  (三)就某问题的相关内容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后,知识得以丰富,技能得以提高。
  (四)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乐于参与交流,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益。
  以上五个方面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具体体现为知识的丰富、智能的提高、情意的陶冶和人际的和谐。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发展的主体,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这些方面得以完成,课堂提问也就达到了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的双提高。
  二、教师教学效果
  (一)能及时了解学情,相机调整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二)能掌握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引导生成目标的完成。
  (三)拓展了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教学的公平公正。
  (四)课堂教学能力得以提升,专业素养得以提高。
  以上四个方面是以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参照的,任何时期任何理念指导下的课堂都不可能回避教学任务这一问题,尽管教学任务完成的多少有别,预设目标实现的程度有异,但一堂好课都需要先“胸有成竹”,然后才会“势如破竹”,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课堂是无效的。同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教师的授课能力得以提高,也是课堂提问有效的应有之义。
  (《课程研究》2009年第2期 邵怀领/文)
其他文献
教育市场里许多人吆喝着“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勾引家长掏钱埋单。也有不少家长本身就有这种心态。而两个半世纪以前,法国的卢梭却告诫人们:“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他称此为“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卢梭说:“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其实,卢梭并不是主张浪费童年时光,而是批评那些类似“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他是主张教育的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游戏”  和“教学”不同程度的结合    在幼儿园教育中,有两类活动分别强调两个不同的方面,一类活动是游戏,它强调的是顺应儿童的发展;另一类活动是教学,它强调的是以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促进儿童的发展。在幼儿园课程中处理好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既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又要将儿童的发展纳入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这一两难问题的关键。在教育实践中,许多问题和困惑的产生都与不会区分
摘 要  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贫困文化受洗礼者”“人力资本低下者”“心理与行为的问题者”的角色特質。为此,师德建设需从代际贫困者角色特质出发,重识并践行代际贫困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理念,点亮生命;建立与贫困家庭的绿色沟通渠道,引领生命;创造关键教育事件,改造生命;放眼未来,优化生命。  关 键 词  代际贫困;角色特质;师德应对;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
在大班开展“有营养的植物”主题活动时,我们从与幼儿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蔬菜、水果切入,设计、组织了系列活动。“木瓜恰恰恰”就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它的教学目标是在会唱歌曲《木瓜恰恰恰》的基础上,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创编的节奏图谱并尝试运用乐器来表现,体验集体合作为乐曲伴奏的快乐。这个目标分别通过复习歌曲、学习律动、尝试用乐器表现等三个途径来实现,认知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第三个途径来实现,情感教育目标则渗透在每个
摘 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基于本地实际,重视物质文化,增进人境互动,孕育灵性;提升精神文化,力求今昔结合,哺育灵慧;优化活动文化,倡导内外兼修,养育灵举,有效推进了区域整体校园文化建设。  关 键 词  校园文化;灵动;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3-00-02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对凝聚人心、教化育人、引领
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之间的关系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开展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基本途径。  研究中,我们注重教师个人的反思,鼓励教师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并通过集体研讨共同诊断问题、寻找对策、分享经验、挖掘价值。此外,为了避免教师在原有经验水平上的重复,改变他们等、靠、要的思维方式,我们鼓励园所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寻求专业引领,以提高研究的质量。为此,在园本教研中,
那天我园开展游戏观摩活动,我走进中班活动室,孩子们正在玩“小不点儿服装店”的游戏,我也就自然地参与进去。当“营业员”问我需要什么服装时,我脱口说出了一件“货架”上没有的服装,这可让“营业员”犯了难。看到这一情形,我就随口说了句:“没关系,我下次再来买吧。”然后就退了出来。没想到几天后,这个班的孩子看见我就兴高采烈地拉着我说:“老师,你要的服装我们‘店’里有了,是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可漂亮了。”原
摘 要  了解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价值,对于推进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组开展以问卷调查为主,课例征集和电话访谈为辅的调查方式,对项目实验学校疫情期间结合线上教学开展学科德育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项目实验校教师实施学科德育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且对学科德育有较好的理解;对线上教学方式的理解与尝试,影响线上学科德育实施
本期话题引发了很多读者的思考,它也让我想起了哈佛大学的校训,“吾爱柏拉图,吾爱亚里士多德,吾尤爱真理”,这一校训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破除迷信,探求真理,鼓励一切向权威提出质疑的思想和行为。  传统教育之所以禁锢了儿童的自主意识与质疑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教育者的影响力。不可否认,教师是由社会、制度、世俗所给定的具有权威资格的教育者,“教师对小孩的权威,虽然在形式上是两个人之间
2009年10月底,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主办的全国幼儿游戏论坛在沪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50余位与会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论坛以“让儿童在游戏中成长”为主题,通过专题报告、分会场论坛、幼儿园观摩活动等形式探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以及游戏实践中的各种热点问题。    一、专家的视点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学张民生教授作了题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