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亲其师,信其道,集体备课,课后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1-0035-04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在西方影响极大的一种教学理,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也被理解为一种教学思想。
追本溯源,有效教学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对于教学科学化运动,大致观点是: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论”研究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即如何提高教的效率与学的效率。几十年来,这种教学论大部分研究的范畴都离不开课堂40分钟,课堂40分钟成为探讨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
那么,课堂40分钟之外对有效教学研究来讲,具有怎样的价值呢?真的就那么“无关紧要”吗?我个人认为,“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有效教学的提高离不开课下多方面的积累与铺垫,课堂之外可以理解为是有效教学的第二战场。课内课外的双管齐下,可以让有效教学的落实事半功倍。
一、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每个教师都熟知的一条古训。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亲其师与信其道之间,也许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如果亲其师,尚不能信其道;那么,憎其师,信其道的难度会更大。
对此,先贤夸美纽斯也曾有进一步的论点:“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喜欢你,就能提起兴致学好你的课;讨厌你,就憎恶你的课,避之唯恐不及,落实有效教学则无从谈起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你,而不是憎恶你呢?课下的时间为我们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比如,在课下与学生“狭路相逢”,大可不必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等着学生主动来招呼,因为有一小部分学生生性腼腆,不善于交往,尤其不善于与师长打交道,这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微笑着与之点头示意。如果能叫出学生的名字,效果最好。让学生知道,在老师心里,对他有着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老师心中独一无二的×××,而不是无名无号的阿猫阿狗。当然,这也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次两次后,学生就会知道我们是和善的,是重视他的,就不会躲避我们、恐惧我们,为我们课上与学生的民主交流做了铺垫。对此,我曾经做过一组对比实验:在刚接手七年级时,我先是记住了二班和三班每位同学的名字。然后,当与学生偶遇时,对三班的学生,在回答他们问候的时候,我会说×××,你好。而对二班的学生我只是说,你好。经过这样的“对比”交流,一个月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在三班上课时,由于我能喊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他们在课上就比较认真,如果有谁稍有留神,我只要轻声喊出他的名字,就会收敛。并且在上课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关注我的一举一动,对于所提问题,也能够大胆回答,整体也比较积极,课堂效果比较好。而在二班上课时,学生的精、气、神状态明显不如三班,对于“这一排,第几个同学”的说法,他们也表现得比较漠然,有一次我连说了两遍,那位同学还在环顾左右,以为我在提问别的同学。甚至,在出现问题时,由于不喊名字,没有针对性,学生对于老师的指正也比较不在意,大有事不关己的意味。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得出这一结论之后,在二班上课时,我会在提问时刻意喊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先是很愕然,说,老师,原来你知道我们的名字啊,我们还以为你不认识我们、不在意我们呢……这之后,在与二班同学的交流中,我得知,二班学生听说我能喊出三班学生的名字,却喊不出他们的名字,就以为我不喜欢他们班,是对他们有成见,上课时,就比较消极,更不能与老师完成民主交流和互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了。
又如,对于一些自尊心很强的学生,他们如果在课上出现什么问题,最好不要在四十分钟内解决,因为这样既影响上课进度,也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课下单独找学生来谈,或者,可以诚恳的把我们的想法和建议写在纸上,偷偷递给他们,一两天后,再单独交流看法。这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安静的反思,也可以避免当面交流出现的尴尬与冲突,和嘴服心不服的无效功。经过这种有趣的交流后,学生们有什么问题和心里话,也会给我写便条。甚至,还有学生写一些小诗送给我。最让我感动的是,有学生居然征得了父母的同意,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准备暑假要我带着她们一起出去旅游。学生愿意与我交往,也为我上好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集体备课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要求:才、学、识。所谓才,即搜集、鉴别、组织、驾驭史料,并用优美的文笔抒写历史事实的能力;所谓学,即积累和掌握丰富的史料和各种历史知识的能力;所谓识,即指分析和论断要有新意,并且要有尊重历史的态度。
“才、学、识”这三种要求,也是几千年来,史学编纂者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才、学、识”只是对史书编纂者的要求吗?我个人认为:历史教师在从备课到上课的过程中,涉及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搜集、鉴别、整理、分析、叙述和评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才、学、识”仍旧是必须具备的要求。而这三种要求,只靠一人之力,在有限的备课时间内,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于是,集体备课成为大势所趋,也成为提高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点。同时,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特点,这个特点如果加以完善,就会成为优点。我们历史教师作为普通人,都是这种优点和缺憾的结合体。但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讲,我们又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量的克服缺点,尽量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完善与超越的过程中,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显得至关重要。交流合作的内容小到统一教学进度,大到对于讲授知识点的优化建议。
比如:在七年级下学期这一学期的备课过程中,我发现第二课“中体西用”、第三课“自强新政”、第四课“西学东渐”这三课的界限并不明显,在老教材中,其实可以统称为“洋务运动”。如果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讲,也未尝不可,学生只要能够接受每一课的知识点就算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了。可是,既然这三课讲的都是洋务运动,为什么要分三课来讲?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之间的界限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做老师的都搞不清楚的话,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三课。 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和组内的沈老师进行了沟通,经过我们的合力探讨,我们一致认为:第二课“中体西用”讲的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即学习西方来维护中国清政府统治这种思想的确立;第三课“自强新政”讲的则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即学习了西方的什么内容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第四课讲的就是洋务运动的途径,即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西方。这样,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这三课虽然都讲洋务运动,但是讲的却是洋务运动的三个方面:理论、内容、途径。
在明确了这一问题之后,我们就确立了统一的上课思路,先回忆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构成的外患;再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农民如何走上揭竿而起的自救之路,并对清统治造成了威胁,成为大清王朝的内忧。在这内忧外患的双重威胁下,清朝如何抵抗外部强敌、如何镇压内部农民起义来维持统治?唯有学习西方强技,那么为什么学,学什么,又怎么学呢?这就是我们第二、三、四课要学习的。这个备课思路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让学生明确这三课的联系与区别。
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有商榷,有提议,也有辩论。在思想的碰撞交汇中,三个臭皮匠,互补成为一个诸葛亮,每个教师个体都得到了提升。
再如:新课改以来,我听了很多同行的课,在钦佩别人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如何改进,应该使用什么教法,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可是,越想就越想不明白,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困惑、也很痛苦,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上课。
在思考而无果的情况下,我找到了沈老师,我很痛苦的问他:“我听了那么多课,却越听越糊涂,连怎么上课都不会了。我应该怎么办啊?”他用很简捷的话解决了我的困惑。他说,虽然现在新式课堂让人眼花缭乱,但上课步骤大同小异,就是摆史料、提问题、老师引导。他的话虽然简短,对我来讲却是醍醐灌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更让我意识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史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讲述法的比率调配至各占三分之一。这三种教法的有机结合相对于以往的单纯的讲、无史料依据的问,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沈老师,也得到他的认可,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始启用这个三段式教法,课堂教学效果也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组内的交流不但可以解决教师个体的困惑,同时,一种思想与另外一种思想交流后,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这是老师的收获,更是学生的收获。
三、课后心理疏导,培养学习历史的积极态度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因为,学生的心态关乎学习的效率,教师万万不能忽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更要在课下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否把握学生复杂多变的心态,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乃至成败,这也是提高有效教学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课学习中,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历史知识是包罗万象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会为自己的博古通今而开心、自豪。同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很多困惑,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我现在执教的七年级已经进入到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阶段。众所周知,在这一阶段里,我们中华民族遭受到多次列强入侵。多次战败后,产生众多不平等条约。由此,中国的主权、利益和文明都遭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无疑,这段历史是屈辱的。相对于上学期学习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来讲,这段学习带给学生的心理体验并不愉快。记得,上学期,在学习唐朝、元朝、四大科技发明时,经常有学生在座位上拍手叫好,问他们为什么鼓掌,他们当时的回答是:“中国真牛,作一个中国人真好!”他们说这句话时,那开心激动的表情,让我难忘。当然,学生的话也许比较朴素,但反映了这段历史带给他们的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自豪感又促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然而,这学期学生的状况却让我忧虑,经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这段中国近代历史提不起兴趣,虽然,他们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配合老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在讲到瓜分危机时,也会有学生拍桌而起。但是,他们那紧锁的眉头、无精打采的样子,不是我想看到的。另外对于这种消极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疏导,它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到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对此,有一天下课后,我把一个状况最明显的班级的两位课代表和八位小组长请了过来,问他们:“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学期大家在上课时,提不起兴趣?是不是老师哪里做得不好?我怎样做,同学们才能像以前一样爱上历史课呢?”我问完后,这些孩子就像小鸟一样,在我身边七嘴八舌说了起来。经过仔细询问,我终于找到了症结,原来,他们认为,学习七年级下学期的中国近代史很郁闷,总是挨打,真没劲。所以,就没有以前那么有兴致了。知道答案后,我松了一口气,找到症结就好,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第二天午饭的时候,我特意找到这一班同学,坐在她们身边,以聊天的方式询问她们这段时间的学习感受,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她们都说,中国近代史太没劲了,学习起来很压抑。我对她们说,其实,你们的感受很正常,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正常的心理感受,老师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也曾有过这种感受。然后,我又问他们:你们知道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吗?对于这个问题,她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面面相觑。
我说:“学习历史的目的,简单说就是‘以史为鉴,可知得失’。”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沉湎其中,无论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是开心愉悦,还是痛苦压抑。毕竟,历史就是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时。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回味咀嚼历史,而是要跳出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借鉴。如果这段历史是让我们骄傲的,那么今天就延续能够让我们骄傲的政策和方法;如果这段历史是让我们痛苦的,那么今天就要避免让我们痛苦的原因再现。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这段屈辱的历史呢?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在这次交谈后,我特意在课堂上,让他们分析我国挨打的原因?给我们今天什么启示?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近代的灾难重演?具体到每个同学每堂课我们应该以怎样的面貌来学习历史?
就这样经过这次心理疏导,我又看到了这些孩子们认真投入的表情。他们开始以国家小主人的心态,来对待这段历史,以分析国家兴亡原因为己任。甚至有几个小家伙居然要给温家宝总理写信:要提醒总理不能像清朝一样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的命运,一定要坚持现在的对外开放政策,交流学习以便自强;甚至提出更大胆的想法,就是建议总理,能不能尝试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看看和现在的政体相比,哪个更能让民众受益。当然,这些提议是那么稚嫩,但是,对于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让我感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能够古为今用,达到了我们设立历史这一学科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见,经过调查研究学生心态,并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后心理疏导,才能真正达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想境界,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不可忽略的一个手段。
作者简介:吴立艳,女,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任世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1-0035-04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在西方影响极大的一种教学理,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也被理解为一种教学思想。
追本溯源,有效教学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对于教学科学化运动,大致观点是: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论”研究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即如何提高教的效率与学的效率。几十年来,这种教学论大部分研究的范畴都离不开课堂40分钟,课堂40分钟成为探讨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
那么,课堂40分钟之外对有效教学研究来讲,具有怎样的价值呢?真的就那么“无关紧要”吗?我个人认为,“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有效教学的提高离不开课下多方面的积累与铺垫,课堂之外可以理解为是有效教学的第二战场。课内课外的双管齐下,可以让有效教学的落实事半功倍。
一、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每个教师都熟知的一条古训。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亲其师与信其道之间,也许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如果亲其师,尚不能信其道;那么,憎其师,信其道的难度会更大。
对此,先贤夸美纽斯也曾有进一步的论点:“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喜欢你,就能提起兴致学好你的课;讨厌你,就憎恶你的课,避之唯恐不及,落实有效教学则无从谈起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你,而不是憎恶你呢?课下的时间为我们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比如,在课下与学生“狭路相逢”,大可不必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等着学生主动来招呼,因为有一小部分学生生性腼腆,不善于交往,尤其不善于与师长打交道,这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微笑着与之点头示意。如果能叫出学生的名字,效果最好。让学生知道,在老师心里,对他有着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老师心中独一无二的×××,而不是无名无号的阿猫阿狗。当然,这也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次两次后,学生就会知道我们是和善的,是重视他的,就不会躲避我们、恐惧我们,为我们课上与学生的民主交流做了铺垫。对此,我曾经做过一组对比实验:在刚接手七年级时,我先是记住了二班和三班每位同学的名字。然后,当与学生偶遇时,对三班的学生,在回答他们问候的时候,我会说×××,你好。而对二班的学生我只是说,你好。经过这样的“对比”交流,一个月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在三班上课时,由于我能喊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他们在课上就比较认真,如果有谁稍有留神,我只要轻声喊出他的名字,就会收敛。并且在上课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关注我的一举一动,对于所提问题,也能够大胆回答,整体也比较积极,课堂效果比较好。而在二班上课时,学生的精、气、神状态明显不如三班,对于“这一排,第几个同学”的说法,他们也表现得比较漠然,有一次我连说了两遍,那位同学还在环顾左右,以为我在提问别的同学。甚至,在出现问题时,由于不喊名字,没有针对性,学生对于老师的指正也比较不在意,大有事不关己的意味。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得出这一结论之后,在二班上课时,我会在提问时刻意喊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先是很愕然,说,老师,原来你知道我们的名字啊,我们还以为你不认识我们、不在意我们呢……这之后,在与二班同学的交流中,我得知,二班学生听说我能喊出三班学生的名字,却喊不出他们的名字,就以为我不喜欢他们班,是对他们有成见,上课时,就比较消极,更不能与老师完成民主交流和互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了。
又如,对于一些自尊心很强的学生,他们如果在课上出现什么问题,最好不要在四十分钟内解决,因为这样既影响上课进度,也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课下单独找学生来谈,或者,可以诚恳的把我们的想法和建议写在纸上,偷偷递给他们,一两天后,再单独交流看法。这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安静的反思,也可以避免当面交流出现的尴尬与冲突,和嘴服心不服的无效功。经过这种有趣的交流后,学生们有什么问题和心里话,也会给我写便条。甚至,还有学生写一些小诗送给我。最让我感动的是,有学生居然征得了父母的同意,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准备暑假要我带着她们一起出去旅游。学生愿意与我交往,也为我上好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集体备课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要求:才、学、识。所谓才,即搜集、鉴别、组织、驾驭史料,并用优美的文笔抒写历史事实的能力;所谓学,即积累和掌握丰富的史料和各种历史知识的能力;所谓识,即指分析和论断要有新意,并且要有尊重历史的态度。
“才、学、识”这三种要求,也是几千年来,史学编纂者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才、学、识”只是对史书编纂者的要求吗?我个人认为:历史教师在从备课到上课的过程中,涉及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搜集、鉴别、整理、分析、叙述和评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才、学、识”仍旧是必须具备的要求。而这三种要求,只靠一人之力,在有限的备课时间内,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于是,集体备课成为大势所趋,也成为提高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点。同时,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特点,这个特点如果加以完善,就会成为优点。我们历史教师作为普通人,都是这种优点和缺憾的结合体。但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讲,我们又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量的克服缺点,尽量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完善与超越的过程中,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显得至关重要。交流合作的内容小到统一教学进度,大到对于讲授知识点的优化建议。
比如:在七年级下学期这一学期的备课过程中,我发现第二课“中体西用”、第三课“自强新政”、第四课“西学东渐”这三课的界限并不明显,在老教材中,其实可以统称为“洋务运动”。如果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讲,也未尝不可,学生只要能够接受每一课的知识点就算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了。可是,既然这三课讲的都是洋务运动,为什么要分三课来讲?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之间的界限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做老师的都搞不清楚的话,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三课。 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和组内的沈老师进行了沟通,经过我们的合力探讨,我们一致认为:第二课“中体西用”讲的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即学习西方来维护中国清政府统治这种思想的确立;第三课“自强新政”讲的则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即学习了西方的什么内容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第四课讲的就是洋务运动的途径,即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西方。这样,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这三课虽然都讲洋务运动,但是讲的却是洋务运动的三个方面:理论、内容、途径。
在明确了这一问题之后,我们就确立了统一的上课思路,先回忆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构成的外患;再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农民如何走上揭竿而起的自救之路,并对清统治造成了威胁,成为大清王朝的内忧。在这内忧外患的双重威胁下,清朝如何抵抗外部强敌、如何镇压内部农民起义来维持统治?唯有学习西方强技,那么为什么学,学什么,又怎么学呢?这就是我们第二、三、四课要学习的。这个备课思路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让学生明确这三课的联系与区别。
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有商榷,有提议,也有辩论。在思想的碰撞交汇中,三个臭皮匠,互补成为一个诸葛亮,每个教师个体都得到了提升。
再如:新课改以来,我听了很多同行的课,在钦佩别人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如何改进,应该使用什么教法,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可是,越想就越想不明白,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困惑、也很痛苦,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上课。
在思考而无果的情况下,我找到了沈老师,我很痛苦的问他:“我听了那么多课,却越听越糊涂,连怎么上课都不会了。我应该怎么办啊?”他用很简捷的话解决了我的困惑。他说,虽然现在新式课堂让人眼花缭乱,但上课步骤大同小异,就是摆史料、提问题、老师引导。他的话虽然简短,对我来讲却是醍醐灌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更让我意识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史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讲述法的比率调配至各占三分之一。这三种教法的有机结合相对于以往的单纯的讲、无史料依据的问,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沈老师,也得到他的认可,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始启用这个三段式教法,课堂教学效果也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组内的交流不但可以解决教师个体的困惑,同时,一种思想与另外一种思想交流后,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这是老师的收获,更是学生的收获。
三、课后心理疏导,培养学习历史的积极态度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因为,学生的心态关乎学习的效率,教师万万不能忽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更要在课下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否把握学生复杂多变的心态,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乃至成败,这也是提高有效教学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课学习中,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历史知识是包罗万象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会为自己的博古通今而开心、自豪。同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很多困惑,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我现在执教的七年级已经进入到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阶段。众所周知,在这一阶段里,我们中华民族遭受到多次列强入侵。多次战败后,产生众多不平等条约。由此,中国的主权、利益和文明都遭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无疑,这段历史是屈辱的。相对于上学期学习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来讲,这段学习带给学生的心理体验并不愉快。记得,上学期,在学习唐朝、元朝、四大科技发明时,经常有学生在座位上拍手叫好,问他们为什么鼓掌,他们当时的回答是:“中国真牛,作一个中国人真好!”他们说这句话时,那开心激动的表情,让我难忘。当然,学生的话也许比较朴素,但反映了这段历史带给他们的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自豪感又促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然而,这学期学生的状况却让我忧虑,经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这段中国近代历史提不起兴趣,虽然,他们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配合老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在讲到瓜分危机时,也会有学生拍桌而起。但是,他们那紧锁的眉头、无精打采的样子,不是我想看到的。另外对于这种消极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疏导,它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到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对此,有一天下课后,我把一个状况最明显的班级的两位课代表和八位小组长请了过来,问他们:“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学期大家在上课时,提不起兴趣?是不是老师哪里做得不好?我怎样做,同学们才能像以前一样爱上历史课呢?”我问完后,这些孩子就像小鸟一样,在我身边七嘴八舌说了起来。经过仔细询问,我终于找到了症结,原来,他们认为,学习七年级下学期的中国近代史很郁闷,总是挨打,真没劲。所以,就没有以前那么有兴致了。知道答案后,我松了一口气,找到症结就好,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第二天午饭的时候,我特意找到这一班同学,坐在她们身边,以聊天的方式询问她们这段时间的学习感受,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她们都说,中国近代史太没劲了,学习起来很压抑。我对她们说,其实,你们的感受很正常,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正常的心理感受,老师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也曾有过这种感受。然后,我又问他们:你们知道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吗?对于这个问题,她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面面相觑。
我说:“学习历史的目的,简单说就是‘以史为鉴,可知得失’。”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沉湎其中,无论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是开心愉悦,还是痛苦压抑。毕竟,历史就是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时。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回味咀嚼历史,而是要跳出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借鉴。如果这段历史是让我们骄傲的,那么今天就延续能够让我们骄傲的政策和方法;如果这段历史是让我们痛苦的,那么今天就要避免让我们痛苦的原因再现。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这段屈辱的历史呢?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在这次交谈后,我特意在课堂上,让他们分析我国挨打的原因?给我们今天什么启示?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近代的灾难重演?具体到每个同学每堂课我们应该以怎样的面貌来学习历史?
就这样经过这次心理疏导,我又看到了这些孩子们认真投入的表情。他们开始以国家小主人的心态,来对待这段历史,以分析国家兴亡原因为己任。甚至有几个小家伙居然要给温家宝总理写信:要提醒总理不能像清朝一样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的命运,一定要坚持现在的对外开放政策,交流学习以便自强;甚至提出更大胆的想法,就是建议总理,能不能尝试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看看和现在的政体相比,哪个更能让民众受益。当然,这些提议是那么稚嫩,但是,对于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让我感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能够古为今用,达到了我们设立历史这一学科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见,经过调查研究学生心态,并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后心理疏导,才能真正达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想境界,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不可忽略的一个手段。
作者简介:吴立艳,女,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