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0分钟外开辟有效教学“第二战场”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亲其师,信其道,集体备课,课后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1-0035-04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在西方影响极大的一种教学理,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也被理解为一种教学思想。
  追本溯源,有效教学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对于教学科学化运动,大致观点是: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论”研究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即如何提高教的效率与学的效率。几十年来,这种教学论大部分研究的范畴都离不开课堂40分钟,课堂40分钟成为探讨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
  那么,课堂40分钟之外对有效教学研究来讲,具有怎样的价值呢?真的就那么“无关紧要”吗?我个人认为,“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有效教学的提高离不开课下多方面的积累与铺垫,课堂之外可以理解为是有效教学的第二战场。课内课外的双管齐下,可以让有效教学的落实事半功倍。
  
  一、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每个教师都熟知的一条古训。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亲其师与信其道之间,也许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如果亲其师,尚不能信其道;那么,憎其师,信其道的难度会更大。
  对此,先贤夸美纽斯也曾有进一步的论点:“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喜欢你,就能提起兴致学好你的课;讨厌你,就憎恶你的课,避之唯恐不及,落实有效教学则无从谈起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你,而不是憎恶你呢?课下的时间为我们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比如,在课下与学生“狭路相逢”,大可不必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等着学生主动来招呼,因为有一小部分学生生性腼腆,不善于交往,尤其不善于与师长打交道,这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微笑着与之点头示意。如果能叫出学生的名字,效果最好。让学生知道,在老师心里,对他有着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老师心中独一无二的×××,而不是无名无号的阿猫阿狗。当然,这也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次两次后,学生就会知道我们是和善的,是重视他的,就不会躲避我们、恐惧我们,为我们课上与学生的民主交流做了铺垫。对此,我曾经做过一组对比实验:在刚接手七年级时,我先是记住了二班和三班每位同学的名字。然后,当与学生偶遇时,对三班的学生,在回答他们问候的时候,我会说×××,你好。而对二班的学生我只是说,你好。经过这样的“对比”交流,一个月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在三班上课时,由于我能喊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他们在课上就比较认真,如果有谁稍有留神,我只要轻声喊出他的名字,就会收敛。并且在上课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关注我的一举一动,对于所提问题,也能够大胆回答,整体也比较积极,课堂效果比较好。而在二班上课时,学生的精、气、神状态明显不如三班,对于“这一排,第几个同学”的说法,他们也表现得比较漠然,有一次我连说了两遍,那位同学还在环顾左右,以为我在提问别的同学。甚至,在出现问题时,由于不喊名字,没有针对性,学生对于老师的指正也比较不在意,大有事不关己的意味。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得出这一结论之后,在二班上课时,我会在提问时刻意喊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先是很愕然,说,老师,原来你知道我们的名字啊,我们还以为你不认识我们、不在意我们呢……这之后,在与二班同学的交流中,我得知,二班学生听说我能喊出三班学生的名字,却喊不出他们的名字,就以为我不喜欢他们班,是对他们有成见,上课时,就比较消极,更不能与老师完成民主交流和互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了。
  又如,对于一些自尊心很强的学生,他们如果在课上出现什么问题,最好不要在四十分钟内解决,因为这样既影响上课进度,也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课下单独找学生来谈,或者,可以诚恳的把我们的想法和建议写在纸上,偷偷递给他们,一两天后,再单独交流看法。这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安静的反思,也可以避免当面交流出现的尴尬与冲突,和嘴服心不服的无效功。经过这种有趣的交流后,学生们有什么问题和心里话,也会给我写便条。甚至,还有学生写一些小诗送给我。最让我感动的是,有学生居然征得了父母的同意,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准备暑假要我带着她们一起出去旅游。学生愿意与我交往,也为我上好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集体备课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要求:才、学、识。所谓才,即搜集、鉴别、组织、驾驭史料,并用优美的文笔抒写历史事实的能力;所谓学,即积累和掌握丰富的史料和各种历史知识的能力;所谓识,即指分析和论断要有新意,并且要有尊重历史的态度。
  “才、学、识”这三种要求,也是几千年来,史学编纂者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才、学、识”只是对史书编纂者的要求吗?我个人认为:历史教师在从备课到上课的过程中,涉及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搜集、鉴别、整理、分析、叙述和评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才、学、识”仍旧是必须具备的要求。而这三种要求,只靠一人之力,在有限的备课时间内,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于是,集体备课成为大势所趋,也成为提高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点。同时,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特点,这个特点如果加以完善,就会成为优点。我们历史教师作为普通人,都是这种优点和缺憾的结合体。但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讲,我们又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量的克服缺点,尽量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完善与超越的过程中,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显得至关重要。交流合作的内容小到统一教学进度,大到对于讲授知识点的优化建议。
  比如:在七年级下学期这一学期的备课过程中,我发现第二课“中体西用”、第三课“自强新政”、第四课“西学东渐”这三课的界限并不明显,在老教材中,其实可以统称为“洋务运动”。如果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讲,也未尝不可,学生只要能够接受每一课的知识点就算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了。可是,既然这三课讲的都是洋务运动,为什么要分三课来讲?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之间的界限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做老师的都搞不清楚的话,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三课。   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和组内的沈老师进行了沟通,经过我们的合力探讨,我们一致认为:第二课“中体西用”讲的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即学习西方来维护中国清政府统治这种思想的确立;第三课“自强新政”讲的则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即学习了西方的什么内容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第四课讲的就是洋务运动的途径,即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西方。这样,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这三课虽然都讲洋务运动,但是讲的却是洋务运动的三个方面:理论、内容、途径。
  在明确了这一问题之后,我们就确立了统一的上课思路,先回忆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构成的外患;再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农民如何走上揭竿而起的自救之路,并对清统治造成了威胁,成为大清王朝的内忧。在这内忧外患的双重威胁下,清朝如何抵抗外部强敌、如何镇压内部农民起义来维持统治?唯有学习西方强技,那么为什么学,学什么,又怎么学呢?这就是我们第二、三、四课要学习的。这个备课思路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让学生明确这三课的联系与区别。
  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有商榷,有提议,也有辩论。在思想的碰撞交汇中,三个臭皮匠,互补成为一个诸葛亮,每个教师个体都得到了提升。
  再如:新课改以来,我听了很多同行的课,在钦佩别人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如何改进,应该使用什么教法,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可是,越想就越想不明白,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困惑、也很痛苦,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上课。
  在思考而无果的情况下,我找到了沈老师,我很痛苦的问他:“我听了那么多课,却越听越糊涂,连怎么上课都不会了。我应该怎么办啊?”他用很简捷的话解决了我的困惑。他说,虽然现在新式课堂让人眼花缭乱,但上课步骤大同小异,就是摆史料、提问题、老师引导。他的话虽然简短,对我来讲却是醍醐灌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更让我意识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史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讲述法的比率调配至各占三分之一。这三种教法的有机结合相对于以往的单纯的讲、无史料依据的问,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沈老师,也得到他的认可,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始启用这个三段式教法,课堂教学效果也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组内的交流不但可以解决教师个体的困惑,同时,一种思想与另外一种思想交流后,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这是老师的收获,更是学生的收获。
  
  三、课后心理疏导,培养学习历史的积极态度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因为,学生的心态关乎学习的效率,教师万万不能忽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更要在课下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否把握学生复杂多变的心态,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乃至成败,这也是提高有效教学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课学习中,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历史知识是包罗万象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会为自己的博古通今而开心、自豪。同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很多困惑,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我现在执教的七年级已经进入到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阶段。众所周知,在这一阶段里,我们中华民族遭受到多次列强入侵。多次战败后,产生众多不平等条约。由此,中国的主权、利益和文明都遭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无疑,这段历史是屈辱的。相对于上学期学习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来讲,这段学习带给学生的心理体验并不愉快。记得,上学期,在学习唐朝、元朝、四大科技发明时,经常有学生在座位上拍手叫好,问他们为什么鼓掌,他们当时的回答是:“中国真牛,作一个中国人真好!”他们说这句话时,那开心激动的表情,让我难忘。当然,学生的话也许比较朴素,但反映了这段历史带给他们的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自豪感又促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然而,这学期学生的状况却让我忧虑,经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这段中国近代历史提不起兴趣,虽然,他们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配合老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在讲到瓜分危机时,也会有学生拍桌而起。但是,他们那紧锁的眉头、无精打采的样子,不是我想看到的。另外对于这种消极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疏导,它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到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对此,有一天下课后,我把一个状况最明显的班级的两位课代表和八位小组长请了过来,问他们:“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学期大家在上课时,提不起兴趣?是不是老师哪里做得不好?我怎样做,同学们才能像以前一样爱上历史课呢?”我问完后,这些孩子就像小鸟一样,在我身边七嘴八舌说了起来。经过仔细询问,我终于找到了症结,原来,他们认为,学习七年级下学期的中国近代史很郁闷,总是挨打,真没劲。所以,就没有以前那么有兴致了。知道答案后,我松了一口气,找到症结就好,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第二天午饭的时候,我特意找到这一班同学,坐在她们身边,以聊天的方式询问她们这段时间的学习感受,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她们都说,中国近代史太没劲了,学习起来很压抑。我对她们说,其实,你们的感受很正常,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正常的心理感受,老师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也曾有过这种感受。然后,我又问他们:你们知道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吗?对于这个问题,她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面面相觑。
  我说:“学习历史的目的,简单说就是‘以史为鉴,可知得失’。”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沉湎其中,无论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是开心愉悦,还是痛苦压抑。毕竟,历史就是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时。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回味咀嚼历史,而是要跳出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借鉴。如果这段历史是让我们骄傲的,那么今天就延续能够让我们骄傲的政策和方法;如果这段历史是让我们痛苦的,那么今天就要避免让我们痛苦的原因再现。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这段屈辱的历史呢?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在这次交谈后,我特意在课堂上,让他们分析我国挨打的原因?给我们今天什么启示?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近代的灾难重演?具体到每个同学每堂课我们应该以怎样的面貌来学习历史?
  就这样经过这次心理疏导,我又看到了这些孩子们认真投入的表情。他们开始以国家小主人的心态,来对待这段历史,以分析国家兴亡原因为己任。甚至有几个小家伙居然要给温家宝总理写信:要提醒总理不能像清朝一样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的命运,一定要坚持现在的对外开放政策,交流学习以便自强;甚至提出更大胆的想法,就是建议总理,能不能尝试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看看和现在的政体相比,哪个更能让民众受益。当然,这些提议是那么稚嫩,但是,对于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让我感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能够古为今用,达到了我们设立历史这一学科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见,经过调查研究学生心态,并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后心理疏导,才能真正达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想境界,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不可忽略的一个手段。
  作者简介:吴立艳,女,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任世江
其他文献
关键词:历史解释,抗战照片,何应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51-07   每遇八九月份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这张与之相关的照片总会刷爆朋友圈(图1)。不少历史教材、专著也采用了这一图片及说明,如2009年版上海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①、陈冠任著《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2部)》②等。揆诸史实,递交投降书的真
关键词 历史课标,高考历史,历史试卷,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21-0066-04   高中新课标的发布和“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是近期高中教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教育界套用信息领域的提法,将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的“双基”时代标注为课标1.0版本;2.0时代的课标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导向;以
关键词 初中课标,点—线结合,通史体例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31-0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课标”)颁布至今已有7年。我没有看到赞扬的文章,倒是听到不少批评意见,最刺耳的评价是三个字:“大倒退”。为什么这样说呢?批评者主要针对课程内容,认为恢复通史体例,是回到2000年新课程改革之前的状
关键词:历史与现实,王安石变法,阅读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52-06   因承担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高三阶段公开教学任务,笔者进行了广泛的阅读。阅读中注意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
主题:研究高考 促进教學   主题阐释:高考统一是大势所趋。高校教师以学术认知主持高考命题,对教学的导向十分明显。本刊“高考研究”栏已经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学术研究与高考命题的关系,主张高中文科班教学必须加强深度与广度,最大限度地接近高考的考查水平。为解决“高考这样考、我们怎样教”,本次论坛设置三个主讲题目:   1.学术研究与高中文科班教学。   2.高考前五个月教学如何强化针对性。   3.高
“抗日战争”一课的内容对于高中的学生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历史,基本上根据教材就能够完成知识梳理,对于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和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的认识也比较到位。研读教育部正在修订的新版的高中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中,把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其中包括“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①这一节课的内容恰好为达成这样的史学素养
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却是被淡化和边缘化的篇章。华师大版上海高中历史教材聚焦一战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旨在呈现民族解放运动共通性的同时,探讨其多样性。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暴力斗争又被视为最“革命”、最有效的抗争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甘地开创的以非暴力反抗方式实现民族解放的道路,无论与同时代的亚非拉国家还是与印度历史上的民族解放斗争做比较,都显示出其独特性。
?眼关键词?演有效设问,深刻思维,发散思维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1-0056-05  从某种意义上说,试题的设问是一道题目的灵魂,它决定着思维能力考查的方向、性质和水平,也是我们衡量题目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效的设问应具有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但在近年的高考中,却频现思维层次低下,甚至毫无思维含量的题目
审判查理一世意味着英国君权观念发生了变化,标志着英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历史上弑君事件虽多,但英国正式通过法律审判形式处死国王的事件却是首次。处死国王,但依然保留君主制,是英国变革的一个重要特点。立宪君主制使英国能够充分利用原有的政治和法律资源,并在无意中给英国提供了一种新的权力制衡方式,遏制了政治精英的野心,保证了英国式变革的成功。  从15世纪以来的历史看,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普遍趋势是从
有调查显示:如今人类每天都会产生2.5 quintillion bytes的数据(quintillion為10的18次方);手机每分钟都会发出1600万条短信;到2020年,全球移动设备数量预计将达到100亿台……  大数据:大机遇 大挑战  在美光科技亚太区解决方案架构总监See Ghee Tan(陈诗义)看来,这些大数据是全球的财富,可以在医疗、交通、制造等多个行业中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问题。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