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应留有一些空白。所谓空白,就是老师不要把话完全讲尽、讲死,不把所有时间全部占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活动、休息时间。教师要注意空白必须有目的、有内容、有重点,并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有意空白结构” 创新 应用
在中国绘画中,有一种“以白当黑”的画法,尽管画面上某些部分什么东西也不画,仍然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联想,把它们想象成天空、白云、大海、山石、墙面或某些具体的物体。这样的画往往比满纸布满线条、墨点的画更有内容、更有灵气,也更耐人寻味。像宋代的马远、夏珪,清代的石涛、八大,现代的齐白石等都是善于利用空白的高手。
如果借鉴这一手法,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意设计一些空白,则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结构中的空白种类
1.不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完,而是要留下一片内容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觅取知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人类知识是无限的,即使是某一小范围的知识,也不能指望在课堂上都讲完。教师讲解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处处求全,还要尽量为学生多打开几个知识的窗口,使学生感到。教师讲述的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小部分,窗外天地广阔,还有不少知识的空白须我们去学习、去掌握。例如,我在讲授《设计概论》中“设计的历史”这一部分内容时,只是为学生理清纲目,作一些重点的讲述,留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学。并结合考古发现、收藏鉴赏、古典和现代建筑等进行扩展性的讲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目,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以填补不断发现的知识空白。又如,对“走向未来的设计”中的内容,必须使学生明白,无论是对未来社会的描述还是对未来设计趋势的构想,都只是一种推测和想象,其内容不可能终极。
2.不把自己所讲的观点作为唯一正确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留下一些结论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艺术不同于数学,怎样的设计算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往往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要将答案讲死,而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对某些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名作的理解欣赏中,对于作品的构思立意、奇思妙想,教师不能只是将自己的看法传达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片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领会。如在店面招牌设计中,我曾要求学生到大街上走一圈,将自己认为设计最有创意、形式最美的招牌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我先不发表意见,让学生讨论,然后对学生的意见作一些适当的点评。这一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课本中有些理解性或探讨性的内容,也可作这样的处理。例如对《设计概论》中设计本质的认识中的一些问题,我就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自己填补这个结论的空白,通过这一过程深刻领会所学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上不要一讲到底,把所有的时间占尽,而应留下一段时间的空白,让学生进行自学、讨论和活动。课堂教学不同于名人演讲,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能充当导演,不能充当主角。例如我在讲授《设计概论》中“设计与人机工程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在讲述了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尺度等理论知识后,举了一些典型的实例后,就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并出示了以下一些思考题:“请举出日常生活中那些设计是符合人体尺度的?那些设计是符合人的感觉特征的?那些设计是符合人体运动与动作系统的?又有那些设计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4.不安排任何教学活动,作短暂的休息,留下一段时间的空白,用来调节大脑的疲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的兴奋状态中,时间长了就会感到疲劳,为此,教育家们设计了课间休息。紧张学习之间的适当休息,一方面可以巩固休息前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休息后的学习效力。有些教师生怕自己的话讲不完,经常拖课,有时甚至将几堂课连上,把应该留有的休息空白全都填上,或者只留下很小的空白,导致学生的大脑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这样不仅影响前一堂课知识的巩固,而且影响下一堂课的继续学习。所以,为了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力,我们必须保证课间的休息时间。
二、设计空白应注意的问题
1.空白不是虚无,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以白当黑”的丰富内容。空白是教师有意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老师不讲,并不是因为老师备课不充分,课堂上无话可讲,而是有意不讲;老师不作结论,并不是因为老师本人没读懂,不会作结论,而是有意不作结论;课堂上将时间留给学生,并不是课堂的时间太多,而是老师有意不将时间占尽。因此,课堂结构中的空白中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充实的内容,或是要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或是要学生积极地思考,或是要学生稍加放松。老师不能以空白为名,不认真钻研教材,有意回避一些问题,更不能不负责任,让学生放任自流。
2.空白不宜滥用,要有重点。如前所述,课堂上的空白,有内容的空白、有结论的空白,但如果整堂课的所有内容都没有相对的完整性,任何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处处都给学生留下一片空白。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能起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作用,只能将学生引向迷茫和虚无。对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空白,不能不分轻重地处处设置,对某些重点难点的内容可以设置一些空白,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对于一些一般性的内容,则大可不必故弄玄虚,只要作一些简单的交待即可。否则有限的课堂时间将不够使用,而且学生的大腦一直处于紧张的兴奋状态,容易引起疲劳,难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空白设计要讲究一定的方法。首先,课堂结构的空白必须分散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要过于集中。启发思维的空白如此,调节疲劳的空白亦如此。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将学生高度兴奋的时间分开,使课堂结构有变化、有节奏,以免引起疲劳。其次,空白的设计要有变化,不宜单一,单一的形式易引起疲劳。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凭借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空白,或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或使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进行丰富的想象,或进行适当的休息,使学生在精心设计的空白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也使学生在空白中使紧张的大脑得到适当的调节。
当然,在课堂教学空白的设计中,还要考虑不同课程的学科特点、学生对某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有意空白结构” 创新 应用
在中国绘画中,有一种“以白当黑”的画法,尽管画面上某些部分什么东西也不画,仍然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联想,把它们想象成天空、白云、大海、山石、墙面或某些具体的物体。这样的画往往比满纸布满线条、墨点的画更有内容、更有灵气,也更耐人寻味。像宋代的马远、夏珪,清代的石涛、八大,现代的齐白石等都是善于利用空白的高手。
如果借鉴这一手法,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意设计一些空白,则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结构中的空白种类
1.不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完,而是要留下一片内容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觅取知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人类知识是无限的,即使是某一小范围的知识,也不能指望在课堂上都讲完。教师讲解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处处求全,还要尽量为学生多打开几个知识的窗口,使学生感到。教师讲述的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小部分,窗外天地广阔,还有不少知识的空白须我们去学习、去掌握。例如,我在讲授《设计概论》中“设计的历史”这一部分内容时,只是为学生理清纲目,作一些重点的讲述,留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学。并结合考古发现、收藏鉴赏、古典和现代建筑等进行扩展性的讲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目,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以填补不断发现的知识空白。又如,对“走向未来的设计”中的内容,必须使学生明白,无论是对未来社会的描述还是对未来设计趋势的构想,都只是一种推测和想象,其内容不可能终极。
2.不把自己所讲的观点作为唯一正确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留下一些结论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艺术不同于数学,怎样的设计算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往往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要将答案讲死,而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对某些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名作的理解欣赏中,对于作品的构思立意、奇思妙想,教师不能只是将自己的看法传达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片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领会。如在店面招牌设计中,我曾要求学生到大街上走一圈,将自己认为设计最有创意、形式最美的招牌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我先不发表意见,让学生讨论,然后对学生的意见作一些适当的点评。这一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课本中有些理解性或探讨性的内容,也可作这样的处理。例如对《设计概论》中设计本质的认识中的一些问题,我就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自己填补这个结论的空白,通过这一过程深刻领会所学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上不要一讲到底,把所有的时间占尽,而应留下一段时间的空白,让学生进行自学、讨论和活动。课堂教学不同于名人演讲,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能充当导演,不能充当主角。例如我在讲授《设计概论》中“设计与人机工程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在讲述了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尺度等理论知识后,举了一些典型的实例后,就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并出示了以下一些思考题:“请举出日常生活中那些设计是符合人体尺度的?那些设计是符合人的感觉特征的?那些设计是符合人体运动与动作系统的?又有那些设计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4.不安排任何教学活动,作短暂的休息,留下一段时间的空白,用来调节大脑的疲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的兴奋状态中,时间长了就会感到疲劳,为此,教育家们设计了课间休息。紧张学习之间的适当休息,一方面可以巩固休息前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休息后的学习效力。有些教师生怕自己的话讲不完,经常拖课,有时甚至将几堂课连上,把应该留有的休息空白全都填上,或者只留下很小的空白,导致学生的大脑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这样不仅影响前一堂课知识的巩固,而且影响下一堂课的继续学习。所以,为了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力,我们必须保证课间的休息时间。
二、设计空白应注意的问题
1.空白不是虚无,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以白当黑”的丰富内容。空白是教师有意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老师不讲,并不是因为老师备课不充分,课堂上无话可讲,而是有意不讲;老师不作结论,并不是因为老师本人没读懂,不会作结论,而是有意不作结论;课堂上将时间留给学生,并不是课堂的时间太多,而是老师有意不将时间占尽。因此,课堂结构中的空白中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充实的内容,或是要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或是要学生积极地思考,或是要学生稍加放松。老师不能以空白为名,不认真钻研教材,有意回避一些问题,更不能不负责任,让学生放任自流。
2.空白不宜滥用,要有重点。如前所述,课堂上的空白,有内容的空白、有结论的空白,但如果整堂课的所有内容都没有相对的完整性,任何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处处都给学生留下一片空白。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能起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作用,只能将学生引向迷茫和虚无。对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空白,不能不分轻重地处处设置,对某些重点难点的内容可以设置一些空白,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对于一些一般性的内容,则大可不必故弄玄虚,只要作一些简单的交待即可。否则有限的课堂时间将不够使用,而且学生的大腦一直处于紧张的兴奋状态,容易引起疲劳,难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空白设计要讲究一定的方法。首先,课堂结构的空白必须分散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要过于集中。启发思维的空白如此,调节疲劳的空白亦如此。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将学生高度兴奋的时间分开,使课堂结构有变化、有节奏,以免引起疲劳。其次,空白的设计要有变化,不宜单一,单一的形式易引起疲劳。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凭借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空白,或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或使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进行丰富的想象,或进行适当的休息,使学生在精心设计的空白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也使学生在空白中使紧张的大脑得到适当的调节。
当然,在课堂教学空白的设计中,还要考虑不同课程的学科特点、学生对某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