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因此,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有趣的图形"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注重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方法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学生能在丰富的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这只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方面。而通过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学生真正掌握数學知识的具体体现。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因此,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有趣的图形"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注重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一、创设生活情境,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能使学生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思考生活,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面向生活的问题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
  数的计算、统计活动的学习素材,可以选取玩具、文具、食品或动物的图片等;与此同时,天真爱幻想也是学生的天性,美丽的童话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小谜语也是他们乐于接受与愿意思考的内容! 通过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研究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过去有趣的图形的教学时,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等,怎么去分辨它们也就够了,而现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关注学生得到了什么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鼓励交流合作,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使每一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情感经历。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也许有的同学一时想不出,但毕竟他在参与。教师要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提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新鲜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启发学生关注问题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在这节课中,我力求创造出开放型的师生关系,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的生命力得到真实的体现。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如果把圆形的纸四角剪成弧形可能变成一个正方形"。随即又有学生说"在一个长方形里还能剪出一个圆呢,在三角形里也能"。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暴露出不同的思维,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
  这实际上体现了师生间的互相尊重。比如课堂上到精彩处时学生自发地、真诚地为同学鼓掌。教师的身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来帮帮他?""你的想法真棒!"这些话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赞扬都是发自内心的,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在学生精彩的回答之后,教师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一石击起千层浪,应抓住机会,创设情境并再一次让学生合作探究。
  三、尊重个性差异,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没有教师的强加和指令,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通过主体的自主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自主的情感投入,自主的内在动力,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成性的教学能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的,教学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得到了什么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引发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从而导致学生不能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得不到较快的发展。为了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融洽"的问题情境,激起矛盾,促使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源。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理解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还包括主体参与活动经验的"主观性知识",并且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验数学的探索过程及其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1.以道德情感为中轴,唤起自律意识。2.以自我管理为依托,形成自觉行为。3.以体验教育为载体,强化自我教育。  【关键词】他律 自律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学校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果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那么管是为了用不着管。我们在对学生
有一位语文教授是这样给高考语文下定义的:“考生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在头脑中的积淀按考题要求迅速而准确的转化成书面语言。”中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我们该如何学习呢?语文课堂究竟该教一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叶圣陶先生是怎么说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最终目标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的教就是为了能不教,即逐渐培养学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我们知道阅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在新课标理念的审视下,我们应该看到,阅读主体(包括
古人云“学贵有疑”,其说明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发现能帮助人们克服思维定势 ,寻找创新之路。然而在“加强创新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为大家共识的今天,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不乐意问、不善于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导学生质疑问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问。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学生在宽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的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问: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当学生知道是歌颂母亲的歌曲后,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音乐导人迅速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为全文的学习定下基调。质疑课题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引发阅读期待。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动手操作;抓住教学机会,引导学生及时动手操作;适时创设现实情境,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空间;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在动手过程中逬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操作空间 操作目的 操作步骤 操作难度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必须“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专业人士曾经指出:“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吁教师要自主成长,同时更赋予了每个幼儿园管理者一个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美术课不感兴趣,或是不喜欢。根据与学生的交流及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不喜欢上美术课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觉得它只是一个附属的技能学科,学得好与学不好,没有什么区别,因为,美术的成绩与升学无关。所以可学可不学,无关紧要。持有这种认识的,一般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  二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什么都学不会,何况是这么复杂的画图与制作。持有这种认识的,
信念,是一种支撑,也是一种动力。  热爱,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高度。  16年的默默坚守,他以自己的信念和热爱,书写了一个农村青年教师闪光的青春。他,就是江西省修水县溪口镇中学青年教师蔡杰群。  蔡老师,1977年生,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任溪口镇中学教务副主任。在16个春秋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担任班主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他凭着扎根农村的坚定信念,凭着对农村教育的深深热爱,埋头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