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为例,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现代诗教学的几个角度,即品析人物、关注章法、玩味意象、触摸节奏,使现代诗教学有法可循。
[关键词]现代诗教学 在山的那边 章法 意象 节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27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阅读”能力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普遍地忽视着。究其原因,其一,中考及阶段考试基本不考;其二,很多教师都觉得那些诗歌太浅了没什么可挖。于是,在日常教学中,常见现代诗也被草草打发。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对现代诗不感兴趣,更不会赏析诗歌。
其实,现代诗与古典诗歌一样是作者的“心诗”,也需细细品味。怎么教学生品呢?我就以《在山的那边》为例,谈谈自己在现代诗教学方面的尝试。
一、品析现代诗的人物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诗言志,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通过象征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心曲,都应该遵循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寓志于形象之中。这个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意象。我们通过人物言行的分析,可以聆听诗人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心跳。
《在山的那边》共两部分,每部分中都有“我”这个形象。在第一部分中,我是一个对外面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人,这从“常”“痴想”中可以看出来,“终于”这词可看出诗人是向往大海并努力追求理想的人。
在第二部分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诗人“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诗人认为“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海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只要不停地去攀登,总会登上那山顶看到大海的。所以,即使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感到很痛苦,但一想到理想在前方等着他,他仍会继续攀登不止。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为了理想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人。
二、关注现代诗的章法
很多时候,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仅仅会关注这篇课文的内容,即写了什么?却很少关注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因此学生一旦碰到一些初看起来语言浅显,内容丰富的课文,往往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文章的主题理解也是浮于表面,如《在山的那边》。而对“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探讨有助于主题理解,而这些就跟文章的章法有关。
曾祥芹认为:“章法是文章结构的组织法则,专家讲文章形式的全局,包括段法和篇法,旨在揭示文章布局谋篇的规律,在文章写作中,有了正确的思想,丰富的材料,还需要安排一个尽可能可能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使表达的内容鲜明突出。为此,就要考虑标题的锤炼、层次的调整、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等,这些都是章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
如问学生:诗歌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能不能换顺序?第一部分是诗人的童年经历(小时候),第二部分是成长后的经历(今天),作者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更重要的是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小时候的诗人对“山那边就是海”这句话理解不深,以为翻过一座山就可以看到海了。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越来越深了,他确信在山的那边就是海,而这个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山则是重重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终有一天会实现理想获得成功的。第一部分中的“山”“海”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第二部分中的“山”“海”是由第一部分引申出来的象征意义,没有第一部分“山那边就是海”,就没有第二部分“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而且第二部分含义比第一部分更深一层,所以二者是因果关系,更是递进关系,不能换顺序。
那么第一部分能否删除呢?也不能,这首诗也是首哲理诗。现实中有山有海,海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只要你不停攀登,“你终会登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换句话说,现实中有许许多多困难,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去奋斗,解决一个个困难,最终也会取得成功呢!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第二部分得出的道理更通俗易懂,更令人信服,也更能激励人们去奋斗不止。
谋篇布局是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对中学生来讲,学习如何谋篇布局,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而且有助于理解诗歌。
三、玩味现代诗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它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2]《在山的那边》有两个意象“山”、“海”。
诗歌中的“山”是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它封闭,灰暗,压抑,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所以,这种挫折、困难也就喻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的象征。
虽然我们知道,山的那边不一定是海,可能是平原、河流,那么选择什么意象是跟“山”对应,形成一种诗的结构呢?诗人选择“海”。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是一个想象性世界,开阔,明亮、自由。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象力的召唤,它是那种永远呼唤着我们出发的诱人的愿望的象征。
通过意向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诗歌是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的,那么意象就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
四、触摸现代诗的节奏
“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3]我把节奏分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两种。外在节奏就是按词的意义和语法给句子划分节奏,内在节奏就是诗人的感情变化。
王家新十分注重诗歌的内在节奏。第一节表现诗人对山那边充满向往之情,及对“山那边是大海“的疑问和憧憬;第二节诗人艰辛地登上山顶以为能马上看到海的兴奋、欣喜之情,以及理想破灭的沮丧之情;第三节诗人因理想破灭对“海”产生怀疑;第四节诗人坚信“山的那边,是海!”;第五节是诗人一次又一次攀登,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痛苦,但仍坚信“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又一次次鼓起信心攀登;第六节诗人告诉人们:只要坚持攀登,一个全新的世界——海,就会出现。《在山的那边》看似线条单纯,情感却是起起落落,使全诗获得了一种节奏。
内在节奏还影响外在形式。《在山的那边》共两部分,每部分三节,相应的小节对应中有变化。第一节中“哦,山那边是海吗”诗人对此是半信半疑,第四节是童年梦想上升为对人生经验的思考,坚信“山的那边,是海!!”第二节诗人经历了一次失败,第五节诗人是屡败屡战,坚持不懈;第三节因失败而对妈妈的话产生怀疑,第六节是坚信海是可以看到的。
在教学中,关注每一节的情感变化,可以通过停顿、语调、重音等方式领略现代诗的节奏。
在深入解读《在山的那边》后,我发现:现代诗歌,不是一种很浅的文学样式;现代诗教学,不应该边缘化。
[ 参 考 文 献 ]
[1]曾祈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邹红军.承续而不拘泥,出新更见才气——《雨巷》中的意象探微百度
[3]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节奏[M].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关键词]现代诗教学 在山的那边 章法 意象 节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27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阅读”能力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普遍地忽视着。究其原因,其一,中考及阶段考试基本不考;其二,很多教师都觉得那些诗歌太浅了没什么可挖。于是,在日常教学中,常见现代诗也被草草打发。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对现代诗不感兴趣,更不会赏析诗歌。
其实,现代诗与古典诗歌一样是作者的“心诗”,也需细细品味。怎么教学生品呢?我就以《在山的那边》为例,谈谈自己在现代诗教学方面的尝试。
一、品析现代诗的人物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诗言志,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通过象征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心曲,都应该遵循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寓志于形象之中。这个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意象。我们通过人物言行的分析,可以聆听诗人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心跳。
《在山的那边》共两部分,每部分中都有“我”这个形象。在第一部分中,我是一个对外面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人,这从“常”“痴想”中可以看出来,“终于”这词可看出诗人是向往大海并努力追求理想的人。
在第二部分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诗人“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诗人认为“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海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只要不停地去攀登,总会登上那山顶看到大海的。所以,即使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感到很痛苦,但一想到理想在前方等着他,他仍会继续攀登不止。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为了理想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人。
二、关注现代诗的章法
很多时候,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仅仅会关注这篇课文的内容,即写了什么?却很少关注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因此学生一旦碰到一些初看起来语言浅显,内容丰富的课文,往往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文章的主题理解也是浮于表面,如《在山的那边》。而对“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探讨有助于主题理解,而这些就跟文章的章法有关。
曾祥芹认为:“章法是文章结构的组织法则,专家讲文章形式的全局,包括段法和篇法,旨在揭示文章布局谋篇的规律,在文章写作中,有了正确的思想,丰富的材料,还需要安排一个尽可能可能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使表达的内容鲜明突出。为此,就要考虑标题的锤炼、层次的调整、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等,这些都是章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
如问学生:诗歌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能不能换顺序?第一部分是诗人的童年经历(小时候),第二部分是成长后的经历(今天),作者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更重要的是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小时候的诗人对“山那边就是海”这句话理解不深,以为翻过一座山就可以看到海了。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越来越深了,他确信在山的那边就是海,而这个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山则是重重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终有一天会实现理想获得成功的。第一部分中的“山”“海”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第二部分中的“山”“海”是由第一部分引申出来的象征意义,没有第一部分“山那边就是海”,就没有第二部分“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而且第二部分含义比第一部分更深一层,所以二者是因果关系,更是递进关系,不能换顺序。
那么第一部分能否删除呢?也不能,这首诗也是首哲理诗。现实中有山有海,海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只要你不停攀登,“你终会登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换句话说,现实中有许许多多困难,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去奋斗,解决一个个困难,最终也会取得成功呢!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第二部分得出的道理更通俗易懂,更令人信服,也更能激励人们去奋斗不止。
谋篇布局是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对中学生来讲,学习如何谋篇布局,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而且有助于理解诗歌。
三、玩味现代诗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它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2]《在山的那边》有两个意象“山”、“海”。
诗歌中的“山”是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它封闭,灰暗,压抑,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所以,这种挫折、困难也就喻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的象征。
虽然我们知道,山的那边不一定是海,可能是平原、河流,那么选择什么意象是跟“山”对应,形成一种诗的结构呢?诗人选择“海”。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是一个想象性世界,开阔,明亮、自由。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象力的召唤,它是那种永远呼唤着我们出发的诱人的愿望的象征。
通过意向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诗歌是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的,那么意象就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
四、触摸现代诗的节奏
“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3]我把节奏分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两种。外在节奏就是按词的意义和语法给句子划分节奏,内在节奏就是诗人的感情变化。
王家新十分注重诗歌的内在节奏。第一节表现诗人对山那边充满向往之情,及对“山那边是大海“的疑问和憧憬;第二节诗人艰辛地登上山顶以为能马上看到海的兴奋、欣喜之情,以及理想破灭的沮丧之情;第三节诗人因理想破灭对“海”产生怀疑;第四节诗人坚信“山的那边,是海!”;第五节是诗人一次又一次攀登,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痛苦,但仍坚信“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又一次次鼓起信心攀登;第六节诗人告诉人们:只要坚持攀登,一个全新的世界——海,就会出现。《在山的那边》看似线条单纯,情感却是起起落落,使全诗获得了一种节奏。
内在节奏还影响外在形式。《在山的那边》共两部分,每部分三节,相应的小节对应中有变化。第一节中“哦,山那边是海吗”诗人对此是半信半疑,第四节是童年梦想上升为对人生经验的思考,坚信“山的那边,是海!!”第二节诗人经历了一次失败,第五节诗人是屡败屡战,坚持不懈;第三节因失败而对妈妈的话产生怀疑,第六节是坚信海是可以看到的。
在教学中,关注每一节的情感变化,可以通过停顿、语调、重音等方式领略现代诗的节奏。
在深入解读《在山的那边》后,我发现:现代诗歌,不是一种很浅的文学样式;现代诗教学,不应该边缘化。
[ 参 考 文 献 ]
[1]曾祈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邹红军.承续而不拘泥,出新更见才气——《雨巷》中的意象探微百度
[3]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节奏[M].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