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作文训练“八法”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运用文字符号、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语文水平,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于这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一、二年级重点指导学生看图写话,这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三、四年级侧重于“段”的训练,重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求学生逐步做到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五、六年级则集中训练学生谋篇布局、选材立意的技法技巧,是学生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提高作文水平的阶段。
  由此可见,中年级作文训练肩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继续巩固和培养学生的词句知识和连贯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求做好作文的过渡性训练工作。如果教师掌握好了这个关键性阶段,驾驭好了中年级由此及彼的训练,对于形成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都会有很大帮助。
  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和中年级作文训练的要点,我认为按以下八种方法进行训练,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一、绘画构段法
  小学生喜欢画画,一提起画画,他们个个心情舒畅、兴趣盎然。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融入绘画之中,能够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所谓绘画构段法,是指教师根据作文的题目,先指导学生画一幅画,画出自己曾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做过的事情,然后让学生用几句话把所画的内容写下来。春天到了,教师常常要指导学生描写一处景物。这时,教师会指导学生边观察风景,边把自己喜欢的景物画下来,随后让学生把所画的画用几句话写下来,这种练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词语提示法
  中年级学生虽然认了不少字,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但要他们自己把“储存罐”里的词语倒出来,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针对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和表达运用的中断性之间的矛盾,采用“词语提示法”进行训练,能够克服语言发展中难以表达的弱点。
  所谓词语提示法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明白要写的内容,然后向学生提供一些写话时用的词语,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写一段话。如炎热的夏天,人们热得受不了,教师指导学生以“今天真热”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师向学生提供“太阳”“火辣辣”“天空”“云”“人们”“柳树”“大黄狗”“知了”等词语,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词语写一段话。经过提示,一名学生写道:今天晌午,天空没有一丝云,太阳像个大火球,晒得大地火辣辣的。风婆婆好像跟我们捉迷藏似的,不知躲到哪儿去了。人们热得受不了,躲在屋里不敢出门。奶奶使劲地摇着鸡毛扇,嘴里直埋怨:“这鬼天气,我活到这把年纪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路旁的柳树没精打采地低着头,叶子打着卷儿,焦急地等待着黄昏时刻的到来。知了不停地叫,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什么时候装空调?什么时候装空调?”
  在这段话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词语,联系到夏天的情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一个炎热的夏季晌午的情境描绘得生动逼真,达到了预期的训练目的。
  三、活动激趣法
  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活动激趣法是教师利用学生在学校或家里参加的一些活动,如手工课的制作、体育课上的拔河比赛等,指导学生写一段话。作文前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亲身体验,解决写作之“米”。活动后,教师指导学生说出活動的步骤、过程及重点,并根据内容指导学生用好动词。这样学生玩得愉快、学得轻松,可谓一箭双雕。
  四、想象作文法
  想象作文是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写出自己想写的事物的一种构段方法。比如面对“○”,我们会想到太阳、十五的月亮、地球,会想到足球、皮球、篮球,还会想到茶杯、手表、零和句号。因此,作文训练时,教师给出“○”等图形,让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或接触过的事物,选择一个或几个图形组合起来,并通过想象编一个故事,最后用一段话把故事写下来。这种游戏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写作范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是一种练笔的好方法。
  五、问题串联法
  所谓问题串联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书面语言发展的特点,将练笔内容设计成若干问题,多个问题串联起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在寻找答案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进行写的练习。这种练笔方法多用于三年级写段的起始阶段。如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万物复苏,处处充满生机。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写春天的景象时,可设计如下问题:(1)春天来了,阳光与冬季比有何变化?天气怎样?(2)立足远望,大地是什么颜色(主要颜色)?呈现出一派什么景象?给人一种什么感觉?(3)远处的桃树、柳树各有什么变化?它们枝叶间各有什么动物(昆虫或鸟类)?这些动物分别在做什么?你能想象出它们的心情吗?(4)田间人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5)你觉得春天怎么样?这样学生带着上述五个问题,按教师安排的顺序,边观察边记下观察的结果。在完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写段训练。这种构段方法多用于指导学生练习写景状物之类的文章。
  六、动作表演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很多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要么觉得无话可说、写不具体,要么就像记流水账、不分主次。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这种普遍现象,采用动作表演构段法,能够使学生学会“怎样写好活动过程,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行为”,实现作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把内容写具体。
  所谓动作表演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生活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或常见人物的动作(如表演一名学生迟到后匆匆进教室的动作,表演某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的一系列动作,等等),让学生观看后进行描写的一种构段方法。这种方法还适用于一个学生表演,其余学生看后写作,或者学生自己表演后练习作文,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举一”实现学生作文中的“反三”,引导学生把事物写具体。
  七、情节补充法
  所谓情节补充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拟定出供学生练笔的情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节,进行补充练习的一种练笔方法。如教师提供情节“小明是个诚实的孩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举出一个例子说明小明是个诚实的孩子,然后让学生以“小明是个诚实的孩子”为开头写一段话。这种练笔内容丰富,目的是训练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让学生逐步学会“总分”或“总分总”的构段方法。
  八、课文仿写法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读来朗朗上口,细细揣摩则回味无穷。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咀嚼文中的优美处,读出情来,品出味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表达运用,实现阅读教学的过程优化。如教学《翠鸟》时,学生通过对第1自然段的赏析,明白了文中介绍翠鸟的样子是按照“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顺序写的,并通过对羽毛的具体描写,写出了翠鸟美丽可爱的样子,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写动物外形要“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这样学生学有指导、练有方法,达到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
  总之,运用上述八法指导学生习作,能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作文的积极性,同时这种练笔内容丰富、方法灵活,使学生得到了扎实有效的训练,为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上磺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以内容解析为主的阅读教学形态使语文教学深陷“少、慢、费、差”的泥沼中而广遭诟病。2011年版课标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科学。随着统编本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使用,如何通过教材中的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目前,小学语文界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语文教学要指向学习
【设计初想】  口语交际课“讲历史人物故事”安排在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认识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对历史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通过梳理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我们可以发现讲好故事的“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能力发展阶梯。从《王戎不取道旁李》到《纪昌学射》从不同方面培养了学生理清故事顺序、把握主要情节、找到精彩部分的概括能力。这些能力为学生后面阅读课外历史故事、提取故
研究性学习是在新高考背景下,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状况而提出的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新型学习方法,即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根据学习实际选取与生活、学习有关的自然、社会现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可行性方案,进而培养一种自觉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创新意识,为走上社会夯实根基。  找准问题,确定目标与计划  
李怀源带领他的教师团队,用了十几年时间,谱写了语文课程改革三部曲。第一部的标志是2008年完成的《小学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涵盖了各门学科。拿语文学科来说,方案明确该校的语文课程由教科书学习、整本书阅读、语文實践活动三部分构成,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细化了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使教学有了自己学校的执行标准。在语文教学层面,出改进单篇课文教学做起,整合教材内容,将整本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好的故事》选自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描写梦境的散文詩,描绘了“昏沉的夜”里“我”所梦见的一幅交织着“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的生活图画。课文首先写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乡浙江绍兴记忆中“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山阴道上的景物,接着具体描绘梦境中的“好的故事”,最后写“好的故事”的破灭。通过对梦境“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美好理想与黑暗现实的不可调和的
【文本解读】  《我要的是葫芦》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短小,内容浅显,寓意深刻。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好心劝告,他也不以为然,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小故事大道理,它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文章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教学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其中有一个段落写得非常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段优美文字的吗?  生:想。  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向作者请教一番吧!(出示段落和自读提示)  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2)秋天的雨分别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呢?圈画出来。  二、读文悟方法  1.出示
自从统编本教材投入使用以来,新的一轮语文课堂改革拉开了大幕。有些教师又感到为难了,这使用新教材的课该怎么上呢?怎样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呢?其实,不管教科书怎么更换,只要我们遵循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顺应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那么,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和顺应哪些客观规律呢?一、语言核心律  所谓语言核心律,就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核心展开,带着学生愉快地在活动中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特邀顾问、特约编审顾振彪先生在《关于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目标的对话》中谈到,新课程标准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我国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出现“语言表达混乱,表述不具体,中心不突出”等现象。实践证明,这种现象其实是很多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遇到的“常态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很重要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借鉴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