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许多新理念、新手段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似乎已经普及:调查、访问、讨论;音乐、电影、图片;模拟、扮演、游戏……多种方式,多种活动,如果盲目地一拥而上,却只会让我们的品德课堂呈现出纷乱之感。笔者常常思考,在常态课教学中,我们能否找寻到质朴而生动、精巧而实用的路径?
一、手段:是“多此一举”还是“不可或缺”
我们应该承认,恰当的多媒体手段能让我们的教学变得丰富而有效。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的多媒体运用更多只是简单的“展示”,唯添热闹而已。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纷乱而刺激眼球的影像前,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了感染吗?是不是所有距离孩子生活较远的教学内容,都得使用图片和影像?在这一点上,周建忠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周老师在上《高峡出平湖》(浙教版五下)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感知三峡工程的宏伟,安排了几个“猜一猜”活动:(1)三峡大坝坝长2309米,这一长度相当于在我们学校的操场跑几圈?(2)三峡大坝的高度为185米,这个高度和枫华府第(22层)差不多吗?(3)三峡大坝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总库容量393亿立方米。三峡水库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西湖?(4)三峡工程的五级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建造这座船闸曾开挖大量的土石,削平了18个山头,把这些土石砌成1米高的城墙,能有中国的长城那么长,对吗?这四个看似普通的“猜一猜”,无不让学生感受到三峡工程的宏伟。如在交流第三个问题时,学生猜测:“大概60多个。”“估计五六个。”“20多个吧。”……随后,周老师揭晓了正确答案:“三峡水库的面积相当于178个西湖。”顿时,学生发出了“啊”的惊叹。“西湖的水还挺浅的,”周老师继续说,“平均才两三米。而三峡大坝最高水位是175米。那么它能容下来的水相当于西湖水的多少倍?”当学生知道这个数字大约为“6600倍”时,更加惊讶了。
三峡工程离学生生活较远,即使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能让其有所了解,最终也只能停留在表面。在此,周老师既没用图片,也没用视频,而是用了如此简单的“猜一猜”。这四个题目,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老师的“良苦用心”。周老师把三峡工程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三峡的宏伟,更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印迹。
二、标准:是“拔苗助长”还是“顺应天性”
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行为,我们的要求是否过于整齐和一致?我们的教育是否过于急功近利?我们对学生所做的种种,有时是否也与那个可笑的宋国农夫一样,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节奏,我们要做的,更多是尊重孩子的特点,顺应孩子的天性。
金华市东苑小学的滕闽军老师在上《快乐的小问号》(浙教版三上)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学生在讲述“星星是什么”时,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自己课外收集的材料,奶声奶气地,用了一分多钟的时间。底下听课的老师有些着急了,开始窃窃私语——大家非常惊讶,觉得这简直不是三年级孩子所应有的朗读水平。孩子终于读完了,滕老师依然笑眯眯地看着他,说:“他好不容易把答案说出来了,如果下次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就更棒了。同时滕老师还要表扬我们班的孩子们,虽然他慢慢地说,缓缓地说,但是我们一点都不着急,用耳在倾听,倾听他的答案,倾听他的心声。孩子们,把掌声送给自己。”课堂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平时一直强调要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可当课堂上出现上述情况时,我们会是怎样的反应?是耐心倾听,还是赶紧把话茬接过来?滕老师选择了耐心倾听,而且一边听一边微笑着点头。这不仅给了回答问题的孩子继续讲下去并讲好的力量,也给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的提示。这样的一个课堂生成,不仅给我们的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课,也为我们听课老师就尊重学生天性、如何评价学生上了深刻的一课。
三、预设:是为“兵来将挡”还是为“和谐生成”
笔者在设计《天有不测风云》(苏教·中图版六下)一课时,也曾思考“学生会对哪些自然灾害感兴趣”。为此,我购买、下载了大量有关各地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然后一段段地采编。我精心策划着:当学生讲到地震时,我有地震的视频;当学生提到海啸时,我就马上出示海啸的图片……当我带着这一盘自认为美妙的“大餐”(仅PPT就做了50多页),自信地进入课堂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败了。整堂课成了“教师个人风采展示”,所谓的课堂生成也只不过是我“精心”准备的影像资料展示。我以为我什么都预设了,却没想到:预设越多,却越不知道学生真正想了解的是什么。课堂上,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俨然一位作战水平高超的将士,却使整堂课显得主观、生硬,缺失了一份和谐,缺少了师生间的融洽生成。
而滕闽军老师《快乐的小问号》一课的教学则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在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是“男人为什么不能生宝宝”。关于生育的话题,学生是搞不明白的,自然也讲不清。当滕老师问是否有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时,不少孩子举起了小手。于是滕老师开始播放她在课前精心制作的关于胎儿发育的科普小短片。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观看着。我想,这应该是他们生平第一次接受如此准确又有趣的关于“生宝宝”的知识,这一粒科学的种子被滕老师巧妙地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事后我们才知道,“生育”这个话题并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滕老师在课前了解到的学生的兴趣点。教师的预设内容来自于学生,学生的学情成为了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凭借。
朱乐平老师曾说:“进入课堂,我们要反复叩问自己——你对你的教育对象了解多少?”只有深入地了解学情,才能让我们的预设真正达到直抵学生心灵的作用,实现课堂的“和谐生成”。
四、对话:是“泛泛而谈”还是“拨引有度”
教学是一种对话和互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人对人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的相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泛泛而谈的教学情景,尤其当学生交流课前调查情况时,老师往往只是简单地重复或总结学生的发言,似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的确说得热闹,说得尽兴,但是缺少启发和提升。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周爱芬老师执教《科技造福人类》(浙教版六下)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让我们感受到对话的无限潜力:
在讲到太阳能技术时,周老师安排学生算一算:如果家里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可以节电5度,一度电5毛钱,那么一年可以省多少钱?100户人家呢?一万户呢?随着数字的不断增大,学生感受到使用太阳能的确很经济,给每家每户省下了不少电、不少钱。随后周老师又问:“使用太阳能仅仅只是省电、省钱吗?”学生一下子说开了:减少环境破坏,实现清洁能源的使用……学生在课前有相应的资料调查,所以个个都说得挺不错的。至此,我们以为老师只要轻松地进行小结就可实现该环节的教学目标。但周老师并没有就此收场,而是补充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火力发电存在的弊端。在比较中,学生对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话,学生的认识在加深;通过对话,学生的情感在激荡;通过对话,学生的价值观在不断提升。注重对话的有效性,是我们要密切关注的。尤其在我们的常态课中,师生对话常常会变得信口开河。因此,我们要变“泛泛而谈”为“拨引有度”:对话不宜过多,对话应有深度和高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情感认知层面,而要实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追求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的浸润下,我们只有用对手段、把握目标、有效预设、深度对话,才能找到一条通往理想常态课的小径。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红霞
一、手段:是“多此一举”还是“不可或缺”
我们应该承认,恰当的多媒体手段能让我们的教学变得丰富而有效。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的多媒体运用更多只是简单的“展示”,唯添热闹而已。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纷乱而刺激眼球的影像前,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了感染吗?是不是所有距离孩子生活较远的教学内容,都得使用图片和影像?在这一点上,周建忠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周老师在上《高峡出平湖》(浙教版五下)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感知三峡工程的宏伟,安排了几个“猜一猜”活动:(1)三峡大坝坝长2309米,这一长度相当于在我们学校的操场跑几圈?(2)三峡大坝的高度为185米,这个高度和枫华府第(22层)差不多吗?(3)三峡大坝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总库容量393亿立方米。三峡水库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西湖?(4)三峡工程的五级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建造这座船闸曾开挖大量的土石,削平了18个山头,把这些土石砌成1米高的城墙,能有中国的长城那么长,对吗?这四个看似普通的“猜一猜”,无不让学生感受到三峡工程的宏伟。如在交流第三个问题时,学生猜测:“大概60多个。”“估计五六个。”“20多个吧。”……随后,周老师揭晓了正确答案:“三峡水库的面积相当于178个西湖。”顿时,学生发出了“啊”的惊叹。“西湖的水还挺浅的,”周老师继续说,“平均才两三米。而三峡大坝最高水位是175米。那么它能容下来的水相当于西湖水的多少倍?”当学生知道这个数字大约为“6600倍”时,更加惊讶了。
三峡工程离学生生活较远,即使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能让其有所了解,最终也只能停留在表面。在此,周老师既没用图片,也没用视频,而是用了如此简单的“猜一猜”。这四个题目,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老师的“良苦用心”。周老师把三峡工程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三峡的宏伟,更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印迹。
二、标准:是“拔苗助长”还是“顺应天性”
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行为,我们的要求是否过于整齐和一致?我们的教育是否过于急功近利?我们对学生所做的种种,有时是否也与那个可笑的宋国农夫一样,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节奏,我们要做的,更多是尊重孩子的特点,顺应孩子的天性。
金华市东苑小学的滕闽军老师在上《快乐的小问号》(浙教版三上)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学生在讲述“星星是什么”时,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自己课外收集的材料,奶声奶气地,用了一分多钟的时间。底下听课的老师有些着急了,开始窃窃私语——大家非常惊讶,觉得这简直不是三年级孩子所应有的朗读水平。孩子终于读完了,滕老师依然笑眯眯地看着他,说:“他好不容易把答案说出来了,如果下次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就更棒了。同时滕老师还要表扬我们班的孩子们,虽然他慢慢地说,缓缓地说,但是我们一点都不着急,用耳在倾听,倾听他的答案,倾听他的心声。孩子们,把掌声送给自己。”课堂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平时一直强调要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可当课堂上出现上述情况时,我们会是怎样的反应?是耐心倾听,还是赶紧把话茬接过来?滕老师选择了耐心倾听,而且一边听一边微笑着点头。这不仅给了回答问题的孩子继续讲下去并讲好的力量,也给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的提示。这样的一个课堂生成,不仅给我们的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课,也为我们听课老师就尊重学生天性、如何评价学生上了深刻的一课。
三、预设:是为“兵来将挡”还是为“和谐生成”
笔者在设计《天有不测风云》(苏教·中图版六下)一课时,也曾思考“学生会对哪些自然灾害感兴趣”。为此,我购买、下载了大量有关各地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然后一段段地采编。我精心策划着:当学生讲到地震时,我有地震的视频;当学生提到海啸时,我就马上出示海啸的图片……当我带着这一盘自认为美妙的“大餐”(仅PPT就做了50多页),自信地进入课堂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败了。整堂课成了“教师个人风采展示”,所谓的课堂生成也只不过是我“精心”准备的影像资料展示。我以为我什么都预设了,却没想到:预设越多,却越不知道学生真正想了解的是什么。课堂上,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俨然一位作战水平高超的将士,却使整堂课显得主观、生硬,缺失了一份和谐,缺少了师生间的融洽生成。
而滕闽军老师《快乐的小问号》一课的教学则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在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是“男人为什么不能生宝宝”。关于生育的话题,学生是搞不明白的,自然也讲不清。当滕老师问是否有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时,不少孩子举起了小手。于是滕老师开始播放她在课前精心制作的关于胎儿发育的科普小短片。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观看着。我想,这应该是他们生平第一次接受如此准确又有趣的关于“生宝宝”的知识,这一粒科学的种子被滕老师巧妙地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事后我们才知道,“生育”这个话题并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滕老师在课前了解到的学生的兴趣点。教师的预设内容来自于学生,学生的学情成为了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凭借。
朱乐平老师曾说:“进入课堂,我们要反复叩问自己——你对你的教育对象了解多少?”只有深入地了解学情,才能让我们的预设真正达到直抵学生心灵的作用,实现课堂的“和谐生成”。
四、对话:是“泛泛而谈”还是“拨引有度”
教学是一种对话和互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人对人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的相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泛泛而谈的教学情景,尤其当学生交流课前调查情况时,老师往往只是简单地重复或总结学生的发言,似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的确说得热闹,说得尽兴,但是缺少启发和提升。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周爱芬老师执教《科技造福人类》(浙教版六下)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让我们感受到对话的无限潜力:
在讲到太阳能技术时,周老师安排学生算一算:如果家里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可以节电5度,一度电5毛钱,那么一年可以省多少钱?100户人家呢?一万户呢?随着数字的不断增大,学生感受到使用太阳能的确很经济,给每家每户省下了不少电、不少钱。随后周老师又问:“使用太阳能仅仅只是省电、省钱吗?”学生一下子说开了:减少环境破坏,实现清洁能源的使用……学生在课前有相应的资料调查,所以个个都说得挺不错的。至此,我们以为老师只要轻松地进行小结就可实现该环节的教学目标。但周老师并没有就此收场,而是补充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火力发电存在的弊端。在比较中,学生对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话,学生的认识在加深;通过对话,学生的情感在激荡;通过对话,学生的价值观在不断提升。注重对话的有效性,是我们要密切关注的。尤其在我们的常态课中,师生对话常常会变得信口开河。因此,我们要变“泛泛而谈”为“拨引有度”:对话不宜过多,对话应有深度和高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情感认知层面,而要实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追求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的浸润下,我们只有用对手段、把握目标、有效预设、深度对话,才能找到一条通往理想常态课的小径。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