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例设计思路
《加热和冷却》是苏教版六年制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中的第三课。本课包括两个活动过程:活动一:关于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活动二: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加热和冷却是学生常见、熟悉的现象,具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很强的研究兴趣。
由各式各样的蜡烛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再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蜡烛,学生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注意力也完全聚焦于蜡受热和冷却时的变化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物体形态变化的认识。接着從最直观明显的液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现象入手,揭示热胀冷缩的规律,这里小玻璃瓶和小吸管的巧妙搭配,使学生在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产生的影响有全面的认识。在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为学生提供结构性的探究材料,抓住怎样看见铜球在加热的和冷却时产生了热胀冷缩,给学生带来了思维的挑战,抓住把铜球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这个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可以借助物体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变化,为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同时本课教学我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预测、交流讨论、小组合作设计实验、然后自选研究空气在加热和冷却时变化的实验器材、“逼”学生脱离依赖心理,自己进行实验设计进行教学。最后我注重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现象和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4.能够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能正确的运用各种实验中的实验器材,并且能够自主的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三、教学设计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形态变化
1.(出示各种各样的蜡烛)问:这些都是什么??
2.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蜡烛? 怎么做呢?谁能猜一猜?
3.到底怎么做呢?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一看。(观察蜡块)
4.学生实验
5.提问:谁注意到蜡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多角度描述)
6.总结:蜡加热时从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冷却后又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我们称之为形态的变化。由此可见,加热和冷却会对蜡的形态产生影响。
追问: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产生和蜡相似的变化?(巧克力、荤油、巧克力、棒棒冰……)
补充:当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它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室温时又会变回到气体状态。
7.这些事例和实验说明: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形态会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加热和冷却还可能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第一个动手探究活动,教材只是要求学生观察蜡烛受热和冷却后发生什么变化,比较单调,修改为自制蜡烛,思考制作蜡画的过程中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这个设计既让学生们对蜡烛受热、冷却有了亲身的感受,而且还暗示孩子们: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就隐藏在很多的科学知识,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你就能够发现!】
(二)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介绍:这只小瓶里装的是染成红色的水。
观察:如果把装有红墨水的小瓶放入热水中,液面有什么变化?
问:看到什么?往上升说明什么?
再把装有红墨水的小瓶放入冷水中。问:怎么又少了?
2.谁完整地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小组讨论,让几个学生概述)
总结:看来,加热和冷却对水的体积还会产生影响。红墨水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做红墨水的热胀冷缩。
3.看来,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液体会不会热胀冷缩呢?
学生实验:分组利用白醋、酱油、酒精受热冷却时,观察液面的变化。
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看来这些液体在受热时,体积都会膨胀;冷却时,体积都会缩小。
【设计意图:利用小玻璃瓶和细吸管的有效组合,学生能够很清晰地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利用小组做不同液体的实验,时间利用合理,最后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认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我们常见的固体呢,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老师有一只铜球。想一想:把这只铜球加热,铜球的体积会怎样?
学生猜测
2.你看到了吗?看不出铜球受热膨胀怎么办?
3.(加个铁圈)为什么用铁圈来判断?
4.放入冷水,试试能不能又能通过?
5.说明什么?谁能完整地解释一下铜球加热冷却后发生的现象。
总结:看来,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像铜球我们就要借助一个物体来判断。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比较经典,但是很危险,作为演示实验既能有效地进行提问,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又能控制实验的时间,在加热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交流,直观而形象,先出示铁球,再呈现铁圈,为学生的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借助材料的实验做思维铺垫。】
(四)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我们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会不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不会缩小呢?
2.能看到空气热胀冷缩了吗?怎样使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呢?
这个实验难在哪里?(空气在哪里?怎样使它跑不掉?)
老师准备了几组材料。(介绍3组材料)
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小组讨论选择材料:(重点讨论:怎样使空气跑不掉?怎样判断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讨论实验设计。
5.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总结:看来空气的确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设计意图:菜单式的选择材料,既给了学生自主权,又使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更有说明力。】
(五)总结提升
1.通过今天我们的动手、动脑,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板书: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真的是这样吗?水在冬天的时候变成了冰,冰的体积变大了?
介绍:其实水在4摄氏度以下体积是热缩冷胀的。完善科学概念:所以是绝大多数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呢?选择一幅图来说一说。
4.只要你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你也会有更多的发现,说不定你的发现会为人们所用。
【设计意图:科学概念是个不断建立、不断完善的过程,利用水的特例来完善概念,并且回归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四、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能较好地进行探究。这些活动按照逐级递进、由表及里的顺序展开,在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得到锻炼之余,思维得到了发展和训练。通过对这节课的设计、准备、执教,我以下几点认识:
1.合理的选择教材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科学课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1】这个建议语言简炼,寓义深刻。但在教学实践中想真正做到创新的使用教材不是一件易事。教材的实验设计是理想化的,不一定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要用教材教,遵循教材的教学设计理念,但是不能够教教材,教材中不合理的实验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大胆修改与创新。根据实际,对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对活动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教材的活动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我们要根据《课标》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生动有趣、安全、高效,操作性强,有一定创造性。在《在加热和冷却》一课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与修改,教材中观察蜡烛的变化,我改成了自制一个蜡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使实验效果更加的直观和明显。教材中对于物体热胀冷缩的研究顺序是:固体——液体——气体,我就教材进行了分析,先从现象明显的液体入手,再研究借助物体来判断热胀冷缩的固体,最后是完全借助材料研究的气体。而且对于液体的研究,我不光利用了水一种液体,因为一种液体没有说服力,我用了每两个组用的液体都不一样,最后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也让学生全面的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合理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兰本达教授对科学教学中“材料”作了界定:“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做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科学课堂中位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在这个基础上收集与整理事实,从而形成概念、探索规律,再通过有序地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完善概念,总结规律。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是简洁明了的。可以用4个材料说明问题的就不用5个,能用簡单材料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材料。”【2】
(1)材料典型实用
我在这一课的材料上的做了适当的选择,蜡烛变化的实验,我就用了橡皮泥里模具,模具薄,蜡油容易凝固,而且也省时,实验效果好。在液体的实验中,我选择了医院里用装药水的小玻璃瓶和感冒药里小吸管,这个瓶体积小,又是透明的,现象十分明显。在空气的实验中我用了平底烧瓶和气球、针筒,小玻璃瓶和细吸管可以重复使用。
(2)材料巧妙搭配
单一的材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不利于学生归纳和概括概念,多样的材料会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也会使学生盲目的使用材料,让学生无从下手。所以,材料要进行巧妙地搭配,变成有结构的材料。蜡块和模具的搭配,能让学生体会自制蜡烛的过程,小玻璃瓶和细吸管的搭配既能研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又是提供给学生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材料,小平底烧瓶和气球的搭配,针筒和蜡烛油的搭配也是给学生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性质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巧妙搭配,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也使实验的步骤简易化,更避免了材料之间的不利因素,利用了材料之间的有利因素,并把有利的因素进行了重新组合,达到了1 1﹥2的效果。
(3)材料合理呈现
材料本身代表着老师的指导思维,材料的呈现顺序隐喻着思维的层次性,在准备了典型的材料,并通过进行搭配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我们怎样呈现材料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层次感,使材料能够驾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自主的建构概念。
在演示固体体胀器的时候,第一次试教时,我出示了铁球与铁圈,做完了演示实验,在让学生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时,学生有点难困难,不知道要借助物体,也不知道怎样让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的见。第二次执教时,我先呈现一个铁球在酒精灯上加热,问学生铁球的热胀冷缩能看得见吗?明显变化很小,看不见。那怎样使看不见的热胀冷缩能够看得见呢?这里让学生有一个思维的挑战,学生经过讨论后知道,要加一个铁圈,明白了使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需要借助其它材料来研究,为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做了思维铺垫。在材料的呈现上,我也是做到了整堂课的常用材料在一开始呈现,每个实验的典型材料做到分批出生,进行合理的隐藏。避免课堂上“热闹”无序的现象,有序呈现材料,让学生自主建构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最后出示特殊例子,水在冬天会结冰,冰的体积比水大,让学生知道绝大多数的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不是全部,有进一步的完善了科学概念。
3.合理将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有效利用
这节课我注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围绕重点展开探究活动。本课的重点是加热和冷却能对物体的形态和体积有影响,一开始我就用了学生了解的蜡烛,学生知道蜡烛点燃之后会变形,但是没有真正感受蜡烛加油之后完全变成了蜡烛油,冷却之后又能做成蜡烛。在学生对蜡烛在平时生活中点燃后的变化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制蜡烛,真真切切地体会蜡在加热后变成液体,在冷却后又变成固体。本课还有一个重点是“认识固体、液体、气体都能热胀冷缩”。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未必会留意到,也就是说学生对它的认识其实是陌生的。所以,我安排了几个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师先演示水的热胀冷缩,学生做其它液体的热胀冷缩,在全面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的的基础上,再借助物体演示固体的热胀冷缩,最后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材料,进行自主设计,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4.合理的利用材料,促进学生的思维跨越
在学习本课前,他们对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不是很了解。因此,在进行液体实验后就要引导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然后围绕固体、气体进行探究活动。在固体在受热后体积变大看不见?让学生思考怎样让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在思考时,学生意识到要借助一个物体,加一个铁圈,在这个基础上,问学生,空气的热胀冷缩我们看不见,怎样去研究呢?学生立马反应可以借助一些物体来研究,这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个认识上的跨越。
“好的材料可以促进一节好课,好的材料对教材是一种补充”,合理选择教材,合理选择材料,进行教材和材料的重组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选择教材和材料能提升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加热和冷却》是苏教版六年制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中的第三课。本课包括两个活动过程:活动一:关于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活动二: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加热和冷却是学生常见、熟悉的现象,具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很强的研究兴趣。
由各式各样的蜡烛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再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蜡烛,学生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注意力也完全聚焦于蜡受热和冷却时的变化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物体形态变化的认识。接着從最直观明显的液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现象入手,揭示热胀冷缩的规律,这里小玻璃瓶和小吸管的巧妙搭配,使学生在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产生的影响有全面的认识。在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为学生提供结构性的探究材料,抓住怎样看见铜球在加热的和冷却时产生了热胀冷缩,给学生带来了思维的挑战,抓住把铜球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这个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可以借助物体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变化,为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同时本课教学我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预测、交流讨论、小组合作设计实验、然后自选研究空气在加热和冷却时变化的实验器材、“逼”学生脱离依赖心理,自己进行实验设计进行教学。最后我注重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现象和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4.能够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能正确的运用各种实验中的实验器材,并且能够自主的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三、教学设计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形态变化
1.(出示各种各样的蜡烛)问:这些都是什么??
2.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蜡烛? 怎么做呢?谁能猜一猜?
3.到底怎么做呢?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一看。(观察蜡块)
4.学生实验
5.提问:谁注意到蜡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多角度描述)
6.总结:蜡加热时从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冷却后又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我们称之为形态的变化。由此可见,加热和冷却会对蜡的形态产生影响。
追问: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产生和蜡相似的变化?(巧克力、荤油、巧克力、棒棒冰……)
补充:当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它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室温时又会变回到气体状态。
7.这些事例和实验说明: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形态会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加热和冷却还可能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第一个动手探究活动,教材只是要求学生观察蜡烛受热和冷却后发生什么变化,比较单调,修改为自制蜡烛,思考制作蜡画的过程中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这个设计既让学生们对蜡烛受热、冷却有了亲身的感受,而且还暗示孩子们: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就隐藏在很多的科学知识,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你就能够发现!】
(二)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介绍:这只小瓶里装的是染成红色的水。
观察:如果把装有红墨水的小瓶放入热水中,液面有什么变化?
问:看到什么?往上升说明什么?
再把装有红墨水的小瓶放入冷水中。问:怎么又少了?
2.谁完整地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小组讨论,让几个学生概述)
总结:看来,加热和冷却对水的体积还会产生影响。红墨水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做红墨水的热胀冷缩。
3.看来,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液体会不会热胀冷缩呢?
学生实验:分组利用白醋、酱油、酒精受热冷却时,观察液面的变化。
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看来这些液体在受热时,体积都会膨胀;冷却时,体积都会缩小。
【设计意图:利用小玻璃瓶和细吸管的有效组合,学生能够很清晰地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利用小组做不同液体的实验,时间利用合理,最后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认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我们常见的固体呢,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老师有一只铜球。想一想:把这只铜球加热,铜球的体积会怎样?
学生猜测
2.你看到了吗?看不出铜球受热膨胀怎么办?
3.(加个铁圈)为什么用铁圈来判断?
4.放入冷水,试试能不能又能通过?
5.说明什么?谁能完整地解释一下铜球加热冷却后发生的现象。
总结:看来,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像铜球我们就要借助一个物体来判断。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比较经典,但是很危险,作为演示实验既能有效地进行提问,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又能控制实验的时间,在加热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交流,直观而形象,先出示铁球,再呈现铁圈,为学生的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借助材料的实验做思维铺垫。】
(四)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我们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会不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不会缩小呢?
2.能看到空气热胀冷缩了吗?怎样使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呢?
这个实验难在哪里?(空气在哪里?怎样使它跑不掉?)
老师准备了几组材料。(介绍3组材料)
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小组讨论选择材料:(重点讨论:怎样使空气跑不掉?怎样判断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讨论实验设计。
5.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总结:看来空气的确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设计意图:菜单式的选择材料,既给了学生自主权,又使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更有说明力。】
(五)总结提升
1.通过今天我们的动手、动脑,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板书: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真的是这样吗?水在冬天的时候变成了冰,冰的体积变大了?
介绍:其实水在4摄氏度以下体积是热缩冷胀的。完善科学概念:所以是绝大多数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呢?选择一幅图来说一说。
4.只要你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你也会有更多的发现,说不定你的发现会为人们所用。
【设计意图:科学概念是个不断建立、不断完善的过程,利用水的特例来完善概念,并且回归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四、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能较好地进行探究。这些活动按照逐级递进、由表及里的顺序展开,在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得到锻炼之余,思维得到了发展和训练。通过对这节课的设计、准备、执教,我以下几点认识:
1.合理的选择教材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科学课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1】这个建议语言简炼,寓义深刻。但在教学实践中想真正做到创新的使用教材不是一件易事。教材的实验设计是理想化的,不一定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要用教材教,遵循教材的教学设计理念,但是不能够教教材,教材中不合理的实验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大胆修改与创新。根据实际,对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对活动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教材的活动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我们要根据《课标》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生动有趣、安全、高效,操作性强,有一定创造性。在《在加热和冷却》一课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与修改,教材中观察蜡烛的变化,我改成了自制一个蜡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使实验效果更加的直观和明显。教材中对于物体热胀冷缩的研究顺序是:固体——液体——气体,我就教材进行了分析,先从现象明显的液体入手,再研究借助物体来判断热胀冷缩的固体,最后是完全借助材料研究的气体。而且对于液体的研究,我不光利用了水一种液体,因为一种液体没有说服力,我用了每两个组用的液体都不一样,最后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也让学生全面的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合理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兰本达教授对科学教学中“材料”作了界定:“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做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科学课堂中位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在这个基础上收集与整理事实,从而形成概念、探索规律,再通过有序地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完善概念,总结规律。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是简洁明了的。可以用4个材料说明问题的就不用5个,能用簡单材料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材料。”【2】
(1)材料典型实用
我在这一课的材料上的做了适当的选择,蜡烛变化的实验,我就用了橡皮泥里模具,模具薄,蜡油容易凝固,而且也省时,实验效果好。在液体的实验中,我选择了医院里用装药水的小玻璃瓶和感冒药里小吸管,这个瓶体积小,又是透明的,现象十分明显。在空气的实验中我用了平底烧瓶和气球、针筒,小玻璃瓶和细吸管可以重复使用。
(2)材料巧妙搭配
单一的材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不利于学生归纳和概括概念,多样的材料会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也会使学生盲目的使用材料,让学生无从下手。所以,材料要进行巧妙地搭配,变成有结构的材料。蜡块和模具的搭配,能让学生体会自制蜡烛的过程,小玻璃瓶和细吸管的搭配既能研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又是提供给学生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材料,小平底烧瓶和气球的搭配,针筒和蜡烛油的搭配也是给学生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性质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巧妙搭配,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也使实验的步骤简易化,更避免了材料之间的不利因素,利用了材料之间的有利因素,并把有利的因素进行了重新组合,达到了1 1﹥2的效果。
(3)材料合理呈现
材料本身代表着老师的指导思维,材料的呈现顺序隐喻着思维的层次性,在准备了典型的材料,并通过进行搭配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我们怎样呈现材料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层次感,使材料能够驾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自主的建构概念。
在演示固体体胀器的时候,第一次试教时,我出示了铁球与铁圈,做完了演示实验,在让学生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时,学生有点难困难,不知道要借助物体,也不知道怎样让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的见。第二次执教时,我先呈现一个铁球在酒精灯上加热,问学生铁球的热胀冷缩能看得见吗?明显变化很小,看不见。那怎样使看不见的热胀冷缩能够看得见呢?这里让学生有一个思维的挑战,学生经过讨论后知道,要加一个铁圈,明白了使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需要借助其它材料来研究,为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做了思维铺垫。在材料的呈现上,我也是做到了整堂课的常用材料在一开始呈现,每个实验的典型材料做到分批出生,进行合理的隐藏。避免课堂上“热闹”无序的现象,有序呈现材料,让学生自主建构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最后出示特殊例子,水在冬天会结冰,冰的体积比水大,让学生知道绝大多数的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不是全部,有进一步的完善了科学概念。
3.合理将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有效利用
这节课我注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围绕重点展开探究活动。本课的重点是加热和冷却能对物体的形态和体积有影响,一开始我就用了学生了解的蜡烛,学生知道蜡烛点燃之后会变形,但是没有真正感受蜡烛加油之后完全变成了蜡烛油,冷却之后又能做成蜡烛。在学生对蜡烛在平时生活中点燃后的变化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制蜡烛,真真切切地体会蜡在加热后变成液体,在冷却后又变成固体。本课还有一个重点是“认识固体、液体、气体都能热胀冷缩”。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未必会留意到,也就是说学生对它的认识其实是陌生的。所以,我安排了几个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师先演示水的热胀冷缩,学生做其它液体的热胀冷缩,在全面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的的基础上,再借助物体演示固体的热胀冷缩,最后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材料,进行自主设计,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4.合理的利用材料,促进学生的思维跨越
在学习本课前,他们对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不是很了解。因此,在进行液体实验后就要引导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然后围绕固体、气体进行探究活动。在固体在受热后体积变大看不见?让学生思考怎样让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在思考时,学生意识到要借助一个物体,加一个铁圈,在这个基础上,问学生,空气的热胀冷缩我们看不见,怎样去研究呢?学生立马反应可以借助一些物体来研究,这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个认识上的跨越。
“好的材料可以促进一节好课,好的材料对教材是一种补充”,合理选择教材,合理选择材料,进行教材和材料的重组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选择教材和材料能提升科学实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