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文化观下素质教育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是一个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其内涵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之中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他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应具备的心理准备状态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素质就是竞争力、适应力和创造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以认为素质的本质含义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综合以上观点,结合数学文化的特征,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数学素质是人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具有的数学文化各个层次的整体素质 包括数学的观念、知识、能力、思维、方法,数学的精神、交流、思维、判断、评价、欣赏、以及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处理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科学精神
  现就数学素质的培养分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关于数学知识素养的培养
  
  数学知识素养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中小学数学教育使学生掌握数学里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代数和几何里的基础知识,同时使学生尽量多地学习一些近代和现代数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从而使他们具备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能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劳动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掌握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根据这一目标,中学数学教育所选讲的知识从量上讲,应以“最低限度”为当;从质上讲,应在两个方面向上努力:一是“横”向上的延伸,即扩大知识面,二是注重“纵”向的哲学升华,即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 总之一个目的,就是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根本原理、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原理、方法对客观存在的“覆盖”范围或应用范围 
  
  2 关于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
  
  中学数学教育关于能力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研究,特别是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学数学教育关于能力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在“技能→智能”间进行,而数学能力则主要是一种比较高级和处于核心地位的智能 综合一些文献的论述,可以将数学能力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应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另外,数学随着人类文化史上罕见的发展浪潮也在疾驰向前,不具备数学自学能力和没有创造性的人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数学能力 
  
  3 关于数学交流素养的培养
  
  数学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日益成为人们交流的科学语言 学会数学交流是当今国际数学教育共同关注的内容,数学交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数学思想的表达 把自己的思想通过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的或数学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2)数学思想的接受 以听、读、看、摸等方式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3)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把数学思想从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如,把一个概念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把图表或实物模型转化成符号或语言等。
  
  4 关于数学品质的培养
  
  数学品质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及今后从事研究或工作所应具备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它体现了人格的力量,是数学与品质的结晶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数学品质素养的培养比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培养有着更远大的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数学品质素养的培养更艰难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调数学的严谨求实精神;(2)激励执着追求的创新精神;(3)显示数学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精神;(4)体现谋求从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精神;(5)贯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精神 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并养成精确、严密地处理问题的习惯,以及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事物的科学精神
  
  5 关于数学观念的培养
  
  数学观念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概括认识,是数学思维和现代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方面,它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另一方面,已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数学观念又将反过来对数学学习起到调整、定向、直至向更高层次推进的作用,它既是哲学观念的具体体现,又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 诸如,推理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化归意识、审美意识等等,都是数学观念的具体内容 
  数学素质作为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数学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基本手段,通过数学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这仅是提高文化素质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方面 更为重要的方面,则是要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教育学生,使其在情感、意志、品质及思维方法方面,受到广泛的熏陶 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很好的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从而培养出大量的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挑战创新性人才
其他文献
贵刊文[1]通过构造圆的内接四边形,并利用平面几何中著名的托勒密定理处理了若干代数问题.这算得上是一种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但从文中几道例题的证明过程来看,这种方法并没
弦切角定理是:“弦切角等于所夹弧上的圆周角”,其逆定理是什么?
期刊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迎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事实上,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都是经过专家尽心筛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内涵丰富,拓展性强,在教学中,若能对其进行适当的归纳、变化、拓展,就能进一步揭示其潜在的价值,对于培养应变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
例1 如图1所示,是由六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已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数学建模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问题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解答它们时,除必须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外,还要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学生通过数学建模,既能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认真求实、崇尚真理、追求完美、讲求效率、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此,加强数学建
2008年各地中考在确保试题的信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谨慎的创新,绝大部分试题在题型的选用、题意的表述、难度的分布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方面保证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
贵刊2008年第12期刊发了金绍鑫老师《从两道雷同的中考题答案截然相反谈起》一文,文章对两道中考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中给出的一道有趣的例题,用树形图求出的概率与问题本身的答案不一致,对此金老师作了正确的说明,本文关注的是,能不能通过画树形图求出问题的结果,并借此阐述在利用树形图法(或列表法)求概率时的一个常见缺失,同时对文中两中考题作更进一步探讨。
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束缚和阻碍学生发展的绳索和障碍,其宗旨是点燃学生的“希望”,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展现自己的数学才能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出现关注学生个性化评价的倾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普遍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反映了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时间,围绕《标准》的这一要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谓是一派“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