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脍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广为传诵。该诗的中文译本不下二十个,本文从内容传达、韵律结构等方面对余光中、秦秀白、江枫的三篇译文进行评析,通过对比和比较探讨三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翻译对比 评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是美国现代诗坛上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诗人,也是美国人民最喜爱并引以为自豪的少数几位美国诗人之一,其诗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清新,但朴实中透出哲理,自然中充满睿智,字里行间时常流露出诗人特有的诙谐与幽默,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许曦明,2005)主要代表作有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Birches,Nothing Gold Can Stay,Neither out Far Nor in Deep等。(刘保安,2003)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罗伯特·弗罗斯特最闻名的诗作之一。原诗全文如下: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Whose woods ther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这首诗以简单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平淡的画面。旅途中的诗人在雪夜中赶来,来到乡间一片被冰雪覆盖的树林边。如此美丽幽静的树林让他流连忘返,并感到了森林深处那神秘诱惑的魅力,诗人不禁驻步于树林边陷入沉思。自然是如此的舒适和静谧,使诗人渴望与这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树林的深远神秘又使诗人渴望彼岸世界。但小马无法理解如此荒凉之所主人为何止步不前,它摇了下铃铛将诗人拉回现实世界,路途的前方还有“诺言”需要履行,诗人决定继续赶路。
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曾被多位名家翻译成中文。许多不同的译本都被人们所传诵。本文将对余光中、秦秀白、江枫的三篇译文进行对比评析,通过对比和比较探讨三者之间的异同。
余、秦、江三位译者都能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思想脉路,完整地再现了原诗的思想内容,但在具体的细节处理上,各家又表现了不同的特点。
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亦然。诗歌的题目可以说是一首诗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读者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喜爱程度。因此,译者在翻译诗名时可以说是字字斟酌,苦苦推敲,只求能将原诗的精髓完整地呈现于所译诗的题目上。余光中将原诗题目翻译为“雪夜林畔小驻”,与原语几乎等同。“畔”字给读者带来清新诗意,而“小驻”也揭示了诗中主人公所进行的活动。秦秀白译为“雪夜林边停”,相对于余光中的“小驻”,“停”字给读者带来一种嘎然而止的突兀感,因为“停”的动作比“驻”更具有瞬时性,在时间的表达上与诗中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有些不符。这样的题目呈现给读者的就只能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而不是一个立体的场景。江枫将题目译为“雪夜林边”,第一时间向读者交代了时间和地点。雪夜,林边,读者接收到的信息有“在哪里”,“什么时候”,却没有“做什么”,这正是该译本的妙处所在。译者大胆地将“stopping”隐而不译,让读者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通过获得的时间、地点、景物、色彩等信息在脑海中描绘出这首诗的场景后,急切地想知道在雪夜林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往下阅读,从而增加了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
诗歌的第一节写到诗人在雪夜来到林边,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单纯的原始的自然。在这里,人的心灵达到净化,物我两忘,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面对这超脱尘世的宁静所在,诗人想到了林子的主人及其居住的村镇。在这里,雪夜幽林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或诗人的最后归宿地。林子的主人与村镇象征着现实世界。诗人从现实世界中来,欲寻觅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皈依,却又无法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诗人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选择的困惑与两难已见端倪。(汪承萍,2003)在翻译“Whose woods there are I think I know.”这句时,余用了“想来我认识这座森林,”相较于秦、江二人,余的表达虽较符合中文表达的语序,但却忽落了树林归属性的传达,有可能使读者忽略树林主人这一重要的象征意义。虽然余在第二句提及“林主”,但突出的力度较弱。对于“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这句,秦秀白译为“安能料到我来此”,似乎“安能料到”的语气稍显偏重,在原诗中“though”所带出的也只是轻微的转折。最后一句“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中的“watch”一词,余译为“看”,略显直白,不如秦和江的“赏观”和“观赏”来得有文采,有意境。
二、三两节是这首诗的深入。正当诗人为幽林所诱惑,渐入忘我境界,意欲投身于怀抱而永不归返时,小马却及时地进行了提醒:天寒地冻,黑夜茫茫,既没有温暖的农舍,也没有可口的食物,怎么能够在这里驻足?(汪承萍,2003)在翻译“queer”这个词时,余用了“惊讶”,秦用了“疑情”,而江用了“奇怪”。相较之下,“奇怪”用得较为恰当,因为接下来的几句诗解释了小马觉得奇怪的原因,整个逻辑承接起来也较为通顺。接下来的三句诗,三位译者都没有完全按照原诗的顺序翻译。余调换了第三、四句,秦将第二句传递出的一半信息放到了第三句,而江则将第二句与第四句调换了位置。译者在翻译中改变句式和语序,其实是一种灵活的处理,都是从翻译的整体效果出发,为的是译出更易让目的语读者接受的作品。虽然余、秦、白翻译第二节时在句式、语序上都作了改动,但这并不影响诗歌深层意义的传达,而且给译者的审美情绪、艺术修养及翻译观充分表现的余地。
在翻译第三节中的“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时,余、秦分别译为“问我这地方该不该停”和“欲告主人迷路径”,实际上就是把“小马”的困惑明说出来,与原诗意思贴切,也易于读者接受。而江译为“问是否有什么差错出现,”直译了原文,但意思却没有完全传达出来,其中的“出现”二字也似乎显得多余了。
诗的第四节是关键所在。林子虽然优美可爱,幽暗深远,“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这说明诗人经过灵魂深入的激烈冲突,终于意识到,尽管雪夜幽林令人留连,但现在还不是驻足的时候,还有许多承诺必须兑现,还有一段人生必须履行。不能只凭感情和悟性用事。所以诗人最后无奈反复咏叹“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诗人灵魂深处的矛盾毕显无遗。秦将“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译为“信守诺言难久停”,传达出了诗人想留却不能留,眷恋不舍的心情。江译为“但是我有约定的事要完成”,把这个“约定”具体到了一、两件事上,也稍显口语化了。在对最后两句的翻译上,余强调了诗人对“安眠”的渴望,而江把侧重点放在了“赶路”上,各自带来耐人寻味的不同效果。秦打破原诗格局,将重复的两句诗译为“找店尚早需赶路,投宿之前再远行。”增加了“找店”,“投宿”这些信息,避免了重复。在这里灵活的处理和与原诗相同的重复,哪一种手法更为得当?值得读者去细细品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余、秦、江三译,尽管在细节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在意象表达、象征意义、格律形式等方面有着与原诗相近的呈现,达到了令不懂原文的中国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原诗中所刻画的意境,并感受到诗人高超的情景交融处理手法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苗. 弗洛斯特《雪夜林边驻马》文体赏析[J]. 安徽文学,2006,(9).
[2] 刘保安. 论弗罗斯特的自然诗[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
[3] 刘研莉.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 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文本解读[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8).
[4] 汪承萍. 古朴的形式 遥深的寄寓——解读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J]. 皖西学院学报, 2001,(2).
[5] 许曦明. 《雪夜林边逗留》汉译的审美重塑[J]. 宁波大学学报, 2005,(11).
关键词: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翻译对比 评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是美国现代诗坛上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诗人,也是美国人民最喜爱并引以为自豪的少数几位美国诗人之一,其诗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清新,但朴实中透出哲理,自然中充满睿智,字里行间时常流露出诗人特有的诙谐与幽默,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许曦明,2005)主要代表作有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Birches,Nothing Gold Can Stay,Neither out Far Nor in Deep等。(刘保安,2003)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罗伯特·弗罗斯特最闻名的诗作之一。原诗全文如下: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Whose woods ther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这首诗以简单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平淡的画面。旅途中的诗人在雪夜中赶来,来到乡间一片被冰雪覆盖的树林边。如此美丽幽静的树林让他流连忘返,并感到了森林深处那神秘诱惑的魅力,诗人不禁驻步于树林边陷入沉思。自然是如此的舒适和静谧,使诗人渴望与这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树林的深远神秘又使诗人渴望彼岸世界。但小马无法理解如此荒凉之所主人为何止步不前,它摇了下铃铛将诗人拉回现实世界,路途的前方还有“诺言”需要履行,诗人决定继续赶路。
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曾被多位名家翻译成中文。许多不同的译本都被人们所传诵。本文将对余光中、秦秀白、江枫的三篇译文进行对比评析,通过对比和比较探讨三者之间的异同。
余、秦、江三位译者都能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思想脉路,完整地再现了原诗的思想内容,但在具体的细节处理上,各家又表现了不同的特点。
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亦然。诗歌的题目可以说是一首诗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读者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喜爱程度。因此,译者在翻译诗名时可以说是字字斟酌,苦苦推敲,只求能将原诗的精髓完整地呈现于所译诗的题目上。余光中将原诗题目翻译为“雪夜林畔小驻”,与原语几乎等同。“畔”字给读者带来清新诗意,而“小驻”也揭示了诗中主人公所进行的活动。秦秀白译为“雪夜林边停”,相对于余光中的“小驻”,“停”字给读者带来一种嘎然而止的突兀感,因为“停”的动作比“驻”更具有瞬时性,在时间的表达上与诗中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有些不符。这样的题目呈现给读者的就只能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而不是一个立体的场景。江枫将题目译为“雪夜林边”,第一时间向读者交代了时间和地点。雪夜,林边,读者接收到的信息有“在哪里”,“什么时候”,却没有“做什么”,这正是该译本的妙处所在。译者大胆地将“stopping”隐而不译,让读者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通过获得的时间、地点、景物、色彩等信息在脑海中描绘出这首诗的场景后,急切地想知道在雪夜林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往下阅读,从而增加了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
诗歌的第一节写到诗人在雪夜来到林边,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单纯的原始的自然。在这里,人的心灵达到净化,物我两忘,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面对这超脱尘世的宁静所在,诗人想到了林子的主人及其居住的村镇。在这里,雪夜幽林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或诗人的最后归宿地。林子的主人与村镇象征着现实世界。诗人从现实世界中来,欲寻觅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皈依,却又无法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诗人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选择的困惑与两难已见端倪。(汪承萍,2003)在翻译“Whose woods there are I think I know.”这句时,余用了“想来我认识这座森林,”相较于秦、江二人,余的表达虽较符合中文表达的语序,但却忽落了树林归属性的传达,有可能使读者忽略树林主人这一重要的象征意义。虽然余在第二句提及“林主”,但突出的力度较弱。对于“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这句,秦秀白译为“安能料到我来此”,似乎“安能料到”的语气稍显偏重,在原诗中“though”所带出的也只是轻微的转折。最后一句“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中的“watch”一词,余译为“看”,略显直白,不如秦和江的“赏观”和“观赏”来得有文采,有意境。
二、三两节是这首诗的深入。正当诗人为幽林所诱惑,渐入忘我境界,意欲投身于怀抱而永不归返时,小马却及时地进行了提醒:天寒地冻,黑夜茫茫,既没有温暖的农舍,也没有可口的食物,怎么能够在这里驻足?(汪承萍,2003)在翻译“queer”这个词时,余用了“惊讶”,秦用了“疑情”,而江用了“奇怪”。相较之下,“奇怪”用得较为恰当,因为接下来的几句诗解释了小马觉得奇怪的原因,整个逻辑承接起来也较为通顺。接下来的三句诗,三位译者都没有完全按照原诗的顺序翻译。余调换了第三、四句,秦将第二句传递出的一半信息放到了第三句,而江则将第二句与第四句调换了位置。译者在翻译中改变句式和语序,其实是一种灵活的处理,都是从翻译的整体效果出发,为的是译出更易让目的语读者接受的作品。虽然余、秦、白翻译第二节时在句式、语序上都作了改动,但这并不影响诗歌深层意义的传达,而且给译者的审美情绪、艺术修养及翻译观充分表现的余地。
在翻译第三节中的“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时,余、秦分别译为“问我这地方该不该停”和“欲告主人迷路径”,实际上就是把“小马”的困惑明说出来,与原诗意思贴切,也易于读者接受。而江译为“问是否有什么差错出现,”直译了原文,但意思却没有完全传达出来,其中的“出现”二字也似乎显得多余了。
诗的第四节是关键所在。林子虽然优美可爱,幽暗深远,“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这说明诗人经过灵魂深入的激烈冲突,终于意识到,尽管雪夜幽林令人留连,但现在还不是驻足的时候,还有许多承诺必须兑现,还有一段人生必须履行。不能只凭感情和悟性用事。所以诗人最后无奈反复咏叹“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诗人灵魂深处的矛盾毕显无遗。秦将“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译为“信守诺言难久停”,传达出了诗人想留却不能留,眷恋不舍的心情。江译为“但是我有约定的事要完成”,把这个“约定”具体到了一、两件事上,也稍显口语化了。在对最后两句的翻译上,余强调了诗人对“安眠”的渴望,而江把侧重点放在了“赶路”上,各自带来耐人寻味的不同效果。秦打破原诗格局,将重复的两句诗译为“找店尚早需赶路,投宿之前再远行。”增加了“找店”,“投宿”这些信息,避免了重复。在这里灵活的处理和与原诗相同的重复,哪一种手法更为得当?值得读者去细细品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余、秦、江三译,尽管在细节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在意象表达、象征意义、格律形式等方面有着与原诗相近的呈现,达到了令不懂原文的中国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原诗中所刻画的意境,并感受到诗人高超的情景交融处理手法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苗. 弗洛斯特《雪夜林边驻马》文体赏析[J]. 安徽文学,2006,(9).
[2] 刘保安. 论弗罗斯特的自然诗[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
[3] 刘研莉.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 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文本解读[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8).
[4] 汪承萍. 古朴的形式 遥深的寄寓——解读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J]. 皖西学院学报, 2001,(2).
[5] 许曦明. 《雪夜林边逗留》汉译的审美重塑[J]. 宁波大学学报, 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