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课程资源极其丰富,物理与社会生活、生产各领域密切相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强化自身的课程资源整合意识,提高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能力,从生活、生产的各个层面挖掘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开发利用各种学生感兴趣、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我认为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1 物理教材
应该说课本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新教材,新教材编排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中有“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想想做做”、“生活、物理、社会”、“信息快递” 、“阅读材料”等内容,穿插相关的图片、表格、资料来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比如:
(1)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试着回答这幅图是表达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2)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比原教材更丰富.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初二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趣味性很强.在演示鸡蛋的惯性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杯子应固定在桌面上,当教师用木尺敲击硬塑料片时,前排的一个学生不自由主地用手做接的架势,他担心鸡蛋会掉在他面前的桌面上打破.突然鸡蛋落到杯子里,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
(3)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同时我们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下,把课本中的演示试验改为学生分组试验,如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演示试验,我们要求学生自带一节干电池、一块小磁体和两个回形针,然后每组发给一段漆包线、开关等器材.在试验刚开始的时候,许多学生带着怀疑的目光问:“老师,这线圈真的能转动起来吗?”,我说:“你先动手试试呀”.在进程中有一个小组的线圈先转动起来了,此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都拍手称赞叫好,紧接着:“老师,我们这个怎么转不动哦?”,“老师,帮我们查找一下原因好吗?”……不绝于耳!在此,我要求试验暂停,引导他们查找原因,排除故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要保证给线圈供电,那怎么检查呢?自己思考!(属于前面电路故障问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再让线圈朝某一方向先辅助转动一下,看看它能持续转动下去吗?如果还不行,你再举手,我们共同查找.就这样,在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我的帮助下,一个个小组的试验取得成功,他们高兴极了!
2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媒体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互联网、报刊、图书馆等方面.媒体信息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是物理教学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广泛收集和利用物理媒体信息资源,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具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了解自然科学的尖端技术(火箭控制技术等),把握热点问题(“嫦娥一号”;与“奥运”有关的物理信息等),增长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比如:
①在讲“重力”这节中,教材除安排演示实验外,还在本章后配课外阅读材料.我们在课堂中恰当安排几分钟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太空第一旅游者“蒂托”在太空中生活情景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增长见识,仿佛亲自遨游太空、体验到了失重状态,无形中加深了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②弥补一些可视性较差的演示实验:在做“比热容”演示实验后,播放煤油和水温度变化的视频.
还有:有些物理媒体信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这些物理媒体信息的来源渠道,并要求学生及时做好记录.做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比如:
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 《探索.发现》 《百科探秘》《科技之光》等栏目②现代社会,网络无所不及,其中有很多资源富有物理意义,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切入口,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其中的物理学习资源.互联网中的一些物理教育网站如《初中物理在线》《三人行初中物理网》等.
3 生活信息
重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重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物理信息,比如:
①新型电器中的物理原理,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某些新装置的物理原理等.
②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挖掘的物理教学素材,生活中诸如照相机、遥控器、自动复位的水龙头、电饭锅、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都能成为教学的课程资源.
③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制作了一些简易的实验器材.如,让学生收集了几十个“喜之郎”果冻杯,用杯装水模拟眼睛的成像过程;用废可乐瓶做罩子、驱蚊香制造烟雾,成功显示了光的传播路径等.再如讲大气压强时如果没有马德堡半球可以找一个医用针筒,用眼药水瓶上的小橡皮帽把针头堵塞起来针筒活塞下而拉不下来,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在引导学生认识磁化现象时,可以在一个试管内装满铁屑,塞上胶塞,用蹄形磁铁的一个极在试管壁上沿同一个方向轻轻滑动,使试管内的铁屑被磁化,便可以吸引铁钉、铁片,振动试管后磁性便消失,从而直观地演示铁质物质被磁化和退磁现象等等.这些资源直接来源于生活,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4 人力资源
第一,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21世纪是一个加强合作的时代,不懂合作就无法取得成功.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加强合作,寻找共同研究的课题,团结协作进行研究,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提高.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许多教育资源稍纵即逝,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课件的制作和共用——要精心制作、整合一个好课件,从构思到收集素材到制作到修改到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有限;同一课题多人赶制、质量不高,没有统一部署,教师的保贵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合理使用宝贵的人力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教研组把教师组织起来,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把平时收集的物理素材,这些小规模、零散的宝贵教学资源保留、优化并加以利用,共同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二,学生在人力资源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应该成为物理课程资源的主体和物理学习的主人.
①师生“共同备课”: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相同的信息源,教师应该把过去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现代网络等现代媒体参与备课,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性活动服务.
②善用学生的家长优势:作为学生的家长由于与社会接触面广,有其自身优势,他们可以带领孩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如,让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声现象、声音的利用、噪声的危害;让学生调查、分析马路灯为什么用红、绿、黄三种颜色;让学生自制照相机等.为配合浮力、弹簧测力计、杠杆原理、电磁等教学,可以让学生制作土密度计、橡皮筋测力计、杆秤、指南针电铃等.
③适当布置课外调查、探究活动:教师也可以结合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调查、探究活动.如学习《热机》后,可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活动;学习《生活用电》后,可开展农村照明问题的调查活动;学习《压力和压强》后,可开展农村公路损坏原因的调查活动.学生在资料的收集、归类、重组、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现有资源,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5 教辅材料
目前的教辅材料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外读物,还有一种是练习册(包括试卷).课外读物可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与需求购买,而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更趋向于选择练习册. 面对书市种类繁多的教辅类书籍,如何才能帮助学生选择符合他们实际情况,并真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教辅材料,我们建议:在学生到底该不该涉及教辅书这个问题上,答案是肯定的,要有但不能多,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正规出版社的教辅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选择一本与课本配套的教辅材料,才能起到辅助学习的效果,而且要合理利用,不能占用过多的物理课本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特别是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中考这个方向盘,根据自己的复习主线、思路,引导学生选用精辟的练习册,并适时、适量的进行检测,补缺补差,千万不要盲目使用教辅资料.目前,在学生手中有许多各类复习资料,因此在老师的帮助下选好、用好复习资料有效复习很重要.
总之,物理包罗万象,资源极其丰富,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带着问题的眼光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事情,我们一定能有效开发利用更多的物理课程资源.
1 物理教材
应该说课本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新教材,新教材编排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中有“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想想做做”、“生活、物理、社会”、“信息快递” 、“阅读材料”等内容,穿插相关的图片、表格、资料来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比如:
(1)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试着回答这幅图是表达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2)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比原教材更丰富.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初二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趣味性很强.在演示鸡蛋的惯性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杯子应固定在桌面上,当教师用木尺敲击硬塑料片时,前排的一个学生不自由主地用手做接的架势,他担心鸡蛋会掉在他面前的桌面上打破.突然鸡蛋落到杯子里,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
(3)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同时我们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下,把课本中的演示试验改为学生分组试验,如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演示试验,我们要求学生自带一节干电池、一块小磁体和两个回形针,然后每组发给一段漆包线、开关等器材.在试验刚开始的时候,许多学生带着怀疑的目光问:“老师,这线圈真的能转动起来吗?”,我说:“你先动手试试呀”.在进程中有一个小组的线圈先转动起来了,此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都拍手称赞叫好,紧接着:“老师,我们这个怎么转不动哦?”,“老师,帮我们查找一下原因好吗?”……不绝于耳!在此,我要求试验暂停,引导他们查找原因,排除故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要保证给线圈供电,那怎么检查呢?自己思考!(属于前面电路故障问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再让线圈朝某一方向先辅助转动一下,看看它能持续转动下去吗?如果还不行,你再举手,我们共同查找.就这样,在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我的帮助下,一个个小组的试验取得成功,他们高兴极了!
2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媒体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互联网、报刊、图书馆等方面.媒体信息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是物理教学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广泛收集和利用物理媒体信息资源,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具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了解自然科学的尖端技术(火箭控制技术等),把握热点问题(“嫦娥一号”;与“奥运”有关的物理信息等),增长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比如:
①在讲“重力”这节中,教材除安排演示实验外,还在本章后配课外阅读材料.我们在课堂中恰当安排几分钟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太空第一旅游者“蒂托”在太空中生活情景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增长见识,仿佛亲自遨游太空、体验到了失重状态,无形中加深了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②弥补一些可视性较差的演示实验:在做“比热容”演示实验后,播放煤油和水温度变化的视频.
还有:有些物理媒体信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这些物理媒体信息的来源渠道,并要求学生及时做好记录.做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比如:
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 《探索.发现》 《百科探秘》《科技之光》等栏目②现代社会,网络无所不及,其中有很多资源富有物理意义,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切入口,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其中的物理学习资源.互联网中的一些物理教育网站如《初中物理在线》《三人行初中物理网》等.
3 生活信息
重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重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物理信息,比如:
①新型电器中的物理原理,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某些新装置的物理原理等.
②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挖掘的物理教学素材,生活中诸如照相机、遥控器、自动复位的水龙头、电饭锅、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都能成为教学的课程资源.
③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制作了一些简易的实验器材.如,让学生收集了几十个“喜之郎”果冻杯,用杯装水模拟眼睛的成像过程;用废可乐瓶做罩子、驱蚊香制造烟雾,成功显示了光的传播路径等.再如讲大气压强时如果没有马德堡半球可以找一个医用针筒,用眼药水瓶上的小橡皮帽把针头堵塞起来针筒活塞下而拉不下来,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在引导学生认识磁化现象时,可以在一个试管内装满铁屑,塞上胶塞,用蹄形磁铁的一个极在试管壁上沿同一个方向轻轻滑动,使试管内的铁屑被磁化,便可以吸引铁钉、铁片,振动试管后磁性便消失,从而直观地演示铁质物质被磁化和退磁现象等等.这些资源直接来源于生活,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4 人力资源
第一,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21世纪是一个加强合作的时代,不懂合作就无法取得成功.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加强合作,寻找共同研究的课题,团结协作进行研究,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提高.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许多教育资源稍纵即逝,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课件的制作和共用——要精心制作、整合一个好课件,从构思到收集素材到制作到修改到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有限;同一课题多人赶制、质量不高,没有统一部署,教师的保贵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合理使用宝贵的人力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教研组把教师组织起来,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把平时收集的物理素材,这些小规模、零散的宝贵教学资源保留、优化并加以利用,共同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二,学生在人力资源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应该成为物理课程资源的主体和物理学习的主人.
①师生“共同备课”: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相同的信息源,教师应该把过去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现代网络等现代媒体参与备课,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性活动服务.
②善用学生的家长优势:作为学生的家长由于与社会接触面广,有其自身优势,他们可以带领孩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如,让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声现象、声音的利用、噪声的危害;让学生调查、分析马路灯为什么用红、绿、黄三种颜色;让学生自制照相机等.为配合浮力、弹簧测力计、杠杆原理、电磁等教学,可以让学生制作土密度计、橡皮筋测力计、杆秤、指南针电铃等.
③适当布置课外调查、探究活动:教师也可以结合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调查、探究活动.如学习《热机》后,可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活动;学习《生活用电》后,可开展农村照明问题的调查活动;学习《压力和压强》后,可开展农村公路损坏原因的调查活动.学生在资料的收集、归类、重组、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现有资源,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5 教辅材料
目前的教辅材料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外读物,还有一种是练习册(包括试卷).课外读物可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与需求购买,而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更趋向于选择练习册. 面对书市种类繁多的教辅类书籍,如何才能帮助学生选择符合他们实际情况,并真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教辅材料,我们建议:在学生到底该不该涉及教辅书这个问题上,答案是肯定的,要有但不能多,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正规出版社的教辅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选择一本与课本配套的教辅材料,才能起到辅助学习的效果,而且要合理利用,不能占用过多的物理课本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特别是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中考这个方向盘,根据自己的复习主线、思路,引导学生选用精辟的练习册,并适时、适量的进行检测,补缺补差,千万不要盲目使用教辅资料.目前,在学生手中有许多各类复习资料,因此在老师的帮助下选好、用好复习资料有效复习很重要.
总之,物理包罗万象,资源极其丰富,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带着问题的眼光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事情,我们一定能有效开发利用更多的物理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