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引入方言的尝试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文化之根、语言之根、思想之根,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方言有其独具魅力之处,说出的是乡韵,寄托的是乡思,所承载的不仅是家乡人千百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市井人情,很多形象化且有趣的语言表达更是体现了它的魅力。
  一、方言,在当下儿童阅读中的困境和生机
  “方言是母亲语言,普通话是教师语言”,方言与儿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割舍不断。但方言在当下的儿童阅读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俨然有被普通话取代之趋势,可谓是“舌头上的文化困境”。
  1.方言面临的困境
  在学生生活的语言环境中,方言质量降低,能用方言表达的事物和情感越来越少,一些有文化含义的词,要用普通话来代替。现在的学生很多不会说方言,会说方言的学生也是说了几句就要夹杂进普通话来帮忙。方言的表达更细致入微,许多用词不能用标准化的普通话替代,但是现在,方言的一些词汇在流失,它的表现力大不如前,只有吃饭睡觉等一些日常用语。阅读材料中更是普通话当道,所见方言之词汇如凤毛麟角,方言阅读更是遥不可及。
  2.方言存在的生机
  (1)已有方言教材面世。上海首部小学沪语教材《小学生学说上海话》已经出版面世,苏州话的小学生教材也已编写完成进入印制阶段。上海话小学生课本的编写者、语言学家钱乃荣教授说,“传承方言一定要从幼儿园、中小学做起”,如果从小学做起,学生可以把普通话和方言都用得很好,方言就能自然传承下去。
  (2)方言小说也试水成功。比如最近很受关注的小说家曹乃谦,就以山西方言写小说,成就了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上海80后的胡宝谈出版了一本长篇小说《弄堂》,完全用上海话写成,用字也很标准。《新民晚报》开辟了用上海话书写的专栏已满100期,还选编了精华本《浓浓沪语海上情》。
  方言,舌头上的文化遗迹,似乎通过一些努力,让我们看到它保存下来的一线生机。教育界人士致力于将方言写进教材,有朝一日,学生阅读材料中方言的专辑也会日渐增多。在自由随意的条件下,用方言表现草根情怀,用方言传达乡土情结,“乡音无改”还能传达出悠远的文化之音。
  二、从方言独特的乡音韵致入手,诱动学生阅读的“味蕾”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远离家乡几十载,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但是几十年改变不了的是那一口乡音。乡音出口,带着很高的辨识度,更多了一份亲切与随和,引导学生用方言表达,更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味蕾”。
  1.于文本对话间聆听乡音
  翻开教材,不少课文都能够用方言进行对话阅读,只是平时在教学中,我们一贯使用普通话,大家习以为常。我在一次教学中的突发奇想,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学生朗读悟空和唐僧的对话时,运用普通话朗读,我听来总感觉少点神韵,怎么读才能让人物立体起来呢?突然想到《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本是淮安人,书中多有淮安方言,用原汁原味的方言阅读岂不是追本穷源,更能演绎人物神韵?
  于是我让学生用方言进行朗读,一开始他们张不开口,捧腹不止,有学生说:“老师,这用咱们淮安话朗读太土了!”有的说:“老师,这样读没有普通话好听!”……面对学生的质疑,以及难以控制的课堂局面,我有点犹豫,但随即转而坚决地进行范读。带着乡土气息的淮安话将悟空与唐僧的对话演绎得激烈而有趣,尤其是师徒之间激烈的争吵,方言铿锵有力,更有生活化的味道,更接地气,学生朗读的兴趣也空前高涨,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方言朗读。课已下,而意未尽。
  2.在习作表达间传递乡音
  教材中有一篇习作内容是介绍家乡的一种小吃,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成文,呈现出的小吃让人垂涎三尺。但怎样才能把这种美味小吃推销出去,让听的人颇有一尝为快的感觉呢?我又一次想到了方言,让学生在习作中对于小贩的叫卖声运用方言表述,这样更逼真,更有地方特色,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习作时,那颇具标志性的方言着实增色不少。
  于是学生用方言叫卖声将生活搬进了课堂:
  “鸭血粉丝,顺滑爽口,一尝忘不掉!”
  “豆腐腦 —— 淮安豆腐脑——”
  “香干臭干 —— 五香蚕豆——”
  “淮安茶馓 —— 老淮安茶馓——”
  “炸干子喽 —— 炸干子喽——”
  ……
  听到这样的方言,实在太亲切了,这种地道的方言,传达出的是形象生动的生活智慧。在无形中,学生对方言更亲近了,对家乡的热爱也更进一步。
  3.在口语交际间亲近方言
  普通话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行其道,但作为教师,有职责传承方言这民族文化的根。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言的表达离不开生活,将生活搬进课堂,让方言活起来。
  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都着力挖掘学生的表达需要,更应该指向学生的生活。比如在跳蚤市场里如何讨价还价,这是语言的智慧,也是生活的哲学。我专门设计了一节“我来讨价还价”的口语交际课,学生全程方言对话,听者捧腹不止,说者自然娴熟,仿若置身在热闹的跳蚤市场,情境的营造将语文生活化、方言习惯化,学生在方言这本大书中有沉淀,有体验,从而让方言表达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三、从方言独特的俚语表达入手,呈现学生阅读的新“样态”
  记得余秋雨曾有这样的遗憾,年少时因学标准的上海话而抛弃了曾引以为耻的余姚土话,可是成年后才发现,面对同行老乡们热聊余姚话时的尴尬,他为余姚的“河姆渡”田螺山遗址而骄傲,同时也因失去了方言的藕丝而后悔。有人将方言比喻为回家的路,或者是流淌血脉的河,而我认为它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根。
  1.丰富的方言词汇
  一方地域的语言文化是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方言词汇天生带有草根气质,生动形象,描摹准确,常常让人感叹劳动人民是天生的语言大师。方言词汇也都是历史上某个时代的流行语言,记录了当时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也留下了很多文化交汇的印迹。今天读来,这些方言词语也不乏趣味,意蕴深刻,容易记忆。
  淮安方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词汇丰富,他们把蝉称“唧流”,把向日葵称为“照葵”,把姑姑称为“布布”,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叠字多,像“凶巴巴、惊乍乍”等,让人听了像小船轻舟漾溪上,透着一股淋漓和酣畅,像一幅抽象的画,又似一篇写实的景,生动鲜明。比如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得体、不利落,便说“揸手络脚”;做事不干脆、不坚决,就说“软肌骨都”;待人不讲礼貌、相处斤斤计较叫“尖闹”;形容果实结得很多叫“得溜大挂”。
  2.实用的押韵谚语
  生动形象的谚语,把抽象的道理三言两语就表述得明明白白,好懂又易记。例如:“别在人前夸自己,别在背后论人非。”“做事要稳,改错要狠。”“初三初四鹅毛月,初七初八月半天,十五十六月团圆。”“天上云雀叫一叫,地上行人戴草帽。”“要打当面锣,莫敲背后鼓。”“瓜无滚圆,人无十全。”“路不平,众人踩。理不平,大家摆。”可以说,这些谚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口语性强,通俗易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启发方言独有的情感和韵味儿,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把淮安文化的传承推向纵深,守望方言的一方热土,培植儿童语言原生“根”系,让语言向纵深处行进。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统编本教材在有些课文后面安排了一个栏目“资料袋”,有的介绍作者生平,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有的介绍记录方法,有的补充与课文相关联的材料……“资料袋”因其“占地面积”不大,所以很不显眼,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甚至遗忘。但是,既然教材中编入“资料袋”这个栏目,肯定是因为它具有价值,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它。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挖掘“资料袋”的潜在价值,巧妙地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组织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识字教学。不少学生认为汉字拥有非常复杂的结构,记忆难度大,教师若要求学生通过抄写、默写等方式学习汉字,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对识字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统编本教材中,识字与课文阅读是紧密结合的,基于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随文识字,以此提升他们的识字效率。  一、追本溯源——让识字走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积累词语“道旁苦李”。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  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釋“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的“聪慧”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要想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便需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延伸,作业设计应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全课程、项目学习、课程整合等理念,将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课余活动以及其他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寻找和创设言语实践情境,努力打造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在生活实践、言语实践中巩固
文言文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起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文言文,对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未加认真研读,只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这就导致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千篇一律、阅读指向混乱,不能真正凸显出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明确编者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指向,采取有针对性教学的方式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开头两段中就有4处提到“语言文字运用”,可见其重要性。现实中很多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正努力探索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强调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忽略了其内容,孤立地进行讲解,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笔者以人教版六年级教材为例,浅析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言意兼得。  一、在文本解析中实践言语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学生学习语言
小学作为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启蒙阶段,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由于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差异,大多数教师陷入了混淆教材内容与课程内容、缺乏科学的教学流程两大误区。笔者将在本文中对这两大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本体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运用本体性教学来组织语文教学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教的内容有误,二是教的方法有误。  1.不能区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梳理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章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章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名句激趣导入,初识孟子  我们曾学过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文言文又叫古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现在,老师就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本教材充分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并将其课外阅读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体系之中。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对于整本书阅读来说,不少教师还未能与编者进行深度对话,在策略把握上还有不少优化空间。笔者基于统编本教材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晰教材分析,理解编者意图  研读统编本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无论是在策
统编本教材选文内容丰富,每篇课文语言表达独特而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资源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习作意识的培养,以充分凸显出教材的选文价值,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一、依托教材文本,培养学生抒情意识  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写景状物类的文章,这些文章抒情意味浓厚,表达了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喜爱与赞美。教师要把这类课文中具有抒情意味的段落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发现表达规律,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