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一个对话过程,它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对话不仅仅是心灵的碰撞——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更要碰撞出火花——师生对文本的悟性和灵性的过程。如何让师生在心灵的对话中碰撞出火花呢?
一、心灵的碰撞首先是教师的,然后还要设计学生的心灵碰撞。
目前,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教学大纲时代”的备课提问形式罗列出来,将其转换成学生的课堂活动单,虽然也有一两个老问题能涉及到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但是,课堂上却不是老师引导学生去研讨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各种参考资料抄袭出来的,虽然也是学生自学得来的,但还是没有学生的主观认识和情感体验,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已,根本谈不上激活思维和释放潜能了。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在教之前就失去了“自我”,对文本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做了教参和教学设计的搬运工,又怎能引领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作者或人物心灵的相互碰撞、交流和共鸣呢?
教师的文本阅读应是作为一种专业人格存在的阅读,绝不可能先被教参、教案等资料屏蔽了自己的感悟与解读,要始终保持一种自我的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去潜心推敲、领悟,品出自己的独特感悟来,才能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就拿《最后一课》来说吧:我就直接从课题入手,文章为什么要以“最后一课”为题?在和平的年代里,几乎没有人想到国家的存亡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什么意义,即使是爱国活动,爱国情怀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课文这么强烈。只有在国家危难和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人们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存亡紧密相依,不可分割。由此而爆发出来的爱国情怀,就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力。那么,“亡国”之痛,痛在哪里?“从柏林来了命令,今后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里,只准教德文了”。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消息!入侵者不仅仅满足于占领土地,更重要的是要占领人心。而占领人心的最好方法,就是从根本上摧毁被占领民族的文化。而摧毁其民族文化的关键,就是禁止其下一代接受本民族语言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因此,亡国之痛,不仅痛在土地的沦丧,更是痛在民族文化的毁灭,尤其是民族语言在下一代中彻底消灭!语言是民族的魂,民族语言的最后教与学是全文的核心。关键是“最后”两个字,它牵动了所有人的心——老师、学生、家长,以至于所有普通村民的心,它所激发的情感,空前强烈而复杂;它所引发的思考,也是空前严峻和深刻的。我们只要紧紧抓住“最后一课”这一瞬间,就把一切都照亮了。
但是,教师的个性感悟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更不能凌驾于学生的感悟之上,它仅仅是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前提,我们还得通过精心的设计,才能使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火花来。以往的教参,都是专家们的感悟,不能说不精彩,有些句子本来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无论你用什么句子都难以表达准确,教学参考资料却能卖弄文采地说上几个含义。可是一到教学中,教师们只能是一讲了之,学生似懂非懂。现在不准讲怎么办?只能使能力和情感体验屈从于“渗透”的地位。如果有可能,就渗透一点;如果不可能,就忽略不管了。如果这样,教师的个性体验再精彩,还是等于零!我上示范课时,设计第一学时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阅读,虽不作任何干预,强调了“学生的独立阅读”,但是,是在了解了普法战争背景的基础上来阅读的,是在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下,尽可能挖掘出普法战争的文化内蕴。第二学时我预设的教学视角是体验小说人物内心的情感,先让学生以韩麦尔为叙述者。他在学校教法文,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他最懂得法语对法国人的意义和价值。德军禁止他教授法语,对他的冲击应该是最大的,他是理所当然的主角,而课文也正是把他作为主角来描写的。学生通过心灵体验后,我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没有把他选择为叙述的对象?接着就让学生尝试以郝叟老人来叙述,因为他是年老的村民来听课的,这本身就已经很特别了。而他的神态更是特别:他带来的课本是“边缘都磨破了的旧初级读本”,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段历史;而他和孩子们拼字母时,“激动而颤抖”,这里面一定隐含着“说不出的味道”。但是作者同样没有选择他为叙述对象,而是选择了一个平时不用心学法语,还喜欢逃课的调皮小孩,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心灵体验,再进行深入的思考,终于感悟出:禁止学法语,最要害的是在年轻一代中消灭民族语言。上“最后一课”,实际上是一场引导、争夺下一代的生死搏斗,年轻一代将决定法兰西的未来。正是作者把叙述的焦点放在年轻一代身上,才有了一个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故事。一个人,特别是处在生命起点的儿童,他们的成长,有时候会在瞬间爆发,一个照亮一生的闪光。而集中了民族危亡的“最后一课”,正是促成了这样的爆发、闪光的特殊时机。这不仅把小弗朗士写活了,而且通过他的观察和领悟,反而使韩麦尔的形象更加高大,郝叟老人的形象也更加突出,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
二、心灵的碰撞可以是学生与文本直接的,但教师必须是幕后推手。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说过:“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中学语文教材有些比较短,比较浅,学生凭借自己的认识经验去阅读,没有文字上的障碍。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不少老师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亮点”,通过各种手段,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吸引学生的“眼球”上,而缺少了对浅显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如果不对文本深度挖掘,那么潜藏于海平面以下的矿藏和暗流就很难被发现,学生也就很难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自然也就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提高学生文字鉴赏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近日笔者有幸看了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上课录像。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如何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朴实之美”?教者在课堂上补充了很多主人翁列夫
一、心灵的碰撞首先是教师的,然后还要设计学生的心灵碰撞。
目前,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教学大纲时代”的备课提问形式罗列出来,将其转换成学生的课堂活动单,虽然也有一两个老问题能涉及到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但是,课堂上却不是老师引导学生去研讨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各种参考资料抄袭出来的,虽然也是学生自学得来的,但还是没有学生的主观认识和情感体验,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已,根本谈不上激活思维和释放潜能了。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在教之前就失去了“自我”,对文本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做了教参和教学设计的搬运工,又怎能引领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作者或人物心灵的相互碰撞、交流和共鸣呢?
教师的文本阅读应是作为一种专业人格存在的阅读,绝不可能先被教参、教案等资料屏蔽了自己的感悟与解读,要始终保持一种自我的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去潜心推敲、领悟,品出自己的独特感悟来,才能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就拿《最后一课》来说吧:我就直接从课题入手,文章为什么要以“最后一课”为题?在和平的年代里,几乎没有人想到国家的存亡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什么意义,即使是爱国活动,爱国情怀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课文这么强烈。只有在国家危难和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人们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存亡紧密相依,不可分割。由此而爆发出来的爱国情怀,就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力。那么,“亡国”之痛,痛在哪里?“从柏林来了命令,今后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里,只准教德文了”。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消息!入侵者不仅仅满足于占领土地,更重要的是要占领人心。而占领人心的最好方法,就是从根本上摧毁被占领民族的文化。而摧毁其民族文化的关键,就是禁止其下一代接受本民族语言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因此,亡国之痛,不仅痛在土地的沦丧,更是痛在民族文化的毁灭,尤其是民族语言在下一代中彻底消灭!语言是民族的魂,民族语言的最后教与学是全文的核心。关键是“最后”两个字,它牵动了所有人的心——老师、学生、家长,以至于所有普通村民的心,它所激发的情感,空前强烈而复杂;它所引发的思考,也是空前严峻和深刻的。我们只要紧紧抓住“最后一课”这一瞬间,就把一切都照亮了。
但是,教师的个性感悟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更不能凌驾于学生的感悟之上,它仅仅是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前提,我们还得通过精心的设计,才能使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火花来。以往的教参,都是专家们的感悟,不能说不精彩,有些句子本来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无论你用什么句子都难以表达准确,教学参考资料却能卖弄文采地说上几个含义。可是一到教学中,教师们只能是一讲了之,学生似懂非懂。现在不准讲怎么办?只能使能力和情感体验屈从于“渗透”的地位。如果有可能,就渗透一点;如果不可能,就忽略不管了。如果这样,教师的个性体验再精彩,还是等于零!我上示范课时,设计第一学时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阅读,虽不作任何干预,强调了“学生的独立阅读”,但是,是在了解了普法战争背景的基础上来阅读的,是在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下,尽可能挖掘出普法战争的文化内蕴。第二学时我预设的教学视角是体验小说人物内心的情感,先让学生以韩麦尔为叙述者。他在学校教法文,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他最懂得法语对法国人的意义和价值。德军禁止他教授法语,对他的冲击应该是最大的,他是理所当然的主角,而课文也正是把他作为主角来描写的。学生通过心灵体验后,我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没有把他选择为叙述的对象?接着就让学生尝试以郝叟老人来叙述,因为他是年老的村民来听课的,这本身就已经很特别了。而他的神态更是特别:他带来的课本是“边缘都磨破了的旧初级读本”,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段历史;而他和孩子们拼字母时,“激动而颤抖”,这里面一定隐含着“说不出的味道”。但是作者同样没有选择他为叙述对象,而是选择了一个平时不用心学法语,还喜欢逃课的调皮小孩,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心灵体验,再进行深入的思考,终于感悟出:禁止学法语,最要害的是在年轻一代中消灭民族语言。上“最后一课”,实际上是一场引导、争夺下一代的生死搏斗,年轻一代将决定法兰西的未来。正是作者把叙述的焦点放在年轻一代身上,才有了一个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故事。一个人,特别是处在生命起点的儿童,他们的成长,有时候会在瞬间爆发,一个照亮一生的闪光。而集中了民族危亡的“最后一课”,正是促成了这样的爆发、闪光的特殊时机。这不仅把小弗朗士写活了,而且通过他的观察和领悟,反而使韩麦尔的形象更加高大,郝叟老人的形象也更加突出,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
二、心灵的碰撞可以是学生与文本直接的,但教师必须是幕后推手。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说过:“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中学语文教材有些比较短,比较浅,学生凭借自己的认识经验去阅读,没有文字上的障碍。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不少老师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亮点”,通过各种手段,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吸引学生的“眼球”上,而缺少了对浅显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如果不对文本深度挖掘,那么潜藏于海平面以下的矿藏和暗流就很难被发现,学生也就很难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自然也就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提高学生文字鉴赏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近日笔者有幸看了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上课录像。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如何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朴实之美”?教者在课堂上补充了很多主人翁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