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策略引导,关注能力形成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h06014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租船问题”被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教材在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并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后,安排了一个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租船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学生已有一些类似的买票的经验,对问题情境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及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田忌赛马”等内容中已初步感悟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策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知识与经验的铺垫。因此,笔者将如何挖掘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实现策略优化,作为本节课关注的重点。
  解决问题作为传统应用题的延伸,从归一、归总等常规问题,到“租船问题”“用周长解决问题”等非常规问题,内容题材更广泛、更贴近实际,形式更新颖,更具挑战性、思考性、探索性,无法依赖“解题套路”,正因为如此,迫使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引导,关注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以下将结合《租船问题》这一课的教学实例阐述一点思考。

一、深度阅读,推动策略形成


  “阅读与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魂”,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必然基于对问题信息的理解。对一个问题信息理解的宽度和深度,决定着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用怎样的方式进行阅读,才能推动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策略多元呢?
  (一)寻找联结,破解问题密码
  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情境,有许多学生常常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条件有用,条件与问题存在怎样的联系,越到高年级这种情况越突出。确实,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信息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关键信息常常隐藏其间,因而破解问题中的信息密码就显得十分关键。
  【教学片段1】

  课件呈现问题情境(如右图)。请学生自由读三遍,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大船每条30元,小船每条24元。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
  教师板书:大船
其他文献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而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又呈形象化,两者之间的矛盾使第一学段学生很难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意义理解。图式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在儿童天性和学科本质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让学科的情趣与学习的理趣有机融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培植学习兴趣,激活创造潜能。  图式思维是以思维模型图为基础,形象、直观地表达思维全过程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图式观察、表征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抽象
【摘要】人类分子遗传学和人类进化生物学为研究婴幼儿入园适应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者开展应激-适应的人类发展分子生物学整合性研究,以皮质醇作为应激状态生物标记物,研究其分泌模式、动态变化特征、个体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整合研究婴幼儿入园发展性适应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发展性适应;婴幼儿入园;生物标记物;跨学科;人类发展分子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
【摘 要】數学课上历来重视精算,估算只是为精算服务。教师感觉估算难教,学生更觉得估算是多余的。以人教版三下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为例,教师可以以实际问题情境为驱动,估算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为重点,让学生经历合理选择估算方法的过程,积累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经验,激发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达到估算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估算 问题情境 激发意识 策略选择 积累经验  
  
【摘 要】研读教材,精细把握知识内涵;研究学生,精确进行学情诊断;设计教学,精准落实学科素养。基于“数与形”的教学内容,在学情诊断和内涵精准把握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并在课堂上精准实施,对教学进行重构与优化。  【关键词】精准教学;前测策划;数与形;重构与优化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能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有机联系起来,更好地体现在核心素养下,能充分利用数形结合
【摘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不同办园体制、不同等级幼儿园班级在教育环境质量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都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环境,乡镇办园的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普遍较低,省级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普遍较高,各等级幼儿园在课程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幼儿园班级人际互动质量较低。据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办园体制;教育环境质量;办园等级  【中图分
【摘 要】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量,是学生易学会用,但对其统计意义却难以理解的一个数学概念。就统计的意义而言,学习平均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代表性”;就学生数感的发展而言,学习平均数意味着学生开始涉及虚拟数的理解。围绕“代表”与“虚拟”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平均数,进而积累数据分析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平均数;代表;虚拟;统计  一、现象篇——学生之现状  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平均数,但
【摘 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帮助学生体验数据的随机性。教师需要着眼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实验、统计,体验数据的随机性。以归纳推理的形式,分析数据,推断整体,帮助学生感受数据的魅力,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渗透统计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随机性;数据分析观念  随着对“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探索与教学,我们意识到教学绝非停留在绘制统计图、求平均数等知识技能的
为什么要学数学?很多人没做深入思考,偶有人会抱怨:学数学就是为了考试,长大后那些面积公式、微积分在生活工作中基本用不上。这不禁让我思索,达·芬奇有言“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难道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仅仅对高精尖的科学领域有价值,对于我们普罗大众的生活工作没有作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数学课程的作用做了详细的阐述,说直白一点,学习数学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更好
【摘 要】在“认识厘米”一课的教学中,建立厘米的表象是教学难点。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达成目标,教师可在整合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前提下,设计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借助操作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等多种表征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从借助实物进行实际操作,到离开实物在头脑中进行影像操作,最后达到直接对数学符号进行思维操作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厘米表象。  【关键词】小学数学;表象;多维表征  “厘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