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帮助学生体验数据的随机性。教师需要着眼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实验、统计,体验数据的随机性。以归纳推理的形式,分析数据,推断整体,帮助学生感受数据的魅力,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渗透统计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随机性;数据分析观念
随着对“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探索与教学,我们意识到教学绝非停留在绘制统计图、求平均数等知识技能的传授上,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数据分析观念”成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核心。史宁中教授对“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认为“体验数据的随机性”是数据分析观念的一部分,它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二是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体现数据分析观念,如何让学生体验数据的随机性?本文将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掷一掷”一课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想法。
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需要基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而引导学生了解要解决现实问题往往需要经历调查、数据收集、分析的过程,并根据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行推断。创设解决问题的现实背景,能有效沟通数学知识与具体问题间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了解了掷两枚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和可能是2~12这11种可能之后,创设了古代小商贩摆赌局的情境。玩家掷一次付给商贩10文钱,如果掷出的点数和是2,3,4,9,10,11,12这7个数,则商贩付给玩家20文钱,反之则10文钱归商贩。点数和7∶4的分组设计区别于教材中6∶5的分组设计(2,3,4,10,11,12为一组,5,6,7,8,9為一组),其原因在下文中会谈到。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在“可能性”单元通过简单试验体会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与数量的多少有关。表决统计也显示,全班44人,有40位同学表示玩家赢的可能性大,理由是数量点数和多。3位同学表示玩家赢的可能性小,理由分别是:商贩以营利为目的,不会输;每个点数和的组合不同,只有掷出1和1才能出现点数和2。有1位同学表示可能性一样大,综合了两方的想法。此时,即便是觉得玩家输的可能性大的3位同学也是出于一种感觉。当即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玩家究竟是赢的可能性大还是输的可能性大。学生立即反应,做实验,并不断有学生补充,需要大量做实验,对实验结果还需要进行记录统计以发现规律。
培养数据分析观念,首先就要让学生经历产生统计思想的过程,体会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实验、统计、发现规律,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学生逐步构建数据分析的过程,数据分析观念也慢慢在学生脑中形成。
对于同样的事件,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不同,而大量收集数据后有可能会形成某种规律。这就是数据的随机性。从部分推断整体是统计的一个基本思想,既然是由部分来推断,我们就不能保证推断是准确无误的。这也是产生数据随机性的原因之一。
在“掷一掷”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自主提出通过实验和统计探究玩家输赢的可能性大小。随即开展了四人小组合作的实验活动。教师提供了类似条形统计图的表格,掷出的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点数和上方涂一格,任意一列涂满,游戏结束。
这里就要谈到7∶4分组的设计意图。两枚骰子点数的组合方式共36种,6∶5的分组设计,点数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分别是[1236]和[2436]。7∶4的分组设计,点数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分别是[1636]和[2036]。细小的变化,却让实验结果变得更为有趣。全班共分成11个小组,下图为3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由于两组数出现的概率较接近,学生的实验结果中,两组数掷出的次数也会相对较接近。即便如此,全班11个小组,每个小组最终掷的次数都在50次左右,其中10个小组都得到了玩家赢的可能性小的结论。通过观察统计图,学生都发现中间的点数和出现的次数多一些,两边的少一些。这里,也让学生些许体会到统计与概率的魅力。但在反馈图1和图2后,学生也感受到两组数据统计结果的差异,初步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几次试教中,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有一组是玩家胜利的结果,如图3。这就让课堂变得更为有趣。学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我们小组的统计图也呈现中间多两边少的形状,但由于9出现的次数异常多,所以我们组得到的结论是A组出现次数少,玩家赢的可能性大。至此,学生对数据的随机性又得到了更深刻的体验。
由部分推断整体,然而部分数据存在随机性,因而结论也会出现偏差。
统计是用数据进行推断,其推理方式主要是归纳。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先给出定义。以“抛硬币”为例,一般的教学步骤是:①面朝上的可能有哪些?(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基于概率角度的随机性)②它们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几乎每个五年级的孩子都知道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③学生或计算机实验验证。这就类似于演绎推理的过程,先得出结论再进行实验,而学生对于数据随机性的体会是模糊而不深刻的,更谈不上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了。
在前文的论述中,已经阐述了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数据的随机性。而数据随机性中,还包括了一点,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在这里笔者将它称为数据的规律性。
学生在感知数据具有随机性,小数据更具有偶然性后,开始主动寻求大数据,探究规律。有学生想到将全班的数据合在一起。课前安排了大组的观察员,在小组合作实验结束后,统计了大组的实验数据。课堂上将各个大组的数据通过excel统计形成统计图,在输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规律:随着数据的增加,统计图“山”一样的形状越来越稳定。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就会形成某种规律,让学生对数据的随机性也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随机性;数据分析观念
随着对“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探索与教学,我们意识到教学绝非停留在绘制统计图、求平均数等知识技能的传授上,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数据分析观念”成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核心。史宁中教授对“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认为“体验数据的随机性”是数据分析观念的一部分,它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二是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体现数据分析观念,如何让学生体验数据的随机性?本文将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掷一掷”一课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想法。
一、着眼解决问题,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需要基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而引导学生了解要解决现实问题往往需要经历调查、数据收集、分析的过程,并根据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行推断。创设解决问题的现实背景,能有效沟通数学知识与具体问题间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了解了掷两枚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和可能是2~12这11种可能之后,创设了古代小商贩摆赌局的情境。玩家掷一次付给商贩10文钱,如果掷出的点数和是2,3,4,9,10,11,12这7个数,则商贩付给玩家20文钱,反之则10文钱归商贩。点数和7∶4的分组设计区别于教材中6∶5的分组设计(2,3,4,10,11,12为一组,5,6,7,8,9為一组),其原因在下文中会谈到。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在“可能性”单元通过简单试验体会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与数量的多少有关。表决统计也显示,全班44人,有40位同学表示玩家赢的可能性大,理由是数量点数和多。3位同学表示玩家赢的可能性小,理由分别是:商贩以营利为目的,不会输;每个点数和的组合不同,只有掷出1和1才能出现点数和2。有1位同学表示可能性一样大,综合了两方的想法。此时,即便是觉得玩家输的可能性大的3位同学也是出于一种感觉。当即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玩家究竟是赢的可能性大还是输的可能性大。学生立即反应,做实验,并不断有学生补充,需要大量做实验,对实验结果还需要进行记录统计以发现规律。
培养数据分析观念,首先就要让学生经历产生统计思想的过程,体会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实验、统计、发现规律,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学生逐步构建数据分析的过程,数据分析观念也慢慢在学生脑中形成。
二、实验统计,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对于同样的事件,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不同,而大量收集数据后有可能会形成某种规律。这就是数据的随机性。从部分推断整体是统计的一个基本思想,既然是由部分来推断,我们就不能保证推断是准确无误的。这也是产生数据随机性的原因之一。
在“掷一掷”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自主提出通过实验和统计探究玩家输赢的可能性大小。随即开展了四人小组合作的实验活动。教师提供了类似条形统计图的表格,掷出的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点数和上方涂一格,任意一列涂满,游戏结束。
这里就要谈到7∶4分组的设计意图。两枚骰子点数的组合方式共36种,6∶5的分组设计,点数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分别是[1236]和[2436]。7∶4的分组设计,点数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分别是[1636]和[2036]。细小的变化,却让实验结果变得更为有趣。全班共分成11个小组,下图为3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由于两组数出现的概率较接近,学生的实验结果中,两组数掷出的次数也会相对较接近。即便如此,全班11个小组,每个小组最终掷的次数都在50次左右,其中10个小组都得到了玩家赢的可能性小的结论。通过观察统计图,学生都发现中间的点数和出现的次数多一些,两边的少一些。这里,也让学生些许体会到统计与概率的魅力。但在反馈图1和图2后,学生也感受到两组数据统计结果的差异,初步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几次试教中,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有一组是玩家胜利的结果,如图3。这就让课堂变得更为有趣。学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我们小组的统计图也呈现中间多两边少的形状,但由于9出现的次数异常多,所以我们组得到的结论是A组出现次数少,玩家赢的可能性大。至此,学生对数据的随机性又得到了更深刻的体验。
由部分推断整体,然而部分数据存在随机性,因而结论也会出现偏差。
三、归纳推理,感悟数据的规律性
统计是用数据进行推断,其推理方式主要是归纳。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先给出定义。以“抛硬币”为例,一般的教学步骤是:①面朝上的可能有哪些?(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基于概率角度的随机性)②它们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几乎每个五年级的孩子都知道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③学生或计算机实验验证。这就类似于演绎推理的过程,先得出结论再进行实验,而学生对于数据随机性的体会是模糊而不深刻的,更谈不上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了。
在前文的论述中,已经阐述了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数据的随机性。而数据随机性中,还包括了一点,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在这里笔者将它称为数据的规律性。
学生在感知数据具有随机性,小数据更具有偶然性后,开始主动寻求大数据,探究规律。有学生想到将全班的数据合在一起。课前安排了大组的观察员,在小组合作实验结束后,统计了大组的实验数据。课堂上将各个大组的数据通过excel统计形成统计图,在输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规律:随着数据的增加,统计图“山”一样的形状越来越稳定。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就会形成某种规律,让学生对数据的随机性也有了更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