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导入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bos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课堂,很多教师仍然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自我评价的心理标准,加上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科学那样具有很强的知识连贯性,因此,许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导入”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的教师认为导入只是个形式,无关紧要。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课的开始,其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好的、成功的导入不仅可以连接新旧知识、贯通课堂内外,点明课文主旨、学习重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创设必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只有这样,导入才能发挥最大优势,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一、掐准兴趣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设计问题导入新课要想让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迅速理解教师的问题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得用心设计新颖别致、增强新课趣味性的问题。
   二、利用文章悬念导入新课,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初中生处于人生独立思维萌芽阶段,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探究心理很浓、很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的导入环节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释疑探索的兴趣,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摒弃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贴近学生心境导入新课,振奋学生的求知激情
   罗生布拉特曾说,“当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一致时,那么阅读效果是最好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所得就是他们学习新知、锻炼能力的宝贵财富,课堂上有意识地经常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学生就会在内心生成一种满足感、自豪感。在这个基础上引入新的学习课题、新的学习内容,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四、关注生活热点导入新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们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学生最关注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最贴近生活的也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强烈的同感心能激发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妙,发人深思,力求新意,激发情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五、巧联课文趣题导入新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一节课伊始,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极不稳定,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是在所难免的。这时教师要善于观察课堂气氛,巧妙联系课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矛盾问题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借助音乐场景导入新课,拨正学生的感情基调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能激发兴趣的提问是第一要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对课文情境的体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真有“妙不可言”之感。这时,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这时可以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动听的乐曲传达给学生,以形象思维的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七、抓住标题精髓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興趣。”文章的标题是人们阅读的第一视觉停驻点,是人们阅读文本时获得的第一信息。的确,一篇好的文章有着含蓄隽永的绝美标题,而这标题既是作者匠心经营的结果,又是文章的精髓,也是我们理解文章的钥匙。抓住文章题目有意识地设计问题导入新课,虽不是创新之举,但往往能切中要害,是让学生快速进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
   八、用多媒体情境导入新课,拓展学生的内心视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设计课堂导入问题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演示动作、插入文字,可以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境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能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因此学生通过多媒体画面的熏陶、感染,他们已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对文章就更为钟爱,对学习语文就更有兴趣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课堂导入提问的目的正是为了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同时心甘情愿地去攻克一道道难题,从而展示自己的意志、智慧和力量。语文课堂是异质思维的摇篮、心灵共享的学堂、人性化的生命世界,而教师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导入新课则是一个美丽的起点。这正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其他文献
2015年,巴彦县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整合村庄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为手段,坚持特色化规划,多元化投入,集约化建设,整体化配套,社区化管理,着力打造优势产业突
本研究将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选取中国大学生的语料进行介词错误的量化分析,并从认知的视角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介词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解释。笔者在本研究中以
摘 要:“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等效平衡原理抽象难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困难,将等效平衡问题分类归纳,并根据相关原理建立相应的思维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师生解决难题。  关键词:等效平衡;思维模型;解题策略  一、等效平衡的判断  (一)等效平衡的定义  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以不同投料方式进行反应,只要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等,这样的化学平衡即称为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
摘 要: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正确运用趣味教学是关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利用情景再现的模式、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和适宜的教学态度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趣味性。  关键词:初中政治;趣味教学;思考探讨  趣味教学是目前越来越受到教育界重视的教育方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使教学效果远远好于单纯理论知识灌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趣味教学的内容包括例趣、喻趣、形趣等,目的在于让学生
施蛰存的历史题材小说是他“独自去走一条新路径”的杰作,是作者在现在时间中完成的对历史的理解,目的在于显示个体精神人格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在这类历史题材小说中,作者消解了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新鲜出炉,我省畜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按照《意见》的规划,到2020年,我省形成500万吨高品质生鲜乳的生产能力,形成8
近年来,高台县对高原夏菜花椰菜进行了试验、示范,总结和推广了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栽培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课题都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是课文的“眼睛”,吸引我们阅读与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面对课题,只要赋予其新的思路,并合理利用,它完全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一、感受的切入点  在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文本的过程中,课题作为“文眼”,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请看竞赛课上一位教师教学《让
基层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条件,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其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的步伐。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型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