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在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里,尤其是在学生心目中,化学总是与概念、性质、方程式等联系在一起,枯燥乏味、难学难教一直成为阻碍学生学习化学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味注重化学知识的灌输、化学技能的重复训练,无视化学本身所蕴含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漠视浸润在化学发展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实质,轻视化学与自然、历史和人文等领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尝试扎根于家乡紫砂文化这片沃土,以“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谋求化学课程与紫砂文化艺术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将二者进行最优化的整合,建立具体化的课堂操作样式,引领学生感悟化学课程与紫砂文化融合后的独特魅力。
多年来,我们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紫砂文化的脉络,深入研读了化学新课程标准,并且将二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比对研究,我们似乎找准了几个重要的切入点,并且将其置于校本活动课程的视野下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的关键词是“渗透”与“融合”,因此,对于每一节课,我们都要求教师做到精心设计、周密安排,从课的导入到展开直至课的总结,何时教师讲解,何时组织学生讨论,何时演示,坚决反对“走过场”和“贴标签”。在这里,笔者选取了一个课堂教学的案例作说明。
【教学内容】紫砂原矿(即紫砂泥)的组成元素。
【教学准备】紫砂原矿10g,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可供选择的试剂(任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研磨桌面上的紫砂泥,使学生零距离感受紫砂泥的颜色、质地、光滑度等等,然后非常自然地启发学生自主提出下列问题:从元素的角度分析,紫砂原矿的组成成分主要有哪些?你有哪些猜想?又准备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紫砂泥对于宜兴人来讲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从比较熟悉的话题引入,既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认知情境,又十分自然地切入课题,并且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灵,很自然地调整学生的心理意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探求结论的状态,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组织学生讨论
由4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通过同伴合作、生生互动,学生们激烈地相互争论着,思维的火花剧烈碰撞,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突跃到一种极不平衡的“耗散结构”。
三、提出猜想或假设
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已经了解了有关铝土矿、粘土的组成等知识,各小组提出的猜想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陶土中大致含有:S、O、Na、K、Ca、Al、Fe、Mn、Mg、Ti、Si等元素。
四、验证猜想或假设
在中学化学允许的条件下,虽然无法完成对紫砂泥所有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测定,但要证明紫砂泥组成的主要元素还是可行的。为此,学生们设计了较多的方案,这些方案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动,主要有下面几种。
方案1:将10g原矿的粉末溶于20mL10.0mol·L-1的硫酸,过滤后观察滤液的颜色,再将滤液等分成10份,分别检出Al3 、K 、Na 、Fe3 、Ca2 等离子。
方案2:将10g原矿的粉末溶于20mL5.0mol·L-1的NaOH溶液,过滤后将滤渣洗涤,再用10mL1.0mol·L-1硫酸溶解,再过滤,从两次的滤液中可以分别检出更多的元素。
方案3:有学生提出观点——不同的紫砂泥,譬如红泥和绿泥,其色泽的差异极有可能与Fe元素的价态有关,红泥中主要含有Fe3 ,而绿泥中主要含有Fe2 。学生通过硫氰化钾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得到了证实。
(认知弹性理论也认为,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一种“高级学习”,它要求学习者具有更高的思维深度、力度和容量。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创设鲜活逼真的认知情境,设置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得到有效的保证。)
五、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绿色化学”的理念,评价各种方案的科学性、简约性,同时教师再予以精彩的点评,最后由学生自主地给出最优化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学生的思维则由发散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收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使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动态的生成。)
总之,紫砂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要全面解读其深刻的内涵,需要各学科协同参与。利用化学新课程的独特视角审视紫砂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化学的学科特征,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学)
我们尝试扎根于家乡紫砂文化这片沃土,以“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谋求化学课程与紫砂文化艺术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将二者进行最优化的整合,建立具体化的课堂操作样式,引领学生感悟化学课程与紫砂文化融合后的独特魅力。
多年来,我们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紫砂文化的脉络,深入研读了化学新课程标准,并且将二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比对研究,我们似乎找准了几个重要的切入点,并且将其置于校本活动课程的视野下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的关键词是“渗透”与“融合”,因此,对于每一节课,我们都要求教师做到精心设计、周密安排,从课的导入到展开直至课的总结,何时教师讲解,何时组织学生讨论,何时演示,坚决反对“走过场”和“贴标签”。在这里,笔者选取了一个课堂教学的案例作说明。
【教学内容】紫砂原矿(即紫砂泥)的组成元素。
【教学准备】紫砂原矿10g,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可供选择的试剂(任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研磨桌面上的紫砂泥,使学生零距离感受紫砂泥的颜色、质地、光滑度等等,然后非常自然地启发学生自主提出下列问题:从元素的角度分析,紫砂原矿的组成成分主要有哪些?你有哪些猜想?又准备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紫砂泥对于宜兴人来讲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从比较熟悉的话题引入,既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认知情境,又十分自然地切入课题,并且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灵,很自然地调整学生的心理意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探求结论的状态,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组织学生讨论
由4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通过同伴合作、生生互动,学生们激烈地相互争论着,思维的火花剧烈碰撞,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突跃到一种极不平衡的“耗散结构”。
三、提出猜想或假设
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已经了解了有关铝土矿、粘土的组成等知识,各小组提出的猜想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陶土中大致含有:S、O、Na、K、Ca、Al、Fe、Mn、Mg、Ti、Si等元素。
四、验证猜想或假设
在中学化学允许的条件下,虽然无法完成对紫砂泥所有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测定,但要证明紫砂泥组成的主要元素还是可行的。为此,学生们设计了较多的方案,这些方案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动,主要有下面几种。
方案1:将10g原矿的粉末溶于20mL10.0mol·L-1的硫酸,过滤后观察滤液的颜色,再将滤液等分成10份,分别检出Al3 、K 、Na 、Fe3 、Ca2 等离子。
方案2:将10g原矿的粉末溶于20mL5.0mol·L-1的NaOH溶液,过滤后将滤渣洗涤,再用10mL1.0mol·L-1硫酸溶解,再过滤,从两次的滤液中可以分别检出更多的元素。
方案3:有学生提出观点——不同的紫砂泥,譬如红泥和绿泥,其色泽的差异极有可能与Fe元素的价态有关,红泥中主要含有Fe3 ,而绿泥中主要含有Fe2 。学生通过硫氰化钾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得到了证实。
(认知弹性理论也认为,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一种“高级学习”,它要求学习者具有更高的思维深度、力度和容量。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创设鲜活逼真的认知情境,设置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得到有效的保证。)
五、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绿色化学”的理念,评价各种方案的科学性、简约性,同时教师再予以精彩的点评,最后由学生自主地给出最优化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学生的思维则由发散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收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使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动态的生成。)
总之,紫砂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要全面解读其深刻的内涵,需要各学科协同参与。利用化学新课程的独特视角审视紫砂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化学的学科特征,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