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德心融合”,就是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方法,也巧妙借助心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以心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最终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这是在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成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善于通过德育的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是非对错”的判断,进行相应奖惩等管理,在确立优良班风的同时确立班主任的威信;同时也要成为学生的同盟者、同行者,要善于通过心育的方法倾听学生的心声,识别学生的情绪状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平等、安全、和谐的班集体环境的同时,建立师生间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德心融合”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在实践中,班主任组织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德育内容,巧用心育的策略和技巧,能让道德规范融进学生心里,引导学生实现知、情、信、行的统一,让学生健康成长。以“德心融合”的方式开展工作,不仅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更能“润物无声”地帮到心理有创伤的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尝试。
一、敏于观察,识别心理需求
识别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德育工作和心育工作的共同要求,所以新接一个班的时候,班主任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和了解学生,要学会从学生的档案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要善于观察学生行为,要善于捕捉学生一些特殊的言谈举止后面隐藏着的真实需求。像上文案例中的班主任,发现了“二货”小阳搞笑后面隐藏的悲戚、监护人身份的异样,从而判断出他心理受到了严重伤害;从他扮演“二货”喜笑颜开和“偷抹眼泪”的行为,发现他内心敏感脆弱却假装坚强,用自己的伪装实现希望能“和别人一样”的“复原”需求,这种情况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必然会因压力过大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正是正确识别小阳的需求,班主任才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暖阳行动”,帮助小阳完成了从“事情忙起来”“成绩好起来”到“纠结解开来”这样的三步心理康复旅程。
二、以德养心,让学生敞开心扉
心理受到创伤的学生,更需要心育对个体的疏导和支撑,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创伤是在过去发生的,已经被当事人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包裹起来了;相当一部分受伤害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痛苦源于这种心理伤害的存在,更谈不上自助和求助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将自己的心理伤害看作是一种耻辱,紧紧地护着,不给人触碰,而自己却时时受着这种伤害的煎熬,如上文中的小阳就是如此。在当事人对教师还不信任时,班主任就直接和他沟通此事,或者明显地给予特殊的关爱,这种违背当事者心理实际需求的“帮助”,有可能会演变成洒在他伤口上的盐,构成对当事者的再次伤害。这时,就需要借助德育的力量,班主任要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同学,成为这个集体中平等的首席,通过班干部的选择、社团活动、主题班会、教室环境布置等方式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大家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敞开心扉创造条件。像案例中小阳在班主任“悄悄地关心下”,终于在周记中吐露了心声,这是他走出心理阴影的关键一步。
三、以心育德,培育学生积极行为
在班主任赢得学生信任后,学生愿意将自己的痛苦向老师倾诉,这时的班主任要善于运用一些心育技巧和策略,如倾听、同情、解释和保证、建立支持系统等方式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压力,让学生通过习得自助方法,学会求助的方法走出心理阴影,在此基础上缔造积极心态,培育合格甚至优秀的行为。像上文中的小阳在周记中吐露心声后,班主任那看似随意实则精心预设的晚自习后操场上的散步,传递呵护之情的夜宵,姐弟般的拉手聊天,这些运用了心理咨询技巧的师生个别沟通,促成小阳放下包袱,接受了以值日为由进行专业心理疏导的安排,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慢慢解开了心结。班主任又以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为契机,让小阳和他的父亲建立了联系,当小阳泪流满面地看父亲的信,开心地分享父亲减刑消息,憧憬着回自己家生活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纠结着的东西开始理顺了,这时小阳内心的需求才真正得到满足,那就是和同学一样,有爱心、有亲情、有目标、有努力、有信心,而这正是德心融合育人的魅力。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具备一定的心育知识和技巧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识别学生的真实需求,在以生为本理念的驱动下,将心育、德育的策略和技巧巧妙融合,必要时借助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力量,帮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展翅翱翔。■
(作者单位:南京市职教教研室)
链接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倡导德心健康的新理念》一文指出:塑造个体的德心健康,第一是开展生命教育和幸福观的教育。第二要培育道德情感和有效调控情绪。培养同情心,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调节自我的情绪,缓解内心的冲突,恰当地表达和宣泄情绪。使之既有丰富的道德情感,又善于调整情绪。第三要澄清价值和确立自我的同一性,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确立自我的价值目标,使“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保持必要的张力。第四要发展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自由的人际关系是德心健康的必然要素。第五要培养道德人格和完善个性。培养道德人格一直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要塑造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必然是道德和心理上的双重健康。第六要锻炼意志和增强挫折承受力。解决知行脱节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增强意志,形成行为的冲动力,而意志的增强也必然会提高挫折的承受力。鼓励学生进行勇敢的尝试,在失败和挫折中获得更强的意志力,正确理解挫折和失败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使之既有追求成功的冲动,又有面对失败的正确心态。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成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善于通过德育的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是非对错”的判断,进行相应奖惩等管理,在确立优良班风的同时确立班主任的威信;同时也要成为学生的同盟者、同行者,要善于通过心育的方法倾听学生的心声,识别学生的情绪状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平等、安全、和谐的班集体环境的同时,建立师生间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德心融合”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在实践中,班主任组织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德育内容,巧用心育的策略和技巧,能让道德规范融进学生心里,引导学生实现知、情、信、行的统一,让学生健康成长。以“德心融合”的方式开展工作,不仅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更能“润物无声”地帮到心理有创伤的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尝试。
一、敏于观察,识别心理需求
识别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德育工作和心育工作的共同要求,所以新接一个班的时候,班主任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和了解学生,要学会从学生的档案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要善于观察学生行为,要善于捕捉学生一些特殊的言谈举止后面隐藏着的真实需求。像上文案例中的班主任,发现了“二货”小阳搞笑后面隐藏的悲戚、监护人身份的异样,从而判断出他心理受到了严重伤害;从他扮演“二货”喜笑颜开和“偷抹眼泪”的行为,发现他内心敏感脆弱却假装坚强,用自己的伪装实现希望能“和别人一样”的“复原”需求,这种情况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必然会因压力过大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正是正确识别小阳的需求,班主任才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暖阳行动”,帮助小阳完成了从“事情忙起来”“成绩好起来”到“纠结解开来”这样的三步心理康复旅程。
二、以德养心,让学生敞开心扉
心理受到创伤的学生,更需要心育对个体的疏导和支撑,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创伤是在过去发生的,已经被当事人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包裹起来了;相当一部分受伤害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痛苦源于这种心理伤害的存在,更谈不上自助和求助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将自己的心理伤害看作是一种耻辱,紧紧地护着,不给人触碰,而自己却时时受着这种伤害的煎熬,如上文中的小阳就是如此。在当事人对教师还不信任时,班主任就直接和他沟通此事,或者明显地给予特殊的关爱,这种违背当事者心理实际需求的“帮助”,有可能会演变成洒在他伤口上的盐,构成对当事者的再次伤害。这时,就需要借助德育的力量,班主任要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同学,成为这个集体中平等的首席,通过班干部的选择、社团活动、主题班会、教室环境布置等方式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大家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敞开心扉创造条件。像案例中小阳在班主任“悄悄地关心下”,终于在周记中吐露了心声,这是他走出心理阴影的关键一步。
三、以心育德,培育学生积极行为
在班主任赢得学生信任后,学生愿意将自己的痛苦向老师倾诉,这时的班主任要善于运用一些心育技巧和策略,如倾听、同情、解释和保证、建立支持系统等方式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压力,让学生通过习得自助方法,学会求助的方法走出心理阴影,在此基础上缔造积极心态,培育合格甚至优秀的行为。像上文中的小阳在周记中吐露心声后,班主任那看似随意实则精心预设的晚自习后操场上的散步,传递呵护之情的夜宵,姐弟般的拉手聊天,这些运用了心理咨询技巧的师生个别沟通,促成小阳放下包袱,接受了以值日为由进行专业心理疏导的安排,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慢慢解开了心结。班主任又以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为契机,让小阳和他的父亲建立了联系,当小阳泪流满面地看父亲的信,开心地分享父亲减刑消息,憧憬着回自己家生活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纠结着的东西开始理顺了,这时小阳内心的需求才真正得到满足,那就是和同学一样,有爱心、有亲情、有目标、有努力、有信心,而这正是德心融合育人的魅力。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具备一定的心育知识和技巧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识别学生的真实需求,在以生为本理念的驱动下,将心育、德育的策略和技巧巧妙融合,必要时借助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力量,帮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展翅翱翔。■
(作者单位:南京市职教教研室)
链接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倡导德心健康的新理念》一文指出:塑造个体的德心健康,第一是开展生命教育和幸福观的教育。第二要培育道德情感和有效调控情绪。培养同情心,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调节自我的情绪,缓解内心的冲突,恰当地表达和宣泄情绪。使之既有丰富的道德情感,又善于调整情绪。第三要澄清价值和确立自我的同一性,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确立自我的价值目标,使“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保持必要的张力。第四要发展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自由的人际关系是德心健康的必然要素。第五要培养道德人格和完善个性。培养道德人格一直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要塑造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必然是道德和心理上的双重健康。第六要锻炼意志和增强挫折承受力。解决知行脱节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增强意志,形成行为的冲动力,而意志的增强也必然会提高挫折的承受力。鼓励学生进行勇敢的尝试,在失败和挫折中获得更强的意志力,正确理解挫折和失败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使之既有追求成功的冲动,又有面对失败的正确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