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的鉴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985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样式中最讲究含蓄和凝练。诗人的情感往往不是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往往是通过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意象”来抒发感情。读诗只有通过感受意象、领悟寓意,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
  怎样才能正确把握诗歌的形象呢?首先要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相关资料,如生平、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其次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各类形象进行分析。如分析人物形象时,就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精神和反映心情的词语。分析人物所处环境时就要注意时间地点、天气和周围的景物。分析具体景物时就要注意描述了景物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用语的感情色彩。
  怎样鉴赏诗歌的形象呢?首先是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的意境。诗歌的主题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歌描绘景物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是什么。其中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意境的关键。在鉴赏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其一是描绘诗中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其二是概括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其次是借助诗歌的形象领悟诗中的哲理。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诗歌思想盛情的鉴赏
  
  “诗言志”,诗歌是最抒情的文学样式;“诗品出于人品”“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说明了这点。故读诗必须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要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必须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等,必须了解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
  诗歌的题材有助于读者读懂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诗歌的常见题材对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十分重要。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以从诗题入手,诗歌的题目往会标明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有的些题目就好比谜底一样,可以揭示所写的内容。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从了解诗歌的特定的写作背景入手,从把握诗歌情感入手,从分析诗的含蓄意义人手,从分析用典入手,从诗歌的意境入手等。
  
  二、诗歌语言的鉴赏
  
  要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必须了解其特点,诗歌语言凝练、形象、优美,抒情性强又饱含感情。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富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为了达到音乐美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使用上往往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句子成分,给读者留下艺术想像和再创造的空间。
  要准确鉴赏诗歌的语言,必须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常见的语言风格有1、平淡:语言质朴无华,于平淡中蕴含深意。2、工丽;辞藻华丽,讲求对仗。3、直率:语言不隐晦,不修饰,依原样直接写出。4、委婉: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貌似无关的事物委婉表达内心情感。5、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留雕琢痕迹,自然天成。6、清幽:清静幽深,意味深远。7、雄奇:气势宏伟,立意奇特。8、奔放:直率而又有气势。9、悲慨:悲壮慷慨,寂寥苍劲。10、沉郁:用苍老道劲的笔调去描绘社会生活,笼罩着疑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三、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很广泛,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三方面。
  1、修辞方法常见的有:夸张:古代诗歌中有用夸张单独描写景物,也有用夸张单独描写社会生活,也有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拟人:把物人格化,使描绘更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事物、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比兴:先言他事物以引出要歌咏的事物,用常见事物表达不常见的事物,使事物特征更突出;用典: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等作用;叠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2、表现手法有抒情类、描写类和技法类。
  (I)抒情类:包括①直抒胸臆,即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物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②借景抒情:诗人把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中,可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奇效;③情景交融:把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④托物言志:借助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和情感,诗中的物体带有人格化的色彩。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⑤用典抒情:是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⑥借古讽今:是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今社会;⑦叙事抒情:是通过叙事来表达感情。如《兵车行》、《卖炭翁》等作品。
  (2)描写类:①渲染:本是国画技法,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方面更加突出。作为诗歌来说就是正面着意描写。②烘托。也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在诗歌中就是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包括正衬和反·两种。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像以动衬托静就属此类。③白描:本也是一种国画技法,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和烘托的写法。④虚和实: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虚实结合使诗歌形象、鲜明、结构紧凑,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间。⑤动与静:是指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相辅相成。⑥点面结合: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写主体事物,还写与之关联的事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⑦诗中有画:在写景诗歌之中,运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此处还有细节描写,色彩的渲染和角度的变化等。
  虽说诗歌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学会对诗歌的鉴赏,就会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体会到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
其他文献
【摘要】清晰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就是每一步怎么做的,学生掌握到哪个程度,能达到什么效果。通常的教学目标会这样设置:初步认识xx反应、xx概念。这样的目标让人迷惑具体怎样认识,通过哪些活动认识,认识达到哪个水平等,教师还得利用课堂时间进一步向学生说明。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安排教材内涵和外延教学准备幻灯片辅助    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一节课学生学到或掌握些什么,以及后一个阶段继续学
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运用多媒体,让生物课上得多姿多彩。  关键词:教学方法,阅读能力,探究能力    一、重视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就是迅速、正确地吸收书写或印刷载体的意义以及电子出版物的数字化信息的一种能力。该能力对学生的学业乃至整个人生都具有十分
【摘要】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生活当中,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实力,有创新才有腾飞。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得到能力的创新,知识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班级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摘要】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大潮下,公众舆论在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民意成为领导人在决策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但民意又是复杂的和多样化的,受信息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本身有着很多的弱点和局限性,如何既注重公众舆论的影响从而做到使政府执行的政策反映了民意,又能够克服它的弱点和缺陷并予以积极的引导,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摸索与大胆的尝试。  【关键词】中国政府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点,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是要求作文要体现个性化,提倡个性化作文。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呢?笔者仅从宏观角度浅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撷取个性化题材  选材上的创造性体现在选取的材料新、独、不落俗套。所谓作文题材的个性化,指的是文章内容能够避开一
在旧的教学理念下,人们从数学中学到的是千篇一律的计算和演算中获得的逻辑思维的锻炼。然而,从20世纪下叶开始,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广而深。有位著名数学家曾经说过:看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只要看这个国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就可以了。这无疑说明了数学应用的重要性。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求,不能仍以旧的课堂模式来上课,旧的教学大纲急需要修改。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这一难题
【内容摘要】数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新、普及性和创新性。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积极参与活动。  【关键词】兴趣 创新 实践 趣味性 普及性 教学目标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而《数学课程标准
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促进教与学的良好基础。作为职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能动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
【摘要】创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共进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树立起信心,产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精神愉快,充满激情,风趣幽默,教法灵活。其次,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不要控制太死板,耐心听取学生的观点  【关键词】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过程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和谐融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因为只有
一、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兴趣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一旦我们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获得巨大的动力,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兴趣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渠道,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实验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用实验“导”学,激发学生“学”的兴趣。通过鲜明、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会强烈的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