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气的“活”课堂,口语交际课当然更应该如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通过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话题,创设真实生动的交际情境,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组织教学,从而创建口语交际课之“活”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99-02
出使楚国的晏子利用机智灵活的辞令回击了楚王的一次次侮辱;语言大师周恩来总理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魅力让世界为之折服;最近,中国外交天团凭借他们有理有据、有力有节、不卑不亢的霸气回应圈粉无数.......真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受到口才的重要性。由此,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亦可见一斑。但在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课上,大家更多的是看到这样的情景:课堂成了老师的“一言堂”,不管老师出示什么样的交流话题,也不管老师怎样引导、提示,举手发言的学生都是寥寥无几;即使发言,声音也很低,说话时甚至不敢看别人;或者表达不准确,语无伦次,毫无条理,意思当然也不连贯;更多的学生则保持沉默——真是金口难开啊!作为语文老师,不得不进行认真地反思:学生不会说、不敢说、不想说、说不好的原因到底在哪儿呢?如果总是这样连“口语”都没有,又何谈“交际”呢?于是,在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归纳了以下几个让口语交际课由“难”变“活”的教学方法。
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
要进行口语交际,首先要让学生能听懂交际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课教学时,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只有选择的交际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才不会有距离感,才会有话可说,才能大大激发学生说的兴趣。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只有产生“说”的兴趣,学生才会有交流的动机,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会有畅快的表达。例如,寒假过后,孩子们腰包鼓鼓,一个个“满载而归”,并且互相询问着收了多少压岁钱。于是,笔者便让他们围绕“压岁钱怎么用”进行讨论,上了一堂激烈的口语交际课。最近班内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笔者便抓住这一契机,以“学会原谅”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一次语文课笔者因事迟到,走进教室便跟学生们解释原因、道歉,没想到笔者话音刚落,学生们竟鼓起掌来。问其原因,答曰:我们没有想到,您会因为迟到几分钟而这么真诚地给我们道歉!笔者听完后改变了教学内容,以“道歉”为话题上了一堂精彩的口语交际课......
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给学生提供了交际互动的实践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使他们学会诚恳文明地与人交际,学会尊重他人;这些话题也让每一位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都愿意“说”起来,“动”起来,这样一来,口语交际课堂便不再死气沉沉。
二、创设真实生动的交际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情景创设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真实生动的交际情景,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也难以激发涌动在他们心中的“口语”。为了创设真实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笔者经常把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课堂,以教材为桥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
(一)创设表演情境。在教学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学生兴趣极浓,这时,笔者便抓住时机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以此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称赞》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獾和小刺猬,让他们边表演故事情节边互相称赞。在表演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称赞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口语表达时真诚的重要性,更懂得了口语交际需要文明礼貌。
(二)创设问题情境。口语交际教学时,适当设计的一些小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由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通顺的话。如教学《雨点儿》一课时,笔者便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口语训练:小雨点儿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去干什么?大雨点儿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干什么?小雨点儿想对花草说些什么?这些问题犹如开启心智的钥匙,一下就把学生引入了思维创新的语境,既补白了课文的内容,又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练习。
(三)创设交际情境。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往活动的情境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做客”“我是小果农”“拜年”等,模拟情境把交际双方紧密联系到一起,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使他们具有了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真实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学生的交往需要,让他们在口语交际课堂上不再“金口难开”。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交际形式
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听,愿意说,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学中可以采用下列形式进行口语交际:
(一)你说我听。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交际形式,它让听者养成了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习惯、随手做笔记的习惯、边听边思考的习惯等;说者也养成了语音清晰纯净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先打腹稿的习惯等,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口语交际的效果。
(二)先看后说。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因此,笔者经常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多观察,多积累素材,为口语交际提供活水源泉。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时,笔者便带着学生们来到了集市上,让他们仔细观察集市上都有哪些人,他们都是干什么的,然后鼓励孩子们走近自己感兴趣的人,通过观察去了解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从而知道自己长大后想干什么。孩子们通过观察有了许多发现:超市的收银员上班必须站着,而且一點都不能马虎;卖鱼的叔叔不仅要把鱼卖给顾客,还要帮顾客把鱼杀好洗净,弄得一身都是鱼腥味,真不容易;卖菜的老奶奶看着年纪好大,得有七八十岁了吧,可是依然没有停下劳作的双手......通过观察,孩子们懂得了劳动的光荣与辛苦,思考了自己的未来。
(三)先做后说。二年级上册编排的口语交际“做手工”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教学:先让孩子们在家动手制作,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所用到的材料以及制作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先读后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哲理的文章,需要学生通过浅显的文字去领悟。这就可以让他们在阅读后说一说,从而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学完《小马过河》一课后,让学生一起探讨:小马是怎样过河的?河水到底有多深?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学生们通过讨论懂得了思考与尝试的重要性。
总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的话题、情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构建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口语交际课堂,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这方沃土上汲取营养,学会说话,学会倾听,学会交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S].语文课程标准,20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99-02
出使楚国的晏子利用机智灵活的辞令回击了楚王的一次次侮辱;语言大师周恩来总理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魅力让世界为之折服;最近,中国外交天团凭借他们有理有据、有力有节、不卑不亢的霸气回应圈粉无数.......真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受到口才的重要性。由此,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亦可见一斑。但在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课上,大家更多的是看到这样的情景:课堂成了老师的“一言堂”,不管老师出示什么样的交流话题,也不管老师怎样引导、提示,举手发言的学生都是寥寥无几;即使发言,声音也很低,说话时甚至不敢看别人;或者表达不准确,语无伦次,毫无条理,意思当然也不连贯;更多的学生则保持沉默——真是金口难开啊!作为语文老师,不得不进行认真地反思:学生不会说、不敢说、不想说、说不好的原因到底在哪儿呢?如果总是这样连“口语”都没有,又何谈“交际”呢?于是,在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归纳了以下几个让口语交际课由“难”变“活”的教学方法。
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
要进行口语交际,首先要让学生能听懂交际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课教学时,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只有选择的交际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才不会有距离感,才会有话可说,才能大大激发学生说的兴趣。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只有产生“说”的兴趣,学生才会有交流的动机,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会有畅快的表达。例如,寒假过后,孩子们腰包鼓鼓,一个个“满载而归”,并且互相询问着收了多少压岁钱。于是,笔者便让他们围绕“压岁钱怎么用”进行讨论,上了一堂激烈的口语交际课。最近班内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笔者便抓住这一契机,以“学会原谅”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一次语文课笔者因事迟到,走进教室便跟学生们解释原因、道歉,没想到笔者话音刚落,学生们竟鼓起掌来。问其原因,答曰:我们没有想到,您会因为迟到几分钟而这么真诚地给我们道歉!笔者听完后改变了教学内容,以“道歉”为话题上了一堂精彩的口语交际课......
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给学生提供了交际互动的实践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使他们学会诚恳文明地与人交际,学会尊重他人;这些话题也让每一位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都愿意“说”起来,“动”起来,这样一来,口语交际课堂便不再死气沉沉。
二、创设真实生动的交际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情景创设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真实生动的交际情景,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也难以激发涌动在他们心中的“口语”。为了创设真实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笔者经常把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课堂,以教材为桥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
(一)创设表演情境。在教学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学生兴趣极浓,这时,笔者便抓住时机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以此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称赞》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獾和小刺猬,让他们边表演故事情节边互相称赞。在表演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称赞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口语表达时真诚的重要性,更懂得了口语交际需要文明礼貌。
(二)创设问题情境。口语交际教学时,适当设计的一些小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由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通顺的话。如教学《雨点儿》一课时,笔者便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口语训练:小雨点儿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去干什么?大雨点儿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干什么?小雨点儿想对花草说些什么?这些问题犹如开启心智的钥匙,一下就把学生引入了思维创新的语境,既补白了课文的内容,又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练习。
(三)创设交际情境。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往活动的情境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做客”“我是小果农”“拜年”等,模拟情境把交际双方紧密联系到一起,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使他们具有了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真实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学生的交往需要,让他们在口语交际课堂上不再“金口难开”。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交际形式
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听,愿意说,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学中可以采用下列形式进行口语交际:
(一)你说我听。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交际形式,它让听者养成了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习惯、随手做笔记的习惯、边听边思考的习惯等;说者也养成了语音清晰纯净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先打腹稿的习惯等,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口语交际的效果。
(二)先看后说。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因此,笔者经常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多观察,多积累素材,为口语交际提供活水源泉。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时,笔者便带着学生们来到了集市上,让他们仔细观察集市上都有哪些人,他们都是干什么的,然后鼓励孩子们走近自己感兴趣的人,通过观察去了解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从而知道自己长大后想干什么。孩子们通过观察有了许多发现:超市的收银员上班必须站着,而且一點都不能马虎;卖鱼的叔叔不仅要把鱼卖给顾客,还要帮顾客把鱼杀好洗净,弄得一身都是鱼腥味,真不容易;卖菜的老奶奶看着年纪好大,得有七八十岁了吧,可是依然没有停下劳作的双手......通过观察,孩子们懂得了劳动的光荣与辛苦,思考了自己的未来。
(三)先做后说。二年级上册编排的口语交际“做手工”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教学:先让孩子们在家动手制作,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所用到的材料以及制作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先读后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哲理的文章,需要学生通过浅显的文字去领悟。这就可以让他们在阅读后说一说,从而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学完《小马过河》一课后,让学生一起探讨:小马是怎样过河的?河水到底有多深?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学生们通过讨论懂得了思考与尝试的重要性。
总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的话题、情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构建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口语交际课堂,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这方沃土上汲取营养,学会说话,学会倾听,学会交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S].语文课程标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