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想品德》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思想品德教学是否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探究、发现、判断和评价中感知善恶,明辨是非,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还大面积的存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为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改革,现谈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