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素质、高境界的特殊职业,这一职业不仅具有社会百业道德的共性,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或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中。主要体现在:从学校所具有的传授知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和教师肩负的社会重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从教育优先发展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先一步、优一等、高一格的超前性;从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博学多识等等的职责和个人素质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从对教师是蜡烛、是春蚕、是铺路石等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示范性。
在扬弃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现代师德应该包括以下11个方面的内容。
1.人格。教师的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教育的实践反复证明,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人格力量,它是教师个人魅力和威信之源。教师的人格来自于什么?教师的人格应该基于教师的良心。教师有什么样的良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格。在当今社会的大开放大变革带来了人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革命性变化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在自身的岗位上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如何“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需要的是教师的良心。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体验自己的一颗育人的良心,这是现今教师应有品德的首要内涵。
2.开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要突破“精英教育、知识为本、专业中心”的樊篱,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思想和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理念,尽快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保持教育的个性和特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要具有全球开放观念、国际竞争意识、多种综合能力,必须懂外语、善沟通、能创新、肯动手而且心理素质过硬。
3.实施素质教育、改善国民素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过明确的阐述:“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跨世纪的变革大潮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教师。关键在教师是否能够以身作则,自觉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是否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改善国民素质的责任感。教师的这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精神动力,是推进学校及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基本保证。
4.以生为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自由和成才需求。落实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当人看,以学生为出发点,把自己摆在学生的队伍里;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利益、需要、知识兴趣、爱好;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确立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提供一种奋发向上的人生境界、一种值得生活于其间的生活世界、一种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从对生活的疏离走向对生活的回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并能可持续发展。
5.为学生服务。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成才和未来发展服务,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为忧。教师的一切工作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造就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困难,在学习、生活、择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维护合法权益等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合作者、指导者,做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和引路人。
6.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学习,不仅仅是教师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而且是对社会及自身承担的一种责任与义务,既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一种社会化和终身化的进步行为。如果教师没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性,首先是不能胜任工作、误人子弟,随之而来的是他与社会的距离会拉大,其自身的不稳定感、疏离感和被边缘化的可能性也会与时俱增。
7.情商素质高。情商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和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教师情商高的表现就是眼光远大,意志坚定,有自信,有自知之明,有自律,有同情心,工作主动投入,有热情,与人相处和谐友善。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通过自身完备的情商素质来引领学生,使他们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健康饱满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合适的情趣动机,完善的情感生活和健全的心理环境。
8.探索创新。21世纪的人才标准发生了变化,“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人才的主要标准。随着创新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提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培养出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必须自己首先具备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综合运用信息、创新、实践和主动进取等各种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关起门来难以做到的,它需要一定程度的真实环境和实践的配合,需要在具体的研究和创造活动中,在对陌生事物的大胆探索中才能培养起来。因此,教师要锐意进取,自觉地钻研科学的施教知识,变革与更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积极参与与教育改革、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科学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探索创新品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9.团队合作精神。教书育人是一项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的工作。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团队合作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一个教师都离不开教师群体,需要从群体中汲取知识和营养,需要博采其他教师之长,需要接受其他教师的意见、劝告和指点。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表现在对待工作或学术问题时要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切磋琢磨、集体研讨,不能文人相轻或相互诋毁。
10.坚守诚信。诚信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一个基本标准。诚信要求之于教师非但不能例外,反而更加重要。它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的“道德底线”。教师的诚信表现为教师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信守承诺、笃信约定。如果为师不诚不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想象会有诚有信。
11.严格守法,廉洁从教。严格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要求教师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既要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重修炼和保持的品德。要求教师坚持“清教廉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做到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要求教师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名利,要以平和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并不断提高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精神境界,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乱办班、乱收费及收受、索要学生礼物。
上述十一个方面,可以构成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遵循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要努力修炼自己的职业精神,使自己的职业道德升华到更高层次、更完美的境界,这是教师的从教之本,立教之源,执教之基。
在扬弃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现代师德应该包括以下11个方面的内容。
1.人格。教师的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教育的实践反复证明,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人格力量,它是教师个人魅力和威信之源。教师的人格来自于什么?教师的人格应该基于教师的良心。教师有什么样的良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格。在当今社会的大开放大变革带来了人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革命性变化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在自身的岗位上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如何“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需要的是教师的良心。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体验自己的一颗育人的良心,这是现今教师应有品德的首要内涵。
2.开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要突破“精英教育、知识为本、专业中心”的樊篱,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思想和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理念,尽快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保持教育的个性和特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要具有全球开放观念、国际竞争意识、多种综合能力,必须懂外语、善沟通、能创新、肯动手而且心理素质过硬。
3.实施素质教育、改善国民素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过明确的阐述:“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跨世纪的变革大潮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教师。关键在教师是否能够以身作则,自觉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是否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改善国民素质的责任感。教师的这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精神动力,是推进学校及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基本保证。
4.以生为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自由和成才需求。落实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当人看,以学生为出发点,把自己摆在学生的队伍里;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利益、需要、知识兴趣、爱好;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确立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提供一种奋发向上的人生境界、一种值得生活于其间的生活世界、一种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从对生活的疏离走向对生活的回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并能可持续发展。
5.为学生服务。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成才和未来发展服务,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为忧。教师的一切工作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造就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困难,在学习、生活、择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维护合法权益等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合作者、指导者,做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和引路人。
6.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学习,不仅仅是教师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而且是对社会及自身承担的一种责任与义务,既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一种社会化和终身化的进步行为。如果教师没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性,首先是不能胜任工作、误人子弟,随之而来的是他与社会的距离会拉大,其自身的不稳定感、疏离感和被边缘化的可能性也会与时俱增。
7.情商素质高。情商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和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教师情商高的表现就是眼光远大,意志坚定,有自信,有自知之明,有自律,有同情心,工作主动投入,有热情,与人相处和谐友善。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通过自身完备的情商素质来引领学生,使他们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健康饱满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合适的情趣动机,完善的情感生活和健全的心理环境。
8.探索创新。21世纪的人才标准发生了变化,“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人才的主要标准。随着创新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提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培养出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必须自己首先具备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综合运用信息、创新、实践和主动进取等各种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关起门来难以做到的,它需要一定程度的真实环境和实践的配合,需要在具体的研究和创造活动中,在对陌生事物的大胆探索中才能培养起来。因此,教师要锐意进取,自觉地钻研科学的施教知识,变革与更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积极参与与教育改革、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科学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探索创新品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9.团队合作精神。教书育人是一项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的工作。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团队合作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一个教师都离不开教师群体,需要从群体中汲取知识和营养,需要博采其他教师之长,需要接受其他教师的意见、劝告和指点。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表现在对待工作或学术问题时要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切磋琢磨、集体研讨,不能文人相轻或相互诋毁。
10.坚守诚信。诚信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一个基本标准。诚信要求之于教师非但不能例外,反而更加重要。它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的“道德底线”。教师的诚信表现为教师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信守承诺、笃信约定。如果为师不诚不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想象会有诚有信。
11.严格守法,廉洁从教。严格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要求教师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既要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重修炼和保持的品德。要求教师坚持“清教廉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做到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要求教师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名利,要以平和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并不断提高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精神境界,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乱办班、乱收费及收受、索要学生礼物。
上述十一个方面,可以构成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遵循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要努力修炼自己的职业精神,使自己的职业道德升华到更高层次、更完美的境界,这是教师的从教之本,立教之源,执教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