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骆一禾的诗在1980年代诗歌中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这不仅是由于他的写作契合了其时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写作形态,更是由于其诗歌所昭示出的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黄昏”在骆一禾的诗学观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甚至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围绕着“黄昏”意象的建构,骆一禾的诗形成了以“红色”为主导,多元色彩并置的“色彩群”。骆一禾在透视“黄昏”色彩的同时,集中表现了鲜明的文学精神与深刻的历史理性。
  关键词:文学精神;骆一禾;黄昏思维;历史理性
  对文学精神的强调早已成为现当代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它在某些时期因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模糊,但整体上并未“中断”。新时期以来,开放的社会语境造就了诗人们积极的精神姿态,他们在诗歌写作中表现出了自觉的启蒙精神与担当意识,如1980年代诗人对于人之价值的重塑,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改造思想与责任意识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骆一禾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了重要的诗学价值,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写作契合了其时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写作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其诗歌所昭示的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
  从具体的写作来看,骆一禾的诗并非对文学精神进行直观解读与宣扬,而是蕴含在他由“诗歌心象”转换而成的“黄昏”意象之中。不论是在中国古典还是西方文学中,“黄昏”都是作者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意象。在骆一禾看来,“诗歌心象守卫着、环绕着和蕴含着那最使我们触动的心灵部分,只有当艺术思维活动和它们发生切磋和砥砺的时候,一个诗人才有可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之间的不同,也是由于诗歌心象的不同而成,我们几乎都各自据有某种独特的诗歌心象,从而将占有的相同语汇转变为不同的语流和语境,使一份词汇表、一种语言学符号成为有构造的诗歌语言。而这个造型过程是各具质地的。”在中国古典和西方文学中,“黄昏”大多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意象呈现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波德莱尔的《黄昏》等。在《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借助黄昏背景下的种种意象,传达秋天黄昏下的悲凉和“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怆,这是中国古典审美中常见的借助意象来抒情的表达方式。在波德莱尔的《黄昏》中,作者则侧重借助黄昏这一意象,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传达出在时代洪流下,巴黎不可避免地走向堕落和颓废的命运,作者通过“黄昏”意象传递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进而表达对现实的审美关切,“其中的精髓在于强调出时代背景下即当时发达资本主义时代中人的价值和尊严被无情地践踏,人们的困境无时无刻不侵扰着人类的灵魂,诗中表现的是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相容”。这表现出西方诗歌的借助意象表达现实的典型特征。在骆一禾的诗歌中,作者则在融贯中西的基础上,同时力避走出这种窠臼,着重通过黄昏中的“色彩”来传情达意。他围绕着“黄昏”意象的建构,探究意象背后生成的生命诗学;形成了以“红色”为主导,多元色彩并置的“色彩群”;同时,透视“黄昏”色彩的展现,作者集中表现出了鲜明的文学精神与深刻的历史理性。
  一 “黄昏”:特殊的思维
  在骆一禾的诗学理念中,“黄昏”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比如在那篇比较著名的诗论《春天》中,尽管骆一禾的描摹对象为饱含着生命与激情的春天,但他依然感受到了孤独的“黄昏”——“我坐到黄昏,也感到了黄昏。罗莎·卢森堡坐牢的时候,总是苦不过黄昏去,要向正对着窗子的天空,去寻找一片粉红的云。”在他的观念中,“对黄昏易逝的感受包含着人对时间的觉察,是生之春天的感受,活力的衰退概与时间敏感的丧失共在。将茬口朝向春天,以苦涩的香气触动黄昏……能这样感受,处身心于鲜活的恐惧之中,较之玄思者苍雄的推理,更为深沉。”这即表明,黄昏不仅能与“春天”进行对话,而且还在与“时间”的相互同构中获得充足的思考力,这种思考比之“玄思者”更为“深沉”。可以看出,“黄昏”不再仅仅作为时间层面的“暮晚”时分,而且构成了骆一禾所持有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骆一禾在观看20世纪的人类文明时,为何更多地着眼于对“文明解体”现象的思考。当然,骆一禾并没有执着于“解体”的悲伤情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解体”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上。正如他所看到的:“我们需要以这种超出于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那种种区分的、完整的人性去获得这样一个确认:世代的建筑物在有血有肉的个体身上的,除去个体之外,没有任何一种东西真正死去过:红蜂在死前预先把卵子产生螟蛉之上;一个文明在解体前,往往有一个外部战群来占领它造成一个亚种。”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某种文明处在“黄昏”阶段时,虽然面临着“解体”,但这种“解体”并非是消亡,而是存在著“再生”的可能性,也即文明的“生机”。而这种生机也是“黄昏”的生机,自然就意味着骆一禾思想中的“黄昏”并非消亡,而是包含着某种“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骆一禾的写作充满了诸多的可能。
  当然,骆一禾的“黄昏”思维并非凭空产生,他的这种思维与1980年代中期以后诗歌发展的整体趋向关系密切。从时间上看,1980年代中后期大致处在整个20世纪的“黄昏”阶段,诗人们面对这一特殊的时段大都表现出了深刻的焦虑感。这种焦虑在表面上看是由“世纪末”所导致的时间焦虑,然而就深层次来说,它指向的是一种诗歌写作的内在焦虑。众所周知,朦胧诗打破了当代以来诗歌写作的固有思维,但到了后期(也即“黄昏期”),朦胧诗在写作中所呈现的焦虑感愈加凸显。于是,以海子、骆一禾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重新开始了写作的探索。
  “第三代诗人”大多有着对于“传统”的思考,这种思考也成为其在写作中所坚守的基本理念。比如在海子看来,“传统”尽管有着时间层面的“黄昏期”,但与人类文明相互同构的“传统”自身具备着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这与前文中骆一禾所理解的“文明解体”问题正形成了深刻的对话。海子认为,包括埃及金字塔、中国敦煌莫高窟、印度史诗、荷马史诗等艺术在内的“传统”构成了无可替代的“伟大的人类精神”,“他们作为一些精神的内容(而不是材料)甚至高出于他们的艺术成就之上……这是人类的集体回忆或造型。”正是由“传统”所型构的“伟大精神”支撑着人类文明在不断前进。接着,海子还试图借助“幻象”的来激活处在危机中的“黄昏”的诗歌:“这就是像一根火柱立于黄昏之国,立于死亡灭绝的秋天,那火柱除了滚滚火光和火光的景象之外空无所有——这就是落日的景色,这就是众神的黄昏。这就是幻象。”在海子的观念中,“史诗性”思维是接续诗歌“黄昏”的理想思维,他也为此付出了行动,写作了长诗《河流》《传说》《但是水、水》等,不断地激活诗人们内心中对于传统的理解与朝向。就此来看,坚持“史诗性写作”的石光华、宋渠和宋炜等诗人,也在努力完成着与诗歌“黄昏”的对抗。从这里的分析可以看出,“黄昏”在以海子、骆一禾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的思想中,不再仅仅作为自然与世界的对应物,而且构成了其诗歌写作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黄昏”是行动性的,带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诗人之中又以骆一禾最为典型,他所写作的“黄昏”系列诗歌便体现了这点。笔者在此将主要审视骆一禾在一些短诗所建构的“黄昏”思维,据此可以观察到其“黄昏”思维的形成历程。   在早期的写作中,骆一禾所认识到的“黄昏”带有较强的遮蔽性,尚不具备生成力。如诗句“积雪
其他文献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外来客,他们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在屋子里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终于
摘要:邓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以抗战时期的香港为背景,以士兵郁漱石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多样的叙事视角和宏大的文本体量,对抗战史进行了重述。在对战争进行重述和反思的过程中,“反战”思想贯穿始终。小说以“人”为核心叙述对象,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以一个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遭遇为切入点,通过多角度的双线叙事和高质量、高密度的语言,对战争永恒的残酷性做出了直白而深入的揭示和控诉。不论是同国内其他战争题
上海迪士尼小镇试运营,率先尝到了游客的热和不文明行为的冷。五一小长假期间,一大群游客涌入小镇,呼啸而过,电线杆上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字眼;绿化带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小路;就连垃圾桶也未能幸免,据说被人连窝端走,不知去向。据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游客不文明游园的行为以随意采摘花朵和乱扔垃圾较为突出。  面对此情此景,网友们再也无法淡定,毁了无数面古墙、无数棵古树,现在低劣到在童话世界里耍泼,
浏览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其中对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除了保留部分传统题型(解释字词、翻译句子、辨析词义及用法等)之外,还涌现出不少灵活开放的创新题型,真所谓是“百花斗艳迷人眼”。这些题型不仅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新趋势,而且有效检测了考生理解阅读的迁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下面结合今年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作一些解析。  一、作出批注  例1.(2016·浙江温州)第15题:阅读两篇短文,仔细
2016年4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摘得国际安徒生奖这一世界儿童文学至高荣誉的桂冠,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该殊荣。  该奖评委会评价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悲悯”“孤独”“苦难”与“蓝天”“白云”和“流水”,是曹文轩小说的元素,在《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以及“丁丁当当”系列等优秀作品中,诗情画意般的文字、美好又感伤的情怀如小溪般流过人们心间。  在他
遗留在大地上的珍贵之物不是光线与露珠而是麦穗。收割之后的田野空寂荒凉,麦穗躺在泥土上,如一枚枚徽章闪光。  麦子摆动历来被称为麦浪,如今小小的浪花躺在大地的垄沟里,这朵浪花带着饱满的麦粒和尖锐的麦芒。麦海不知何时退潮,金色的相互碰撞的麦海竟撤离得无声无息。  麦穗是大地留给孩子的礼物。不止一位西方画家画过贫困的妇孺拾麦穗的画作,人们把田野遗留的麦穗与贫弱联想到一起。麦浪汹涌之际,大地何等丰饶。上天
《太阳的后裔》自开播以来,便以强势姿态席卷中韩两国,剧中“柳时镇”的扮演者宋仲基更是获得好评如潮。他的外形、演技、品性,无论是哪一点,都让粉丝为之倾倒。而他在《奔跑吧,兄弟》中的种种表现更为他赚足了人气,单纯善良、笑容阳光、热爱运动、待人真诚……这一期,让我们共同走近宋仲基,看看在他近乎完美的偶像光环背后,究竟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小学到初中,宋仲基一直是家乡大田代表队的
葛小明,1990年3月出生,山东五莲人,山东省作协会员,在《人民文学》《诗刊》《天涯》《钟山》《散文》等发表百万余字,第五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获得者。  1  我曾经在一个周末,整日躺在床上,一秒一秒地读取床上的各种信息。有细小的飞虫从床的上空飞过,对它来说,可能是飞越了一片巨大的平原,飞过了随时可能被拍死的深渊,我看到它在尽头的上空深深吸了几口气,好像再一次度过了一场劫难。  但是当发现
鄞珊,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二级美术师,广东省作家协会《作品》杂志社编辑。从事散文写作,作品见于《散文》《雨花》《青年文学》等。   蹒蹒跚跚懵懵懂懂一路走着,额头碰到这门板,抬头才蓦然惊觉,自己竟立于“天命”之前。  那年在京一个学习班上,班里一漂亮的女同学(某知名大学的教授)心孤意怯讲她今年要很小心谨慎,因为刚好五十岁,要避免各种事情……其时我不知道五十这数字作为年龄压在一个美貌女人身上的
时代“网红”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湾永远地阖上双目,留下“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自由中国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话语,这略显自嘲的话却也是胡适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生不断挨骂,不断获得新骂名,从“走狗”到“反革命”,再到“人民的敌人”,他仿佛是时代的公敌,人人都可以骂上两句。  就好像当代的微博一样,胡适是一个接一个的头条,是网红,但网红就要做好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