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举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ma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现代文部分,详尽探究其“删改”与“谬误”,希望于新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芦花荡》较为标准的出处注释应为:孙犁著.孙犁文集 第一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课本的出处注释一向不标明卷次,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某某的文章出自《某某文集》,如此简单的逻辑已成了编者们的定势。课文删除了原文的小标题“——白洋淀纪事之二”,只是在出处注释里加了条不伦不类的说明。
  原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
  课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窠”被编者们巧笔一挥,便删去了,连让它与孩子们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编者们对“窠”存在如此偏见,竟到了“闻”之不爽,见之“动手”的地步?《芦花荡》虽写于1945年的延安,但孙犁的叙述和描写语言却不是当时延安有些作家所追求的口语化,而是较为精练的个性化书面语,是“五四”后所形成的白话文语言。显然,“窠”字更贴切实际些。
  第三篇课文《蜡烛》出处,课文原注为:“选自《阅读和欣赏》(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阅读和欣赏》是北京出版社出的一个系列图书,1985年就出了十多种,诸如《阅读和欣赏 外国文学部分 五》《阅读和欣赏 现代文学部分 四》《阅读和欣赏 古典文学 九》……仔细查阅北京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全套《阅读和欣赏 外国文学部分》(一七),居然没有发现茅盾翻译的这篇《蜡烛》!(我们能收集到的《蜡烛》一文最初的出处为:宋云彬 朱文叔 蒋仲仁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专家学者做学问“严谨”到这种程度,人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第四篇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文集上标注的是“程曾厚选编”,课本的注释为“程曾厚译”。
  当我们把《亲爱的爸爸妈妈》(原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呼唤”)一文校对完,我们出离愤怒了!可敬的编者们,竟然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删除了!
  原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一个生锈的铁皮水桶,日军用来在尸体上浇汽油。年老的母亲没找到儿子尸体,却找到这个水桶。日军在一个月内强奸两万多妇女,有十几岁的女孩,也有老妇人——她们在照片上全是赤裸裸的。一个叫季秀英的年轻女子,练过气功;日军威胁强奸未成,刺了37刀,以为她死了。有人发现她鼻孔冒血泡,才把她救活。两个日本兵比赛杀人,谁先杀死100人谁就是赢家。两人分头杀、杀、杀,都杀了100人。但是没人知道谁先达到100人的目标。再杀150吧!日军在南京杀死24万人。
  课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
  此刻,我终于明白,当我向学生展示日本鬼子凌虐、残杀中国人民的痛苦、血腥图片时,为何学生的表情是冷漠的,是木然的,是不屑的。没有同情、没有愤慨、没有奋起,甚至,面对中国老百姓遇到鬼子时惊慌失措、惶恐万分的扭曲表情,不少中国的新生代,笑了……原来,这一切让人痛心疾首、可恨可悲的事不得不说是我们可敬的编者们的功劳——多少年来,多少这样的史实在他们的大笔一挥之下,被抹杀?!多少年来,正由于他们对这些残酷事实的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造就了多少道德底线被淹没的青少年?!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事件、赵薇“军旗裙事件”……这些依旧还在上演的事实,难道不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
  怪不得作者聂华苓说:“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没有感情,没有未来的信息。”也正因为聂华苓说出了编者们内心的恐慌,他们把这句话也从文中删掉了。
  原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中国人记得呢?多少世界上的人知道呢?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没有感情,没有未来的信息。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华苓!”莫马指着山路边两座墓碑,“你看这两个孩子!”纪念会已散。我们正顺着人潮淋着雨往回走。“男孩、女孩,一对小情人,就在这儿被纳粹杀死了。”
  墓前两把血红的鲜花,在雨中闪闪发光。
  课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其中,特指——“中国人”被改成了“人”,是的,很对——这是一个要忘记自己也是忘记历史的中国人的人的所做所为。同时,与那对“小情人”有关的描述也被删了。是的,也很对——对于这么“有伤风化”的史实,怎么可能写进中学教科书呢?建议这些专家、学者们去观礼一下英国八岁男孩的临终婚礼吧:
  英国8岁男孩里斯·弗莱明从2004年起不幸患上白血病,在与病魔斗争4年后,7月初他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令人意外的是,里斯在弥留之际的最后心愿竟然是——与他最要好的女同学艾琳娜·普斯格罗夫“结婚”。
  ……
  在婚礼上,艾琳娜的母亲汉娜充当主持婚礼的“牧师”,在她的指引下,艾琳娜与躺在病床上的“新郎”里斯共同宣读结婚誓词,并互相交换婚戒。在婚礼的最后,这对“新人”甚至领到了一张“结婚证书”!婚礼结束后,里斯显得快乐极了,并对母亲罗莱妮说:“现在我可以安心地走了。”7月5日——就在“婚礼”第二天,小里斯含笑离开了人世。
  ——《重庆晚报》2008.07.23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朝花夕拾》集子里面的一篇,我们在山区的初中,尚能找到鲁迅著作的原始版本,不知编者们为何要注个“选自《鲁迅全集》”,典型的简单思维定势,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某某大家的文章出自《某某全集》,甚为荒谬可笑!
  比照初始版本:鲁迅著.朝花夕拾.北新书局,1927,全文仅做了两处删改。
  依照编者们的出处,《背影》应选自:朱自清著 朱乔森编 朱自清散文全集 上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课本的注释不仅省略了编者,连“上集”都省略了。编者们长期辛苦劳作,眼睛不好使,连出版年份也看错了: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
  《背影》原载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学周报》第200期。1928年10月,作者将其与另外14篇散文结集由开明书店出版时,就以“背影”命名,《背影》一文位居首篇。
  综观现代教材,《背影》删改22处,其中标点13处,字词9处。都不过无足轻重,删改后亦不能见之更胜一筹。
  《台阶》选自1988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作者李森祥,名不见经传,在编者们看来,他的文章自然可以随意删改。以下是被删除的一个大段:
  “父亲光着很宽大的背脊,一个夏天就这样光着背脊。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厚实,油腻腻的,仿佛是涂了一层蜡。然而,却并不光滑,上面结满了芝麻般的痱子。痒起来时父亲就把光背靠在门框上擦,啵、啵、啵,父亲一下下擦得很有力很响。结果把那些痱子都擦破了,痱子便淌着黄水,也流着汗。黄水与汗流到他那块洗白了的围腰上,围腰很宽很长,手摸着,竟能触摸到一粒粒的汗斑。那汗斑仿佛是用油漆刷上去的,很硬实。父亲说是菜油汗,菜油吃多了的缘故。可我们家为了造屋,经常空锅子烧菜,哪有多少菜油好吃。”
  课题组老师把这一段念给学生听的时候,不少人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有人说“这让人感到变态”,又有人说“这有点恶心”……课题组的老师在讨论原稿的时候,大都感慨万千:《台阶》的辛酸,是90后的学生们所无法感知的!有的老师潸然泪下:“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们开始难过,不明白编者们为何会把这一段精致入微的刻画荼毒在笔下?!怪不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社会的体验了。
  《老王》写于1984年3月,作者杨绛,原载于《随笔》1985年第1期,编者们摆脱不了他们的定式思维,出处注释按惯例为“选自《杨绛散文》”。
  在研读《老王》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不由而然的想到了鲁迅的《一件小事》,“矫情”二字涌上心头,再联想到某对夫妇在文革中惬意地苟活——清楚地知道什么话可以长说,什么话可以短说,什么话根本不能说;也知道什么事能光明正大做,什么事只能遮遮掩掩做,什么事绝对不能做;更知道什么人可以成为“密友”,什么人只能“君子之交淡如水”,什么人只能“避之唯恐不及”。真是彻底地心寒!
  《信客》原载于《散文世界》1989年第8期,课文注释为:选自《秋雨散文》(浙江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有删节。
  本文篇幅长,所以,惜墨如金的编者们删掉了对“信客”这项职业的详细描述,不知道余秋雨先生会做何感想?
  原文:说到几个城市里的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课文: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稍微有点语文头脑的人都知道,以上两句话,意思是有差别的。原句的定语是“几个城市里的”,课文是“城里几条”。而我在被删的段落里,找到了编辑删改错误的证据——“他们又不集中在一个城市,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却很费脚力”。
  《中国石拱桥》原载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5版,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茅老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好好补充、修改了一番;编者们居然还是不满意,“也有改动”。反响到底如何呢?据了解,自《中国石拱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以来,就有不少老师,甚至学生给茅以升先生写信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其中的质疑不再一一阐述,但是通过茅以升先生的回信,我明白了质疑不断的原因。“关于‘中国石拱桥’,……由于几次再版,提法不同,以致引起解释上的不同理解。……几次版本不同,于是产生了疑问。……”(引自《江苏大学学报》1981年03期)课文亦注解:“……后经作者补充、修改,编者也有改动。”
  确实,对照原文,从课文中我已经看不出原貌了。结构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段落、字句的删减更是不在话下。结果,很多原文本来详尽的资料,在修改过程中,失了真,甚至成了不解之谜。
  而其中最失败的修改,莫过于最后一段了。
  原文:为什么我国石拱桥会有这样长远的光辉历史呢?首先,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往往离桥不远就有石山,从就地取材说,用石造桥是非常自然的。其次,我国对石料制作的各种工艺,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再其次,我国对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长期的优良传统,不但式样多、强度高,而且用料省,结构巧,暗合科学理论;尽管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像这样积累来的经验,在世界上无疑是先进的,上述的赵州桥就是一例。又如福州万寿桥的大桥附近,有一小桥,也是石拱造成,其拱圈极薄,而且拱顶离路面也很近,但已行车几百年之久,并且近年还走载重大汽车和坦克车,竟然丝毫无损,这难道不是高度造诣的科学产物吗?
  课文: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课文中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然而,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印度的泰姬陵……不都显示着那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吗?恐怕,只要稍微不大迷信权威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别国人民同样勤劳智慧,但他们国家的石拱桥为何却不同样地辉煌?无疑,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是牵强附会、贻笑大方的。茅以升无愧是桥梁建筑方面的专家,哪怕原文存在着语句不够通顺,连接不够紧密的缺点,但其叙述却是贴切而实际的。
  《桥之美》原载《旅游天地》1984年第2期,编者们沿袭××的作品出自××文集的思维定势,给它加了一条注释:“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一方面,他们垄断了优越的工作、研究资源,另一方面,他们的表现相当的不专业,让我们这群山区的教师“汗颜”。
  原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它美!
  课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美!
  “它美”是如此强烈真挚的赞叹。“多么美”又是多么俗气得呛人心脾的感叹!
  《苏州园林》刊载于《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由于简单思维的惯性,编者直接将文题删改为“苏州园林”。
  原句: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课文: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删去“宋元工笔云山”,“倪云林的小品”,也许编者们是过于担心国民素质偏低无法理解吧。
  《故宫博物院》原载《地理知识》1979年第11期,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早已被编者删改得面目全非。我们认为,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必须具备一定的经典性,被删改得体无完肤的东西,是不适合入选教材的。
  课文的第二段非常突兀,一下子就冒出了“紫禁城”,翻阅了原文,才知道是编者把第二段、第三段调换了位置。原文的结构还是不错的,很像一篇导游的解说词,来到了故宫门前才开始正式的解说。编者们习惯了总分的八股模式,先总说,再分说,破坏了整篇行文的自然和谐。
  原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白玉石龙头。龙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下大雨的时候,水从龙头溜出来,就像是千百条龙在喷水,这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课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白玉石龙头”变成了“圆雕鳌头”,饶有趣味的排水描写也被删除,果真适应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种裹脚布似的课文,实属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行列。
  故宫之所以能称得上“博物院”,一定离不开它的珍藏吧。编者们彻底地删掉了原文的后半部分——有关“文物宝库”的介绍,按他们的逻辑,这篇课文的题目应该进一步精简为“故宫”——“博物院”已经被删除啦!
  《说“屏”》的课文出处为:“《陈从周散文》(花城出版社1999)”,我们能找到的较早版本是: 陈从周著 帝青集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7.01。
  《陈从周散文》中除了《说“屏”》,还有《说“帘”》《说“影”》,细细品读发现,多引用古诗词是这三篇散文的共同特征。
  《说“帘”》中有“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重帘不卷留香住”“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百尺虾须上玉钩”……《说“影”》中有“花落鸟啼春寂寂,树如人立影亭亭”“花影压重帘”“云破月来花弄影”……文章不仅散发着浓浓的诗意,更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相比第四单元另几篇枯燥无味,缺乏情趣的文章,《说“屏”》实属精品之作。然而,作者却在《说“屏”》中做了如下删改。
  原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的更普遍了。“屏山几曲篆烟微,闲庭柳絮飞”、“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愁绪”、“画屏闲展湖山翠”,这些皆在屏上做文章,描绘出了建筑美。
  课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的更普遍了。
  作者精当地引用古代诗文介绍屏风的有关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不说,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原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
  课文: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明显地,这是两句意思截然不同的话。再仔细分析该段,作者先描述了“院子或天井中”的屏,再描述了“厅上”的屏,一出一里,一外一内,与该段起始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是相吻合的。无疑,改句是编者们随意篡改,并没有真正用心领会作者意图的证据所在。
  《大自然的语言》是编者们不辞劳苦,依照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进行改写的。
  对照原文,编者进行了大量的删减。结果,不少重要的说明没有保留尚且不谈,更让人难过的是导致了前后意思的不连贯。“老师我看不懂!”是不少学生对该课的评价,而此种消极评价又是学生对该课文不甚感兴趣的根源。
  原文: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成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以上是对“物”和“候”下的定义,编者删除了。在我看来,给初中学生所陌生的知识下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明白、晓畅地了解该事物,更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奇妙的克隆》原载《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很长一段时间,人教版的教材都注释为《中学科技》1996年第11期(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上的电子教材依然这么挂着),害得我们浪费了8块钱的科研经费,从孔夫子旧书网买来了1996年第11期的《中学科技》,怎么翻也找不着谈老的《奇妙的克隆》。事后,很是怀疑编者们知错能改的态度,便毅然致函《中学科技》上海编辑部。意料之外,在这个杂志商业化的年代,我们很快收到了编辑部的回函,确定了该文首发《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编辑部还一并邮来了原文的复印件,让我们好是感动。
  原文:今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去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课文: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既然知道是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的克隆羊,还特地注明此文发表于1996年,至今仍将错误挂诸于网站,怕是想娱乐大众吧。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 关于生命、地球、空间和宇宙的更多的新发现》,作者为艾萨克·阿莫西夫。这本书还出了续集,有些文章是艾萨克·阿莫西夫和珍妮特·阿莫西夫合作撰写的。课本先是将书名删略为《新疆域》,然后很不负责任地截取作者们的姓作为作者。
  《恐龙无处不在》的原题为“恐龙无处不有”,从其中的两处修改,我发现了我们编者们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严谨学术态度的缺失。
  原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两栖动物化石的遗骸。
  课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在编者们看来,化石就是指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的遗骸,所以原文中“遗骸”不过是画蛇添足的一笔,删除理所当然。然而,殊不知,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化石不仅包括了生物的遗骸,也包括了生物的遗迹。原文中的“遗骸”无疑是特殊强调,将遗迹排除在外。谁是真正的画蛇添足者,便一目了然。
  原文:30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课文: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随着年限的增加,原文中的数字是要不断地叠加的。然而,编者们却巧妙地用“几十”替换。真是妙!
  《生物入侵者》原载《环球》杂志1998年第12期,原题为“生物入侵者——生态环境中的‘非法移民’”,署名“梅涛”。课文没有注明出处与作者,无法想象编者们从哪里搞来了这篇文章。
  原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理由是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还特地给“归咎”加了条注解:归罪。原文是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罪,课文是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罪。最注重“常识”的编者们这次没有了常识:增多,不一定有罪;威胁,那可是一定有罪。“事实上”来了个转折,好像不支持专家们的观点,而这个“事实”,恰恰是专家们的“理由”。
  《落日的幻觉》原载《科学与生活》1982年第6期,略有改动。有位老师习惯了编者们的常识思维,特地著文一篇跟编者们较真,读来饶有趣味:
  究竟是“幻觉”还是“错觉”?只需弄清这两个词的含义就非常明白了。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并不是十分深奥的物理现象,作者把“错觉”用作“幻觉”,也许是无意的笔误;选入教材时却并未加以纠正,那就是教材编者的审察失严;而《教师教学用书》也跟着“幻觉”起来,那就是以讹传讹了。
  
  陈晓涛,王秀娟,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本文编校:晓 苏
其他文献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教学,教师能够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语文是高考的半壁江山,不容人忽视,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The so-called effic
期刊
湖北省2011年高考作文题“旧书”,看起来平淡、古板,但仔细琢磨之后,让人感觉平中出新,大气、厚重,意蕴深厚,是一道好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没给任何材料,没有任何提示。不少考生面对此题,感到出乎意料,难以下笔。这暴露了一些考生生活积累的欠缺和作文底气的不足。考生都意想不到命题者竟会命这样一道题,这正是命题者苦心孤诣,匠心独运。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最起码的要求是公平。这道题很好地体现了考试的功
影视文化的产生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却包容万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艺术宝库,形成了深厚的亟待开发的资源。由于影视文化内容丰富性、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因此成为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程资源;成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重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少中小学学生在影视文化中接触到的语文比课堂教学中的语文还要多。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影视文化课程资源呢?  一.利用电视特
作者采用极限稀释培养法进行人类多向造血祖细胞(CFU-Mix)培养,对54例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症(MDS)进行了CFU-Mix生成的研究。结果:大多数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
语文教学关于教什么与怎样教的讨论还在继续。毋庸讳言,新课改下的课堂,技术化让语文教学进入了另一个拐点。“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让语文教学“回家”,成为课改10年反思大多数同仁的呼声。回家,回归到汉语文教学的轨道中去。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触摸文字的温度,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应然状态。笔者以为,要实现这样的追求,需要我们教者多一些儿童的视角。  一
关键词,对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揭示文章核心意义的词语;对课堂教学而言,指的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词语。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回归语文本身,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抓关键词句,推敲揣摩,变换比较,想象词语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从细节入手创设问题情境,牵一发而动全身,唤醒学生的感觉和思维,去体验作者的脉搏跳动,让语文课堂蕴含着语言的滋味。  一.关键词选取:解读文本主题  关键词既要能反映和揭示
1 铁福公司简介rn北京铁福轨道维护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福公司”) 成立于2013年1月, 由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福斯罗轨道服务国际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公
期刊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发生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单)、急性粒一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粒一单)双重变,较少报道,我们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64岁,第四次住院
朱迪敏: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它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既然是取经的故事,那么宗教的内容必然会渗透其中。对于缺少宗教知识的普通读者来说,小说中包含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