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各种新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纷至沓来;各种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纷纷进入我们的视野;小学语文教育界更是名师辈出,名家荟萃。纵观这些名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无一不是在个性化文本解读上下功夫,正如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所说,“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语文老师,只有课前静心凝神地解读文本,领会文本的真正价值内涵,才会有精彩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解读教材呢?
一、 整体把握,着眼全局。不少教师拿到教材,只匆匆浏览课文,就着手备课,这是极不科学的。教材编写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都有它的作用与理由。教师要做到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领会单元安排特点和要求。教师把握住了教材知识的系统性,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 走近作者,了解生平。作者之所以这样表达,这样描写,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或背景,我们必须走近作者,实现与作者的对话。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个人生平、历史背景怎样,当时有些什么思想,做到“知人论世”,同时还要链接作者其他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等。只有做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只有了解到延续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的时代背景,才能知道当时正携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一胜利喜讯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的情形。
三、 解读文题,提纲挈领。文章的题目犹如一扇窗户,让我们初探奇妙的风景;又如一双眼睛,在默默地表情达意。从对题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郑和远航》凝练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不仅有对内容的概括,还蕴含着人物的品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如记叙文要素一般,点明了作诗的时间、事情和心境;《爱如茉莉》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半截蜡烛》是一条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最大的麦穗》又一语双关,耐人寻味……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好文题资源,发挥眼睛的传神作用,以此正确地解读文本。
四、 理清结构,摸清脉络。一般来说,一篇教材不仅具有明确的文意,而且具有鲜明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指出:“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有时我们把思路成为“文脉”。一篇文章畅通无阻,不中断,不阻塞,或承接,或转换,或开合,一线贯穿,一脉相承。课文先后有序,条理分明。有纵向的,有横向的,有的纵横交错。教师要善于理出文章的结构线索、结构特点、情感变化。只有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摸清思路,教学设计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晰。
如《维生素C的故事》3-6自然段,以哥伦布的心情变化为线索,表达了他“心情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等心情的转变,教师只有领会到这一思路,才能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探究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经历阅读、感悟、交流的学习过程。
五、 用心朗读,揣摩意境。我们经常会这样评判学生:如果学生把课文读得结结巴巴的,他一定不理解课文;如果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他也一定能理解课文了。我想,这样的评判也适用于教师,而在我们的身边,教师能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却忽视自己的朗读,殊不知,朗读是钻研教材极其重要的一环。
教师在教课文前应用心地多遍地读课文,凡是拿不准字音或笔画的生字,必须一一查字典弄准确,老师不能凭自己的习惯行事,不能有半点含糊。朗读要用心揣摩课文的遣词造句、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带着自己真切的感受朗读,并能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学生,或会心一笑,或潸然泪下,或身临其境,朗读具有感染力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半。
六、 品味语言,推敲文字。教材所选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品之作,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对于作者推敲锤炼的文字,我们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要善于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以一滴水去透视太阳。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对于“醉”的解读,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认为,这个“醉”有多层含义,一醉是老夫妻白头偕老,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二醉是多子多福,香浓烛旺,发自内心的高兴;三醉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成人了,二儿子也很勤劳,其乐融融;四醉小儿活泼天真,老来得子,人丁更旺,怎么不喜出望外呢?这就读出了作者对归隐退逸、农家生活的向往。
品味语言最能见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每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中都有一个成功的“点”的突破。每篇文本都有不同的布局谋篇方法,每位作者各有自己独到的语言特色,老师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学习、运用,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才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之根,有“预”之准备才能有“立”之成就,教师只有把功夫下在课前,细细解读教材,保持一种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以最主要的问题和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沉重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遥远的终点”。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语文老师,只有课前静心凝神地解读文本,领会文本的真正价值内涵,才会有精彩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解读教材呢?
一、 整体把握,着眼全局。不少教师拿到教材,只匆匆浏览课文,就着手备课,这是极不科学的。教材编写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都有它的作用与理由。教师要做到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领会单元安排特点和要求。教师把握住了教材知识的系统性,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 走近作者,了解生平。作者之所以这样表达,这样描写,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或背景,我们必须走近作者,实现与作者的对话。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个人生平、历史背景怎样,当时有些什么思想,做到“知人论世”,同时还要链接作者其他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等。只有做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只有了解到延续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的时代背景,才能知道当时正携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一胜利喜讯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的情形。
三、 解读文题,提纲挈领。文章的题目犹如一扇窗户,让我们初探奇妙的风景;又如一双眼睛,在默默地表情达意。从对题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郑和远航》凝练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不仅有对内容的概括,还蕴含着人物的品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如记叙文要素一般,点明了作诗的时间、事情和心境;《爱如茉莉》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半截蜡烛》是一条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最大的麦穗》又一语双关,耐人寻味……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好文题资源,发挥眼睛的传神作用,以此正确地解读文本。
四、 理清结构,摸清脉络。一般来说,一篇教材不仅具有明确的文意,而且具有鲜明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指出:“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有时我们把思路成为“文脉”。一篇文章畅通无阻,不中断,不阻塞,或承接,或转换,或开合,一线贯穿,一脉相承。课文先后有序,条理分明。有纵向的,有横向的,有的纵横交错。教师要善于理出文章的结构线索、结构特点、情感变化。只有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摸清思路,教学设计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晰。
如《维生素C的故事》3-6自然段,以哥伦布的心情变化为线索,表达了他“心情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等心情的转变,教师只有领会到这一思路,才能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探究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经历阅读、感悟、交流的学习过程。
五、 用心朗读,揣摩意境。我们经常会这样评判学生:如果学生把课文读得结结巴巴的,他一定不理解课文;如果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他也一定能理解课文了。我想,这样的评判也适用于教师,而在我们的身边,教师能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却忽视自己的朗读,殊不知,朗读是钻研教材极其重要的一环。
教师在教课文前应用心地多遍地读课文,凡是拿不准字音或笔画的生字,必须一一查字典弄准确,老师不能凭自己的习惯行事,不能有半点含糊。朗读要用心揣摩课文的遣词造句、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带着自己真切的感受朗读,并能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学生,或会心一笑,或潸然泪下,或身临其境,朗读具有感染力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半。
六、 品味语言,推敲文字。教材所选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品之作,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对于作者推敲锤炼的文字,我们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要善于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以一滴水去透视太阳。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对于“醉”的解读,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认为,这个“醉”有多层含义,一醉是老夫妻白头偕老,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二醉是多子多福,香浓烛旺,发自内心的高兴;三醉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成人了,二儿子也很勤劳,其乐融融;四醉小儿活泼天真,老来得子,人丁更旺,怎么不喜出望外呢?这就读出了作者对归隐退逸、农家生活的向往。
品味语言最能见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每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中都有一个成功的“点”的突破。每篇文本都有不同的布局谋篇方法,每位作者各有自己独到的语言特色,老师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学习、运用,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才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之根,有“预”之准备才能有“立”之成就,教师只有把功夫下在课前,细细解读教材,保持一种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以最主要的问题和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沉重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遥远的终点”。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