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杰出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短暂的生命仅三十九岁。在她有限的创作时间中,她完成了三十一部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奥康纳所有作品的最终创作目的都是在揭示上帝恩典降临所带有的奥秘,以及她本人对于上帝信仰的诉求,所以,她創作的所有作品都与圣经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奥康纳短篇小说为立足点,分析了小说主题和人物原型同圣经文化存在的关系进。
【关键词】奥康纳 短篇小说 圣经文化
引言
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奥康纳一直生活在有“圣经地带”之称的美国南方腹地,她的创作生涯从来没离开过这片充满宗教气息的土地。奥康纳一生的创作都是以一名天主教徒的目光在审视社会,她的小说大都带有变态、凶杀、野蛮等美国南方文化的审美特点,故事情节往往包含病态的暴力,充满特别的冷酷感觉。她的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天主教特色的圣经文化以及她本人的宗教信仰。
一、创作主题与圣经文化
1.原罪的体现。原罪论是圣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创世纪第三章中,上帝对亚当和夏娃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伊甸园中所有果子都可以食用,只有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因为一旦吃了,必定死。但夏娃却因受到撒旦化身的蛇的引诱,怂恿亚当和她一起偷吃了禁果,从此将原罪带给人类。
可以看出,原罪是因为人违反了上帝的诫命而产生,它不是一种偶然行为。但罪是人们自主意识选择决定的,是人们故意违背上帝的一种内心深处的属灵活动。为了将小说中不同类型人物本身带有的原罪深切刻画出来,奥康纳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创作出了带有各种类型人性之罪的小说人物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有:无宗教信仰的知识分子、以南方地区女农场主为主要代表的虚伪的基督徒、可以展现人本身欲望且性格十分残忍的人物等。
2.张扬暴力的拯救观。在圣经文化中,人生来有罪,无论从自然还是道德的角度来看,人的本性都存在缺陷,无法抵挡和摆脱带有惯性特点的犯罪倾向。因此,人们需要依靠上帝来救赎自己。《圣经·旧约》中,通过暴力袭击的方式帮助人醒悟已经成为上帝救赎罪人的常用方式。旧约中讲人的肉体是罪的载体,是人们一切嫉妒、贪婪等邪恶念头产生的源泉,肉体常常会诱导人们做一些恶事,还会阻挡上帝的拯救。奥康纳经常在她的小说中描述一些借助暴力使人得到拯救的故事情节,将圣经文化中讲述的上帝通过警示等暴力方式告诉人们拯救方法的观念具体表现出来。此外,在受到了频繁的暴力打击后,奥康纳笔下描述的小说人物就会感受到自己本身的卑微,从而逐渐迈向依靠灵魂救赎自己的道路。
二、小说人物原型与圣经文化
1.受难基督的原型。在圣经文化中,基督是核心人物,他带着救赎人类的使命,通过圣灵感孕的方式在马槽中降生,在人世间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最终为了赦免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之上。兼具神性和人性的基督,被众多西方小说家设定为“受难的仆人”这一人物原型,奥康纳就是其中之一,她借用这一人物原型的程度相对较深。奥康纳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置换变形的创作手法,将一个个同基督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人物,以比喻和象征的方式来将作品主题体现出来。奥康纳的这种借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赎罪和蒙难的黑人,通过黑人遭受苦难和赎罪的过程,将基督这一受难者的形象生动、具象的展现出来。二是隐忍纯真的难民,在《背井离乡的人》这部小说作品中,奥康纳就是以基督形象为原型,塑造出来吉扎克这个波兰难民。借助基督这一救赎者的形象,使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人们可以醒悟,通过爱和牺牲的方式来拯救自己的灵魂。
2.倒置基督的原型。上个世纪中期是奥康纳主要的创作时间,这是一个充满了绝望和荒诞的时代。奥康纳为了将这一时期人们心中充斥着的荒诞感表现出来,塑造出一个个变形的基督式人物形象。
(1)灵魂残缺的希夫利特。《好有好报》记叙的是美国南方一个已经荒僻了的田庄中发生的故事。一个老妇人和自己的白痴女儿居住在破败的田庄中。一天,流浪汉希夫利特经过农庄,在老妇人提出的诱人物质条件下留下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希夫利特让田庄不那么荒芜,但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田庄的汽车,为此,他甚至答应娶白痴女儿为妻。然而,结婚后,希夫利特借度假的机会将妻子留在一个小城镇的餐馆中,自己开车离开。
(2)邪恶的杀人犯。在《好人难寻》中,一个不合时宜的杀人犯在老奶奶一家人出车祸后出现。在这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一直生活在混乱和贫穷环境中的杀人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将能够被拯救的老奶奶一家通通杀死。杀人犯服过兵役、结过两次婚、待过唱诗班、在殡仪馆和铁路工作过、甚至还种过庄家,丰富的社会阅历使得他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扭曲,加深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悟,从而在老奶奶一家出车祸后选择了将一家人都杀死。
三、结束语
对于从出生、成长到死亡都与天主教和圣经文化密切相连的奥康纳来讲,宗教意识与圣经中的人文观念已经成为她重要的思想构成,所以,在她创作的众多短篇小说中,都十分明显的体现出了圣经文化。要更加准确的把握奥康纳作品的特点,读者需要从圣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密切关注圣经文化的源头,利用圣经文化中包含的人文理念和文化透视力对作品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1]刘娟.奥康纳短篇小说创作与“圣经文化”资源探析[D].江南大学,2009.
[2]王秋红.论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暴力”[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奥康纳 短篇小说 圣经文化
引言
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奥康纳一直生活在有“圣经地带”之称的美国南方腹地,她的创作生涯从来没离开过这片充满宗教气息的土地。奥康纳一生的创作都是以一名天主教徒的目光在审视社会,她的小说大都带有变态、凶杀、野蛮等美国南方文化的审美特点,故事情节往往包含病态的暴力,充满特别的冷酷感觉。她的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天主教特色的圣经文化以及她本人的宗教信仰。
一、创作主题与圣经文化
1.原罪的体现。原罪论是圣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创世纪第三章中,上帝对亚当和夏娃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伊甸园中所有果子都可以食用,只有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因为一旦吃了,必定死。但夏娃却因受到撒旦化身的蛇的引诱,怂恿亚当和她一起偷吃了禁果,从此将原罪带给人类。
可以看出,原罪是因为人违反了上帝的诫命而产生,它不是一种偶然行为。但罪是人们自主意识选择决定的,是人们故意违背上帝的一种内心深处的属灵活动。为了将小说中不同类型人物本身带有的原罪深切刻画出来,奥康纳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创作出了带有各种类型人性之罪的小说人物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有:无宗教信仰的知识分子、以南方地区女农场主为主要代表的虚伪的基督徒、可以展现人本身欲望且性格十分残忍的人物等。
2.张扬暴力的拯救观。在圣经文化中,人生来有罪,无论从自然还是道德的角度来看,人的本性都存在缺陷,无法抵挡和摆脱带有惯性特点的犯罪倾向。因此,人们需要依靠上帝来救赎自己。《圣经·旧约》中,通过暴力袭击的方式帮助人醒悟已经成为上帝救赎罪人的常用方式。旧约中讲人的肉体是罪的载体,是人们一切嫉妒、贪婪等邪恶念头产生的源泉,肉体常常会诱导人们做一些恶事,还会阻挡上帝的拯救。奥康纳经常在她的小说中描述一些借助暴力使人得到拯救的故事情节,将圣经文化中讲述的上帝通过警示等暴力方式告诉人们拯救方法的观念具体表现出来。此外,在受到了频繁的暴力打击后,奥康纳笔下描述的小说人物就会感受到自己本身的卑微,从而逐渐迈向依靠灵魂救赎自己的道路。
二、小说人物原型与圣经文化
1.受难基督的原型。在圣经文化中,基督是核心人物,他带着救赎人类的使命,通过圣灵感孕的方式在马槽中降生,在人世间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最终为了赦免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之上。兼具神性和人性的基督,被众多西方小说家设定为“受难的仆人”这一人物原型,奥康纳就是其中之一,她借用这一人物原型的程度相对较深。奥康纳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置换变形的创作手法,将一个个同基督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人物,以比喻和象征的方式来将作品主题体现出来。奥康纳的这种借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赎罪和蒙难的黑人,通过黑人遭受苦难和赎罪的过程,将基督这一受难者的形象生动、具象的展现出来。二是隐忍纯真的难民,在《背井离乡的人》这部小说作品中,奥康纳就是以基督形象为原型,塑造出来吉扎克这个波兰难民。借助基督这一救赎者的形象,使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人们可以醒悟,通过爱和牺牲的方式来拯救自己的灵魂。
2.倒置基督的原型。上个世纪中期是奥康纳主要的创作时间,这是一个充满了绝望和荒诞的时代。奥康纳为了将这一时期人们心中充斥着的荒诞感表现出来,塑造出一个个变形的基督式人物形象。
(1)灵魂残缺的希夫利特。《好有好报》记叙的是美国南方一个已经荒僻了的田庄中发生的故事。一个老妇人和自己的白痴女儿居住在破败的田庄中。一天,流浪汉希夫利特经过农庄,在老妇人提出的诱人物质条件下留下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希夫利特让田庄不那么荒芜,但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田庄的汽车,为此,他甚至答应娶白痴女儿为妻。然而,结婚后,希夫利特借度假的机会将妻子留在一个小城镇的餐馆中,自己开车离开。
(2)邪恶的杀人犯。在《好人难寻》中,一个不合时宜的杀人犯在老奶奶一家人出车祸后出现。在这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一直生活在混乱和贫穷环境中的杀人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将能够被拯救的老奶奶一家通通杀死。杀人犯服过兵役、结过两次婚、待过唱诗班、在殡仪馆和铁路工作过、甚至还种过庄家,丰富的社会阅历使得他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扭曲,加深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悟,从而在老奶奶一家出车祸后选择了将一家人都杀死。
三、结束语
对于从出生、成长到死亡都与天主教和圣经文化密切相连的奥康纳来讲,宗教意识与圣经中的人文观念已经成为她重要的思想构成,所以,在她创作的众多短篇小说中,都十分明显的体现出了圣经文化。要更加准确的把握奥康纳作品的特点,读者需要从圣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密切关注圣经文化的源头,利用圣经文化中包含的人文理念和文化透视力对作品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1]刘娟.奥康纳短篇小说创作与“圣经文化”资源探析[D].江南大学,2009.
[2]王秋红.论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暴力”[D].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