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ju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脑梗塞患者230例,按治疗前D-二聚体含量,分为高D-二聚体组120例与低D-二聚体组110例,对两组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梗塞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预后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梗塞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预后与D-二聚体含量紧密相关,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D-二聚体;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67-01
  
   脑梗塞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岳阳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230例,入院即检测血浆D-二聚体,按含量分组,D-D含量≤1.0mg/L为低D-D组(对照组),共110例,女48例,男62例,年龄(63.4±3.7)岁。D-D含量>1.0mg/L为高D-D 组(观察组),共120例,女57例,男63例,年龄(67.1±4.5)岁。经t检验,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发病时间小于24h,均为首次脑梗塞。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窗超过24h;(2)溶栓治疗后,或近期应用抗凝药物;(3)出血性脑梗塞;(4)入院时有严重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评分;(5)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干扰D-二聚体测定的疾病。
  
  1.3 实验方法:
  从入院确诊后即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微循环,护脑,康复训练等治疗。观察期2周,发病24~72h 内完善头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采血测量D-D,行NIHSS评分。
  
  1.4 观察指标:(1)D-D含量检测:空腹抽血取患者前臂4ml静脉血,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取血浆,用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标记行D-二聚体检测。
  (2)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表)。若入院后病情加重,行NIHSS评分,增加2分以上为进展性脑梗塞,否则为完全性脑梗塞。
  (3)梗塞灶面积计算:均以发病24~72h内的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为准。小面积梗塞(直径≤20mm);大面积梗塞(直径>20mm)。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观察组D-D含量、NIHSS评分分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D-D含量、NIHSS评分比较(s,mg/L)
  
  组 别 N 治疗前 3d 7d 14d
  
   D-D NIHSS D-D NIHSS D-D NIHSS D-D NIHSS
  对照组 110 0.82±0.17 15.35±.4.16 1.47±0.25 16.51±4.17 0.92±0.19 12.64±3.89 0.42±0.13 10.79±3.51
   觀察组 120 1.24±0.21﹡ 18.21±4.45﹡ 1.95±0.26﹡ 20.45±4.68﹡ 1.46±0.23﹡ 18.45±4.41﹡ 0.66±0.14﹡ 17.27±4.2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观察组发生进展性脑梗塞、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情进展情况、梗塞灶面积的比较(例,%)
  
  组别 N 急性预后 脑梗塞灶面积
   进展性脑梗塞 完全性脑梗塞 大面积梗死灶 小面积梗死
  对照组 110 27(24.55) 83(75.45) 53(48.18) 57(51.82)
   观察组 120 46(38.33) ﹡ 74(61.67) 79(65.83)﹡ 41(34.1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平衡关系在形成脑梗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D-D是血管内血栓形成后激活纤溶系统,在纤溶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交联的纤维蛋白均可被降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D水平升高表明血栓形成并发生降解,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2] ,D-D在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本研究发现两组病例在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D-D含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塞面积、急性预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D-D含量较高,在病程第3d、7d、14dD-D水平一直持续高于对照组,而且高D-D组可能梗塞面积更大,而且可能预后欠佳,更容易发展为进展性脑梗塞。我们还发现治疗前、病程第3d随D-D含量增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断加重,病程第7d、14dD-D含量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步改善。病程14d两组D-D含量差别较前减小,患者病情逐渐平稳,表明D-D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D-D升高幅度可能与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能作为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标志物之一[3]。
  
  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助于脑梗塞的协助诊断、病情评估、指导治疗、预后分析,所以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379-380.
  
  [2] 秦苏, 李健.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6(2): 66-67.
  
  [3] Barber M, Langhorne P, Rumley A,et al. D-dimer predicts early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ischemic stroke:confirmation using routine clinical assays. Stroke, 2006, 37(4):1113-11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HRZE/4HR抗结核及辅助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2HRZE/4HR抗结核及辅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且研究组患者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ER、PR、HER-2、Ki-67、P53变化及病理MP分级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210例。新辅助化疗前均行核芯针穿刺活检。2-4周期化疗结束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新辅助化疗前后均对乳腺原发灶进行临床体检、乳腺x线检查,依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22-02     人身,这个复杂的有机体,是心身统一的复杂结构,因此,漫长而短暂的人生包括生理人生和心理人生两个部分。在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变革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种文化的渗透和融合,社会各阶层观念的冲撞,政治、经济转型期的矛盾,人们在感受物质世界丰富的同时呈现的精神世界的不匹配,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备孕期口腔卫生干预对妊娠期智齿冠周炎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LBW)发病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自来我院公共卫生科做孕产妇登记的备孕期妇女中选取有智齿者共128人且无其它系统性疾病,对128人进行口腔卫生检查,将口腔卫生健康状况相似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对照组B,各64人。对A组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牙周洁治及据病情拔除阻生智齿;B组不做特殊处理。对两组
期刊
摘要: 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完整切除乳腺体和导管上皮,以及可能累及的腋窝淋巴结和局部受累的皮肤。保留皮肤的乳癌根治手术切除范围和传统的改良根治手术一样,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手术时不另取切口、不再增加创伤的优点,极大地改善了再造乳房的形态效果,并且因再造乳房的皮肤为原有乳房皮肤,从而保留了皮肤感觉。保留皮肤的乳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硅胶假体再造,符合肿瘤治疗和乳房美容原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50例,临床中运用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X光片显示骨折部位均达到理想部位,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术后6个月回访,50例患者全部愈合。结论:临床中运用小夹板联合石膏对胫腓骨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提高固定部位的稳定性,提升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 胸腹联合伤的病人症状严重病情紧迫,除作必要的急救处理外,应积极作好手术前准备,纠正休克,处理张力性气胸和及时作胸腔肋间引流。在外伤性膈疝的麻醉处理时,术前全面地了解病情和进行认真的评估至关重要,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时,应在倾斜体位的同时,快速开胸,迅速将疝内容物还纳腹腔,并直接行心脏挤压,一般都能很快地恢复心跳。多项目的监测是发现异常情况的先决条件,一旦发现异常要进行正确快速有效的处理。  
期刊
摘要: 引起成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是各种病毒和细菌,症状轻重不等。进一步发展可成为支气管炎、肺炎;波及邻近器官时可发生中耳炎、鼻窦炎等。因此患病后应及时采取措施,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病情发展或发生心肌炎等严重合并症。本文阐述了清开灵注射液具有解热作用,维护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增强免疫能力。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可以起到较快改善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关
期刊
摘要: 目的: 检测血清中IL-1、IL-6、IL-27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程度的关联研究,分析研究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组化法(ELISA法)检测病变程度不同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2例和正常对照组血清IL-1、IL-6、IL-27水平。分析并比较正常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不同组别的血清中IL-1、IL-6、IL-27的水平差异,分析正常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14年1月共收治的416例食管上、中段癌及贲门癌手术病人,术后发生8例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术中、术后的处理加以分析。结果:1例为食管上段癌颈部吻合,因吻合口瘘入胸腔,胸腔感染致全身脏器衰竭死亡。1例因肺部感染克雷白氏杆菌,呼吸衰竭致死亡。6例病人通过积极治疗,治愈出院。结论:针对食管癌上、中段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