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脑梗塞患者230例,按治疗前D-二聚体含量,分为高D-二聚体组120例与低D-二聚体组110例,对两组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梗塞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预后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梗塞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预后与D-二聚体含量紧密相关,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D-二聚体;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67-01
脑梗塞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岳阳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230例,入院即检测血浆D-二聚体,按含量分组,D-D含量≤1.0mg/L为低D-D组(对照组),共110例,女48例,男62例,年龄(63.4±3.7)岁。D-D含量>1.0mg/L为高D-D 组(观察组),共120例,女57例,男63例,年龄(67.1±4.5)岁。经t检验,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发病时间小于24h,均为首次脑梗塞。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窗超过24h;(2)溶栓治疗后,或近期应用抗凝药物;(3)出血性脑梗塞;(4)入院时有严重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评分;(5)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干扰D-二聚体测定的疾病。
1.3 实验方法:
从入院确诊后即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微循环,护脑,康复训练等治疗。观察期2周,发病24~72h 内完善头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采血测量D-D,行NIHSS评分。
1.4 观察指标:(1)D-D含量检测:空腹抽血取患者前臂4ml静脉血,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取血浆,用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标记行D-二聚体检测。
(2)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表)。若入院后病情加重,行NIHSS评分,增加2分以上为进展性脑梗塞,否则为完全性脑梗塞。
(3)梗塞灶面积计算:均以发病24~72h内的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为准。小面积梗塞(直径≤20mm);大面积梗塞(直径>20mm)。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观察组D-D含量、NIHSS评分分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D-D含量、NIHSS评分比较(s,mg/L)
组 别 N 治疗前 3d 7d 14d
D-D NIHSS D-D NIHSS D-D NIHSS D-D NIHSS
对照组 110 0.82±0.17 15.35±.4.16 1.47±0.25 16.51±4.17 0.92±0.19 12.64±3.89 0.42±0.13 10.79±3.51
觀察组 120 1.24±0.21﹡ 18.21±4.45﹡ 1.95±0.26﹡ 20.45±4.68﹡ 1.46±0.23﹡ 18.45±4.41﹡ 0.66±0.14﹡ 17.27±4.2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观察组发生进展性脑梗塞、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情进展情况、梗塞灶面积的比较(例,%)
组别 N 急性预后 脑梗塞灶面积
进展性脑梗塞 完全性脑梗塞 大面积梗死灶 小面积梗死
对照组 110 27(24.55) 83(75.45) 53(48.18) 57(51.82)
观察组 120 46(38.33) ﹡ 74(61.67) 79(65.83)﹡ 41(34.1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平衡关系在形成脑梗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D-D是血管内血栓形成后激活纤溶系统,在纤溶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交联的纤维蛋白均可被降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D水平升高表明血栓形成并发生降解,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2] ,D-D在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本研究发现两组病例在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D-D含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塞面积、急性预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D-D含量较高,在病程第3d、7d、14dD-D水平一直持续高于对照组,而且高D-D组可能梗塞面积更大,而且可能预后欠佳,更容易发展为进展性脑梗塞。我们还发现治疗前、病程第3d随D-D含量增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断加重,病程第7d、14dD-D含量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步改善。病程14d两组D-D含量差别较前减小,患者病情逐渐平稳,表明D-D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D-D升高幅度可能与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能作为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标志物之一[3]。
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助于脑梗塞的协助诊断、病情评估、指导治疗、预后分析,所以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379-380.
[2] 秦苏, 李健.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6(2): 66-67.
[3] Barber M, Langhorne P, Rumley A,et al. D-dimer predicts early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ischemic stroke:confirmation using routine clinical assays. Stroke, 2006, 37(4):1113-1115.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D-二聚体;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67-01
脑梗塞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岳阳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230例,入院即检测血浆D-二聚体,按含量分组,D-D含量≤1.0mg/L为低D-D组(对照组),共110例,女48例,男62例,年龄(63.4±3.7)岁。D-D含量>1.0mg/L为高D-D 组(观察组),共120例,女57例,男63例,年龄(67.1±4.5)岁。经t检验,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发病时间小于24h,均为首次脑梗塞。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窗超过24h;(2)溶栓治疗后,或近期应用抗凝药物;(3)出血性脑梗塞;(4)入院时有严重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评分;(5)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干扰D-二聚体测定的疾病。
1.3 实验方法:
从入院确诊后即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微循环,护脑,康复训练等治疗。观察期2周,发病24~72h 内完善头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采血测量D-D,行NIHSS评分。
1.4 观察指标:(1)D-D含量检测:空腹抽血取患者前臂4ml静脉血,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取血浆,用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标记行D-二聚体检测。
(2)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表)。若入院后病情加重,行NIHSS评分,增加2分以上为进展性脑梗塞,否则为完全性脑梗塞。
(3)梗塞灶面积计算:均以发病24~72h内的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为准。小面积梗塞(直径≤20mm);大面积梗塞(直径>20mm)。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观察组D-D含量、NIHSS评分分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D-D含量、NIHSS评分比较(s,mg/L)
组 别 N 治疗前 3d 7d 14d
D-D NIHSS D-D NIHSS D-D NIHSS D-D NIHSS
对照组 110 0.82±0.17 15.35±.4.16 1.47±0.25 16.51±4.17 0.92±0.19 12.64±3.89 0.42±0.13 10.79±3.51
觀察组 120 1.24±0.21﹡ 18.21±4.45﹡ 1.95±0.26﹡ 20.45±4.68﹡ 1.46±0.23﹡ 18.45±4.41﹡ 0.66±0.14﹡ 17.27±4.2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观察组发生进展性脑梗塞、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情进展情况、梗塞灶面积的比较(例,%)
组别 N 急性预后 脑梗塞灶面积
进展性脑梗塞 完全性脑梗塞 大面积梗死灶 小面积梗死
对照组 110 27(24.55) 83(75.45) 53(48.18) 57(51.82)
观察组 120 46(38.33) ﹡ 74(61.67) 79(65.83)﹡ 41(34.1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平衡关系在形成脑梗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D-D是血管内血栓形成后激活纤溶系统,在纤溶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交联的纤维蛋白均可被降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D水平升高表明血栓形成并发生降解,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2] ,D-D在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本研究发现两组病例在治疗前、病程第3d、7d、14dD-D含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塞面积、急性预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D-D含量较高,在病程第3d、7d、14dD-D水平一直持续高于对照组,而且高D-D组可能梗塞面积更大,而且可能预后欠佳,更容易发展为进展性脑梗塞。我们还发现治疗前、病程第3d随D-D含量增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断加重,病程第7d、14dD-D含量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步改善。病程14d两组D-D含量差别较前减小,患者病情逐渐平稳,表明D-D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D-D升高幅度可能与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能作为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标志物之一[3]。
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助于脑梗塞的协助诊断、病情评估、指导治疗、预后分析,所以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379-380.
[2] 秦苏, 李健.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6(2): 66-67.
[3] Barber M, Langhorne P, Rumley A,et al. D-dimer predicts early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ischemic stroke:confirmation using routine clinical assays. Stroke, 2006, 37(4):11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