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教研组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198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研组建设的自我分析
  我们要求每个教研组从环境、教研组人员、教研组管理、教研组文化几方面对原有的教研组建设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危机的分析,找准本组建设的生发点。
  2.让教研组回归教研
  中小学教研组应是一个“学”与“习”的共同体。“学习”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教研组要成为教学“诊所”,凸显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与“习”。
  第一,教学问题化。教师个人反思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研组筛选问题,确定有研究价值和能进行研究的“真问题”。
  第二,问题课题化。按照对问题的关切程度和兴趣,教研组人员自愿组成课题组,将问题转化为有一定假设和具体操作方案的课题。
  第三,问题的解决。自愿组合的小组成员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工作坊、行动研究、课例研究、课堂观摩和研讨会等校本研修方式,进行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与“习”。
  3.“三环互动式”的“学”与“习”
  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囿于自己“学”与“习”的经验,以及同伴之间“学”与“习”的经验,站位不高,视野不开阔,影响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而高质量的学习必须依赖有专业深度的纵向引领。因此,理想的教研组的学习既要有个体自我更新导向、同伴互助支持导向、专业引领导向的“单环学习”,更要有三者结合、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环互动式学习”。“三环互动式”的“学”与“习”是学习型教研组学习的主范式。
  4.“创造”教研时间
  第一,有效利用“现成”的教研时间。教研组要做到教研活动“四定”,即定主题、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三有”,即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另外,教研活动要设计“栏目化”的教研形式,如“集体备课”、“案例分析”、“教学一得”、“问题诊所”等,教师分别主持各“栏目”的教研活动。
  第二,鼓励开展非正式的教研活动。要引导教师树立“研在平时,研在每一天,研在每个角落”的观念;鼓励教师开展“办公室教研”、“家庭教研”;倡导教师建立各抒己见、实话实说的松散型教研,营造开放、民主、追求实效的教研文化。
  5.“悬挂”教学设计
  教师通过文本或叙述的方式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悬挂”在其他教师面前,请大家对它进行“会诊”,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第一,自我暴露——说课。教师(实施者)叙述自己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秉持的教学理念以及实施这一理念的组织、行为策略、重点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二,集体汇谈——会课。教研组人员以对话的形式,从不同侧面深究隐藏在教学设计背后的教师的“扎根理论”,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提出具体的建议,对教学设计的组织和行动策略逐一进行诊断,并帮助教师(实施者)获得相关的教学背景资料。
  第三,连环跟进——重构。教师(实施者)在教研组集体会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思考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构。
  第四,反馈会议——评课。教师(实施者)对重构后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教研组人员对其进行再评,最后与教师一起确定新的教学设计方案。
  6.让教研组成员生活在创造性张力之中
  第一,建立完善的教研组制度。如教研组长负责制、组员尽力制、“学、思、习、评、讲”教研活动制度。
  第二,给不同阶段的教师不同的挑战性任务。如职初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每学年做一个课例研究并写一篇经验总结性文章;骨干教师每学期研读教育理论书籍2本,每学年完成一项专题研究任务等。
其他文献
幸运的我,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北京小学。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在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我更懂得,一名教师要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全心地投入。    投入热情    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在我眼里,数学绝不是枯燥的数字,运算,而是一门艺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艺术。正是因为对数学的热爱,我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与数学有关的专业书
2002年,当我带着理想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时,就被这里浓浓的课改氛围所感染。正是课程教材改革为这所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思想支持,这对于我这名新上任的校长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教育的冲动与激情把我推向改革的前沿。    课改为教师发展、自主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    课改要求广大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课改也为每一
一、江西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现状特色农产品,就其含义,主要是指产品品质好,独特性强,产品的市场需求广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或潜在竞争优势的产品。江西的
期刊
2007年11月20日,我学区“同课异构、共同发展”数学协作组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学区内不同完小的A老师和B老师同时执教五年级的《生活中的数字》一课。A老师的课进行了块
编者按:  “进口旺、出口畅”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2007年,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在连续3年招生突破1500人后,又招收了近1900名新生!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就是通过“全程化职业指导”保持了毕业生“出口畅”。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针对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作用,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一些适合于当前
美国学者伯林纳等人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五个阶段: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北京教育学院钟祖荣教授等人认为,教师的成长大致要经过准备期、适
2007年11月13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系列研讨“行动研究推进课程改革”现场会在石景山区召开。石景山区安排了“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促学校特色发展”、“校本管理促学校可持续发展”三个分论坛,与来自全市各区县教委以及课改样本校的领导、教师180余人共同分享了课程改革的成果与反思。2001年,石景山区小学全部参与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6年过去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对比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我们的教研活动从形式上看,则变动不大。虽然增加了教师交流、互评、反思等一些环节,在某些环节上也有了教师们的参与,但其本质上仍以灌输为主,教师并不能主动地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研。研究了教研现状,为探索让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新形式,我们开始了如下行动。    一、行动中研究    1.特色教研  为了改变教研的现状,探索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事实上,开发校本课程和创建学校特色虽是学校工作的两个方面,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一、因校制宜选准“点”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与社会事业,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为此,我校以语文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