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为学校发展助力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adox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当我带着理想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时,就被这里浓浓的课改氛围所感染。正是课程教材改革为这所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思想支持,这对于我这名新上任的校长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教育的冲动与激情把我推向改革的前沿。
  
  课改为教师发展、自主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
  
  课改要求广大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课改也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人的发展”问题,这个发展包括教师的发展。
  发展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为此,我提出了“关注生命、关注发展、关注未来”的办学思路,即学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师生共同进步。毕海荣老师在学校的教育年会上提出“向课堂预约精彩”,即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促使课上教学资源的精彩生成,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发言得到了我校全体教师的热烈响应,也促使教师们思考作为教育者的意义,即除了教书育人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实现自己教育人生的伟大价值。因此,在2005年学校的教育工作会上,我作了“让生命更加精彩”的主题演讲,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学校学习型团队的核心价值,激励全体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教育经历,精彩教育人生从精彩课堂开始。“教育需要理想,激情造就教师”成为我校全体教师充满诗意的教育人生追求。学校各项工作在这样一个厚重的人文精神支持下不断进步。学校成为了全区名师的摇篮,市、区级骨干教师从2002年的4名增加到2005年的14名,他们在兄弟学校的课堂上,展示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课堂教学,而且在传播我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大兴区小学示范校”的荣誉,不仅是对学校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学校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肯定。
  
  学校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精神影响着学校的持续发展
  
  在学校学习型团队建设之初,我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个性发展”的理念,并建立“个性化教研组”,对全体教师的个性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个性化的感召下,教师们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成果,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走出自我”,成为全体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从“个性化课堂”、“个性化学科”的角度,推动教师个性风格的形成。当时,我针对教师们不能够或不敢表现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创造的现象,提出了“骄傲使人进步,虚心使人落后”, 成为大家互相激励的“名言”。我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己可以“骄傲”的学识,要勇于把自己独特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个性风格展现在大家面前。因此,这个团队中学习与创新的局面非常热烈。
  名师的成长离不开生成的土壤——集体。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集体,才是真正推动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已经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是基础,是“大我”,个人发展需要从这个充满力量的集体中汲取营养;“不同”是人追求的个性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不同道路和表现形式,是“小我”。个性是骄傲的,也是这个团队前进的旗帜。在我校, “启迪智慧,铸就品格,提升境界”,已成为这个团队的职业精神追求。
  “和而不同”的特色文化,促使我不断思考教育的真谛,不断感悟生命的意义,也因此促使我把“生命教育”的理念引入到学校总体发展之中。
  学校的课程教材改革,从观念转变开始,从课堂变化看改革进程,从师生的发展看效果。所以,课堂是我校课改的突破点。我校单元整体教学框架的提出 ,起初是基于教师发展而进行的改革,而深层次反映出的却是学校团队建设思想的实践机制,更是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开放与封闭”的大课堂观的具体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我始终认为,学科情感和学科态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内部动力,而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是表达学科情感、体会学科精神、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为此,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技能,更加关注课堂上师生的情感交流和以学科文本为媒介的师生感悟。虽然单元整体教学框架的基本流程是“先期预设”、“动态调整”、“反思再修正与实践”,但是,我们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科思想的把握,动态生成的有效激活,以及以“对话、理解、交流、协商”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新秩序的建立。虽然单元框架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知识为载体,融合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我们更加重视学科情感的培养,关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我们追求课堂教学中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从培养人、发展人的高度去认识学科教学,提出“人课合一”的思想。“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被学科精神、学科审美所感动,变枯燥的知识为承载丰富情感的媒介,产生教育的冲动,才有可能去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信其道”,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近年来,我校被评为市区两级的“课程教材改革先进校”、“科研先进校”、“校本教研先进校”和“校本培训先进校”。这些都是对我校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改精神的肯定。
  
  “项目管理”的理念,把教师推到教育教学研究与感悟的前台
  
  从专题教学研讨项目的发布、承担,形成“项目负责制”,到研讨活动的组织、协调、管理、反思,这是一个张扬教育思想的过程,也是思想碰撞的过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独特的课程体验与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学校课程改革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助推器。“项目管理”是主动探究、自主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力量与精神动力源泉。在这里,教师不仅仅可以提升素养,学校文化底蕴也可以不断得到提升。所以,每次活动都会产生出多样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撞击和教育境界的提升,更是“主动发展”的催化剂。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提升的过程,也是我校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个性发展”到“和而不同”主动式发展的学校文化,从“向课堂预约精彩”到追求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人课合一”,从“教育需要理想,激情造就教师”到“实践性师德”,从“个性骄傲”到“精彩教育人生”、到“微笑教育”,可以说,我始终处于一种感动之中,感动于人生命意义的闪光,感动于教育理想的追求,感动于思维的灵动。教育是一项需要激情的事业,而课程改革正是升腾教育激情的源泉。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
  编辑 朱桂英
其他文献
镜头回放:rn2007年岁末,正是各个学校备战期末考试的紧张时期.北京市朝阳区虎城中学迎来了一支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部分区县培训机构的特级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他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基础教育掀起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与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一个多学期过去,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如何?一线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感受、看法如何?在教师们中间
●对上千万份生物医学论文的分析证实,年轻的生物医学研究人员与年长的同行相比,前者往往更倾向于接受并使用新的观念.rn根据对过去70年多来、2 000多万份公开发表的生物医学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基础教育掀起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与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一个多学期过去,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如何?一线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感受、看法如何?在教师们中间
2007年11月,北京市第二次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作了题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首都中小学德育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个中心,以“奥运精神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机制”为重点任务,并提出八项具体举措。首都中小学德育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基础教育掀起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与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一个多学期过去,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如何?一线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感受、看法如何?在教师们中间
经过“高效阅读”课题组的现场培训、专家讲座以及观摩现场课,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从2007年11月开始进行“高效阅读”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以期彻底解决本校学生语文阅读速度慢、阅
期刊
名师小档案:孔凡艳,北京市顺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顺义区首席教师、顺义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小学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005年被评为2000—2005年度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系统先进工作者。    她叫孔凡艳。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我丝毫没有犹豫就把中间那个字写成了“繁”——姓孔,不是这个“繁”还能是哪个?谁知,孔凡艳竟然告诉我,应当是“平凡”
幸运的我,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北京小学。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在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我更懂得,一名教师要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全心地投入。    投入热情    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在我眼里,数学绝不是枯燥的数字,运算,而是一门艺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艺术。正是因为对数学的热爱,我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与数学有关的专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