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我国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大约占高校学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左右,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少数民族预科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解决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希望能够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预科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08-01
国家为了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使少数民族得到繁荣和发展,为少数民族的学生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而作为特殊群体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更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因此,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1 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总结
1.1 自卑感强
少数民族预科生普遍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这是因为以下原因:首先,少数民族大多数分布在偏远的山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生活环境也比较艰苦,在进入大学之后,少数民族学生看到大城市的繁华,看到周围同学的富裕,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其次,在预科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受到的基础教育不太正规,越来越发现自己成绩落后,能力和素质也较低,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最后,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生活空间狭窄,养成了他们适应能力强、吃苦耐劳的优点,但也存在个人缺点,比如相对不讲文明和不讲卫生等,自制力比较差,在受到教师批评或者同学指责时,容易自卑。
1.2 逆反心理严重
国家为了促进民族繁荣与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例如降分录取,享受助学金等,这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照顾,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一直处于被照顾中,使得有些学生不但没有感恩的心态,还认为是应该的,甚至认为是自己民族的优秀所致,夜郎自大,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也不重视和学生处理好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差,顶撞老师,与同学打架的事件经常发生,这样的学生就辜负了党和国家寄予的厚望,应该加强对这类学生的教育。
1.3 急于求成的心理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数都来源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那里的经济文化不够发达,教育也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很多少数民族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水平较差,文化课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同学都是高中学习的尖子,基础打得好,可谓是人才济济,面临这种差距,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认识到差距之后,好胜心理促进他们认真学习,但是基础不稳固又使他们在学习上比较吃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勤劳和汗水,对成绩的急于求成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2 解决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2.1 给予少数民族预科生更多的爱心
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应该以关爱学生为重要原则,多给予学生爱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很多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在于同学的交往中会存在自卑心理,如果教师再对他们不闻不问,很可能会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爱心教育的方法,和少数民族学生做好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在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可以向学校申请对部分学生进行经济帮助,帮助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关爱,让少数民族学生感觉自己处于被关爱中,感受到集体环境的温暖。
2.2 在引导教育中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由于少数民族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教师如果强制管理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叛逆心里更加严重,因此应该重视积极的引导和正面的激励,帮助学生克服叛逆心理和自卑心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国家对他们的帮助,使他们存在感恩心理,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坚持正面评价为主,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少数民族的学生具有很多明显的优点,如勤劳、朴素、适应能力强等,教师可以多肯定他们的优点,树立学生学习和与人相处的自信心。
2.3 在课外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生活环境、民族习惯等不同,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代沟,有些少数民族的学生恃宠生娇,脾气暴躁,不重视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学校可以多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课外活动包括校内的活动,例如文艺节目、书法比赛等,还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中锻炼,课外活动应该多以合作性活动为主,例如足球、篮球比赛,组织春游、野炊等活动,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竞争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处理好人际关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2.4 严格的管理规定作为保障
国家虽然对少数民族学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少数民族学生也应该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首先,学校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在规定中人人平等;其次,要保证规定的严格执行,学生犯了错误就要受到处罚,这样才能改掉学生的不良行为,无规矩不以成方圆,规章制度的约束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规章制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样学生才会接受管理。
3 总结
由于民族特征、国家政策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预科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甚至影响着民族团结与稳定。因此,学校应该关注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做好教育工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小琴,张建灿,罗亮.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 李燕辉,李辉.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8(1).
[3] 李笑燃,刘燕江.内蒙古蒙汉大学生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预科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08-01
国家为了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使少数民族得到繁荣和发展,为少数民族的学生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而作为特殊群体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更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因此,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1 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总结
1.1 自卑感强
少数民族预科生普遍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这是因为以下原因:首先,少数民族大多数分布在偏远的山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生活环境也比较艰苦,在进入大学之后,少数民族学生看到大城市的繁华,看到周围同学的富裕,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其次,在预科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受到的基础教育不太正规,越来越发现自己成绩落后,能力和素质也较低,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最后,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生活空间狭窄,养成了他们适应能力强、吃苦耐劳的优点,但也存在个人缺点,比如相对不讲文明和不讲卫生等,自制力比较差,在受到教师批评或者同学指责时,容易自卑。
1.2 逆反心理严重
国家为了促进民族繁荣与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例如降分录取,享受助学金等,这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照顾,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一直处于被照顾中,使得有些学生不但没有感恩的心态,还认为是应该的,甚至认为是自己民族的优秀所致,夜郎自大,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也不重视和学生处理好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差,顶撞老师,与同学打架的事件经常发生,这样的学生就辜负了党和国家寄予的厚望,应该加强对这类学生的教育。
1.3 急于求成的心理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数都来源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那里的经济文化不够发达,教育也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很多少数民族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水平较差,文化课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同学都是高中学习的尖子,基础打得好,可谓是人才济济,面临这种差距,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认识到差距之后,好胜心理促进他们认真学习,但是基础不稳固又使他们在学习上比较吃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勤劳和汗水,对成绩的急于求成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2 解决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2.1 给予少数民族预科生更多的爱心
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应该以关爱学生为重要原则,多给予学生爱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很多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在于同学的交往中会存在自卑心理,如果教师再对他们不闻不问,很可能会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爱心教育的方法,和少数民族学生做好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在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可以向学校申请对部分学生进行经济帮助,帮助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关爱,让少数民族学生感觉自己处于被关爱中,感受到集体环境的温暖。
2.2 在引导教育中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由于少数民族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教师如果强制管理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叛逆心里更加严重,因此应该重视积极的引导和正面的激励,帮助学生克服叛逆心理和自卑心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国家对他们的帮助,使他们存在感恩心理,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坚持正面评价为主,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少数民族的学生具有很多明显的优点,如勤劳、朴素、适应能力强等,教师可以多肯定他们的优点,树立学生学习和与人相处的自信心。
2.3 在课外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生活环境、民族习惯等不同,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代沟,有些少数民族的学生恃宠生娇,脾气暴躁,不重视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学校可以多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课外活动包括校内的活动,例如文艺节目、书法比赛等,还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中锻炼,课外活动应该多以合作性活动为主,例如足球、篮球比赛,组织春游、野炊等活动,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竞争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处理好人际关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2.4 严格的管理规定作为保障
国家虽然对少数民族学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少数民族学生也应该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首先,学校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在规定中人人平等;其次,要保证规定的严格执行,学生犯了错误就要受到处罚,这样才能改掉学生的不良行为,无规矩不以成方圆,规章制度的约束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规章制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样学生才会接受管理。
3 总结
由于民族特征、国家政策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预科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甚至影响着民族团结与稳定。因此,学校应该关注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做好教育工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小琴,张建灿,罗亮.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 李燕辉,李辉.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8(1).
[3] 李笑燃,刘燕江.内蒙古蒙汉大学生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