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因为学生有了兴趣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推动他们向上的动力。学生一旦对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关键。
那么,对于语文学习我们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创设故事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一节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创设故事情境一般适合于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这是因为故事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故事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他们在生活中期盼的事物,崇拜的英雄人物,渴求的超凡能力在故事中能够得到满足。儿童被故事中的人物深深吸引,哪吒、孙悟空、舒克与贝塔、熊大与熊二……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恰当地引入一个小故事,可以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起学生无穷的求知欲望。如,教学《汉语拼音“ɑ、o、e”》时,教师出示课本中的画面并声情并茂地描述画面:天刚亮,勤劳的大公鸡就来到小河边,“o”“o”“o”地叫起来,小红听见了大公鸡的叫声也赶忙跑过来大声唱:“ɑ”“ɑ”“ɑ”地练起了嗓子,歌声吸引了大白鹅,大白鹅边游边叫“e”“e”“e”,多美的早上,河边充满了一派欢乐的景象。同学们想到这里看一看吗,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汉语拼音第一课。再如,识字教学中,把生字设计成一颗颗种子。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种树好不好?大家看,种子们来了,他们看到大自然这么美丽,都想离开妈妈的怀抱,要在这里安家,为大自然增添一抹绿色。谁来帮助他们种在山坡上?在这种充满爱的情境中,学生学开始认读记忆生字,给生字组词。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知不觉走进了知识的殿堂,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步。同时,在创设故事情境中还渗透了勤奋、爱心、环保、奉献等教育元素,一举多得。
二、创设音乐情境。音乐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它能抒发学生情感,并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创设音乐情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如,教授《大江保卫战》时,课前播放人民子弟兵与洪水作战的特写画面和激情澎湃的歌曲《为了谁》,学生耳闻目睹,如临其境,激发了无私奉献的情感,唤起了求知的欲望。歌曲播放结束,教师引导学生:一曲《为了谁》唱响了大江南北,歌曲中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同学们,你知道他们是谁吗?生:人民子弟兵师……师: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老师清楚地记得,那是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是他们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一节通讯报道课,通过音乐开始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我们相信,整节课学生也一定会投入地朗读,投入地品味,投入地感受。创设音乐情境,可以激活课堂,增添文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积极探索。
三、创设表演情境。小学生的模仿力最强,因此在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中,导入环节恰当地引入表演情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很有必要。如,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学生通过课前准备、演练,既主动钻研文本,洞察文章内涵,又能够在课堂上让同学投入其中,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对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恰如其分地感悟。同时,学生置身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之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值得注意的是,表演情景的创设要对课文有选择性,不是每篇课文都可以用来表演的,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就不适合拿来表演,《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诗,同时也是一首歌词。诗歌颂扬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壮举。剧情很有故事性,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不是专业的演员,剧情经过排练演出来后就变成了枪战剧,甚至成了闹剧,笑话层出不穷,根本无法体现出人们对王二小牺牲后悲痛的心情,以及对王二小深切的怀念和歌颂,达不到教育教学目的。因此在引入表演情景时一定要有教师的协助选择与指导。
四、创设游戏情境。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十分强调动作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想法表现在课堂上就是“玩中学”。“玩中学”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渗透教学意图,把学习隐含在游戏的过程之中,在玩的过程体现学的意图,在学的过程体现玩的乐趣,让儿童轻松愉快地感知形象,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好问、好动、好想的创造个性和探究欲望。玩,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一块橡皮泥,一片树叶,一个小石子,一个小木棍等等,都能玩出新花样,而且乐趣无穷。因此,在讲授新课时,游戏教学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比如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做实验,通过实验感受乌鸦想办法喝水的过程。学生向水瓶里放石子,会发现,水太少,放进石子,水不上升;如果是敞口瓶,不用放石子也能喝到水;水太多,乌鸦推倒就可以喝到水;甚至会想到找一个吸管就喝到水了……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再如教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除了看图来了解听诊器的样子以外,可以让学生卷起书本互相听对方的心脏,把耳朵俯在桌子上,轻轻敲桌子听声音等方式来了解听诊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谜语情境、悬念情境、多媒体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并非越多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及教师自身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情涌动中快乐学习语文。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第三小学校)
那么,对于语文学习我们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创设故事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一节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创设故事情境一般适合于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这是因为故事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故事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他们在生活中期盼的事物,崇拜的英雄人物,渴求的超凡能力在故事中能够得到满足。儿童被故事中的人物深深吸引,哪吒、孙悟空、舒克与贝塔、熊大与熊二……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恰当地引入一个小故事,可以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起学生无穷的求知欲望。如,教学《汉语拼音“ɑ、o、e”》时,教师出示课本中的画面并声情并茂地描述画面:天刚亮,勤劳的大公鸡就来到小河边,“o”“o”“o”地叫起来,小红听见了大公鸡的叫声也赶忙跑过来大声唱:“ɑ”“ɑ”“ɑ”地练起了嗓子,歌声吸引了大白鹅,大白鹅边游边叫“e”“e”“e”,多美的早上,河边充满了一派欢乐的景象。同学们想到这里看一看吗,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汉语拼音第一课。再如,识字教学中,把生字设计成一颗颗种子。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种树好不好?大家看,种子们来了,他们看到大自然这么美丽,都想离开妈妈的怀抱,要在这里安家,为大自然增添一抹绿色。谁来帮助他们种在山坡上?在这种充满爱的情境中,学生学开始认读记忆生字,给生字组词。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知不觉走进了知识的殿堂,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步。同时,在创设故事情境中还渗透了勤奋、爱心、环保、奉献等教育元素,一举多得。
二、创设音乐情境。音乐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它能抒发学生情感,并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创设音乐情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如,教授《大江保卫战》时,课前播放人民子弟兵与洪水作战的特写画面和激情澎湃的歌曲《为了谁》,学生耳闻目睹,如临其境,激发了无私奉献的情感,唤起了求知的欲望。歌曲播放结束,教师引导学生:一曲《为了谁》唱响了大江南北,歌曲中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同学们,你知道他们是谁吗?生:人民子弟兵师……师: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老师清楚地记得,那是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是他们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一节通讯报道课,通过音乐开始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我们相信,整节课学生也一定会投入地朗读,投入地品味,投入地感受。创设音乐情境,可以激活课堂,增添文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积极探索。
三、创设表演情境。小学生的模仿力最强,因此在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中,导入环节恰当地引入表演情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很有必要。如,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学生通过课前准备、演练,既主动钻研文本,洞察文章内涵,又能够在课堂上让同学投入其中,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对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恰如其分地感悟。同时,学生置身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之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值得注意的是,表演情景的创设要对课文有选择性,不是每篇课文都可以用来表演的,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就不适合拿来表演,《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诗,同时也是一首歌词。诗歌颂扬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壮举。剧情很有故事性,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不是专业的演员,剧情经过排练演出来后就变成了枪战剧,甚至成了闹剧,笑话层出不穷,根本无法体现出人们对王二小牺牲后悲痛的心情,以及对王二小深切的怀念和歌颂,达不到教育教学目的。因此在引入表演情景时一定要有教师的协助选择与指导。
四、创设游戏情境。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十分强调动作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想法表现在课堂上就是“玩中学”。“玩中学”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渗透教学意图,把学习隐含在游戏的过程之中,在玩的过程体现学的意图,在学的过程体现玩的乐趣,让儿童轻松愉快地感知形象,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好问、好动、好想的创造个性和探究欲望。玩,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一块橡皮泥,一片树叶,一个小石子,一个小木棍等等,都能玩出新花样,而且乐趣无穷。因此,在讲授新课时,游戏教学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比如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做实验,通过实验感受乌鸦想办法喝水的过程。学生向水瓶里放石子,会发现,水太少,放进石子,水不上升;如果是敞口瓶,不用放石子也能喝到水;水太多,乌鸦推倒就可以喝到水;甚至会想到找一个吸管就喝到水了……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再如教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除了看图来了解听诊器的样子以外,可以让学生卷起书本互相听对方的心脏,把耳朵俯在桌子上,轻轻敲桌子听声音等方式来了解听诊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谜语情境、悬念情境、多媒体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并非越多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及教师自身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情涌动中快乐学习语文。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第三小学校)